后宫沉浮之萧后野史 作者:陈云深(晋江vip2014-09-09完结)
气度,国家公道,是为平定谣言之良策。”赢烈不语,却看向安亲王,但见安亲王笑道:“大哥这话倒奇了,莫非按制审理,便有失皇上气度,亏了国家公道?若如此说,咱们宣朝还设立法制做什么?且圣祖遗训,祖业开创不易,当谨慎守之,凡事当依制而行不得妄为,虽皇室子弟不得有异。大哥想必上了年岁,连祖宗遗训都不记得了。”他此言说的极是无礼,荣亲王却也不恼,只一笑置之,道:“三弟还是这般能说会道,口齿伶俐。”言毕竟不再谈此事,退回群臣班列。
赢烈方才下旨道:“众卿家所言皆有道理,但此事既涉及皇室,更要按制而行,断不可开此先河,以使后世有例可循。此二案既有连带干系,则做并案处置,责令大理寺与刑部共同审理。限期三日结案,不得有误。”大理寺卿张炳仁同刑部尚书孙绍中跪接了旨意。
才议罢此事,礼部尚书宋康安出班奏报,因至年底,各藩属国派遣使者,进献岁贡来朝。因奏道:“各国使者,现已在驿馆下榻,静候皇上召见。各国进献贡物,有礼单在此,还请皇上过目。”赢烈便叫呈上,宋康安自怀内取出一方大红礼单,双手捧上,张鹭生下去接了,转呈至赢烈面前。
赢烈接过礼单,打开扫了几眼,因不见本初朝贡,便问道:“本初为何今年未有进贡?”宋康安躬身回道:“回皇上,臣正欲奏报此事,本初今年未遣使者前来。”赢烈闻言,将眉头一皱,道:“前番东海沿岸,便有本初国海盗肆扰,本初国王却不加制止。今番又不来朝进贡,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朕有心遣使者前往,一者震慑本初国王,彰显我上邦天威;二来则查访民情,刺探其虚实,以备将来不测。不知众卿家以为如何?”宰相萧鼎仁捻须道:“皇上圣明,此策先礼而后兵,只是本初才不遣使者来朝纳贡,皇上立时便派使者前往,倒似是让他们以为,我宣朝贪图他那点岁贡礼物,反倒落了小气。如今已近年底,不若等过了年,天气和暖,再遣人前往。”他此言才毕,那曾往东海剿匪的征东将军莫华忠出列奏道:“皇上,眼下正值寒冬,海上西北风大作,风急浪高,行不得船。就是遣了使者,也去不得。总也得等来年开春,风平水暖,才好行船。”赢烈听了二人之言,心觉有理,便颔首道:“二位卿家所言甚是,此事便交往礼部,待年后再做理会。”
一时散了朝,赢烈迳往书房而去,又使太监传了平日里那一班常在书房内议政的朝臣同往。
进得书房,但见鼎焚龙诞,炉安兽炭,一股暖香迎面而来。赢烈自到书桌后头坐了,宫人就沏了滚热的茶上来,他自吃了一口,忽一眼瞥见桌上放着的两个牙雕香球,想起一件事,便吩咐张鹭生道:“造办处才做了几个楠木的九层镂雕香球,你去取了,送到坤宁宫,给皇后病中解闷儿。”张鹭生应命,抬脚待去,赢烈却又叫了他回来,想了半日,才道:“去时再捎句话,说朕今日不过去了,要她别等朕用膳。”
待张鹭生去后,宰相萧鼎仁、尚书令林霄一同走入书房,与皇帝行了君臣之礼,各自落座。
赢烈道:“今日之事,二位怎样看?”萧鼎仁沉吟道:“都察院左都御史徐空良,乃荣亲王表弟。此事于他全无关系,他忽然奏请三司会审,又有荣亲王在旁应和,想必是荣亲王欲插手此事。”赢烈皱眉不语,萧鼎仁虽未言明,他心中却已猜度出其中原委。良久方才又道:“如今朝中,他还有多少同党?”林霄道:“约莫总还有十六七人,他们中有许多不是封疆大吏,便在军中身居要职,尚自还有新升上来的,都是朝廷栋梁,等闲也不好动他们。”赢烈道:“自朕登基以来,连年各样事务不断,朝廷需用人才,荣亲王与他那班同党也算安分守己,故而朕才容忍他至今。岂料自今年起,他气焰竟日渐嚣张,渐有分庭抗礼之势。朕,不能再容他。”
听了皇帝这番话,萧鼎仁与林霄心中皆是一凛,二人也均自料到荣亲王这般作为,多半为皇帝新立中宫,皇储事宜有变之故。二人也不说破,萧鼎仁只道:“须得从长计议。”林霄则道:“如今东海本初事端又起,正值用人之际,倒不好妄动。”赢烈微微颔首,沉声道:“还是待风平浪静,再行处置。”说毕,又望向他二人,道:“还要多多选拔人才,充实朝廷才是。”二人皆躬身称是。
张鹭生接了旨意,亲往造办处取了皇帝说的那几样香球,便往坤宁宫送了一遭,传了皇帝的口谕。萧清婉命宫人收了东西,又与他说了一回话,便打发他去了。
送走了张鹭生,萧清婉叫拿过那香球,见是楠木的料子,里外共有九层,每层皆能转动,都是些缠蔓的牡丹、芍药、葵花、海棠的花样,唤作个群芳争艳的名目,做工极是精致。她把玩了一阵,便向明月笑道:“记得在家时,也有几个这样的球,也是红木、紫檀、牙雕的,只是做的没这般细致,也没这么多层。”明月回道:“奴婢只是不懂,这一层套一层的,究竟是怎么雕的,也不见有口子。”萧清婉便道:“也是一层层琢磨出来的罢,可见这些匠人的手艺,倒不容小觑的。”说着也就罢了。
待到午后,苏修媛与黎顺容过来陪皇后说了一阵话,萧清婉便把那香球分了两个与黎顺容,叫拿去与三皇子玩耍,黎顺容千恩万谢的收了。
一日无事,待到傍晚时分,内侍省新上任的总管太监夏长盛来坤宁宫求见,萧清婉仍旧在明间内召见。
夏长盛入内,与皇后打千行礼过,便站了说话。萧清婉向他笑道:“如今你来坤宁宫是越发勤快了,今儿过来,可有什么话要说?”夏长盛谄笑道:“旁的也都是小事,倒有一件告与皇后娘娘。今儿傍晚,皇上吩咐摆驾长春宫,在那儿用了晚膳,还命今晚就在长春宫歇宿。”萧清婉心中一怔,面上也不带出,只是淡淡道:“皇上有日子不见贵妃了,去一遭也是该的。”说毕,又抬眼看向他,说道:“你倒很懂事,往后有你的好处,去罢。”夏长盛见皇后别无吩咐,便去了。
打发了夏长盛,萧清婉在炕上向后斜倚着半壁,心里默默琢磨。穆秋兰端了一碗蜜饯金橙子泡茶上来,眼见这般情形,便道:“皇上怎的忽然又想起去长春宫了,也没听闻贵妃那边有什么动静。”萧清婉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冷笑道:“到底是他多年的爱妾,哪容易就这么拋闪了。再者外头正在寻她侄子的不痛快,皇上不管怎样,也要过去抚慰抚慰不是。”穆秋兰问道:“娘娘不怕贵妃起复么?”萧清婉理了理裙摆,淡淡道:“起复怎样,不起复又怎样?皇上只要心里还有她,便不会动她。她在那位置上坐一日,就总有机会上来。”说毕,又向穆秋兰笑道:“时日还长,咱们就看谁能熬罢。”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没写到审案……下章开审~
第一百零六章
皇帝驾临长春宫,贵妃意出望外;连忙吩咐宫人收拾屋子;又炖了一壶胡桃松子泡茶上来备着。
一时御驾降临,贵妃打扮整齐;出门跪迎。赢烈下辇;命众人平身;便与贵妃携手共进明间。文乐捧了茶盘上来,贵妃亲手自盘里取了一盏茶,见盏子上溅了几滴水,便轻舒玉指抹了去;才将茶盏捧在赢烈跟前。
赢烈接过茶盏;且不忙吃茶;望着她说道:“多少年了,还是这么个习惯。”因看见她头上插着的凤穿芍药坠米珠流苏,又说道:“朕记得,你这支流苏是才进太子府时,初次侍寝之后,朕赠与你的?”贵妃浅笑道:“难为皇上还记着。”赢烈随手将茶盏搁在炕几上,拉过她的手,道:“朕还记得,那时候正是芍药花开的时节,窗外一丛芍药开的极好,朕便指着那个与你改了这名字。”贵妃便笑道:“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皇上还提这些做什么。”赢烈握着她的手,说道:“只是说与你听,咱们这些年的情分,朕并没忘记。就是纬儿不好,也终究是咱们的孩子,纵使有错,只要不太出了格,好生教导着也就是了。”这话便戳了贵妃的心肠,她鼻中一酸,忙走过一边,拿着帕子抹了把泪。
赢烈走了过去,揽住她的肩,又说道:“若是家中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大可告知朕,别自己胡乱拿主意,一时糊涂走错了路。”贵妃将帕子抹了脸,强笑道:“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臣妾谢过皇上。”赢烈便道:“那赵文广的事情,你心里作何打算?”贵妃笑道:“文广那孩子,在家时是极听话的,断不至行出如此荒唐的事来。臣妾想着,这其中必定有什么误会,又或者是小人挑唆生事。”赢烈听说,看着她,问道:“小人?”贵妃忙笑道:“臣妾只是随口一说,皇上莫往心里去。”赢烈又道:“你侄儿的事儿,你当真不管了么?”贵妃道:“公道自在人心,咱们行得正走得直,朝廷定能还文广一个公道,臣妾是不怕那些个的。”说毕,又瞧了瞧外头天色,道:“时候不早了,吩咐摆了晚膳?”赢烈瞧了她两眼,才淡淡道:“是不早了,就摆上来罢。”
贵妃命宫人放桌子,铺排碗盘,她自家走回内室,让文喜伺候着洗了脸,匀脸傅粉,又抹了嘴,才出来侍奉。
一时用过晚膳,赢烈与她说了些话,并允她下元节摆宴时,就解了赢纬的禁。贵妃忙不迭起身谢了,又向他笑道:“这已是掌灯时分了,皇上在何处安歇?”赢烈道:“既在你这儿用了晚膳,自然是在你这儿了。莫不还往旁的地方去?”贵妃便笑道:“皇上久不登门,臣妾还道皇上厌嫌了臣妾,再不想同臣妾亲近了呢。”赢烈道:“这是你多心了,哪有这样的事。不过是朝政忙碌,又听闻你身上也不大好,少来罢了。”说毕,便叫宫人上来,伺候宽衣摘冠。
那贵妃不免又去打扮了一番,文乐将床帐被褥尽皆熏得扑鼻香,就侍奉着赢烈睡下了。一宿晚景题过。
翌日起来,赢烈用过早膳,说前朝有事要议,便起驾去了。贵妃挽留不住,送出了宫门,望着御驾远去,才又折返回来。
走回明间,贵妃见地上放着两个烧的极旺的火盆,便道:“这炕是烧的滚热的,将火盆拿一个出去。”一面说,一面在炕边坐了,又向文喜道:“有六安茶,倒一瓯子来。”文喜真去倒了茶过来,便笑道:“奴婢先前说什么来,皇上与娘娘是这么多年的恩爱情分了,哪能说丢了就丢了呢?昨儿皇上与娘娘说的那些话,奴婢在一边听着都觉的心酸的很呢。”贵妃听了这话,心里很是舒坦,面上却笑骂道:“小蹄子,满嘴胡说些什么。本宫平日里正头差事使着你,你只说不得闲。皇上同本宫说话,你倒着个耳朵来听!”文喜嘻嘻一笑,又说道:“奴婢只是不明,昨儿皇上既来了咱们这儿,娘娘何不趁势就把侄少爷的事儿同皇上说了,求个恩典出来?奴婢听着,皇上也松了口呢。”贵妃扫了她一眼,道:“你懂些什么?本宫若是求了皇上从轻发落,可就坐实了文广的罪名。咱们之前的功夫可不全白费了?你也随在本宫身边多年了,这心性怎么一点长进也没有,好好学学文乐!”文喜是素日里被骂惯了的,也不以为意,只笑笑就罢了。
一旁文乐走了上来,立在一边,说道:“娘娘,这边的事儿若得善终,还要谢谢钱宝林。前番也多亏她去牵线搭桥,不然娘娘也拿不定这个主意。”贵妃微微颔首,又将凤眼一转,问道:“这钱宝林是怎么和荣亲王搭上的?一个是位高权重的亲王,一个是后宫不得宠的宫嫔,这二人却有什么瓜葛?”文乐是暗知其中缘故的,因受了人财物,却不好说出,只是道:“奴婢也好生奇怪,娘娘既问,奴婢便打听打听去?”贵妃道:“也罢了,你能问出什么来。待改日她再过来,本宫亲自问罢。”说着,就代过了此节。
这日,刑部与大理寺开审赵文广纵容家奴强夺人婢一案。大理寺推丞李十洲同白尧光共审此案。
公堂之上,先问了张德钊案由。这张德钊身负秀才功名,公堂之上是不必跪的,便躬身立着,将那案情一五一十的说了。还不待他说完,那一旁跪着的赵大便连声喊冤起来,李十洲正欲呵斥,那白尧光却开口问道:“你有何冤情,且慢慢讲来。”
那赵大便依着先前编排好的话,说道:“二位大人在上,小的乃是临朐县赵县令的管家。今岁九月,因家中缺丫头使唤,我家老爷使小的出门物色。便在街坊李媒婆的茶棚里见着了一个孩子,用十两银子买了下来,约定三日后领人。不想那丫头又为同在街上住着的张德钊看中,执意要买。大人,那张家倚仗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