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剑狂恨记
白垂空也忽然接口道:“是啊,王老弟,若要打的话,那我们还不一路打上来了?就是因为少林寺是个讲理的地方,否则我们也不用这么拐弯抹角,大费周章了。”
慧海道:“多谢白施主的称赞。”白垂空道:“住持不必客气,少林寺值得。”一来一往,互不相让。
便在此时,寺中几个小沙弥鱼贯进殿,端上茶来。原本待客之礼,本应客人先上茶,不过因为端茶的小沙弥有七八个左右,有人负责端给官彦深、夏侯仪等人,当下便有人先端给少林寺住持。
慧海哈哈笑道:“茶应该先给客人……”那白垂空坐在夏侯仪、封俊杰等人下首,手中仍是空空如也。慧海便道:“白施主,请先用茶。”伸手一推,那茶杯平平向前飞出,直往白垂空门面而去。
那时殿中忽然来了一群人,场面有点混乱,慧海这一出手,临时起意的成分居多,事先毫无半点征兆。官彦深待到惊觉,已来不及阻止。那白垂空首当其冲,自然知道慧海动上手了。对方是少林住持,当下不敢怠慢,看准茶杯,五指伸出,口中同时说道:“多谢!”若无其事地抓去。
众人只见那茶杯在半空中,笔直地缓缓向前推进,就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绳索,吊着茶杯往前移动一般,既不趋缓,亦不趋疾,显然茶杯上依附着一股强劲的内力,遥控着茶杯的前行。
可是那白垂空既号称“十指渡劫”,在指力上的功夫那是不用说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所谓指上功夫,通常只指手上十指的其中一指,最多两至三指而言。最简单的道理是力分则弱,例如少林的一指禅功,就是以拇指扣住中指弹出内劲的一门功夫,因此手厥阴心包经一脉,是最主要的发劲经脉,内力也集中在这里。
而“十指渡劫”可就不一样了,既称指力,又言十指皆可发劲。本来十指发劲的功夫,多称为“爪”,或向王叔瓒的摩云手一样,称为“手”。这是因为爪手着重的重点,与指力不一样。由此可见,十指渡劫的特出之处,恐是兼具二者之长。
果然只见白垂空五指活动,似擒拿,又像拂手,轻描淡写地往茶杯拢去,但见他的中指就要接触到杯缘了,忽然茶杯一动,竟然凭空跳了起来。
这一下简直是匪夷所思,白垂空大吃一惊。本来就算他接了杯子,接受到慧海传来的内力而感到全身一震,或者是杯子在触手之际,忽然碎裂,白垂空都不至于这般吃惊,因为只要有强大的内劲做后盾,那不是办不到的。可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杯子,居然会在半空中无故转向,那可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惊骇于慧海之能了。
白垂空这一抓没能碰到杯子,虽惊不乱,手掌一翻,便往上托去。但就在掌心要接触到杯底之际,那茶杯宛如有生命一样,这会儿居然略略一侧,状似要将杯中之水倒出,情况要比刚刚诡异上百倍。不过这次白垂空已瞧出此中玄机,心神略定,当下也不接杯,食指轻轻点出,说道:“茶水很多,方丈大师不必客气。”茶杯让他这么一点,往后倒退而出。
这一下又急又快,与刚刚的状况大不相同。慧海袖袍一拂,右手不知何时已经端了茶杯在手,说道:“老衲已经喝过了,这一杯还是留给白施主吧!”那半空中的茶杯还没来到慧海面前两尺,顿了一顿,又往回往白垂空的方向飞去。
这时就连左元敏也注意到了,原来那慧海在拂袖袍的时候,手指头在袖袍下运指疾点,藉以控制茶杯前进的速度,甚至改变方向,而不是大家原先所想的,以为他完全用内劲去控制,两者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别。
但饶是如此,这般坚韧阴柔的指上功夫,全天下只怕也找不出第二位了。果见得那白垂空同时也伸指往前疾点,意图化解慧海后续作怪的指劲,一边说道:“好个无相劫指,遮遮掩掩,不着痕迹。”
慧海哈哈大笑,说道:“老衲的无相劫指,自然练得还不到家。只不过刚刚听白施主说无相劫指是柔中有刚,却是大谬不然。实则既曰无相,又何来刚柔?还请白施主指教。”
白垂空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慧海也是指力名家,刚刚自己出口随意批评描述,倒是犯了他的忌讳,所以他才会在这茶杯上作文章。于是便道:“劲力虽然无形,可是却感受得到,方丈大师只在发劲的当儿,就已经着相了吧?所以所称无相劫指,是根本做不到的吧?”五指收拢,终于将来回往返好几趟的茶杯,揽在手中,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那茶杯在两人之间不断往返,杯中茶水却始终未曾洒出一滴,在场众人,无不对这两人的功夫,打心底的佩服。
慧海双手合十,宣唱佛号,随即道:“施主请用茶!”
白垂空心中窃喜,暗道:“大和尚,你服了吗?”表面上仍不动声色,缓缓地将茶杯靠近唇边,杯口一侧,这才惊觉杯中竟然空空如也。想起刚刚小沙弥们进殿献茶的情形,猜测小和尚断不可能端了一个空杯,就给他们的住持方丈,当时这茶杯中的茶水一定是满的。
可是慧海自从扔出茶杯之后,两手就未曾接触过茶杯,那杯中之水到哪里去了?白垂空当然知道不是自己弄的,恨只恨自己未曾察觉,还作势要喝,这下瞧在慧海眼中,他还不在肚子里笑话自己,笑了个饱。
白垂空脸色铁青,缓缓将茶杯放下。他的儿子白鹤龄瞧出不太对劲,低声关心道:“爹,怎么了?”白垂空两眼紧紧盯着慧海,一边说道:“没有,不碍事。”
场上众人都瞧见了刚刚这场比试,白垂空最后口中揶揄慧海,手中接住杯子,明显略胜一筹。可是这会儿看他的表情,却又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都不禁有些糊涂了。再瞧那慧海双眉低垂,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人人更是雾里看花,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哪里知道白垂空独自吃了一个,只有慧海与他自己知道的暗亏呢!
官彦深虽然经验老道,但也瞧不出这个奥秘,只想慧海既然去请了慧业出来,那么慧业当是此事的重点要角,于是待众人喝口茶略事休息后,便接着说道:“慧业大师说得对,净德禅师当年帮忙代管了雨花神剑以及剑谱,无论如何,最少都对保存此见此谱有一定的功劳,在此官某愿对净德禅师,表达最大的敬意。”心想己方的白垂空刚刚与慧海暗中较劲,似乎已经占了上风,也就不想逼人太甚。
慧业脸色稍善,微微点了点头。官彦深续道:“禅师本着慈悲之心,为消弭江湖纷争,挺身而出,代为保管了这烫手山芋,然而既称‘代管’,便表示他老人家还是希望终有一天,能够物归原主,以完成责任。据为己有,或是占住不还,绝对不是禅师的本意。”
慧业也表示同意,说道:“官盟主能够了解这一剑一谱是个烫手山芋,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个烫手山芋在江湖上转了几手,最终转到我恩师手上,是有它的道理,与背景因素的。所以老衲说,若是能够三言两语解决,那也轮不到你我在这里说嘴。”
官彦深躬身道:“愿听大师高见。”慧业沉吟一会儿,说道:“慧海师弟,你说呢?”慧海道:“正想请教师兄散花剑的来源。”慧业道:“这个……”便在此时,殿外匆匆忙忙地走进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其中的小和尚便是悲观。慧海道:“悲观,东西拿到没有?”
因为住持只有叫悲观,所以悲观身旁的大和尚将手中的东西交给悲观,说道:“去吧。”悲观匆匆接过,三步并成两步,直到慧海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启禀……方丈,没有散花剑,只找到了散花掌掌谱。”说着双手捧经,交给慧海。
慧海接过经书,没翻了几页,便直接合上,说道:“师兄,我想去询问恩师的意见。”慧业道:“今日之事,我想依你我的智慧,已经无法圆满解决了。你是住持,你做主吧!”
慧海道:“是。”转向官彦深说道:“我恩师现正在后山闭关,清修之地不宜太多人前去打扰,便请官盟主挑选几个人一起前去,另外,张堂主两位,也烦请移步。”
那官彦深一听说要去见净德,心中雀跃异常,只差没叫出声来。这可是又向雨花神剑迈进了一大步,而只要再过了净德这一关,多年来的努力,就要有回报了。
那净德禅师的清修闭关之地,在少林寺后山的森林深处。依地缘来说,已是在少林寺的范围之外。众人在慧海的带领下,一直往内山行去,但见头上横柯敝空,密荫森森,除了鸟叫虫鸣,与众人的脚步声外,再无半点声息。在场的除了少林子弟,大多心想:“这净德禅师,怎么选了一个这么偏僻的地方闭关?他年纪那么大了,要是有个万一,这少林寺上下,只怕无人知晓。”
众人更往前行,不久终于来到一处小院当中。那少林弟子尚未进去通报,院中已有人走出迎接,说道:“方丈师兄前来,想必是有要事,各位稍坐,我去通报。”慧海恭恭敬敬地道:“有劳慧聪师弟。”众人心想:“原来他不是独自一人闭关。”
鱼贯走入院中,院中只有方田一亩,两张板凳,慧聪进入后方木屋之后,并未将门掩上,他虽请大家稍坐,但是包括慧海在内,无人敢坐。一阵山风吹来,那门扉咿咿呀呀地缓缓重复合上又打开,官彦深百般无聊,等着等着,时间彷彿过了有三年那么久。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门内人影晃动,官彦深看到一个光头走了出来,到了门外一见,又是那个慧聪,不禁有点失望。
慧聪道:“家师请夏侯施主入内。”眼光在众人脸上搜寻,显然不知哪一位才是夏侯施主。
夏侯仪往前一步,说道:“我是夏侯仪,禅师要见我吗?”慧聪道:“家师是这般说的。”
官彦深与夏侯仪等人都是一愣。众人跟着慧海来的时候,根本没有见到慧海让人先去通报,这净德如何知道夏侯仪来到此处?官彦深直觉觉得不太对,更何况又是指名让夏侯仪一人进去。往前一步,说道:“大师,净德禅师为何只要夏侯仪一人进去?”
慧聪道:“家师未曾说,只让夏侯施主一人进去。他老人家只是吩咐,让我出来,招呼夏侯施主入内。”官彦深道:“那我也想跟着进去,只在一旁看着,不知可不可以?”慧聪道:“家师未曾明言可或不可,这点请我方丈师兄做主就行了。”
慧海转头与慧业道:“便请师兄在此稍候,我陪着官盟主一同进去。”又与官彦深道:“屋内狭小,不能多让人进去。除此之外,再加上张堂主等两位公证人,这样可好?”官彦深只想早些进去,便道:“如此甚好。”
慧业忙道:“师弟,待得正事办完,请禀告恩师,慧业想见他老人家一面。”慧海道:“知道了。”在慧聪的引领下,率先进入屋内。
左元敏沾着张瑶光的光,有幸可以与这天下第一神僧见面,自然也是深感荣幸,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张瑶光,与众人一一进到屋中。
第十九回 雨花神剑
左元敏跟着众人进到屋中,但见屋内是一整间的禅房,除了简单的桌椅,此外别无长物。一个老和尚背对着众人,盘坐在蒲团上,像是在面壁一样,听到人声进来,依旧维持着原姿势,一动也不动。
慧聪走到老和尚的身边,面壁坐下,居然也像老和尚一样入定,不再理会众人。官彦深莫名其妙,正要开口询问,那老和尚忽然开口说道:“慧海,怎么不请客人坐呢?”音调平和,与一般上了年纪的老人家无异。
慧海道:“是。”众人想办法找地方坐下。
老和尚续道:“夏侯施主此次前来,是为了雨花剑吧?”夏侯仪起身道:“晚辈夏侯仪,见过大师。”
老和尚道:“嗯,夏侯施主不仅武功与令尊当年相仿,就连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也与令尊一模一样。老衲闭着眼睛听来,就好像夏侯尚先生就站在面前。唉,时间一晃就是四十年过去了,花落花开,岁岁年年,往日种种,好像早已归为尘土,又宛似历历在目。净德想看看夏侯施主的样子。”说着,缓缓转过身来。
原来那净德毕生修为已达到反璞归真,炉火纯青的地步,光是听夏侯仪的呼吸与脚步声,就知道与当年他所识得的夏侯家的人系出一脉,所以不待通报,便已知道来访何人,甚至所为何来。
夏侯仪只见一个年逾九十的老和尚,白眉低垂,睁着仿佛几百年来从未睁开的双眼,朝自己打量而来。那目光莹莹然,既慈祥,又温暖,夏侯仪从未看过这样的眼神,心中一股亲近之感,油然而生。
净德端详一会儿,点头道:“不错,虎父无犬子,夏侯施主相貌堂堂,英气勃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