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炼宝专家
申明:本书由阿巴达电子书()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作品相关 《龙灵欲都》补遗后记
后记
李岳灵赴“众魔宴”次日,以刑天为首一众混沌魔头,合计二十同赴幽血魔星,经李岳灵打通冥府大门,群魔得入其中安顿。
翌日,李岳灵率门下三大弟子与过万混元宗门下大罗金仙境以上修为的门人飞临上三天,顺利接收凌宵宝殿与瑶池仙府,凌宵宝殿赐拓德亲掌,封冲宵帝君之位,永镇此间。瑶池仙府赐小七亲掌,封仙河帝君,永镇此间。另封毒影为上三天巡世帝君,监管上三天一应人事。一万六千余大罗金仙全数划归三大弟子座下。
三日后,李岳灵亲临西方佛域,交还造化玉碟,与燃灯古佛密室相谈一昼夜,次日,李岳灵离,避难于佛域的玉皇大帝被软禁灵山,无期。
回归太极仙星,李岳灵送别立志云游诸界,再踏红尘还世人心愿的五老帝君。
月余后,李岳灵、孙悟空、杨戬、镇元子同赴魔星,合斗噬灵魔尊十昼夜,终将之封入昆仑镜中,夺浮屠魔星交由镇元子封禁于五庄观地脉至深处。
是夜,李岳灵独返天仙居,与金暖玉、蒋诗诗、雪儿三女同房而眠,随后三载不曾得见四人踪迹……
一时间,诸界上下众说纷纭,塾不知人世间金家的女婿又回来了!
作品相关 闲云以前写的游戏背景设定
主线情节
以天命之劫为索引
天命第一劫:水神共工同那火神祝融互起争端,共工败北之后因羞愤难当,竟是一头撞倒三界支柱不周山,却不想衍生出吞噬三界的巨大黑洞,终为神王女娲舍身化解之。
天命第二劫:完神上界修入魔道的刑天氏兴起一统诸界霸心,致使诸界战祸纷起。黄帝斩其首仍不能将其诛灭,刑天氏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凶威更盛。终是引出鸿蒙开辟时便已得道的三清尊神,西方世界佛祖如来联手灭之,却被其遁入九幽妖魔界中蛰伏。
天命第三劫:封神之战,截教之主通天教主一念之差,使得商周之战演化为仙神诸界均是牵扯其中的恶斗。最终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得入封神榜,天庭雏形得现。
天命第四劫:天庭尚处于整合阶段,诸多仙神互不服气,纷纷下凡斗法,致使人间界三国鼎立,太白金星首徒助力魏国;文曲星君投胎转世为诸葛亮襄助蜀国;北斗七星君下凡投效吴国。更有诸多散仙一流下凡搅局其中。眼看天下将因此大乱,玉帝得三清尊神示下,强行拉走北斗七星君,复又入地府,改生死籍,摄诸葛亮之魂,终消弭一场大难,使得乱世渐平。
天命第五劫:紫府上界与那完神天界合二为一,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建立天庭,划分三十三天界,管教诸方神明仙家,得三清尊神相辅,道门日盛。
西方如来化身凡间,传授天产石猴悟空大神通,大法力,又是遣下得意门人金蝉子下界传扬佛法。因果演化,悟空同金蝉子历经诸多劫难,取得大乘佛经,普渡凡尘世人,消去天命之劫。
天命第六劫:纯阳道人与那蛇妖白素贞生出孽缘,法海罗汉将白素贞镇于雷锋塔下,却不想白蛇于塔内产下一子,既具那仙神命格,又是生得妖魔之体。刑天氏自九幽之下冲出,毁塔抢人,只为夺舍此子肉身。
际临天罡地煞降落凡尘历劫之期,刑天氏终是得以重塑肉身,领麾下八方修罗王、九幽众妖、冥狱魔尊征战诸界,誓要完成昔日之霸愿。
人间修真者挺身而出,除妖诛魔……
游戏背景
自盘古大帝开辟混沌之后,世间便有了三界,凡人和修真者共处的人间界;太阴仙人,洞天仙人,九宫仙人,太清仙人身处的紫府上界;太极神人,上清神人,玉清神人身处的完神天界。修真者追求的就是努力提升修为,有朝一日能飞升至紫府上界成仙,而天人界的仙人们则是以晋升至完神天界为目标,完神天界乃是三界至高顶点,自混沌初开的上古洪荒时期就已有着操控三界的绝对权力。
而后曾经开天辟地以无上神通破开混沌造就三界的盘古大帝见神人们的势力实在是太过强大,险有使三界失衡之势,他终是毅然施展莫大神通将三界之间的空间通道予以封闭,盘古大帝也终是因此而耗尽神力化入虚空。
经此之后,三界之间再无往来。哪怕神人实力再强,也无法干涉到另两界中的事情,而唯一通过空间通道的方法就是经过修炼达至飞升之境。人间界的修真者达至修炼极限可飞升至紫府上界,而上界的仙人达至修炼极限则可破开虚空来到完神天界。
如此过了不知多少年月,完神天界之中的两位玉清神人,水神共工以及火神祝融为获人间界凡人香火供奉一事而结下不解深仇,一场恶斗持续九天九夜,水神共工终是不敌败北,羞愤之下失却理智,竟是一头将那三界支柱不周山撞倒,三界噩梦就此衍生。
三界支柱如今一倒,众生受难……此为天命之劫。
随着不周山倒下的同时,三界缝隙之中倏然生出一个吞噬万物的巨大黑洞,不断蚕食着三界内所有的一切,便是连那些身具大神通、大法力的仙人神人也无一能够对付得了此物。尤其是人间界,由于尽是凡人居多,所受灾祸也最为巨大,眼看生灵涂炭,人间界即将被毁。
当时三界至高之位上的神王女娲终是不忍,不惜化身为妖形,耗损修炼了亿万年的生命元力强行破开三界通道,使之再行恢复往昔,终是下凡来到人间界,用那完神天界带来的五彩神石,施展大神通将黑洞炼化,女娲也因为妖化之后修为大减,加之又是耗损大量生命元力,在炼化黑洞之后化尘与土,形神俱消。
人间界终于逃过了一劫,紫府上界同那完神天界也是风波渐平。可谁又曾想到,神王女娲炼化了黑洞之后,那黑洞并未就此消失,反倒是在五彩神石的影响下衍生一个独立于三界之外的全新空间,一个充斥着黑暗邪恶之力的奇异界域;一个正在渐渐成形的妖魔界。首次天命之劫至此完结,但冥冥之中似又是在预演着另一场天命之劫的序幕……
又是得过千年,完神天界出了一名桀骜不逊的逆天神人,是为刑天,此人生性暴虐,渐入魔道。因与继承女娲神王之位的黄帝起了争执,竟是欲要挑战诸天神佛,誓要一统三界做那无上之主。
一场大战自是难免,不但在那完神上界之中刑天激战黄帝,紫府上界中的仙人亦是分为两拨,各自或忠于刑天,或忠于黄帝,连绵恶斗不绝。人间界中也是如此,战事频起,只为刑天与黄帝之争。
此战波及三界,仙凡神均是牵扯其中,三界烽烟燃起,血流成海,历时十数载。黄帝与刑天约战常羊山,力斩其首,本以为三界就此安宁,何曾想刑天魔功大成,竟是不死,复又昂然起身,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凶威震天,眼看黄帝都是不敌。
一直隐于完神天界,超脱一切的三清尊神、西天如来得见刑天魔威,终是赶来出手相制,助黄帝将其诛灭。却不想刑天肉身虽灭,魔心不熄,三界再无可去之地,他毅然将元神遁入那充斥黑暗邪力的魔界之中,而死心追随刑天的仙凡之辈也是义无返顾的投身妖魔界。
至此混沌天地又是真正多出了一个崭新界域——妖魔界。由于刑天失却肉身,又是被黄帝大伤元气,遁入妖魔界后便休生养息,蛰伏积蓄,诸界终是得以安宁。二次天命之劫因三清佛祖大能而渡,可诸界安平又能维持多久呢?
经刑天与黄帝一战,完神天界之中死伤神人无数,黄帝隐退,传位于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由三清尊神辅佐之,以期再兴完神天界,引出封神之战……
时值人间百废待兴,纣王当权,原始尊者赐爱徒姜子牙持封神榜下凡来到人间,为三界兴替演化因果。
纣王本非无道,只是那妲己妖媚惑主,把持朝纲,终是引来诸侯不满,神州大地战祸纷起,姜子牙顺应天命辅助周朝,请来人间修真者乃至上界仙家下凡助力,使得原本处于劣势的周朝反倒是高歌猛进,长驱直入朝歌,大有一举功成之势。
孰不料完神天界之中,截教之主的通天教主与原始天尊一语不合,起了心思。诱使申公豹下凡与姜子牙作对,无数妖修纷纷投效纣王,与那周朝大军展开对决,封神榜上篆刻之人名一一于战事之中显现,或一缕幽魂投入那封神台上,或肉身成圣大兴周朝,一切的一切始终逃不开天地因果,纵是那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也算不清自己在这封神之战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历时十数载,终以商纣大败,纣王自焚为封神之战划下了一个并不如何完美的句号。至此三百六十五名榜上有名者得封正神,接引完神天界,其中有人间界的道家修士、妖修、魔修,亦有上界仙人、阐教门人、截教弟子,人员之繁杂,难以估量。便是连那纣王也得以封神入位。
更有无数修真者、仙人乃至神人因封神之战而亡,成为三次天命之劫的牺牲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各司其位,由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一统之,紫府上界与完神天界渐有二合为一之趋势,天庭渐渐成形。
事隔千数载,公元184年,人间战乱再起,三名修真者张角、张宝、张梁逆天而行,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所谓世间大义为旗,欲雄霸世间称王。因此引发天命第四劫悄然而现。
由于天庭初建,上界仙神均是各自为政,彼此嫌恶,恰逢人间因修真者入世而大乱,各路仙神下凡引渡有缘之人证天道,化业力,渡轮回,入世参战。这也导致人间界因仙神之流插手得成三国鼎立之局。
魏有那太白金星首徒司马懿坐镇;蜀有那文曲星投胎转世神算诸葛运筹帷幄;吴有那北斗七星下凡鼎力襄助。
凡人之战竟是渐渐演为上界仙神暗中斗法,间中更是有那诸多散仙游神之流悄然下界,左慈、管络,华佗,南华老仙便是个中翘楚,也是将本就已经够浑的三国乱世搅得乱上加乱。
人间界生灵涂炭,无数战死怨魂被那九幽之下的妖魔界吸去,无形之中助长了这一蛰伏已久未知界域的气焰。
天庭之主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得三清尊神相告知晓此乃天命之劫初现之相,需以大仁义,大智慧,大德行方可化解,心生应对之法。玉帝先是动用帝王之威,强慑那襄助吴国的北斗七星君上界飞升,又是下入地府邸,向那掌管六道轮回的十殿阎罗求助,改了生死籍,把那文曲星转世之不世奇才诸葛亮拿下。
两国失却仙神之流助力,致使魏国强盛,在太白金星首徒司马懿神妙算计之下,终是耗时数十载铲除蜀、吴两国,天下得以一统。
待得司马懿归位飞升,玉帝邀来曾是分住于两界的仙神,以帝王仁心服众,终是将这一轮天命之劫消弥于萌芽之中。
天庭得以真正建成,又设三十三天外,玉帝为尊,诸神众仙各得其职,因三清相辅,一时间天庭以道为尊,却是使得西方诸佛心生不满。不曾想时值人间兴替,一块自混沌初开之时就已孕育灵能的奇石轰然迸裂,一只秉天地灵气而生的石猴自其中蹦出。佛祖如来法眼如炬,似是从中猜度一二,命座下弟子金蝉子转世人间,以佛为本传于人间众生,而其更是化身菩提祖师暗相传授神通法力与那石猴,并为其取名悟空。
时值人间大唐兴盛,金蝉子转世下界,诸方传法,将佛家奥义四方拨散,唐王更是与其结为兄弟,一时间,人间界佛教昌盛,道法黯然。却说那天庭之上,也是被孙悟空闹得天翻地覆,得传如来大能,加之悟空又是先天灵石所孕,不死不灭,及到后来,偌大天庭竟是无一能制。玉帝得三清之一老君提醒,终于知晓西方如来之意,急急请动大驾,因果交替,悟空被压五指山下五百年却成定局。
为取大乘佛经,金蝉子领如来法旨,五指山下救下悟空,结伴历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一路降妖伏魔无数,更是尽得西方世界与那天庭鼎力之助。究其原委,却是那如来同老君双双算出五次天命之劫的到来,以金蝉子历难之行得以化解此劫。
仙凡之恋视为禁忌,仙妖之恋更是为天地所不容。八仙之一吕洞宾,又号纯阳子,历千世情劫转世,却不想同那修炼千年成精化形白蛇心生连理之情。天庭得知,自是要强行拆分,玉帝请动西方如来帮手,派下法海罗汉下界收妖,将白素贞强压于雷锋塔下以绝吕洞宾禁忌之情。
白素贞于塔内产下一子,竟是那文曲星君转世,既具仙神之态,又是妖怪所生,如此异种世所罕见。便是连那蛰伏于妖魔界中的刑天氏也是为之心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