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劫
她想,她只要跑到那客栈就好了。
因为客栈里有人。她看到人就不需害怕。
而这里一个人影也没有,她甚至希望能看到一只小动物。
一个人最伯的时候和最孤独的时候只要看到生灵心情就会好得多。
可淑红什么也看不到。
不仅看不到,而且她已不能行走。
她的两条腿早已瑟瑟发抖,早已不听使唤。
她眼巴巴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急出了眼泪。
这时,她才感到武功的重要。她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跟小姐一道去学武。
她一想起那刀、那剑,就觉得那些东西与人很亲近,很友好。
原来这一切早已铸成大错,早已种下祸根。
在过去的日子里,她经常要小姐搀起手臂,带着她飞腾。
犹如两匹连缰同行的马,飞驰在树尖、在房顶。
那时候,她只觉得多么好玩,多么新鲜。
直到刚才施瑞莲带着她飞驰到这里时。她还在玩弄这种滋味。
她却万万没有想到,这种飞纵奔腾不仅好玩,而且还可以救命。
这种事为什么早没想到?
淑红心一横又迈开了脚步。
但是她的脚还没移开,她的人就已经瘫软下去。
偏偏这个时候下起雨来。
雨越下越大雨水打湿了淑红的头发,浸湿了她的衣裳。
她想不到自己倒霉的时候还遇见这种天气。
她又怎么知道这天气本就应该出现在沿海一带?
所以她急、她气,她怨!
她最怨的是施瑞莲。
施瑞莲虽是她的主人,但和她之间的情谊又何止胜过亲姐妹?
所以,她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丢掉她。
但她偏就离开了她。
她明明知道她不会武功,胆子向来不大,可还是要走。
她不但要走,还居然连半句招呼也没打。
多么狠心、多么无情!
但是,谁叫她是施瑞莲呢?
这时淑红的浑身都在颤抖。
她的身子本就抖得厉害,这时她想起自己的经历,她的身于仿佛在抽搐。
她摸着打在脸上的雨水,难道那不是眼泪?
雨越下越大。
淑红如今已是泡在雨水中。
正在这时,东边天际划过一道闪电。
跟着响起一阵沉闷的雷声。
雷声刚过,淑红倏然想起一些事情。
她发现自己还能用脑,所以她慢慢地不再害怕。
凡是能够用脑的人,不但不会怕,还一定会考虑求生的法子。
所以她开始想怎么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
她一想到这件事,脑海中就猛然冒出一个字:爬!
她朝着来路,猛吸一口气,开始艰难地爬行。
地面是坚硬的石块,象这样柔嫩的身躯压下去,岂有不撕破皮肉之理?
所以她越爬越气,越气越爬。
爬不到十丈距离,她已痛得难以忍受。
一气之下,淑红浑身一振,猛然使出平生之力。
想不到她居然站了起来。
紧接着,猛一跺脚,她将雨水踢得四处飞散。
淑红止不住一声轻笑。随之大呼:“大小姐,你不用神气啦,你以为我不能回去么?哼!”
她一边说,一边定,她竟觉得自己越走力气越大。
她仿佛看到了客栈。
临海客栈。
白天还闹哄哄的。今晚怎么连一个人影也没有?
外面正下着大雨,还不时传来阵阵沉闷的雷声。
按理,夜出的人也早该回客栈了,难道所有的人都已睡着?
这时候,客栈门口走进来一个人。
那人身着白色劲装,肩扛一柄古铜色长剑。
室内没有光,只觉得隐隐有一团白影在晃动。
火刀打在人石上,火被点燃。白衣少年然后去点蜡烛。
借着灯光瞧去,但见室内铺着八张红漆桌子,每张桌的四周围着四条长木凳。
每张桌上放着十碟丰盛的菜肴,还有两壶酒!
白衣少年看到这些,仿佛大吃一惊,走近细看的时候,竟发现每个碟子里还冒着热气。
屋里很静,仿佛能听到烛火晃动的声音。
外面本下着雨,这时候却连下雨的声音都已听不到。
唯有一股阴森森的冷风从门口灌进来,吹得烛火有几次竟差点熄灭。
白衣少年仿佛有些害怕,也许因为好奇,他端着烛,朝后园走去。
到得后园,要经过一块小坪才能到达曲廊。但白衣少年并没有走入坪中。
因为这时候雨已停歇,所以,他满可以端着蜡经过坪中到曲廊去。
多么古怪的天气,雨来时不让人知,其实停得又何尝不快?
白衣少年端着蜡烛,站在前堂后门的门口,双眼痴痴地望着眼前的地上。
这时,他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非常的难闻,他想他本该早就到的。
因为这是他早已闻惯了的血腥气!
可他偏就这时候才闻到。
而且竟然是先看到后方才闻到。
他看到坪中躺着三十六个人,三十六具尸休!
雨初停,坪中有水流动。
难道是血?
白衣少年不敢想,他只得返回屋中。
室内阴风啸嗦,风越来越大,烛火正在不停地摇曳。
白衣少年生平有了第一次惧意,但仅是一现而已。
而今他已不再畏惧。
也许他根本就不曾畏惧过?
只见他取下剑,连鞘握在手中,两眼看了剑身一眼,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白衣少年没忘了去模一摸自己的鼻子,因为他早已成为习惯。
巨烛已残。东边桌上已摆满十个洒壶。
詹庆生还在喝酒。
也许他喝得下这十六壶酒?
这时候,酒香四溢,整个屋子早已变得燥热起来。
淑红不知过了多久才醒过来。
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关在一个小屋中。
室内四壁光洁,竟然是用岩石砌成。
靠墙的一角,放着一张小床,那床其实也是用石块砌成的。
床头立着小柜。
淑红妙目频移,心下不由大惊。一双秀目已经瞪得老大。
因为她已发现这石室竟然连门也没有。
她止不住大声呼道:“快放我出去,我要出去……”
不知怎么,今日她的声音特别大,大的连自己也不敢相信。
但她旋即发觉任凭她怎么呼喊,那声音似乎永远也传不出去。
不但传不出去,而且声音就在这室内回荡,引起共鸣。
所以她一旦发现这个秘密,旋即便想,今后说话可得省了不少气力?
多么荒唐,淑红竟然能有如此奇想。
如果施瑞莲在场,是不是又要骂自己?
淑红试着挪了挪四肢,活动丝毫无碍。
自己不但不在作梦,而且还能走路,淑红心里多少有些慰籍。
因为她早已尝到不能走路的痛苦。
淑红跳下床,沿着墙壁四处寻找。
那四面的墙光滑如镜,竟连一点缝隙都没有。
也不知找了多长时间,她的身子开始疲倦。但她却一无所获。
淑红看了看那石屋的地下,难道这地面会有什么机关?
可那地面也是一色的大理石,也是平蹬如镜,甚至比墙壁还光滑。
她仅是胡乱地瞟了几眼,就已经泄了气。
过不多时,淑红双目冒出金星,几乎倒了下去。
她只好回到床上。在她走到床边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再也支持不住。
她整个人倒在床上,心脏却跳得很快。
对危险产生畏惧是人的天性。
但作为人,如果不把它当作危险岂不更好?
淑红便是这样的人。因为她已学会怎样更好地作人和更好地生活。
当淑红睡足一觉清醒过来的时候,就发现石屋内有了些变化。
她看到一碗饭和一碟菜。
那饭菜还冒着热气,仿佛刚刚弄熟就端了进来。
看着这只碗和这只碟子淑红几乎流出了口水。
这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原来早已饿得发慌。
她想:自己反正出不去,如此饿死还不如吃饱再说。
她能想得通,所以也就不去管能吃不能吃,也不管饭莱中藏有什么。
她找不到筷子,也懒得去寻找。她的手早已伸出。
她想起手竟然还有这种用途,心里就开始发笑。
饭菜十分香脆可口,淑红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可口的东西。
她想起施瑞莲,她是吃的行家,也许她知道这菜的名字?甚至她也吃过。
淑红打算出去后把这一段经历告诉她。
当淑红将最后那点饭菜吞下肚去的时候,她的肚子就不再那么难受了。
但是淑红心里却十分难受。
因为她已料到自己恐怕很难再回尘世。
想到这,她止不住哭了起来,哭得好伤心。
也许她再也看不到施瑞莲了?
还有那个少年难道他真叫詹庆生?
倏然,她发现自己几乎是个大傻瓜。
她出神地看着那已经空空如也的饭碗和碟子。
她暗自说道:“饭菜既然能来,难道我就不能出去?”
她打算死死盯住那只碗和那碟子。
她一定要在那只碗和碟子消失的时候找到生路。
但是任凭她怎么看,那东西竟然一动不动。
也不知过了多久,淑红实在有些支持不住,临睡前看了一眼那只碗和那只碟子,两样东西居然还在,仿佛永远也没有去的样子。
刹那间,她好象到了大海,看到大海的波涛在翻滚。
她睡着了。但是她刚睡着的时候又醒了。
她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要看看碟子。看看碗。
可是碟子不在,碗也不在。只有她处在石室之中。
临海客栈自从七天前出事,到今天门才突然打开。
客栈内来了个和尚,一个肥头大耳、已有七十开外年纪的老和尚。
和尚手里捏着佛珠,一边走一边在念着佛号。
一身黄袍在微风申摆动,任谁瞧见也必生敬抑之情。
那和尚进人后园,看着地上并排放着的三十六具尸体,脸上却没有丝丝惊异之色。
但是当和尚看到脚下地面却面色骤变。
手中佛珠刹那间跌落于地!
老和尚拾起珠子,双掌一合。骤然呼道:“阿弥陀佛!”
正在这时,客栈外又走进一个人来。
一个道士。
这道士云鬃高簇,身着道袍,手拎一柄雪亮的拂尘。
他踏进客栈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个老和尚。
随即老道士双目一亮,说道:“原来四空万丈先贫道而到了,哈哈……”
四空方丈合掌道:“天风道长一路风尘,自是为武林分忧,老纳能落后么?”
二人携手同行,来至后园。
尸体仍在,天风道称几乎连看也没看一眼便道:“罪过!罪过!”
四交方丈道:“道长且看地上。”
天风两目精光暴射,倏然向地上瞟去。
刹那间,天风道长浑身抖了一下,手中拂尘随之竖起向四处激荡开去。
天风道长不再说话。
四空方丈也不再开口。
当二人回到室中时,止不住互视了一眼。
良久,天风道长忽道:“贫道有一言相问,老方丈不知能否赐教?”
四空方丈急道:“赐教不敢,帮帮道兄也未尝不可。”
天风道长颌首道:“为何长江总舵主骆长庚不见到来?”
四空方丈沉吟道:“这个……”
正迟疑间,客栈外却有人在说话。
人影随着声音飘过客栈。
老方丈和天风道长一见,不由同声说道:“骆总舵终于来了,我们着实心安不少。”
骆长庚忙拱手施礼道:“在下愚鲁,难以成事,其实不来也罢。”
四空方丈摇首道:“阿弥陀佛!骆总舵主素以机智闻名天下。这件事还须你全力之劳。阿弥陀佛!”
骆长庚不再说话,因为他要到后园去。
在后园里,他看到了三十六具尸体,也同时看到了那地上的东西。
那雨水冲洗过的地上本不应有什么,但偏偏这种时候,在这三十六具尸体旁,那地上竟有些可疑。
——那地上像刻着无数条小沟。
无数条用手指挖出来的小沟。
难道是这些人临死前留下的?
其实稍加留意,还可以看出这无数条小沟代表着什么。
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小沟,它能代表着某些字,至少是一个字:
麦枝岭的“麦”字!
骆长庚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返回四空万丈和天风道长身边的。
但是他没有忘记掏出手帕去抹掉额头上的汗水。
也许他还在流汗?
骆长庚说道:“难道……难道说疯魔潘扬根本就没有死?”
四空方丈道:“阿弥陀佛,骆兄何不说那个杀死疯魔潘扬的少年来到了武林?”
骆长庚摇首道:“在下就不信,一个少年能有如此威力?难道连举头三尺单昆仑也斗他不过?”
其实他心里早已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