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玉钗盟
第 一 回 夜闯少林
几声暮鼓响过寂静雄挺的少室峰。
沉沉夜色,遮隐了少室峰下一片苍密的松林。
忽然,闯出来一个黑纱蒙面,背插长剑,疾服劲装的夜行人,他略一张望,直向少室峰北麓的五老峰下奔去。奔行身法,异常快速,片刻间已有数里之遥,到了一座宏伟的庙宇前面。
抬头望那横盯上“少林寺”三个斗大的金字,不禁由心底泛上来一股寒意。这座名闻天下的寺院,数百年来,一直震慑武林,凡是江湖道上的人物,无不敬惧万分。
那夜行人虽然用黑纱把脸蒙着,但仍无法掩饰住他慌恐焦急之态,不停地搓着双手,举止十分不安。突然,他停住了互搓双手,翻腕摸摸背上的长剑,纵身一跃,忽的凌空而起,落在那红色围墙上面。但见一片连绵的屋脊,既没有巡更值夜的僧人,亦不见一处灯火,这座震慑天下武林的名刹,竟是毫无一点戒备。
他飘身由围墙跃落实地,施出“蜻蜒三点水”的轻功提纵身法,一连三个急跃,横渡过五六丈宽的前院,紧接着两手一抖,身子凭空拔起一丈二三尺高,轻轻飘飘落在屋面上。在他想来,威名满天下的少林弹院,戒备之严,定然如龙潭虎穴一般,前院既无埋伏,二进院中,必当有守值增人,是以在跃上屋面之后,时伏下身子,借屋脊掩护,向下探望。
哪知事情却大出他意料之外,二进院中,仍然是看不到一个巡值僧人。一阵夜风吹袭,送来幽幽花香,原来这二进院中,种满了花树,夜色中虽然看不清那缤纷花色,但闻那不同的花香气味,已可知院中所种花树,包括了各式各样。
那夜行人伏在屋面上久久不见有巡值僧人出现,暗自忖道:我既已冒死入寺,岂能这样畏首畏尾?
心念一转,豪气忽发,身跃下屋面,沿着那白石铺成的甬道,向前走去。要知嵩山少林寺为天下有数大寺之一,殿院重叠,不下千间。
夜行人在寺中穿行了顿饭工夫之久,遍历了数重大殿,始终未遇上拦路僧人,不禁胆气又壮了许多。蓦然闻沙三声清越的钟鼓,由后院传来,余音荡漾,直传出数里之外,隐隐可闻那群山回鸣之声。
他忽然警觉到停留在寺中的时间已经不少,再有一个更次,寺中僧人就要起身做早课了,可是,他此来欲寻的“藏经阁”还没有找出一点眉目,不禁心中躁急起来。这时,他正停身在二重大殿下面,抬头看去,只见殿门前面分立着两个雕龙木柱,心中忽的一动,暗道:这大殿足足有四丈以上高低,我借门前木柱之力,爬上殿脊,也许能看出“藏经阁”的所在。
他想到之后,立时就做,手足并用,片刻之间爬上殿脊。
放眼望去,夜色中尽都是绵连的房舍,哪里能分辨出“藏经阁”所在之处,心中大感失望。忽然一阵劲急的山风吹过,只吹得松啸竹摇,一片籁籁之声,枝叶摇摆之间,数十丈外,忽现出一盏红灯。原来那盏红灯被几株巨松的密茂技叶遮去,挡住视线,如非这一阵狂劲的幽风吹拂松枝,便无法看得出来。
他无暇多作思虑,牢记了那出现红灯的方向,跃下殿脊,直对那出现红灯之处走去。虽然遇上很多房舍庭院的阻挡,但仍能把握着方向不错。
走了约一盏热茶工夫,越过十几重的庭院,果然看见一栋松树顶端,高挑着一盏红灯,在山风中不停摇摆。细看那红灯之下,竟是一个独院,翠竹环绕着一座静室,双门大开,屋中高燃着两支松油火烛,中间放一张长方形的供案。
壁间挂着一个盆膝而坐的老僧画像,供案上有一个尺许高低的玉鼎,鼎中檀香高烧,一片烟云,缭绕满室,供案左右,对坐着两个小沙弥,合掌闭目,项挂串珠,穿着一色的灰白袈裟。那两个静坐的小沙弥,似是闻得异声,倏然抬头,四只眼睛一齐向那劲装夜行人停身之处投注过去,不知两人是否发现了那劲装夜行人,一顾之间,又闭上了眼睛,缓缓垂下头去。
劲装夜行人只觉两个小沙弥在抬头探望之际,眼神湛湛,分明都身具上乘内功,不禁心头一惊,暗道:传说少林寺武学博奥,数百年来一直领袖武林,看来当真不错,单看那两个小沙弥的逼人眼神,内功已似在我之上,何况这寺中还另有无数高僧,看来我那盗取“达摩易筋经”的心愿,只怕万难成功,今宵既尚未遇人拦击,还不如早些退出的好。
他刚刚转过身子,突然由心底泛上一阵羞愧之感,暗自责道:“徐元平啊!徐元平,大丈夫纵然粉身碎骨,亦不该如此畏缩不前,何况,那册《达摩易筋经》……”
一个悲惨的回忆,闪掠过他的脑际,两滴泪珠,夺眶而出。悲惨的往事,又激起他盗取《达摩易筋经》的雄心。绕过那翠竹环绕的静室,向前走去。他虽不知那静室之中住的是什么人?但他猜想出必是寺中地位极高的僧人,乃极小心屏息绕过。
静室后面,又是一列厢房,外面是一道长长的走廊。他踏着铺地红砖,沿长廊向前走去。
一阵微风,送过来袭人花气,转脸向廊外望去,但见数丈外有一座青石砌成的楼阁,两旁种满花木,中间是一道白石级梯。突然,他目光触到楼阁上的匾额,不禁一阵惊喜。原来那屹立在数丈外的高楼,正是他急欲寻找的“藏经阁”。
一阵惊喜过后,心情又平复下来,看四周一片寂静,仍不见巡值僧人,动中疑虑顿起,想道:武林传说“藏经阁”乃是少林寺中最为重要的禁地,放置着少林派七十二种绝艺拳谱,既是这等要禁之地,怎的竟不见有人防守……
这心念在他脑际一掠而过,另一个强烈的心愿,沸腾起他满腔热血,也消除了他胸中的疑虑,两个飞跃,已到那楼阁石级之前。藏经阁所有的门窗,都紧紧的闭着,匾额下一块小木牌,用红笔写着“藏经重地,不得擅入。”
他微一犹豫,翻腕拔出背上长剑,正待破门而入,突然身后响起一声低沉的佛号,道:
“施主剑下留情,佛门重地,岂可随便破坏?”
徐元平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躯修长的老僧,站在数尺远处,披月白袈裟,颈上挂着一串念珠,虽然生的慈眉善目,但神情却十分严肃,湛湛眼神,有如冷电暴射,逼视在他脸上。
徐元平不自禁打了一个寒战,一时愣在当地,答不上话。但闻那老僧轻轻一声叹息,道:
“佛门广大,善恕十恶,老僧已三十年未和人动过手了……”
他脸色渐转缓和,略一沉思,接道:“这藏经阁乃是本寺禁区,即是本寺中弟子,亦不能擅自入内,老僧已在我佛面前立过宏愿,非至性命攸关,决不和人动手,但这藏经阁又是老僧奉谕监守之地,也许施主是无心至此,快请离此禁区,免老僧左右为难。”
徐元平看那老和尚脸上满是仁慈之色,双目中那种逼人的眼神,亦隐敛不见,心中暗道:
这老僧这般仁慈,我实不宜使他为难,但那“达摩易筋经”,我又是非要到手不可,难道真的就此退走……
他想来思去,一时间难定得主意。
但见那老和尚淡淡一笑道:“是了,江湖之上,素有不分胜负不罢手的规矩,施主既敢入少林寺来,想必是武林高人,老僧几句善言,自难使施主心服……”
他捡起一枚松针,笑道:“江湖上都说我们少林寺中武功,走刚猛的路子,所谓外门功夫……”话至此处,突然左手把垂在胸前的一串楠木念珠高高举起,右手将松针缓缓向一粒念珠刺去,但见那松针慢慢深入,瞬息间对穿而过。
要知佛门念珠多用极老的楠木制成,坚比金铁,那老僧能用一枚松针,把它洞穿,如非有极高的内家气功,决难办到。
只见那老和尚微微一笑,接道:“这松针透木之学,却属于一种内家气功,施主如亦能照老僧所为办法,我当立即辞去这藏经阁监守之职,要是施主甘愿谦让,那就请赶快退离此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施生请三思老僧之言。”说罢,合掌垂目,脸色忽变肃穆。
徐元平目睹老僧松针透木气功,心知对方武功比自己高出太多,今宵盗书之事,决难如愿,暗道:我既找出这藏经阁的所在,又何必急在一时,少林寺中又毫无戒备,今宵纵然不能如愿,何妨明夜再来?哼!我非得把那《达摩易筋经》取到手中不可,我要练成天下无双的绝艺……
他想到得意之处,不自禁扬了扬剑眉,抬头望了“藏经阁”两眼,转身急奔而去。
但闻身后传来那老僧长长的叹息,道:“因果轮回转,皆在一念问,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徐元平收住脚步,转身望去,只见那老僧站立在夜色中,双手拿着项下念珠,一动不动,衣服飘飘,容貌庄严,不自主油然生敬。
他呆看了一阵,才转身向前走去。经过拦路长廊,是一条三尺宽窄的小路,松竹夹道,白石铺地,徐元平陡然加快脚步,瞬息间走到尽处。
前面是一条广阔的大道,他停住步,仰脸看看天色,正待辨别方向出寺,突听不远处一株巨树后传出来一声冷笑,道:“这位施主好大的兴致,深更半夜之间,还肯驾临我们这少林寺中观光,不过,你来有路,去时却无门了!”
语音甫住,蓦然风动,但见人影一闪,眼前现出高大的僧人,穿灰色僧袍,横拦路前。
徐元平看对方赤手空拳,也不拔剑,傲然道:“这少林寺是名闻天下的古刹,又不禁香客朝山,哼!为什么我就不能来寺中看看?”他自认这几句话十分有理,所以说的理直气壮。
那高大和尚冷漠一笑道:“施主话虽不错,但未免太过牵强,既是朝山进香客人,就该白昼入寺,像这等夜深人静之时,施主劲装佩剑,满殿游走未免有些欺人太甚了!”他仰脸望天,一声轻笑,又道:“凡是在江湖上行走的武林朋友,大概都知道少林寺中规矩,来时容易去时难,施主既敢夤夜闯入寺来,想必身负绝学,有恃无恐了。”
要知少林寺自经达摩祖师开山授艺,创立少林派后,一直领袖着天下武林,江湖上一提起少林寺,无不敬畏。
少林寺中僧侣,不但得格守佛门清规,而且还得受少林派森严的戒律约束,凡能离寺行脚的和尚,不但武功要入炉火纯青之境,且多是寺中老一辈的有道高僧,一般修行不够,武功不高的和尚,根本难以离寺一步。
徐元平看拦路僧人,神态高傲,不禁心中火起,怒道:“那你要怎么样?”
那和尚笑道:“事情很简单,如果你自信能闯得出去,那就不妨闯闯。要是自知无力,就快些解除身上宝剑,随我到罗汉堂,听候中寺方丈佛论发落。”
徐元平一扬剑眉,冷笑道:“我既敢进寺,早已把生死置诸度外……”
那和尚微微一笑道:“施主既有这等豪气,那就不妨试试少林派武学如何?”
徐元平不再答话,肩头晃动,左掌横臂右掌直击,一招“双龙抢珠”,猛攻过去。
那身躯高大的和尚,看他出手一招威势奇猛,不禁暗暗一惊,忖道:“无怪这人这等狂妄,敢情是真有几手。”
他身躯侧转,右手疾击,让过徐元平横击左掌,随手一招“挥尘清谈”,猛拂右腕,指风如剪,一闪而到,这一招用的巧妙至极,还手一攻,抢尽先机。
徐元平被急袭而来的指风逼迫得后退三步,瞬息之间,又挥掌而上,左掌“白云出岫”、右掌“浪打礁岩”,两招并进,合一击出。那身躯高大的和尚,也被他凌厉的反击之势迫退了一步,心头一震,横里跃开数尺,暗道:“此人出手招数精奥灵活,似已得名师指点,必是大大有来历之人……”
他正想喝问对方师承门派,徐元平已连绵的展开了迅捷的攻势,双掌连环击出,着着逼进,而且招术怪异,很难认出,掌法倏忽之间,他已连续攻出七掌,踢出四腿。在这生死决于顷刻之间,那和尚无暇再喝问对方师承出身,冷哼一声,双拳霍地展开还击,使出少林派中一百零八招“罗汉拳”法,和徐元平展开搏斗。
刹那之间,拳风呼呼,足影点点,拳掌交错,四周风生。那一百零八招“罗汉拳”法,是少林派七十二种绝学之一,拳势纯走的刚猛路子,施展开后,就如铁锤击岩,巨斧开山,击势甚是吓人。
十合之后,那和尚已扳平劣势,“罗汉拳”法亦进入精奥之境,威势愈来愈大,拳风越打越强,相形之下徐元平已逐渐被逼落下风。那身躯高大的和尚,本是少林寺中的“戒持院”
首座三僧之一,法名百行,为少林寺当今四代中百字辈高手,奉派至“戒持院”,专司监管寺中触犯清规弟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