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玉钗盟
查玉道:“武林儿女,大都不太计较小节,徐兄岂可以世俗之见,量度兄弟。”徐元平仰脸望天,默然不语。
宗涛看他双眉深锁,心事重重,突然纵声大笑一阵道:“老叫化最是见不得愁眉苦脸,走!咱们快些赶路了。”
徐元平心头一凛,回顾了两眼,说道:“宗老前辈……”
宗涛笑道:“你可是想问小叫化吗?”
徐元平道:“是啊!不知哪里去了。”
宗涛道:“老叫化、小叫化素来是各行其是,我们谁也不用管谁。”振抉而起,向前奔去。
查玉伸手拉住徐元平右腕说道:“走吧!”联抉而行,行约十余里路,到了一处山坡前面,只见宗涛院在岭上一棵大树后面,举手相招。
徐元平心知宗涛不是发现了最厉害的强敌,就是遇上生平未见的奇事,否则以他的身份,决不会这股隐身不现。
微一用力,挣脱了查玉握住的右脱,低声说道:“查兄,宗老前辈定然遇上了强敌,咱们别惊动了他们。”放缓行速,轻步而上。
查玉似是也觉得事态严重,随在徐元平身后,悄无声息的向上爬去。
两人走到宗涛停身之处,探头向下一望,同时觉着心头一震。
只见一座新堆坟墓前面,供奉着鲜花水果,一个全身紫衣,面上垂着重重黑纱的少女,盘膝坐在那新起孤墓前面的草地上,不停的烧着纸钱。
她身后站着白发苍苍的梅娘,左面站着一个红衣缺腿的大汉,右面站着驼、矮二叟,那身着锦衣,身体伟岸的王冠中却站在那紫衣少女的身后七八尺处,满脸忧戚之容。
在王冠中的身后,并站着数人,这些都是雄主一方,名重汇湖的一时高手。
这些人中包括神州一君易无行,查家堡主查子清,金陵杨家堡堡主杨文尧,鬼王谷的索魂羽士丁炎山,千毒谷的冷公霄等,除了这些名满武林的高手以外,还有一群肥瘦不等,高矮不同人物,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有一个身穿白缓,手摇坠玉折扇的少年,和一个四旬左右身着黄袍的大汉。
这些人身后丈余处,站着一十二个全身黑衣,背插宝剑的位汉。
这是一幕庄严的葬礼,但却不知那新坟中埋葬的什么人。
神丐宗涛轻轻叹息一声道:“不知什么人,死的这等威风。”
徐元平忽然心中一动,欲言又止。
查玉目睹爹爹也在那观看葬礼的行列之中,几乎忍不住失声大叫。徐元平强行按擦了激动的心情,打量了一下四周的景物。
这是四面丘的抱环的一块盆地,大约有十亩方圆大小,盆地中生满着青草。
宗涛愈看愈觉奇怪,忍不住好奇之心,说道:“走!咱们下去瞧瞧吧!”徐元平道:
“瞧什么呢?”
宗涛道:“这些人天南地北,各极狂做,甚难聚会一起,碰上头必有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老叫化要是不赶这场热闹,那可是终生一大憾事。”
查玉接口说道:“此地距谷地不下三十余丈,难见细微,兄弟也主张下去瞧瞧那墓中埋葬的是何人物,死的这般叫人羡慕。”
徐元平摇摇头道:“我不去了,你们两个去吧!”
宗涛奇道:“为什么?”
徐元平道:“我见着易天行,决难忍受得住胸中一股愤怒之气,势非动手不可。人家正在举行葬礼,个个心中沉痛,动起手来,只怕不大方便。”
宗涛道:“好吧!老叫化一向不愿强人所难,你既不愿去,就在这峰上等我们吧!”当先举步。奔向岭下而去。
徐元平想回头而去,又想看个究竟,他虽预感到那新坟之中,可能埋的被人误认作他的那具尸体,但又不能肯定,那容包绝世,目中无人的紫衣少女,会对他一个凡俗之人,那等钟情。
他犹豫了一阵,终是抵不住好奇之念,纵身一跃,飞上大树,找一处枝叶密茂之处,隐住了身子。
只见宗涛、查玉一前一后,直向谷底走去。
第二十五回 玉钗之盟
也许那庄严肃穆的葬礼,使那些在场的人都有些黯然神伤,耳目失去了灵敏,两人将要走近谷底,仍然无人回头望他们一眼。
宗涛重重的咳了一声,直向那新坟走了过去。
查玉却奔入群豪行列,站在爹爹身边。
查子清回顾了儿子一眼,低声说道:“你来这里干什么?快走!”查玉征了征道:“要我到哪里去?”
查子清道:“最好回咱们查家堡去。”
杨文尧挨查子清身旁而立,微微一笑,接道:“查兄不用费心,令郎机智绝伦,当知自重保身。这等场面,不要他见识一下,岂不可惜?”
查子清突然侧过脸,低声对查玉道:“玉儿,等一下有了什么冲突时,切不可擅自出手,尽快躲到那岭脊上去。”
查玉低声应道:“孩儿记下了。”
这时,宗涛已缓步走近那坟墓前面,相距紫衣少女不过四五尺远。
易天行忽然回头对身边那一身白绫的少年说道:“常兄,那衣着破烂之人,就是驰名我们中原武林道的神丐宗涛。”
那白衣少年淡淡一笑,道:“等一下本公子要领教领教他的武功。”
冷公霄听得谈话之声,回头望了那白衣少年一眼。
那白衣少年身侧的黄袍大汉冷笑一声,骂道:“瞧什么?混蛋忘八羔子。”他大概是刚刚学会这几句骂人之言,咬字发音,口齿不清。
王冠中突然回头接道:“诸位有什么过不去,等一会再吵不迟!”
那黄相大汉脸色一变,正待反唇相讥,那一身自绫的少年突然倒脸说道:“不许再多接口!”
那黄袍大汉看去威威武武,但对那白绫少年,却似十分敬畏,果然不敢再言。
冷公霄是何等人物,如何能忍得下那黄袍大汉相骂之气,一面暗中运气,一面低声对杨文尧和丁炎山说道:“那身着黄衣的大汉,从哪里来的,不知两位是否认识?”
杨文尧转脸例望了那黄袍大汉一眼,摇摇头道:“易天行请来的帮手。”
冷公霄道:“此人出言不逊,兄弟想暗中出手教训他一次。”
杨文尧淡淡一笑,道:“冷兄先请忍耐一下,咱们犯不着先和南海,门中的人动手。”
这番话弦外之意,无疑是说此刻出手,南海门中人定然要出手干涉,先挡锐锋,大不利我,劝冷公霄忍下算了。
丁炎山接道:“杨兄说的不错,今日之高十分微妙,南海门自成一派,易无行亦他是有备而来,与会之人虽多,但严格的划分起来,不过三足鼎立之势,咱们虽不弱于他们,但如先挡南海门的锐势,实力大耗,势将留给易天行以可乘之机。”
杨文尧突然移动身躯,向前走了两步,挡在冷公霄的身旁。
他素知冷公霄十分孤傲,两句劝慰之言,未必能按得下他心头怒火,怕他突然出手,暗中向那黄袍大汉施袭,故意把他挡住。
这时宗涛已到了那紫衣少女身后三尺处,忽觉一股暗劲,袭了过来,身形一震,赶忙向后跃避开去。
只见梅娘白发颤动,满面怒意,望了宗涛一眼,但却没有出言喝问。
转目四顾,只见那缺腿大叹,驼、矮二叟,一个个向他怒目相视,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出言喝问。
宗涛望了那紫衣少女背影一眼,心中一动,恍然大悟这些人何以怒目相视,却不肯出言喝问。
原来那紫衣少女正在低声嗞泣,只是她声音低微不用心很难听到。
梅娘和那红在缺腿大汉,他都在侧耳用心静听,似是怕喝问之声,打断了那紫衣少女的哭声,所以不肯喝止。
宗涛一看之下,觉着想的不错,但再仔细一想,心中又生疑问,暗道;如若那紫衣少女是在哭泣,他们纵不敢出言解劝,也正好借故喝止我的机会,使她停下哭泣才对,何以不肯出声。
凝神听去,只觉那紫衣少女哭声如诉,似是在低声诉说自己的心事。
声音低弱凄凉,叫人一听之下,立时引起共鸣,以宗涛等豪放的性格,听了一阵之后,也不禁为之黯然神伤,泫然欲泣。
只听她说道:“……君已死,留下我身准与共,空负羞花貌,为谁容,多少相思对谁诉,伤心对青坟……”
这声音低微的隐隐可辨,但字字句句,都有着强烈无比的感人之力。
宗涛听到了伤心之处,竟不觉滚下来几滴老泪,暗暗的叹道:不知她对什么人竟然这等钟情。
正自感叹当儿,突听身后响起了步履之声。
回头望去,只见一个全身白绫的少年,手摇着坠玉折扇,一步一摇走了过来。
他似是有意使自己步履声,惊动别人,故意落足甚重。
梅娘也似为那步履之声惊动,转过脸去,狠狠的瞪了白衣少年一眼。
但那白衣少年恍如未见一般,仍然大摇大摆的向那紫衣少女身后走未。
梅娘欲待出手拦阻,但又想听那紫衣少女诉说之言,一时之间,竟然拿不定主意。
那白衣少年突然加快了脚步,行云流水一般,由宗涛身侧而过。
神丐宗涛一瞥之间,已看出那白衣少年满脸浮滑之气,探手一把,抓了过去。
出手一抓之下,已施大擒拿手中一招绝学,心想那白衣少年纵然特武功,但在骤不及防之下,也难躲开。
哪知事情大出了他意料之外,别说抓人,连那白衣少年的衣角,竟然也未碰着,不禁心头大吃一惊,暗道:“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子,竟然能轻松无比的让开者叫化这一抓,看来又遇上高手了。”
就这心念一转之间,那白衣少年已到紫衣少女的身后。
这时,只要他一举手间,立时可以揭去那紫衣少女头上垂渡的黑纱。
宗涛突然对那紫衣少女生出了怜悯、惜爱之心,只觉她这等至键性的人,才是天地间最为可敬的人,眼看那身着白绫的少年即将侵犯到她,心中大为愤怒,厉声喝道:“快给我站住,动一动手,老叫化剥你的皮!”纵身而起,直向那白衣少年扑了过去。
就在宗涛纵身而起的当儿,那站在紫衣少女身后的白衣少年,突然向一侧横跨两步,霍的转过身来。
几点金芒疾闪而过,不知哪一个无声无息的发出了暗器,把那白衣少年逼的疾向一侧。
那紫衣少女沉着无比,虽然停了低诉之声,但对身后发生的事,恍似不觉,连动也未动一下。
神疾风划空而过,萧萧白发的梅娘,竟然先宗涛而到那紫衣少女的身后。
她似是以保护那紫衣少女为重,先把那紫衣少女护住,才挥动手中竹杖,向那白衣少年点去。
这些事情,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发生,而且个个动作迅快,先后分别,不过是毫厘之差。
那白衣少年回过身来,本要喝问什么人暗算于他,话还未说出口,梅娘竹杖已经点到。
就在梅娘竹杖点向那白衣少年的同时,神丐宗涛的劈空掌力,也同时未到。
那白衣少年一张手中折扇,身子向旁边门开了三步,身法快速绝伦,同时让开了梅娘的竹杖和宗涛的劈空掌力。
这时,四周群豪一拥而上,团团把青坟围住。
驼、矮二叟和红衣缺腿大汉,一齐奔到梅娘身侧,四个人站成一个圆圈,把那紫衣少女护在中间。
梅娘一杖点空,立时收回了杖势,目光盯在那白衣少年身上,但却未再出手。
宗涛劈了一掌,也未再出手扑击,局势一阵混乱过后,又恢复了暂时的平静。但这平静不过是大风暴前的一段沉寂。
易天行回顾了那白衣少年一眼,轻轻一皱眉头,心中似是对那白衣少年惹出这场麻烦,甚为气恼,但只是不便出言叱责,回头却对宗涛说道:“这等在严肃穆的场合,被宗兄扰成这等混乱之局,真不知宗兄是何用心?”
轻描淡写几句话,把混乱全局的责任,完全加诸在宗涛的身上。
神丐宗涛冷笑一声,道:“老叫化扰乱了全局,你又能怎么样?”
易天行微微一笑,道:“这个自有南海门中之人找亲兄理论,兄弟只不过为宗兄莽控的举动抱憾惋惜而已。”
杨文尧突然插口接道:“易兄如若识得那身着白衣的少年,甚望能为兄弟引见引见,中原武林道上,他是从未见过他的行踪。”
这几句话听会虽是平平常常,但却暗中对宗涛帮忙甚大,全场中人都看到了那白衣少年最先走近那紫衣少女去,杨文尧却明知故问的把那白衣少年和易天行连在一起,这无疑替宗涛作辩白。
易无行缓缓把目光移注到杨文尧身上,微微一笑道:“杨兄常在金陵杨家堡中纳福,甚少在江湖上走动,自是识人不多。”
杨文尧竟也毫无态意,拂髯笑道:“兄弟孤陋寡闻,如何能和易兄相比?”
这两人都是老奸巨狠之辈,虽然词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