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玉钗盟
激战之中,忽听元通大师高声喝道:“慧因师伯,你如不肯带罪立功,本座以掌门身份,再传绿玉佛令,命你立时自碎天灵要穴,以抵两抗绿玉佛令之罪。”霍然向后跃退,高举起绿玉佛杖。
慧因凝目望着那沿传数十代积威千百年的绿玉佛杖,神情间大为激动,显然,这位道行深远的高僧,在从命与抗命之间,大感费疑,不知何去何从。
徐元平心知慧因的武功,在眼下群豪中,是最强的一人,他如在绿玉佛令迫逼之下出手,这勉可维持的均势,立时将被他打破。
回顾群豪,一个个背手而立,神情之间虽然流露出关心这场激烈之战,但都无出手相助之意,是极怕开罪了少林一派。
只听慧因长叹一声,道:“掌门人如允诺回寺之后,立即召开长老大会,老衲就遵命出手,如若掌门人不允此请,老衲就只有坐以待绿玉佛杖击顶了。”言下之意,并无自碎天灵要穴之心。
元通大师略一沉吟,道:“好吧,本座应你之请,回寺之后,立即召开长老大会。”
慧因道:“老衲敬领绿玉佛令。”目光一转,低声喝道:“闪开。”两个身着红色袈裟的和尚,应声闪退两侧,慧因欺身上了一步,一掌拍向易天行的后背。
易天行正封拒当面两僧攻来的掌势,对身后击来一掌,显然已无法兼顾。
徐元平知慧因掌力雄浑,这一掌如被他印上易天行的后背,非得当场殒命不可,急急一个旋身翻了来,左掌一扬,接下一击。
双掌接实,徐元平被震得向后退了一步,刚刚止血的左臂剑伤,重又破裂,鲜血急涌而出。
慧因微微一怔,徐元平已借机掣出了戮情宝剑。
元通大师突然冲过来,绿玉拂杖一挥,点向徐元平的背心,徐元平圈臂一撩,宝刃斜斜向杖上斩去。
慧因沉喝一声,一指点将过去,一缕凌厉的劲道,划带起一股尖啸风声。
需知那绿玉佛杖,乃少林寺中行使权令的象征,戮情剑乃锋芒绝世的宝刃,这一剑一杖,如若碰在一起,绿玉佛杖势必为宝刃所伤不可,此杖如若伤毁在徐元平的手中,那等于砸了少林寺的招牌,势将引起群僧拼命之心。慧因心中之事,不便出口,只好全力攻出一指,迫使徐元平退避开去。
果然,徐元平认得这一指的厉害,匆匆跃避开去。
凌厉指力,急划而过,同时阻挡了群僧追袭之势。
元通大师急急喝道:“慧因师叔,请阻挡住徐元平,别再让他冲了过来。”随即绿玉佛杖一紧攻向易天行。显然的,元通大师已存心各个击破,先杀了易天行,再全力攻向徐元平。
慧因大师应声一横身子,拦住了徐元平。
徐元平戮情剑平胸而举,双目中神光闪动,冷冷地喝道:“大师乃我徐元平最为敬重之人,在下不愿和大师动手。”
慧因道:“对敌相搏,各凭武功取胜,施主尽管全力出手,老衲纵伤剑下,亦无怨言。”
徐元平剑眉耸动,仰天一阵大笑,道:“想不到名震江湖,号称领袖武林的少林、武当两大门派,竟然都是不守信义之人,那就无怪江湖中人勾心斗角,各极阴毒了。”
这几句话,字字如箭,射入了天齐道长心中,只见他一翻手腕,拔出背上长剑,用指弹了一弹,厉声喝道:“元通道兄,如不肯赏给贫道一个薄面,贫道只有被迫出手了。”
元通大师听得心头一震,一面施展“传音入密”之术,指示群僧全力出手,务必在十合之内击毙易天行,自己又收了绿玉佛杖,急急退下,缓步向天齐道长走了过去,说道:“道兄可是对贫僧说话么?”
天齐道长道:“贫道面允徐元平两面作保,代道兄讨回戮情宝剑之言,道兄想是听到了。”
元通大师道:“听虽听到一些,但却不大清楚,道兄最好能再说一遍。”
他有意拖延时间,杀了易天行,造成既成之局,天齐道长纵然想出手干涉,也是无从下手了,单余下一个徐元平,稍后再设法对付他。
忽听徐元平长啸一声,面色肃然地对慧因说道:“大师既不肯为弟子留步余地,也该念到师长不白之死,慧空大师终生被囚的蒙冤之苦……”
慧因低喧了一声佛号,道:“少林寺掌门人的权威,一向至高无上,绿玉佛杖更是沿传数十代的权令信物,老衲何敢抗命?”
徐元平长叹一声,道:“权令之物,竟有这等威势,在下出道不久,已见它两度为害了……”,而后声音突转严厉,道:“情势迫我出手,大师勿怪。”挥手一剑“魂断望乡台”,剑尖闪了几闪,幻出三朵剑花,指袭向慧因大师。
慧因大袖一拂,扫出一股暗劲,一挡剑势,右掌急急拍出一招“金刚舒臂”,想封住徐元平的剑势。
只听徐元平冷肃地说道:“老禅师当心了。”剑势忽然变了一招“金乾九转”,但见寒光闪动,剑气漫天,四面八方袭到。
这一招乃徐元平新近悟出的剑招,正是摩达易筋真经三大绝剑之一,他眼看易天行已成招架不住之势,心中大为焦急,一时急怒上冲,不自禁用出绝学。
慧因长袖疾挥,飘飘而退。
只听两声闷哼,已有两个身披红色袈裟的和尚,伤在剑下,鲜血透出那红色的袈裟,滴在石地之上。
易天行压力忽减,精神一振,双脚连环飞击,踢中一僧。
徐元平剑势连变,逼迫群僧,高声说道:“诸位师父,弟子和各位大师无怨无仇,少林寺在江湖上的声誉,一向清高,但良田不无莠草,在下只望把慧空大师被囚之事,揭露出来,至于如何惩治恶徒,那是贵派中内部之事,在下也不便多问。”
群僧既被他精奇的剑招震慑,又想起上两代变故内情,果然都停手不动。
徐元平回顾了易天行一眼,道:“老前辈可否把少林寺近两代恩怨变故,说将出来,以昭大信,免得少林门下诸位师父疑心咱们有意挑拨?”
易天行纵声长笑道:“咱们是敌是友,连我易某人也有些分不清楚了!”
只听砰然一声,慧果和神丐宗涛,又硬打硬接了一招。
宗涛被震得向后退了两步,慧果大师也向后退了一步。
徐元平大声喝道:“两位老前辈暂请住手,待弄清楚了恩怨是非,再打不迟。”
慧果目光一转,看群僧尽皆停下了手,也只好退到一侧。
事实上,宗涛的绝招愈打愈奇,慧果早已失去了制胜之心,再打下去,鹿死谁手,甚难判论。
易天行目光环扫了一周后,说道:“少林寺上两代的恩怨,在下虽非目见,但却敢保证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伸手抓起了金老二的尸体,接道:“元通,你仔细看看,可识得此人么?”
金老二碰壁而死,半个脑袋,都已碎裂,血肉模糊,元通借机摇摇头道:“不认识。”
易天行笑道:“可惜他早死了一步,没有活口和你对质,不过在下还保有一样东西。”
探手入怀,取出一座古铜小佛,高高举在手中,说道:“诸位师兄,可识得这座小佛吗?”
群僧目光一掠那金色的小佛,立时脸色大变,目光转动,投注到元通大师的脸上。
只听元通大师冷笑道:“金佛雕像,何奇之有?这算是什么证信之物……”,一挥绿玉佛杖,接道:“本座再传绿玉佛令……”
徐元平厉声喝道:“住口,你如自信是清白之人,何以不待易天行把话说完。”
慧因突然一耸慧眉,道:“那座金色佛像,极似咱们少林寺三座金佛之一……”
元通大师似已乱了方寸,厉声喝道:“是又怎样?”
慧因微微一怔,道:“掌门人暂请息怒,一座金色佛像,岂能证实掌门方丈有什么大逆不道之行?如若易天行有意栽诬,谅他今日难逸性命之厄……”
易天行哈哈大笑,道:“如若在下说的是句句真实呢……”
群僧面面相觑,默然不语。
易天行扬了扬金色佛像,道:“这座佛像,乃贵寺中掌门方丈亲手送交金老二,由金老二转交在下保存……”,他目注元通,厉声喝道:“元通,在下之言对不对?”
元通大师心中有鬼,目睹易天行严厉之色,不禁微微一怔,一时间答不上话。
易天行道:“你既然不敢答应,那是默认此事了。你送金老二这座佛像时,曾经许诺他,只要凭此佛像,不论何等大事,少林寺都替他担待下来。”
元通大师眼看众僧已为易天行言词所动,心中纵甚恼怒,也是不便发作。况他生性阴沉,略一沉思,已恢复了镇静,便冷冷说道:“金老二何许人物?本座是何等身份,岂肯对他有所承诺?”
易天行笑道:“问题就在这里了!少林寺掌门之人,是何等受人尊仰?但却把随身携带的金佛,送给一个武林声名不著之人……”
元通大师冷冷一笑接道:“江湖之上,有谁不知你易天行伪善行恶,极擅心机,一座金佛何以不可伪造……”
目光一掠易天行,接道:“举出一个死无对证之人,编出一套耸人听闻之事,这办法真是高明得很,用心也够恶毒了。”
易天行一皱眉头,道:“一个出家之人,心机这等阴沉,无怪你能主谋大局,连杀两代师长了。”
他的字字句句,都如利剑一般,洞穿了元通大师的心。
但阴沉的元通大师,竟然仍能保持镇静之容,淡淡一笑,道:“贫僧本该急传绿玉佛令,立时置你死地,但你编造的耸人听闻之言,已使人怀疑,本座索性由你说完谎言,弄个水落石出。”
易天行道:“你当真是沉得住气……”,一面高举金佛,一面接道:“目下的关键,是这金佛是否伪制了,如若贵寺中人,能够鉴别出这佛是贵寺的,不知你还有什么话说?”
元通大师道:“少林寺三座金色佛像,现存放在‘藏经阁’了,那阁中放了少林寺七十二种绝技真诀,以及天下武林人物,人人欲得的《达摩易筋真经》,本座确信能进入那‘藏经阁’之人,决不至只窃取一座金佛。”
易天行道:“唉!你这般的能言善辩,处处避重就轻,看来今日不费上一番口舌,实难使你俯首认罪了……”
语音一顿,回目望着慧因大师,接道:“大师乃目下少林一派中仅余的长老之一,想必见过那三座金佛,你先鉴别一下,此物是否为少林所有?”一抬手,把金佛投掷向慧因大师。
慧因大师接过金佛,仔细瞧了一阵,脸色大变。
元通大师道:“师伯可看出伪造的破绽了吗?”
慧因大师道:“这个,这个……据老衲鉴识,这金佛似非伪造。”
元通大师道:“有这等事?拿给本座瞧瞧!”
慧因大师略一犹豫,把手中的金佛递了过去。
元通大师接过金佛,翻来覆去的看了一阵,脸色突然一沉,肃然说道:“果非伪造之物。”
众憎听他承认,不知是喜是惊,都不禁为之一呆。
易天行冷笑一声道:“好一个刁猾险诈之人,可惜你今日遇上我易天行了……”
元通大师脸色一整,目光炯炯,环扫了群僧一眼,道:“藏经阁金佛居然失窃,本座何以一直未得禀报?”
群僧面面相觑,不知如何答复。
元通大师缓缓收了金佛,冷厉地说道:“易天行,武林传言,你在各大门派,以及二谷、三堡之中,全都派有卧底之人,既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窃取了我们少林寺中金佛,想来偷窃之物,定然不少?”
他言语之间,暗含挑拨之意,想把易天行造成众矢之的。
徐元平长叹一声,说道:“易老前辈,你和他这般相辩,不知要辩到几时?在下之意,易老前辈请把胸中所知,直说出来,不论少林寺诸位师父信与不信,咱们就算尽了心意。”
易天行道:“这也是个办法……”
微微一顿,接道:“诸位师父都知道慧空大师是贵寺中数百年难得的一位奇才。其实他的才华,何只突出于贵寺,就整个武林而论也是三百年来不见古人的一位奇才,上天赋他绝世的才华,但却使他被囚一生,含恨而逝……”
忽听那青衣老叟冷哼一声……
那宫装美妇不容那青衣老叟开口,立时接道:“你哼什么?难道你还强得过他不成?”
青衣老叟似是不愿和宫装美妇冲突,立时默然不言。
易天行沉吟了一阵,接道:“二十年前的一个仲秋之夜,贵寺中慧字一辈的掌门人,身患急症而逝,诸位师父想必还未忘记。”
慧因大师道:“不错,慧生师弟圆寂距今,刚好二十寒暑,老衲行脚西域,归来时刚好八月十六,掌门师弟已气绝半日之久了。”
易天行道:“慧生大师死于元通暗下的奇毒之上,但慧生死前的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