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玉钗盟
那怪人忽的睁开双目道:“什么,你想让我做你师父?”
徐元平道:“晚辈身负血海沉冤,无法昭雪,敬祈老禅师大发慈悲,指点晚辈几招武学……”
须发掩身的老僧,冷漠地干笑了两声,接道:“指点你几招武学,哈哈,世界上当真有这等容易的事吗?”
徐元平黯然叹道:“只要老禅师答允传授晚辈武功,使我昭雪沉冤,晚辈愿以毕生之年,为老禅师完成几件善功,以谢深恩。”那怪人忽然感概叹息一声道:“你这话可是当真?”
徐元平道:“如有一句虚言,天诛地灭。”
那怪人忽的圆睁双目,望着室外说道:“他们来捉拿你了。”
言罢,又缓缓闭上眼睛。徐元平回头望去,但见满院翠竹摇动,哪里有半个人影,方感怀疑,忽闻几声卜卜木鱼,紧接着传来一个宏亮的声音,道:“掌门方丈驾到。”
余音未绝,骤见人影闪动,两个身被黄色袈裟,身材魁梧的和尚,联袂跃入静院,直对静室走来。到了门边,停住脚步,四道眼神一齐投注在那须发掩身的怪人身上,脸上微现惊愕之色,合掌当胸躬身一礼后分列门外,合掌垂首,一语不发。那两扇大门,早已被徐元平推的碎裂成小木块,室内影物一目了然,但二僧愣视了那须发掩身的老人一眼之外,不再向室内探视。
徐元平细看室门外面分列二僧,静如山岳,面泛红光,两个太阳穴高高突起,一望即知是内外兼修的高手,心头微感一震,不自觉翻手向肩上一摸,一把抓空,才想起宝剑在昨宵已被人震落那静院外面。
但闻那卜卜木鱼之声,又连续响了三声,两个身被大红袈裟的和尚,又联袂跃入围墙,和那身被黄色袈裟的和尚一般,对幽室那须发掩身的怪人一礼之后,分列在静室门外。
徐元平看他们飞越围墙的迅灵身法,已知四个和尚都是身怀绝学的高僧,即使让自己和人单打独斗,亦毫无制胜把握……
转脸看去,那须发掩身怪人仍然闭目静坐,对室外四僧,浑如不见。就在他一转脸间,围墙外又轻轻飘飘跃入了三个人来。
正中一人身披红线滚边的黄色袈裟,左右各有一个十四五岁面貌清秀的小沙弥,左面一人怀抱佛尘,右面一人手捧一根奇形短杖,缓步对着静室走来。那正中僧人,年约五旬上下,方面大耳,长眉入鬓,架裟飘风,貌像庄严,和蔼之中,隐含摄人神威。徐元平不觉心头一跳,暗道:这和尚气度非凡,定然是寺中身份极高之人。
心中忖思之间,那和尚已到静室门外,但见排列室外四僧一齐躬身作礼,神态恭谨异常。
只听他高喧一声佛号后,合掌说道:“少林寺第三十二代掌门方丈元通,晋谒师伯。”
说罢,屈膝拜下去,两个小沙弥和四僧也随着跪拜室外。
那怪人忽然须发颤动,就座木榻,微一躬身,说道:“请恕老衲身罗先师刑具,此刻不便迎拜掌门方丈。”
元通微微一笑,起身答道:“弟子不敢……”一眼看见地上朱谕封条。不禁脸色一变,接道:“弟子恪于派中戒规,不便常来探望师伯,尚请师伯鉴谅。”
那长发怪人冷笑一声,道:“那也罢了,先师遗命,自难怪你,不知今日有何见教之处,亲劳掌门佛驾。”
元通道:“弟子昨宵得到‘戒持院’中报告,有人误闯师伯静修圣地,想此地乃上两代掌门方丈手创禁区,即本寺僧众也不得擅入一步,何况外人,弟子不敢背弃职守,特请了历代掌门收执的绿玉佛杖,查询此事。”说完话,从右侧小沙弥手中取过那根绿玉佛杖,高举过顶。那须发掩身怪人,口中虽在和元通说话,但始终未睁过一双眼睛,单凭听觉,分辨几人动静,但在闻得那绿玉佛杖之后,忽然圆睁双目,两道神光暴射而出,室外众僧吃他那眼神一逼,都不禁身子一颤。
只有元通大师仍镇静如恒,面不改容地笑道:“师伯!请验明绿玉佛杖信物,弟子此刻要传谕拿人了。”徐元平定神看去,只见那绿玉佛杖,大约有一尺五寸长短,上端雕刻了一个佛像,通体碧光,晶莹耀目。绿玉佛杖,乃少林寺历代传给掌门方丈的至宝,凡是少林门下弟子,不分僧俗辈份,只要见了绿玉佛杖。一律得拜伏地上,听候执杖人的令谕,徐元平不是少林门下弟子,自然不知道那绿玉佛杖的用途,但见那玉杖耀目碧光之中,隐隐现出几条血纹,已知是极为名贵的宝物。
那长发怪人双目注定那绿玉佛杖,足足一盏热茶工夫之久,在这时刻中,他目光有着几种大不相同的变化,忽而激动愤慨,忽而黯然神伤。终于,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合掌拜伏在木榻之上。
元通见他屈服,微微一笑,收了绿玉佛杖,吩咐列身两侧的红衣和尚道:“两位红衣护法,请依本门戒律拿人。”
两个红衣和尚同时躬身说道:“敬领法谕。”一先一后的进了静室,缓步向徐元平逼去。
徐元平望着二增逐渐迫近的来势,心中十分为难,不知是束手就缚,还是奋力抗拒……
忽听耳际响起一个细小而却清晰的声音道:“你再后退一尺,和我打坐云床触接,然后发掌拒敌,不论对方攻势如何强烈,均请放心拒挡。”
那声音似是从遥远的地方飘传而来,但却字字入耳,清晰异常,可是那两个相距数尺、身披红色袈裟的和尚,却似未曾听得一般,仍然缓步逼来。
看两人移动身躯的步法,沉稳如山,这在行家眼内看来,立即可以分辨出两人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内功基础,虽在行动之时,仍可随时拒挡对方强猛的攻势。
如以两人举步的沉稳看来,至少可分辨两丈内落叶触地之能,但却不知何故,两人竟似未听到那响在自己耳际的声音……
就在他心念转动之间,二僧已逼近他两尺以内,他不敢再多想下去,双手撑地,原坐姿势不变,身躯向后移动一尺,背靠木榻,刚好把那须发掩身的怪人挡住。
只见二僧同时合掌当胸,躬身一礼,说道:“少林寺三十二代掌门方丈随身护法弟子百智、百镜,奉了掌门法谕,擒拿擅闯师祖静修禁地的绿林盗匪,敬望师祖原宥弟子等放肆举动。”说罢,高喧了一声佛号,垂首静立不动。
只听那须发蔽身怪人,冷冷地答道:“掌门人既请了绿玉佛杖,老衲焉敢不遵法谕,尔等既奉掌门之命,老衲自是不便干涉,但请动手便了。”
那须发蔽身怪人全身都隐在徐元平的身后,无法看清他的神表情,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从他冷漠的声音之中,猜测他十分不悦。
二僧本来并肩垂首静立,在闻得那怪人答复之后,霍然抬头,沉声应道:“弟子等身任护法,难以自己,请祖师原谅了。”余音未绝,站在左侧的百智当先出手,右臂一探,缓缓向徐元平右肩抓去。
徐元平只觉随着对方缓缓抓来之势,有一股极强潜力,掌势未到,劲道已自逼人,不禁心头大骇,右臂一振,疾拂出手。哪知对方正是要徐元平如此,倏忽一翻右腕,随掌潜力顿然消失,由缓变快,迅若电光,翻转之间,便扣住了徐元平的右腕。
徐元平一掌拂空,已知不妙,再想收住急拂之势,哪里还未得及,只觉得右腕一麻,如被扣上一道铁箍,全身劲力一齐消失。徐元平看对方出手一击,就擒拿自己脉门要穴,不禁气馁,正待认输就缚,忽觉一双手掌,紧按背心之上,一股热流急攻丹田,心知已得身后怪人以本身真力相助,登时斗志大增,吐气出声,振腕一甩。但闻百智沉哼一声,高大魁梧的身躯,竟被那一甩之力,震退了四五步之远,扣在徐元平右腕上的五指,也同时被一股内家强劲的反弹之力震开。
这变化不但使百智感到震惊,就是一侧观战的百镜,也同时脸上变色,连那站在静室外面的元通大师,也不觉耸然动容,想不到对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有这等精深的内功。
只听百镜冷笑一声道:“小擅越果然不凡,贫僧也领教几手高招。”说是领教,其实当先出手,举手一掌,当头拍下。
徐元平在挥手一甩之间,把那和尚震退,挣脱了被扣脉门,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不禁呆了一呆,待他听到百镜之言,掌风已当头罩下,这次击来之势,和先前大不相同,不但迅决无比,而且不带一点风声潜力,轻飘飘的拍击而下。徐元平来不及出手变招化解,只得一举左手,硬把击来的掌势接住。
百镜早把全身功力,运集掌上,但却蓄劲不发,是以那击出掌势,丝毫不带破风声,直待和徐元平左掌触接之后,才陡然把含蕴在掌心的劲力,发了出来。徐元平的功力和百镜相差极远,如何能挡受得住百镜这排山倒海而下的全力一击,只觉血气翻动,头晕眼花,左腕上骨疼欲裂。但他知道只要自己一收拒抵对方掌力的左手,对方那强猛绝伦的内力,立时将疾沉而下,当场就得毙人掌下,只得拼尽全身真力苦撑。
忽觉那触在背心的手掌一紧,又是一股热流,冲入丹田,催动全身真气,骤然力量大增,不自觉振腕向上一抬,只听百镜闷哼一声,身躯忽的凌空而起,砰的一声,撞在墙壁之上,只震得全屋摇动,落屑如雨。
这座房屋,已有数十年没人打扫,除了大梁之外,很多椽木都已朽烂,如何还能经受得这极强的一震之力,落屑满目之中,只听得咔咔几声,屋上椽木连断了十三四根,落了下来。
这时,幽室中的百智、百镜和徐元平等,都被那满室乱飞的积尘弄得双目难睁,不知对方有何举动。
静室外的元通大师,内功本极精深,运足目力看去,也只隐隐可辨大概,百镜似乎受伤不轻,在撞壁之后,就未再站起身子,百智却用左臂宽大的僧袖,遮去头脸,右手当胸而立,挡在百镜前面。徐元平仍然盘膝而坐,用双手掩住面门。
大约有一盏热茶工夫之久,那满室落尘才逐渐消失……百智不再攻敌,翻身抱起百镜,一跃而出。
元通慈眉微蹙,仔细地察看了百镜的伤势后,道:“他震及内腑,伤势不轻,快送‘达摩院’去疗治伤势。”
百智立掌低声答道:“敬领法谕。”探臂抱起百镜,急奔而去。元通大师回顾了两个随侍身侧的小沙弥一眼道:“你们守在门外。”伸手取过绿玉佛杖,缓步进了静室。两个身披黄色袈裟的护法僧人,紧抢两步,一左一右的随在元通大师身侧。
徐元平目睹少林寺的掌门方丈,亲自临敌,心头大感凛骇,只觉对方举动之间,威严摄人,竟不敢发掌拒敌,瞪着双目,看着人一步一步逼近。忽觉那触及背心的手掌一紧,耳际又响起一个微小清晰的声音,道:“快些出手发掌,别让他逼近身边。”余音未绝,一股热流,又攻入丹田之中。
徐元平右掌一举,正待击出,忽见元通大师停止脚步双目一瞪,湛湛神光,直注脸上,威凌逼人,不禁心头一震,举起的右掌,又缓缓的放了下来。两个黄衣护法僧人,忽的双双跃出,一左一右疾扑而到,迅如电射,一闪而至。
徐元平看二僧扑击的来势奇猛,哪里还敢怠慢,双手齐出,分拒二僧。他这发掌拒挡之势,只是一种防护的本能,哪知掌势出手,忽觉一段真气由丹田直贯双臂,但闻两个护法僧人,同时哼了一声,身躯一齐凌空向后飞去。
数尺外的元通大师,见他一举手间,把自己身侧两个护法一齐震飞起来,不禁吃了一惊,张口噙住右手拿着的绿玉佛尘,左右双手齐出,一手一个,竟把两僧向后疾摔的身躯,一齐接住,动作迅灵,间不容发,但却被那强猛的冲击之力,震得身躯晃动,一连后退三步。
徐元平几时见过这等罕绝武林的手法,只看得呆了一呆,心中赞叹不已。
忽听那微小的声音,又在耳际响起道:“快些趁势发掌,把他逼出静定。”只觉丹田热流激荡,全身真气上冲,不自觉间举手击出一掌。元通大师尚未放下两个护法僧人的身体,陡感一阵潜力直逼过来,一时之间,无法用手拒挡,只好运集真气,挺胸硬接一击。这一掌看他轻描淡写,其实力道大的出奇,元通只感全身一震,前胸如受千斤重锤一击,气血翻动,马步不稳,不自主向后退了三步,每一落足之处,足印深陷地下半寸多深。
要知元通大师乃少林寺第三十二代弟子之中第一高手,内功深厚,拳掌无匹,但竟似承受不了这一掌之力,后退三步,仍然喷出一口鲜血。但他究竟是有道高僧,虽在重创之下,心神仍然不乱,缓缓把手中两个护法僧人放下,右手取下口噙绿玉佛杖,低喧一声佛号道:
“弟子罪该万死,冒犯师伯,虽受惩戒,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