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凤华
上官凛抬起手递给旁边的董清秋一卷绫锦,“董卿,将朕的圣旨宣读出来。”薰清秋双手接过那圣旨,手触摸着那滑腻的织品,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展开卷轴,满是祥云的圣旨让董清秋下意识得就欣赏起来。
她停顿了好一会儿,连文昌侯都已经有些等得不耐烦了,董清秋才笑着一字一句读来,“门下文昌侯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凡有大罪三十余款,欺君擅权,此罪一;聚货养奸,此罪二;勾结奸党,此罪三;结党议政,此罪四……”董清秋虽然不会毛笔字,但好歹也是得过无数次朗诵大奖,宣读起来,自有一番气势,朗朗上口,将文昌侯的三十多条大罪,一一历数。
文昌侯本来听得董清秋宣读,正沾沾自喜的,越听越是不对劲,等到他从茫然中明白过来的时候,冯广已经将钢刀架在了文昌侯的颈部,让他根本就不敢妄动。乖乖的听着董清秋将那圣旨说完,听得董清秋宣布上官凛要将自己赐死的决定,凉了半边心。
此时的殿外,早已经被数十侍卫给护住,文昌侯冷冷地看着面前的三人,恍然大悟,原来昨夜的一切根本就是小皇帝的安排!用来迷惑自己,用来诱自己上钩的鱼饵!而董清秋,这个吃里爬外的家伙,竟然帮着上官凛来骗自己。
上官凛待董清秋读完。面色不改道,“国舅,这三十几条大罪。你服也不服?”
文昌侯冷冷一笑,伸手解下手中的玉佩,瞅准案前地一只铜鹤,就将那玉佩掷了出去,玉佩碰着铜鹤发出铿的一声,应声而落地,玉也碎了一地。
上官凛淡淡一笑,“国舅在搬救兵么?”此言方毕,就只见罗大人领着一队羽林军小跑了进来,文昌侯登时喜上眉梢。看着上官凛,胸有成绣道,“皇上,你制服得了老夫一人又如何,这皇宫之中。羽林、金吾、龙武三军都是老臣的人!皇上,你如何同我斗!”
他语音方毕,就见罗大人收起长剑。躬身向上官凛:“禀报皇上,金吾、龙武两军地左将军右将军已经被微臣拿下,但凭皇上发落!”那两军的将军还在睡梦之中,就已经束手就擒,毕竟料不到风平浪静的今日,竟然会发生这样的政变。
文昌侯脸色大变,怎么都没想到原来罗大人早已经成了上官凛的人,这罗大人做事素来稳重,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最先叛变自己的竟然是他!
“好……都好得很哪!”文昌侯意识到自己在这宫里头想要扳回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转头看向上官凛。“皇上,如今老臣已经碍着你的路了,便要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了么?你也不看看这大好河山是谁人帮你争取来的!如今竟然这般的狠心肠,老臣早知道有今日。当日就不该拼了老命帮你赢得天下!”
上官凛对于文昌侯地邀功回忆视若无睹,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国舅,你这么些年,把持朝纲,朕一直对你隐忍着,当初对朕的恩情,朕已经还清了。你逍遥这么多年,也已经够本。”
文昌侯怔怔地看着上官凛,没想到自己的忆苦思甜对于他压根无效,“国舅,朕要使得我楚国成唯一的国,这天下间只有我一人能称‘朕’,你只会碍着朕,只会把先帝的基业都毁于一旦。你要是早些肯将兵权交给朕,你现在还可以安度晚年,只可惜,你太不识时务了。”上官凛轻描淡写地说着,也不及文昌侯回答,就对冯广说道,“你就给国舅送上酒吧。”
董清秋心里忍不住起了一层毛,那酒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知道。
文昌侯一呆,却只见上官凛若无其事地站起身来,对旁边地董清秋和明月松道,“该上早朝了。”仿佛文昌侯已然变成了空气。
文昌侯原本懦弱,可真正到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可以如此的平静,他对着董清秋仰天笑了几声,那笑声好不让人毛骨悚然,“董相公啊!你今日为皇上送了老朽入地狱,他日且看你的下场是否比老朽还要好,哈哈!”
董清秋听得文昌侯的话,只觉得心里头被掏空了一样,迈着的脚步不由停滞了下,忍不住拿眼去瞟了身旁的上官凛一眼。她何尝不知道上官凛是一个冷酷的人?何尝不知道自己只不过是暂时对他有利用价值,才让他对自己信赖有加的?她何尝不知道,万一自己碍事了,上官凛会毫不犹豫把自己踢开?
上官凛似是感觉到董清秋在看他,一把抓住董清秋的手腕,对她说道,“董卿,你今日有功,一会儿朝上,朕会当众封你为左丞相!”
这“左丞相”三个字顿时把董清秋给诱惑住了。左丞相可是掌握兵权的最高文丞!若兵权在手,她才有底气同孤竹国的国主对话。
不错,她在与虎谋皮,可是也只有在虎边才能威震山林!荣辱与否,就看自己该如何利用了!
董清秋眼前一亮,迎上文昌侯嘲弄的眼神,斩钉截铁地说道:“侯爷放心,清秋地下场绝对不会同侯爷一样的!”
直看得文昌侯瞳孔放大,绝望地望着一个侍卫托着一个银色的托盘朝自己靠近。董清秋便不再理会他,昂首挺胸地跟着上官凛走了出去。
*********
从午门进入过金水桥便是保合门,保合门后地大殿便是保合殿,也就是楚国的金銮殿。皇上举行朝会和大典地时候便是在此。
五更二点,鼓声一响,庄严的午门大开,穿戴整齐的朝臣们,从旁边的两个门洞鱼贯而入,过金水桥,入保合殿,毕恭毕敬地站在殿内的两侧,等待着皇帝的圣驾。
这班大臣在入朝之前,相互都通过气,大体是知道今天皇上的目的是要对文昌侯进行册封,一时之间阿谀之声弥漫着,谁也没有想到今日的朝会,早已经更换了主角。
那班大臣左等右等,还没有见上官凛同文昌侯出来,细心的人便发现明月松这个有名无实的右丞相却也没有出现。正纳闷间,外面忽然一阵金属铠甲摩擦的声音响起,只见几队羽林军和金吾军执着兵器从外边小跑上来,这些人全副武装,铠甲正中央胸前的一面明光镜将整个大殿都映得明晃晃的。
大臣们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可又说不好这些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只见那群军士将整个大殿都围了个水泄不通,里里外外,有三层,里边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一时也进不来。
再接着,大门掩上,整个大殿里头黯淡了些,随着那门重重掩上的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抖了一下,终于忍不住互相探寻,私语起来。
当太监那一声斯厉的“皇上驾到”响起,所有人都惴惴地跪倒在地,莫敢仰视,直到上官凛稳稳当当地坐在龙椅之上,太监才示意所有人平身。
那班老臣这才注意到,明月松和董清秋已经站在了大殿中央,可是唯独不见文昌侯,许多人喉咙里头都像卡了块骨头,想要把那块骨头给吐出来,却又不敢。
上官凛环视了一圈周围,淡淡道:“文昌侯今晨进宫,怀带利刃,意图对朕行凶,幸而被董卿和明相拿下,如今文昌侯已经伏法。”
他轻描淡写的几句说话,立马引起了下边的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不过是一个借口,那文昌侯老迈,皇上武功高强,文昌侯怎么可能会去刺杀皇上?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文昌侯已然伏法了。
群臣哗然,有几个想要跟上官凛质问清楚,人还没有走出来,旁边闪耀的明晃晃的刀剑又把他们给逼了回来。
董清秋站出来,又将刚才的那一番对文昌侯的指控又说了一遍,说得那班大臣战战兢兢。在文昌侯这棵大树下的人几乎占据了朝廷上的一半之数,这时候眼见得大树轰然倒塌,一下子乱了方寸。而董清秋,作为文昌侯之前最看好的门客,竟然是第一个倒戈相向的!
那班大臣登时犹豫起来,一个个跪倒在地,双腿发颤。
整个金銮殿被侍卫们围得水泄不通,上官凛扫视了一眼明晃晃的刀剑,逼视着跪倒在身下的臣子,“董卿刚才列数的罪状,诸位可有异议?”
卷四 第十八章 特殊使命
殿里头鸦雀无声,只听见众人滴汗和擦汗的窸窣声。
上官凛又命太监颁布自己的旨意,将文昌侯的几个亲信奸党一并逮捕下狱,看着那些人一个个被拖下殿去,所有人都忍不住再擦了把汗。
上官凛看着恐慌的众人,淡淡一笑,举起一张纸条,对众人说道,“昨天夜里,朕听闻有不少人都聚在文昌侯的府内,甚至还有人为了取悦于文昌侯,找人在护城河边演戏给朕看。”他一说完,登时就有几个人吓得匍匐在地,头抬不起来。
“不过,朕就当这件事都没有发生过。”他说着,把名单凑着旁边的灯火,付之一炬,“朕知晓各位有不少都是昔日文昌侯的门客,或是心甘情愿,或是被逼无奈,只要你们从今日起,看清了文昌侯的真面目,朕一概不予追究。”
此言一出,登时让那些因惧于文昌侯,而不得不臣服于他的大臣们松了一口气,齐刷刷地喊道:“皇上英明!”
上官凛意气风发,“朕也请心有不甘的人听仔细了,文昌侯已经死了,你们是愿意为一个死人抛弃大好前途,还是为朕效命,步步高升,就看你们自己的选择!”
他总共就说了几句话,但每一句话都让那班臣子情绪激荡,还有谁会选择帮一个死人报仇呢?所有人都明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布局诱文昌侯上钩,毫不犹豫地就将文昌侯处死,心思缜密若此,狠辣果决若此。这样的君王,谁人敢违背?
众人跪倒在地,高颂万岁。那山呼声听在上官凛的耳朵里。第一次觉得如此受用。董清秋抬起头仰视着上官凛,心里头直想着,也就只有他才当得上君王二字吧。
正看着,上官凛的眼神忽而转移到董清秋身上来,四目相对,董清秋不知怎么,竟然也同那群大臣一样,不敢与之对视,心里头忽而乱了,看来这皇帝地气场太大了。把她给镇住了。
上官凛又命太监颁布第二道圣旨,“上天眷命,皇帝圣旨:董清秋、明月松明德有功,献俘太庙,益显臣节。进董清秋为左丞相,赐虎符,与明月松齐掌六部……”另有一些什么赏赐。董清秋一个也没有听进去。因为她听见了上官凛说的“赐虎符”,这虎符乃是调兵遣将的必备之物,一般有两爿组成,半边在出外征战地将军手中,另一半则在皇帝的手中。当然,上官凛赐给董清秋的这半边应该是文昌侯攒在手里的。可是上官凛竟然放弃那半边虎符,转赐给自己?
有了虎符,就有了兵权?董清秋跃跃欲试。如今的她应该是除上官凛之外的第一人吧?即使是明月松,也不过是右相啊!
董清秋兴奋异常,待圣旨一念完。就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她站起来的时候。却只见群臣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她,想来是对董清秋采用这样的方式三级跳有些不满。
董清秋才懒得理会他们地目光。同明月松接过圣旨,正好碰触到明月松疑惑的目光,看来他对上官凛真的把董清秋封为左相有些难以相信。
下了朝,明月松借口回去休息,上官凛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但是却不放董清秋回去,“董卿,随朕回章华宫,朕将虎符给卿。”
董清秋听着这话,就算再困,也硬着头皮跟着上官凛回章华宫。文昌侯早已经不在此地,董清秋忽而心里只觉得没底,章华宫里头有些阴森。
上官凛将虎符递给董清秋,看着她眼中冒金星,不禁笑道:“董卿,朕再问你,如今文昌侯新死,朕最该做的是什么?”
“将文昌侯的顽固奸党一并除去,对于其他人一概不追究。皇上今日在朝上已经做到了。”董清秋答道,“另外就是安抚民心,文昌侯为人如何,民众心里自有一杆秤,皇上之前也让明月大人做好此善后工作了。”
“哦,那董卿呢?该为朕做些什么好?”上官凛轻巧地问着,听在董清秋地耳朵里却有些刺耳,是呵,能够扳倒文昌侯,的确有她的功劳,但今天能够杀死文昌侯,说起来都是上官凛已经设计好地,自己压根就什么都没有做,只在旁边打盹……
可是以上官凛这样冷酷的人怎么会无端端封自己一个左相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上官凛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缘由。
桌子前边还剩有一个银色的托盘,托盘中央是一个精巧的酒壶和一只杯子,杯子里头还剩有没有喝尽的酒水。这杯子莫不就是刚才文昌侯饮下的?独霸一方的文昌侯就这样被上官凛用一杯毒酒解决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