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凤华
他这一席话,倒是让冯广瞪大了眼睛,看了董清秋一眼,心里头直为皇上不值。楚皇一直受制于国舅爷,他以为来了个董清秋,就能助皇上一臂之力,是以一路之上虽然看不起董清秋,却一直压抑着没有表露出来,或许他真的怀有治国之策呢?可没想到才入京城,就又被国舅给拉拢过去。
不对,这位才子是主动把脸贴过去的。
冯广脸色一沉,对着董清秋冷哼了一声,娘娘腔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旁边的钦差大臣却松了一口气,国舅派人拦车,董清秋主动选择前去,那么责任就都不在自己这里了。
董清秋朝钦差大臣拱了拱手,也懒得理会冯广的表情,就坐回马车,任由文昌侯府的仆人接过这边的担子,掉转头往另一边去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董清秋才不傻,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国舅侯爷的权势让皇上都敬畏五分,看那仆人的强硬态度,今天自己若不给他面子,非要先进宫去,势必要得罪侯爷。到时候侯爷只要随便伸一脚,自己小命就翘翘了,连自身都难保的皇上又怎么保她?
而看那钦差的态度,恐怕也不好拂逆侯爷的意思,自己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前去赴宴,至少让侯爷看出自己对他没有投诚之心,至少是绝无加害之意。
董清秋坐在马车里头晃悠晃悠,心里头不停地盘算,一入朝堂,只怕所有事都身不由己,轻轻一触便牵扯着性命,且不说这些朝廷的党派之争会殃及池鱼,自己这个假冒伪劣的身份,一旦发现就该掉脑袋了。
她抖擞了一下精神,心里自我安慰道,入朝为官又有什么难的?还不和现在的官一样,都凭着一张嘴皮子说话。自己好歹也是当初公司的金牌培训师,每次讲课都把那些销售经理、营销人员讲得热血沸腾,深受鼓舞。还不都是吹,只不过换了个地方而已,就凭自己这张小巧嘴还不吹个天花乱坠,把这上上下下都唬得找不着北去?
只不过自己也需要小心谨慎,再不可发生李老爷家里那样被人下春药的事,此后若不嬉皮笑脸,马虎大意,应该就万事大吉了吧。
董清秋自己想得甚好,然而,一进侯府就差点穿帮。
第二章 赴鸿门宴
更新时间2008…7…22 15:02:12 字数:2183
下车的时候,董清秋不得不为文昌侯府的气势所折倒。正门有五间开阔,覆着绿色琉璃瓦,朱红漆就的大门,鎏金的门钉在火红灯笼的掩映下,更显得富贵大方。
门外蹲着的两只石狮子,张着血盆大口,在晚上尤其显得狰狞。董清秋默数了一下石狮子头上的疙瘩。作为九五至尊,皇宫里的石狮子疙瘩该是十三排,而侯府的就有十二排。看样子称呼文昌侯为九千岁,倒一点不为过。
董清秋由仆人领着从最中央那个门旁边的第一侧门进入。文昌侯府里头也是极尽奢华,务必要做得比皇宫只差一点点的感觉。董清秋回头看了一眼索玉,他还背着自己的金银珠宝。董清秋心情稍定,那可都是自己从礼物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她依旧背着自己的绿绮琴,几进几出,绕过一块一人多高的玉石,便到了侯府的正厅,文昌侯便在此设宴招待。
董清秋领着索玉步入大厅,一眼就瞧见坐在中央的一个衣着华丽的老头,老头戴着的冠帽,正中央镶嵌着一颗硕大的黑珍珠,董清秋眼前一亮,心里不禁想着这颗珍珠镶嵌在自己的腰带上是不是要好看一些。
那中央的老头自然就是文昌侯,董清秋目不斜视,一进门就向老头躬身一拜,“董清秋见过侯爷,祝侯爷仙福永享,寿比南山。”董清秋本来想说个“寿与天齐”,想想天是天子,为免遭人诟病,还是低调些好。
文昌侯对董清秋的表现实在是意外而满意,没想到皇上钦点的天下第一才子会对自己如此恭敬,他还以为这个才子会和他的师傅轩辕季一样不可一世,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呢。
文昌侯不禁有些洋洋自得,朝董清秋抬了抬手臂:“董相公一路辛苦了,请坐。”他指了指自己下手边的一个客位。
董清秋面露喜色,又毕恭毕敬地朝文昌侯作了一揖,“承蒙侯爷错爱,清秋实在受之有愧。”一番推脱,这才屁股挨着凳子坐了。
董清秋略微打量了一下四周,整个厅里,文昌侯的两边都各摆了几排几案,除了董清秋对面那张几暂时空置,其他的几后都已经坐了人。
董清秋便也向看向自己的众人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
文昌侯客套之后,便向董清秋介绍起坐上的诸人,“这位是兵部的尚书刘大人”,“这位是骠骑大将军……”均是朝廷上的重臣。董清秋心里明了,文昌侯今天在自己侯府开小宴,坐上诸人即使不是他的党羽,也是他的帮凶,文昌侯无非是在自己面前树立一个第一印象,他是要告诉自己,他才是楚国的太上皇!
董清秋不动声色,又一一向众人行过礼。文昌侯介绍完才对董清秋道:“董公子是英才,皇上明日召见,必定会委以重任,到时候大家都是一朝同僚,还都指望着董公子照应着点呢!”
文昌侯看似随意的发话,其他人也都接着附和。
董清秋一听就知道这老头说的是反话,她作出一副惊恐的模样,慌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文昌侯躬身行大礼,“侯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清秋不过是一介书生,平庸无能,皇上与侯爷抬爱,清秋才有机会站在这里,才有机会与各位大人同朝为官。就算日后清秋果真飞黄腾达,能够衣锦还乡,那也是侯爷的恩情!侯爷今日说这样一番话,岂非说清秋是个忘恩负义之辈,狼心狗肺之徒?实在是让清秋面容羞愧,无言以对。清秋这就奏请皇上,实难供职于楚,明日便回乡去。”董清秋一副很受伤的样子,让其他的大人都不由目瞪口呆,这马屁也拍的太慷慨激昂了吧?自己当了这么久的官,都没有这样厚颜无耻得说话,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跟真的似的!
看来轩辕季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原来是个马屁大王啊!
文昌侯也是大出所料,脸上浮现出笑,赶紧劝道:“董相公,老朽不过是随意说的话,你不必如此在意。”
“侯爷在楚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常言君无戏言,皇上如此,侯爷亦如此,侯爷说的话又岂是儿戏?清秋如何能不在意。”董清秋还真的认真起来。
“诶,老朽只是素闻董相公的声名,按捺不住自己求贤之心,替皇上先瞧瞧。董相公你且放宽心,老朽并无他意。”文昌侯看着眼前的董清秋,心里头倒是不禁有些纳闷起来。文昌侯是何等样的人,阅人无数,自然是知道董清秋这番话说的是真还是假。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董清秋先一步“请”到府上的目的。
小皇帝想搞新政,文昌侯这班旧臣自然是反对,那么小皇帝千里迢迢派人把董清秋请来,不就是想效法当年的太祖皇帝仰仗轩辕季建国变法么?他抢在皇帝之前,先一步把董清秋弄来,一是要看看他是什么样的人,二是要立个下马威,若是他肯来,则说明他还可用,否则就杀无赦。
现在,这个董清秋非但大方赴宴,还对自己谦卑恭敬,话语里头处处透露出要以自己马首是瞻,投靠自己之意,文昌侯怎么也想不到天下第一才子竟然这么自觉就为己所用,不禁朝面前这位书生多看了两眼。
眉目之间自有一股异于常人的灵气,形容举止端庄大方,只是面容姣好却有些娇弱,说话拿捏到位却细柔,整个人柔柔弱弱,毫无阳刚之气,这和当时堪称枭雄的轩辕季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这个董清秋是真有真才实学,还是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空有虚名之徒?
文昌侯正想着,董清秋这边厢却也打着小算盘,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文昌侯明摆着是摆出一桌鸿门宴来试探自己,多拍他的马屁,即使不能获得他的赏识,也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吧。董清秋眼瞧着文昌侯并没有让众人动筷的意思,她再匆匆一扫,便知道所有人面前的酒菜都还没有动过,文昌侯恐怕不止是在等自己?而是对面的那个人?
第三章 明月丞相
更新时间2008…7…23 9:21:14 字数:2235
董清秋不禁有些好奇,向着文昌侯莞尔一笑,“侯爷今天似乎还有一位贵客。”
文昌侯回过神来,不禁笑道:“是啊,因为要为董公子接风洗尘,老朽特意派人去请明大人过府小聚。也不知明大人会否赏这个脸。”
“哦?哪个明大人,竟然连侯爷的面子都不卖?”董清秋稀奇道。
文昌侯看了董清秋一眼,眼里头的疑惑更深了,“董相公竟然不知道?便是‘东月西秋’中的‘东月’,和董相公齐名的、我楚国的右丞相明月松啊。”
“东月西秋”还南帝北丐呢!什么东西。董清秋心里暗骂,脸上却已经拿出了自己上课培训时候的无耻架势,脸不改色心不跳,“这些虚名,清秋却也从来没有当真过。至于这位明月大人,还恕清秋孤陋寡闻,若有机会定要向他讨教讨教。”
董清秋身子挺得更直了,话语虽然谦恭,但却好像隐隐透露出一丝自己不屑于与明月松齐名的味道,比他更技高一筹。
“拣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厅外边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这声音就好像是一颗石子从空中丢落到平静的湖面,登时在人的心底惊起了一片涟漪,董清秋转过头去。
这一转头,视线再不能从眼前那男人身上挪开。所有人的眼球都被来人的衣服所吸引住。
宽大的湖蓝色长袍,是上等的织锦面料,中央偏下绣着一朵富贵大方的牡丹花,这朵灿烂绽放的粉红牡丹,被长袍外边罩着的轻盈丝罗笼着,透明的丝罗给那牡丹戴了一层面纱,更衬得其娇艳欲滴。
这袍子便是一幅生动的国画,可这幅画还裹着一个如同画一般的人物,从暮色之中走出来,衣袂翩翩起舞,像是刚刚腾云而下,不知为何让董清秋登时有一种画仙下凡的感觉。
这男子论五官,不见得比索玉强多少,但索玉到底只是个还没有长开的少年,不能和这男人一起评论。
而眼前这男子不仅气质不寻常,还非常恰当地穿了一件惹人眼球的长袍,衬得他更加飘逸遥远,超凡脱俗。看来“人靠衣装”这句话用在男人身上,也是同样的适用啊。
尽管其他官员也都是身着便服,但无一能和明月松相提并论,明月松学着魏晋时的隐士一般,头戴角巾,约略地拢着自己乌黑的头发,虽然和坐上诸人的服饰格格不入,但却实在是一道养眼的风景。
文昌侯看到来人,不禁脸上浮起了笑容,“没想到明大人真的肯赏光,老朽甚是荣幸。”想必这个男子就是他口中所说的明月松了。
除了文昌侯,坐上的其余人都齐刷刷站了起来,十分客气地向明月松拱手。明月松淡淡地笑,风吹过他随意绾着的发,连着飘飘而起的衣袂,就如同这世上一味珍馐,董清秋看得差点要口水横流。
明月松侧眼看了董清秋一眼,刚好把她那有些失态的模样收在眼底,他的目光没有在董清秋脸上停留半秒,就挪开了。“听闻侯爷请了与月松齐名的董兄,月松特来拜会。”言下之意倒好像承认了自己一般情况下,多半是不会给文昌侯这个面子的。
文昌侯倒也不跟他计较,这位右丞相仗着自己有几分惊世才华,在楚国文人心中的地位崇高,多少有些恃才傲物,自然不愿把他们放在眼里。也正因此,文昌侯才十分好奇董清秋怎么和明月松截然相反。
“呵呵,如此甚好。董相公擅长抚琴,明大人吹得一手好箫,东月西秋,今天齐集一堂,正好来个琴箫合奏,也好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开开眼界。”明月松的提议正中文昌侯下怀。正所谓曲由心生,他无法知道董清秋的治国之策,但至少可以通过他的琴声来看出他为人的一二,也好验证一下这位才子的虚实。
董清秋心里头都要冻成冰块了。抚琴……这辈子她就没有过什么音乐细胞,唱歌都跑调,更何况让她去弹什么琴。
然而,心里虽发虚,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她淡淡道:“清秋琴艺拙劣,不敢在诸位大人面前献丑。”
“董兄谦虚了。”明月松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不客气地就在董清秋的对面直接坐下了。“谁人不知,董兄的《广陵散》已经出神入化,堪比当年的嵇康。”明月松看了眼董清秋背上的绿绮琴,“董兄是惜琴如命,不肯赐教,还是认为月松不配与董兄一较高下?”
明月松说话的语调十分平缓,但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火药味。
文昌侯不禁暗暗欣喜,这个明月松,是皇上钦点的右丞相,虽是破格录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