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
窃趺椿厥旅矗克坏朗窃趺椿厥拢抑匾氖撬樟四愕娜嗣癖遥⑶一姑挥惺芑叩母芯酢S星∧苁构硗颇ィ斓技热皇樟四愕那闾岚蔚哪堑阈∈拢懿晃惆烀矗坷闲郑闵俚娜兆泳鸵搅恕?br /> 四
要想当官,必须要知道领导心里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勇于做领导肚子里 的蛔虫,投领导所好,帮领导排扰解难。 现在,对于有些领导来说,钱已经算不上什么了,温饱对他们就更不用说了。这时,他们的目光早就转到了女色这方面了。有时,女色对于领导,比金钱对于他们还重要,你对他们用美色, 比对他们用金钱还好使。 自古以来,关于美人计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并且是百用百灵,所以说诸君就尽可能地去学去用。当然也要考虑到现在和过去不同了,有些方法要注意更新使用。比如,现在的领导都非常在乎自己的声誉和形象,特别是对女色这方面更为敏感,在这方面你对领导千万要悠着来,尤其是要注意隐蔽性。你发现了哪位领导有了这个爱好后,你就要留意一些哪里有适合领导的美味,找到适当的地点后,你就可以在领导没什么大事、心情又不错的时候去找领导,对他说出去喝点小酒。只要领导一答应你,你就把他领到你事先踩好了点的地方,先把领导一顿猛灌,在他半醉半醒之间,你再把那个美色叫来,让她陪领导喝上几盅,领导他准没跑,之后你就成功地退身。当然,事先你要把一切费用都花好。这样,以后领导再见到你时,有些事情你就可以和他心照不喧了。
五
升官之道有多种多样,有些方法要灵活使用,不要太呆板了,特别是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也只是我为各位想往上爬的人抛出一块砖,我坚信各位一定会青出于兰而胜于兰,你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真实经验,也一定会比我所看到的这些强得多。 让各位见笑了。
权力何以成了贪官性魅力的催情剂?
一个贪官的情妇曾经对人讲,她当初喜欢上如今已锒铛入狱的贪官并非纯粹金钱的或者其他实际的需要原因勾引他的,而是真正被他的男人魅力所打动,那种目空一切,颐指气使的英雄气概让大多数无不倾倒,作为一个市委书记出门前呼后拥,不动声色则能够办所有人梦寐以求一辈子也办不到的事情,不管是升官,发财还是官司都可一一摆平,尽管他整整比她大20多岁的老头子,可是想起和自己结婚7…8年的丈夫虽然年轻,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公务员,但由于不会社会上吹牛拍马,吃吃喝喝一套至今依然是个跟班,无权无势,窝囊得很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呢从小就是一个美人坯子,大学时与现在自己的丈夫同窗,心高气傲的她吸引了不少异性目光,包括自己的丈夫,要不是自己当时与一个高干子弟的恋爱发生挫折,又对忠贞不渝苦追自己3年的他感觉可以依靠,才不会嫁他呢!果然,不仅她丈夫人窝囊,而且每当自己责难过多时,他只能够唯唯诺诺,甚至做爱时都容易阳痿,与那位正当位的市委书记的活力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性欲望强,占有欲望也强,她竟然可以得到丈夫那儿得不到的性福!
贪官的性欲和性魅力怎么这么大?贪官宣判时她去听宣后她后悔了,因为原来在她心目中无比英雄无比伟大的男人气概与形象彻底崩溃了,丧失了一切权势金钱的贪官象一摊烂泥巴一样瘫倒在地上,满头苍白的短发映照得人分外憔悴,她发现自己有些厌恶他了,那个给予过她照顾与性高潮的市委书记在她心里死亡了,回来后明明知道内情一直隐忍不言的丈夫突然精神焕发,那晚他性欲突然高涨,于是她明白了权力是贪官性魅力的催情剂,也是性欲的伟哥。被压迫了性情与权力的男人必然阳痿多,据一份统计资料我国男人的性无能达到几千万之多。可见一斑。
孔子的一个学生也问过孔夫子一个问题,他说,某人很没有风度怎么以做起官来就风度翩翩,抬手举足间象一个做官的了?孔子说什么我记不清楚了,但权力与地位确实可以改变一个的魅力,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原来一个老婆都应付不了,后来三房四妾的依然不够,还要打野食,古今同样道理,我以为当今贪官们身边总是美女云集,吸引不少性贿赂的女子前仆后继,性魅力实足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权力。权力真是一个好东西,点石成金自然不必说,叫花子也可颐指气使,威风八面,难怪中国人多想当官,当官好啊,钞票自动往家跑,美女成群躺跟前,还有一个二奶说得尤其生动,权力就是做爱的润滑剂,没有它再出色的男人也让人倒胃口。
此为贪官经常迎来送往,觥筹交错,营养过剩,荷尔蒙激素分泌旺盛,上百个情妇都能够应付自如,使她们达到高潮。在贪官污吏占领一个个丰乳肥臀的高地时,亿万老百姓的性欲却受到遏制,性无能与阳痿者比比皆是,有些知识分子成了文化太监,失去所有雄性特征,奴颜媚骨,曲意逢迎,有些农民工成了定时光棍,一年只能有几天和乡下老婆同房,唯有贪官的领地上性的旗帜迎风飘扬,应接不暇。据中央一份统计资料,全国80…90%的高干包养情妇,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少则5…6个,多则上100个,最近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落马爆出来好几个国家名模和他有粘连,就说明绝对的权力必将造成绝对地腐败。追根溯源,这是我国现有政治体制局限所致。和外国的一市之长相比,我国的市委书记掌握着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城市人口的荣华富贵命运的资源,而人家的市长却不过是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城市人口的高级打工仔,面对群众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子,很多利益大的事情都没有权力决定。因此要结扎贪官的过分分泌润滑剂的输精管,必须首先加强限制导致他们性欲膨胀的公共权力,当性魅力和性欲不再存在,看还有多少情妇二奶甘愿投怀入抱?
26。7 七
我的官场哲学——三字真言
上学的时候,跟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因为都是半大小子,酒量、饭量都大,而且人多抢食,所以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洗礼后,总结出了饭局三字真言:稳、准、狠!即:坐的要稳,看的要准,下筷子要狠。结果,靠着这三字真言,每次吃饭、喝酒我都能无往而不利。
现在,我是一名光荣的政府官员,虽然官衔不是很大,但相比那些同时进入政府机关的同志来说,还算是进步的比较快。总结这些年来在官场的风风雨雨,当年饭局上的三字真言真的帮了我很多。
一、稳。就是说位置一定要坐稳,官不在大,坐稳为先。不管在什么位置上,只要是官,就会有权,就有人眼红,就会有人想取而代之。所以,在走上位置的第一要务就是思考如何坐稳位置?
一个好的官员、善于攀登的官员,是需要将唯上与唯下完美结合的官员。只唯上而不唯下的官员可能还有上升的空间,但绝对不会很大;只唯下而不唯上的官员则可能老死在眼前的位置上。所以在上位伊始,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尽力稳定下属,以下属的稳定求部门的稳定,以部门的稳定求自己的稳定,顺便利用这个时间考察本部门的下属;以上级的命令为首要任务,将上级作为上帝,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意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在顺利完成过度期后,需要将部属的位置适当进行调整,将自己的人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去,但换血的动作不宜过大,能争取过来的要极力争取,不能争取的要视其背景、资历、能力进行调整,特别是重点部位的人员调整更是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除非到了鱼死网破的境地,千万不要动上头有关系的人,万不可草率,否则只能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地步。
另外,在为官期间,可以接收烟、酒、茶等礼物,但千万不要涉及到金钱或价值过高的礼物,经济问题是官场大忌,一旦触犯,谁也帮不了你。切记!
二、准。看问题一定要准,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必须将自己部门的职责准确定位,在本部门的工作范围内,必须以各种方式努力充实自己的职权。为官不为权努力,不如回家种麦地。在上位之前就要看清楚自己将要去的部门是否是职权单位,再做好相应的准备。千万别相信什么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P话,上位是最重要的,再没有职权的官位也是官,能跟上级直接见面才有再攀登的机会。
看人、用人要准。对自己手下的人定位一定要准,什么人是真正做事的,什么人是造势的,什么人是拍马溜须的,必须自己心中有数,并将这些人物尽其用。其比例大概为:真正能做事的70%,能造势的20%,拍马溜须的10%。一个做不成事的官员是干不长的,但是做了事别人不知道的官员一样干不长。只有做了的事都让别人(特别是领导)都知道,这样的官员才是高明的官员。而拍马溜须的人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人的存在能极大地将官员的自信激发出来,并能通过这些人将自己不太能直接处理的问题处理掉。
三、狠。心要狠。官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官场无道义,妇人之仁只会让你丢了乌纱帽。官场虽有官官相护的传统,但也得看时间、场合,不能一概而论。官场无父子,自古为了官位父子、手足相残的故事不绝于耳,更何况如今否。至于同学、朋友、亲戚,能帮得上忙的才叫同学、朋友、亲戚,帮不上忙的可以适当帮助一下,帮不上忙还要坏事的就是敌人,仁慈不得。
下刀子要狠。看准部位、看准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特别是对于你的显性或隐性竞争者,不管利用怀柔还是高压手段,都必须坚决压制,一棒子打死,容不得他翻身,否则被其咸鱼翻身后的反戈一击将是致命的。
我就是凭着这官场三字哲学,从一个农家孩子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的。不管怎么说,我信奉它,坚持它,并最终用它达到了我每一步所期望的位置。我不是官迷,但我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我在位的时候,没有任何经济问题和作风问题,每年上报的数据虽有水分,但绝对不大。我尽力给下属谋福利,却不给上级送钱。
“官道”只有“小姐”是干出来的
我的移动电话里收到一条短讯,这条短讯相信传送频率较高,遂录入博客:“……出来的,省级干部是跟出来的,市级干部是跑出来的,县级干部是送出来的,乡镇干部是买出来的,村组干部是打出来的,只有“小姐”是干出来的。
这条短讯在事实的反映上当然是有些偏激和夸张的,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时下官场的政治生态作了形象的描绘。我们不妨就此作一点具体的解析。
“省级干部是跟出来的”,这里的“跟”指的是跟随、听从、俯首的意思,其背后是官本位这种长期积淀的文化背景。在民主化程度较低的背景之下,“紧跟上司”几乎是一种政治常识,否则你想擢升官位就是白日做梦了,因为你的上司几乎可以直接决定你的政治生命的,你不顺从他怎么可以呢?妇孺皆知的一个“政治对联”如此——(上联)说你能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披)不服不行!如此这般,你还敢于反对自己的上司吗?“聪明”之举是:紧跟、绝对服从!然后等着有一天升官发财吧。
“市级干部是跑出来的”,这里的“跑”意思是去上一级官府中找各种人际关系,比如省一级或者更高。这样的情况下,有了上面某个更大的官员的特别“指示”,下面就有政治压力了,就不敢不执行了,官位就跑到手了。之所以屡屡发生“买官卖官”这类贪污腐败案件,根本问题就是那些官位最终是由某些领导个人说了算数的,所谓“民主集中”实际上最后集中到一个人那里。所以官场上又流行另一句话:“生命不息,跑官不止。”现在,“跑官要官”已经成为政治新闻中的常用词了,领导经常批评这样的现象。
“县级干部是送出来的”,此处的“送”就是大白话了:送大礼呀!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某县一个局的局长,偶尔的聊天之间知道了他们县级官场上的买卖行情。据说一个局长的位子你得至少花二十万给县委书记(党管干部,县长的意见只是参考而已)才能搞定。而那书记据说手段更加黑,他举例说,假如县里十个局长的位子需要换人,那书记决不会一次性全部替换,他会分好几次来完成替换,每次只任命两三个,这样,有的人为了当局长就得先后给书记送好几次大礼,直到最后一次,要不然前功尽弃呀。县一级行政机构,一般都有好几十个局级行政部门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