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
母露荚谝桓鎏永锩妗庋欣诩小。ㄌ煅脑犹浮PΠ辆坪?。。07。2。19)
你好;我是你《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的忠实的读者,请问您这本书一共多少回?有没有完整版下载,谢谢!(天涯杂谈。fairy0508。。07。3。。9)
你好!我为了方便阅读;把每期都下了;但是;前面有部分章节上传不够完整;并且下载下来的部分无法排版;有点郁闷!如果;大师在方便的前提下;能够发一份完整的至我的邮箱(zhaojing8158@shubao2。com);那多谢了!(天涯杂谈。fairy0508。。07。3。12)
净素兄,你好,最近读了几篇您的大作——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很是有感觉,不知有没有整理的WORD版本,方便从头读起,如有还请惠赐大作,我的EMAIL feny217@shubao2。com(天涯杂谈。:kylim 日期:2007…3…23。)
我一直默默关注并支持着你的这个系列文章。
虽然我是一个名不见经转的公务员,虽然现在自我感觉仍然是一个不入流(进入10年有余)的官场中无名小卒,但从一小心看到你的这个系列之后,好象事事看得开了,也明白多了,不再有当初的迷茫和幼稚了。所以现在虽仍执身官场,却已无过多羁绊过多忧虑了.也许这就是你的这个未完的系统文章给我的启示吧.
谢谢了.多保重身体!(访客:河南罗锅 发表于:2007…3…24凯迪博客)
净素前辈 我是一20出头的晚辈 本科(理工)学历 我有一疑问 向您请教 我对你的博客里的官场文化非常感兴趣!我对官场斗争,政治斗争,权术谋略相当感兴趣,相当痴迷!你说我正常吗?对我以后的发展是不是有害? 而且我很想 从政 但是 我觉得我的性格有不适合从政哎 还望前辈 指点 一二感谢!(天涯杂谈。:为海子磨墨 日期:2007…3…31。)
哥们,您辛苦了!很欣赏的大作。能否给我一个电子文本!E…mail:godlex@shubao2。com 。我将万分感激,并并维护您的著作权利!
烦请将《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发给小弟一份:godlex@shubao2。com(天涯杂谈。:BJ李律师 日期:2007…4。。6。)
在猫眼关注您的《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已数月,三个字:太好了!一直在收藏,有空就看,还打算以后帮您做个简单的电子书,阅读起来方便,不知意下如何?如果允许传播,我将不遗余力,有不少熟人要看。
在猫眼沉得太快,有人找不到。
本人在官场二十年了,官场中的微妙感悟不少,所以较易共鸣,平时交流的也多是本地中层以上干部,朋友中有不少退下来的老同志,希望能与您交流。(天涯博客。评论人:ylsdk评论日期:2007…4…17 )
你好,我对你写的官场文化很感兴趣,想好好研究一下,能否发 一份完整版本的到我的邮箱,我放在MP4上出差的时候好好琢摸一下。james_ji@shubao2。com 不胜感谢!(天涯博客。评论人:wushan 评论日期:2007…4…21 )
您的《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已传完,但目录中的有些章节没找到,是不是被删帖,很希望您能给发该全本,身边不少人在传看,代表大家先在这儿感谢!(访客:ylsdk 发表于:2007…5…11凯迪博客)
净素道长: 近日偶尔在天涯上搜索到道长的大作;细细研读下发现都是金玉良言;为我等后辈醍醐灌顶。却不知道何故;天涯上对此好帖回应极少,也许是曲高和寡之顾。今日将道长所发帖子一一收集;准备慢慢咀嚼;临行前特向道长致意。 恭祝顺安。。(天涯杂谈。:吾血能融四海水 日期:2007…5…28。)
后记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终于编写完了,再说点什么呢?
我在自序中说过:老百姓是语言的魔术师,民间语言具有惊人的概括性和准确性,是多么的精辟!简练到了不能再简练,内容比实际还要实际的地步。在我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关注官场文化的人很多,人们都将他观察得最充分、思考得最全面、感悟得最清晰、分析得最深刻的智慧火花写成文章供大家欣赏。这本书就是这些火花的汇集,它将成为火把、火炬、甚至是火焰。愿它能照亮人间的道路,为你的人生前进提供一些帮助。
中国正在进入“深读”时代,人们希望读到更深刻、更精辟、更有思想性的东西。我们生活在一个“官本位”思想深厚的国度里,不了解官场文化及其各种明规则和潜规则,是要吃大亏的。
人不能超世绝尘,你虽然远离政坛,也不想步入仕途,但你只有读懂了政治,方能不迷失政治选择,只有了解政坛,方能把握生命的密码,只有领悟仕途,方能解释身边的所有变数。所以说,人,离不开政治。
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万花筒里,风云复杂的社会现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你如果不能洞察,就难以适应社会法则。人在社会上存在,就必须通晓社会的潜规则,就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群中,每个人都要处理各种关系: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等等。《官场文化与潜规则》是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
官场是什么?如果说官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那么,官场则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是官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或者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而结成的关系网。相比较官制而言,官制是死的,官场却是活的,生动的,可以触摸和感知的。
事实上,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制自有其特殊之处,而尤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官制之上,还有一个“场”,既所谓“官场”。官制是基础,官场则是其“上层建筑”。帝国的统治者根据君权至上的原则制定了严格且严密的官制,但运行其上的官场所奉行的意识形态,却是儒家的“五常”之礼和道德规范。
吴思先生曾提出“潜规则”这个概念,而“潜规则”之所以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并成为行为准则,“礼”的伦理价值在背后更多地起支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研究官场就是研究官与官之间、包括官与君、官与民之间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制度因素和伦理观念、社会价值、习俗文化等。因此,官场学也就是一种关系学。
在网上发贴子的过程中,受到众多网友和斑主的关注和支持,他们中有想进入官场的、有准备进入官场的、有已经进入官场的、有曾经进入官场的以及对官场文化现象感兴趣的社会各阶人士。他们给予《官场文化与潜规则》高度评价,是我没有想到的,他们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很多网友将文章搜集起来,有制成电子书的、有在其他网络上转发的、有的将文章的各章标题汇集成总目录向大家推荐,有的还特别注明“从政必读”。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众多网友在转发时都能注明是“净素道人”的文章,有的网友在转发受到好评时,即回复“是净素道人的文章”,使我深受感动。只有一个网名叫“我是流氓”的网民,将我的《官场文化与潜规则》这一书名改为《当代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系列研究》,放在“小说阅读网”上以自己的名义发表。我向斑主反映后,该网站已经将其删除。
开始我想这本书有个十到二十万字可能就差不多了,谁知一旦收集起来,思路也越来越开阔,没想到竟然超过了一百万字。但我依然兴趣不减,索兴一直搞下去,于是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还是将此书献给想进入官场、准备进入官场、已经进入官场、曾经进入官场以及对官场文化现象感兴趣的社会各阶人士。
对各位关注此文的网友及各位班主,再次表示感谢!
想看前面文章的朋友,可以在博客的搜索栏中输入“净素道人”或者“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即可。
全书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