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之王牌后卫
作者:哲旭
申明:本书由【霸气书库】www。87book。com。
第一节 为理想而努力
八六年的中国,职业篮球事业还处于萌芽状态,CBA职业联盟当时连个影子也没有,至于当今篮球的殿堂NBA联盟,还处于黑白双煞争雄的年代,篮球之神还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乔丹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者是八十年代,此时乔丹的数据比起后来要好看多了,一人带领整个公牛在联盟中闯荡,成为联盟中炙手可热的天皇巨星,在1985…1986季后赛中他取得了令人惊愕的平均每场43。7分,这个战绩不但是空前,恐怕也是绝后;第二阶段,是和皮蓬的珠联壁合,三角进攻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89…90年的赛季,皮蓬才真正的成熟起来,第二年公牛便迎来了第一个总冠军,尤其是在第一次复出之后,身体不比先前,迈克尔。乔丹最具有‘杀伤力‘的投篮技术,便是后仰跳投,后仰跳投就是将身体稍稍向斜后方后仰跳起的投篮动作。这样可以躲开前面的防守队员,也使对方难以盖帽,是个高难度动作,无论是正对还是背对防守者,不管是往左,往右跨步起跳,乔丹总有办法在向后跳起的同时,在空中停留,拉杆,摆脱防守后仰的同时保持平衡与手感,任凭再好的防守,乔丹这一招屡试不爽。乔丹凭借熟练的后仰跳投技巧,扩大了投篮面,而观众也能随时随地地欣赏到他那难度越来越大,观赏性越来越强的后仰跳投,仿佛人们觉得他的篮球艺术得到了升华,已经到了无比完美的地步,现役的球员中,后仰用的最好的要属科比,不过他也只是学到形似,却无乔丹的神似,在NBA公认的十大绝招中,乔帮主的后仰跳投朴实无华,不过却是为实用的一招,威力也排在首位。
在这篮球氛围十分贫乏的土地上,篮球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林旭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年代,父母亲人对他最初的期望,也只是指望他将来长大后,可以考个大学分个好工作,这也是当时许多中国父母最切实的希望。
林旭第一次接触篮球,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同班的一个小胖子,将父母从外地寄给他的篮球,带到了幼儿园,如果没有这个偶然事件,天知道林旭,是否还会走上篮球这条路。
对于一群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往往得不到的东西,才最有吸引力,即使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农村,篮球也绝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单是旁边的小学就有好几个篮球,而且在公用的操场上,也经常有小学生上篮球课。
不过在家长老师的眼里,篮球对于林旭他们来说,还是一项高危 3ǔωω。cōm险的运动,篮球对于林旭他们来说,是一个触手可及的东西,可却很难真正去摆弄它。
也许正如同他后来所回忆的那样:自己在篮球上面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第一次真正带球玩耍的时候,心中便有一股压抑不住的**,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可是他清楚的了解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玩耍的过程中,他和别的小朋友也很不一样,其他人是当玩具,而他似乎很厌恶他们对篮球持有这种散漫的态度。
虽然林旭以前也看过别人打篮球,有样学样,可是以他目前的身体条件,篮球还是显得比较巨大,不要说把球投进那高高的篮筐,就是想连续运球,也绝非易事,不过这丝毫不防碍他的热情,只是让他更加迫切的想去了解他。
欢乐不知时日过,转眼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操场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学生,在那些大哥哥的“暴力”下,林旭他们无奈的离开了球场,在强权面前,他们还是很识趣的。
不过林旭并没有像别人那样立刻离开,而是在场边找个土墩坐了下来,仔细的观察那些玩球的人,刚才玩球的时候,他始终觉得不畅快,手中的球与自己有仇似的,三两下就跑了。
自然那些小学生是再业余不过的了,不过他们总算是上过几节体育课,从老师那里也学到了,加上他们经常玩球,一些基本的运球投篮什么的,还是颇有样子的,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对于此时的林旭来说,还是高深无比。
林旭虽然才六岁,可是身体却显得比较健硕,继承了他父亲坚韧的性格,对于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可以奋不顾身的投入,百折不悔,自此他每天坚持在场边看球,的确还是很有收获的,时间一长,也引起了那些学生的注意。
对于小孩子,任何一件新鲜事物都有他的保鲜度,篮球虽然很好玩,可是这么硕大的东西,在那些小朋友的手里,始终玩不过花样,没几天就无人问津了。
林旭在对小胖许下了若干承诺后,也终于换来了篮球所有权,这一个多月以来,除了在幼儿园的学习之外,林旭整个身心都放到了篮球上面,结合了这些天的场边观察,林旭自觉对篮球已是初窥门径,当然他是拿场上的那些小学生做比较,才得出的结论,典型的是”坐井观天”。
自然他醉心篮球的事,是瞒不过林父林母的,不过他的父母都比较开明,在他们看来,孩子如今还小,如果过早的把学习压力放到他身上,并没有多大的好处,至于沉迷于篮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反正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都比较贪玩,不论怎么说,篮球都是一项体育项目,可以在玩的同时锻炼一下身体,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还是反复叮嘱他,玩归玩还是要注意安全,要是受了什么伤的话,以后就别想再碰篮球了。
终于有一天,一个学生在抢篮板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踝骨,场上唯一穿有正规球衣,似乎也是他们头头的人,向林旭发出了邀请,说道:”小子,你每天在这里看球,现在我们人手不够,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上来玩玩。“
如此意外,林旭心中的惊喜,洋溢在脸上,欢声说道:“好呀,大哥哥你们真的要带我玩吗?”
那个小学生说道:“当然,对了,我叫周伟,今年上三年级,平时就只喜欢篮球,我注意观察你很久了,一个多月以来,你每天这个时都来看球,看来你似乎也很喜欢篮球吧,反正我们几个也是瞎玩玩。”
也许是共同的喜好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林旭就开始了生涯中第一次比赛,将近一百五十公分的身高,林旭在所有人中虽比较偏矮,可是林旭似乎没有注意这些,他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幸福所沉醉。
为了平衡两队的实力,至少在别人看来,林旭的实力跟他们还不是一个档次,林旭被分到了红组(红、篮组的区别就是在手腕上,分别系上两种颜色的丝带),而他的队有则有场上最高的周伟,以及技术比较好的王平,另外还有周明、蔡高。
比赛前,两队都进行了一番计划,这是他们看电视转播的时候学的,林旭被告之,由于本人技术问题,所以场上的主要责任是防守,至于球到手后,如非必要需立刻传出去。
周伟将球甩给了王平,在几个人中就属王平的技术最好,所以控球的任务也就由他担当了。
林旭倒是很自觉,紧紧的跟住了对方的球员,上场之前他还是挺紧张的,可是真正比赛之后,头脑却异常的冷静,做事之时心无旁骛也是林旭的长处。
两队的实力都有够烂的,防守进攻都不成样子,有将近一半的投篮连个筐都碰不到,不过这丝毫不损他们的**,烘烘闹闹成了一锅稀粥,打的倒是挺兴奋投入。
林旭也渐渐的融入氛围当中,而且表现越来越出色,不但有几个漂亮的抢断,而且仅有的几次传球,也处理的不错,自己虽不能得分,可是看到队友在自己的助攻之下得分,心里也倍感满足。
二十分钟的比赛,足以让所有人的精疲力竭,赛后,十个人围坐在场边休息。“林旭,不错呀,哥哥我可看走了眼,虽然个子比较小,不过技术却不错,你以后干脆就和我们一起玩吧,大家说怎么样呀。”周伟是这些人的头头,大家都比较听他的话,而且林旭虽然年级比较小,可是技术确实不比他们逊色,所以纷纷出声附和。
在那个破旧的球场上,林旭和他们的伙伴们,度过了欢乐的三年,三年的时间,林旭的篮球水准提升自然有限,不过却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成为林旭篮球生涯中,一段比较重要的时期,期间篮球界也发生了许多大事。
九二年的奥运会上,以NBA球员组成的梦一队,显示出了超乎常人的实力,震撼了整个世界篮坛,NBA也开始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视线中。
九一到九三,终于修成正果的飞人乔丹,结束了黑白双煞争雄的年代,完成了王朝的事业,不过遗憾的是,在老乔丹意外身故之后,一代篮球之神竟然选择了退役。
周伟家里比较富裕,几个叔叔都在沿海的一些城市,对于外界的消息十分灵通,在得知侄儿偏爱篮球之后,过年过节的时候,就给他带了不少有关篮球的书和用具。
生性慷慨的周伟,自然不会一个人独享这些好东西,自然也同时成全了林旭。
经过三年的锻炼,林旭身高已经窜到了一百六十公分,与此相比,他的篮球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周伟的那些篮球书籍,以及一些篮球比赛集锦的录象带,给他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他尽情的从中吸收养分。
第二节 绝佳契机
九六年的新学期,林旭开始转入镇里的小学了,这是镇政府新出台的一项新举措,将附近几个村小学的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转入镇中心小学统一教学,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教师资源。
林旭的家离学校有四里多路,本来照家里的意思,是想给他配一部自行车,不过林旭却婉言谢绝了,他坚持要每天跑步去上学,反正这几年来,自己每天早上都要进行锻炼,跑步只是其中的一项,还有其他什么力量训练呀,为此只到现在,他的双腿和两腕上,都不分寒暑的绑着沙袋,这些训练他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反正对于篮球,林旭是真正的着魔了,一切都围绕着篮球转,好在他的学习也没放下,而且身体是异常的健硕,林父林母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镇中心小学是去年重建的,碰巧赶上了好时候,不但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美整洁的绿化,就是在体育设施方面也比较齐全,自然对于一个镇级的中心小学,尚且不至于新建一个体育馆,不光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就是真正的付诸实施,其实用价值也不大。
不过新建的操场,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好几倍,光是篮球场就有四个,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四个球场都是人员爆满,说是为了学生所设置,不过多半便宜了四邻的篮球爱好者们,乡下不同于城里,学校对外界几乎是开放的,尤其是操场这类公共设施。
林旭虽然年级还小,可是在这球场上却很有名气,自从新的球场开始使用之后,林旭他们几个几乎每天必到,在僧多肉少的情况下,为了争夺球场,他们每天都要比上几场。
身高一百六十公分的林旭,拥有与他年龄完全不相符合的球技,慢慢的所有在这打球的人,都知道出了一个篮球天才,一号球场几乎成了他的专用球场。
九五年对于林旭并没有多少影响,只是换了个学校,换了个新的环境,可是围绕在他身边的篮球世界,还是那样的狭窄,电视、报纸、书刊这就是他了解篮坛的途径,这段时间林旭的球技上了长足的长进,可是对于篮球的一些理论知识还是十分贫乏。
不过对于中国篮坛来说,九六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CBA职业联盟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八一王朝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年仅十八岁的王治郅篮板列CBA第十,扣篮和盖帽分列首席,在当时群星闪耀的八一队,这样的数据无疑是十分耀眼的,而八一王朝是建立在令人窒息的防守之上的,而王治郅的核心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对于王治郅,林旭更多的是欣赏佩服,不过他却不是他的偶像,更不是他前进的动力,大郅是属于内线的,而林旭更倾向于外线位置,小前、得分、控卫才是林旭的努力目标,在他看来一个好的外线球员,是必须融合诸多名家之长,飞人乔丹的稳定和坚韧、魔术师令人目眩的传球,以及无与伦比的大局观,更加要拥有冷血杀手的本色,在关键时刻可以投出关键的进球。
林旭的中心小学的生活只持续了几个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结识了许啸,许啸是上海市徐汇区少年体校的教练,在国庆假期,他应一位朋友之邀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乡镇。
在亲眼目睹了林旭的球技之后,他知道眼前的小孩拥有惊人的篮球天赋,而且还是一块未经加工的璞玉。
徐汇区少年体校,在少年篮球人才培养上,有着国内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在内线球员的培养上颇见成效,其中以姚明为个中翘楚,年仅十四岁便成为了国青队的一员。
不过在外线球员的培养上,学校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