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
艾牛
简丹是个伪萝莉,再世为人,外嫩里焦,泰山崩于前,眉毛也不挑一挑。
唐劲是个娃娃脸,扛着一毛二,捅个娄子就冲人笑。
简丹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养老、享受新生,却习惯使然,把日子过得像打仗。
唐劲打仗就是过日子,一有空儿就练两趟,再有空儿就温个片儿,还有空儿就盼盼他的媳妇儿——应该已经出生了吧?在哪儿呢!
然后,有一天,这两人遇上了……
前传 楔子
她是个女人。
她死了。
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职责。
因为她是军人。
她无怨无悔。
只是,到底有一个小小的遗憾:身为联邦的职业军人、王牌飞行员、百年舰长、银星上将,她的养老待遇十分丰厚。享用不到,真是可惜。
尤其是,她那个依山望海的心爱庄园,买下已经三十多年,却才有空去住了两次!
要知道,那里一出门,就是青山,阳光,蓝天,白云,碧海,沙滩,美女……
——以及帅哥。
01、简丹
郑丹丹醒了。
眼睛还有点儿涩,尚不曾睁开,鼻子先已经嗅到了消毒水的味道,耳朵也听到了喧杂。
喧杂一半是从左边而来,自窗口被干燥的风卷带进来,来自百十米外的马路;另一半则从右边来,听着是水泥地的走廊,许多人来去匆匆,皮鞋磕响。
走廊往前些一段距离的地方,还有几个女人的哭嚎,哀恸欲绝,搅在一处,好不混乱。因为回音的缘故,距离估算不准,只是少说也有三四十米。
这是哪里?
还有,为什么她全身无力?
郑丹丹轻轻睁开眼,而后一怔——床尾所对的墙,在齐胸高的地方一分为二:以下漆成浅绿色,以上则是淡淡的米黄,包括天花板。
古老的经典配色!
那么这是……
医院?
地球上的老医院?
病房是普通的双人房。旁边的室友是个五十上下的阿姨,一个及肩直发的年轻女人穿着一身水墨蓝的牛仔外套,坐在床沿,削苹果。
见郑丹丹醒了,年轻女人已经按了铃叫护士,冲郑丹丹笑了笑,而后便开始忙着把苹果切成块。
那阿姨有两条法令纹,眉宇间却是开阔,不曾锁在一起挤出“川”字,所以瞧上去,严肃之中自有一份宽和。她看郑丹丹醒了过来,开口唤:“姑娘,姑娘?”见郑丹丹望向她,安抚地笑了笑:“姑娘,你运气不错,这么大的车祸,只是点皮肉伤。大夫说了,CT照过了,你没内出血,就是脑后磕了一大片乌青,只怕免不了有一点脑震荡,醒来就歇着,不要急着下床。”
郑丹丹冲那阿姨感激地笑了笑,慢慢儿坐起来。
那阿姨见状欣然:“大夫还说,等你醒了,他会再来给你做个复检。不过我瞧着,一下子送来那么多人,他们现在正忙,恐怕没法儿马上过来。你也别心急,等等就好。家属已经通知过了,喏,用的就是你的手机。你要上洗手间么?还是想吃点什么?我让我家姑娘给你去买口热的吃?”说着接过女儿削的苹果,戳了一块送嘴里。
那年轻女人则从她们那边拿了个招待访客的一次性杯子,倒热水。
郑丹丹此时已经检查完了自己的伤势:不用看,凭肢体感觉就知道,胳膊肘与膝盖上有一些擦伤、一些磕碰而来的瘀血。听得阿姨这么热心,郑丹丹连忙谢道:“谢谢您,阿姨。我不觉得饿……”
难道还点菜?她又不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卖!
说话间郑丹丹已经瞥到了床头柜上的包,书包。她略一迟疑,想到“自己”车祸刚醒,再问一句也无妨:“阿姨,这是我的包么,我的包也在这儿?”
阿姨闻言好笑:“是,是你的东西。和人一起送过来的。”只以为郑丹丹惊魂未定,也不觉得有什么。
年轻女人正端水绕过床尾,闻言也乐了,把水递给郑丹丹:“先喝口水。小心烫。”
郑丹丹谢过她,小小啜了两口水,放下杯子,拿过书包来。
阿姨则与女儿低声说了几句,年轻女人就拎包出去了。
郑丹丹隐约听到她们商量的是买什么吃,还包了她那一份,便转头看阿姨,朝她微微笑了笑。
阿姨看着,只觉郑丹丹腼腆,乐了:“别不好意思,我也还没吃饭那。这会儿六点了,饿不饿,好歹随便吃几口。”你不觉得饿,那是吓的!
不过晚饭而已,既然不用点菜了,那领情就是。所以郑丹丹道了声谢,又送了那阿姨一个微笑,继续翻书包。
书包是威豹的,质量还行,牌子郑丹丹没印象。里面有高三上学期的课本,一只粉红色的米奇钱包。此外是身份证、学生证、公交卡,还有一支大红的三星翻盖手机,八九成新。
这一看之下,郑丹丹当即颇感满意:看这钱包与手机就知道,经济状况不会太坏,这样子,一开始就少了许多麻烦。
至于好不好,郑丹丹倒不介意。她自己能赚钱。
所以余下的最大问题,就是这简丹的父母了。不过遇到了车祸这么可怕的事,做女儿的受了惊吓,就算有小小异常,乃至改了些性格,当爸妈的,想来也不会介意。
其次,则是邻居亲戚、同学朋友。不过这些又好办许多,毕竟不曾日日相处,而人总是在变的。
钱包内有一张一百的,一张二十的,两张五块的,以及几个硬币。
郑丹丹也没把钱包拿出书包,只抽出身份证扫了一眼:这女孩叫简丹,汉族,1986年3月12日生,住址乃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街12号院3幢403室,应该也是户籍地了。
而后是手机,显示时间为2003年09月12日17点52分,周五。
郑丹丹翻完书包,便收集完了信息,也盘算清楚了。
当下,郑丹丹开始翻看手机里的通讯录。
这一看,郑丹丹不由略有意外:通讯录“家庭”一组内,有父母的手机及单位电话。只是看区号,这女孩儿的妈妈在北京,爸爸却是在青岛。另外还有一个叫孙叔叔的,也在北京。外公外婆在天津,爷爷奶奶在安徽芜湖。其中爷爷奶奶只有电话,没有手机。
一家三口在两个地方?
孙叔叔?
这个叔叔在“家庭”一组里,却不是“大叔、二叔、小叔”,而是带着姓!
还有,这会儿,手机也算普及了,还用电话的人家可不多了。
当然,这个年代,北京户口的孩子,上大学还是占便宜的。所以,如果一对父母离婚,孩子留给京户、留给在北京工作定居的那一方,一点也不奇怪。
只是,也有些男人,离婚时会舍不得儿子,却并不怎么想要女儿。
所以,这个女孩儿,遇到的到底是哪一种爸爸?
好在这两种情况,只关涉到往后有两个爸爸还是一个爸爸,别的倒也无碍。
郑丹丹咀嚼完到手的情况,微微一笑。
不管如何,从此刻起,没有郑丹丹,只有简丹!
债权债务,全盘接收。
02、情报
简丹将书包放回了床头柜,拨了简妈妈的手机。
她并不认识这对夫妻。为了一切顺利,先认一认声音,这样子,呆会他们到了医院,衔接就容易。
“喂?丹丹?!”
“哎,是我。我没事啦。”好多年没叫妈了!“唔,妈……”
“你醒啦?醒了就好。先前医生打过电话了,也说你没事,唉哟——”那边不禁一个哆嗦,“这会儿妈妈听到你亲口说话,还是大不一样!还要多少时间?”
最后一句不是问简丹的,朝旁边去了。而后有个男人的声音响起,与另外一人说了句什么。
简丹猜到了八九分:“出租车?”
“是啊,这儿前面堵住了,乌龟爬似的!司机说,快了二十分钟这样,慢了半小时。要不我们下车走过去?走走也就二十分钟吧?”
最后两句又冲着旁边去了。这回那男人也犹豫。这种情况,坐车走路哪个快,真还不好判断。当然若是不急,自然坐车里等,没得累着自己;可眼下两人一个比一个心焦,这又不一样。
简丹忙劝道:“妈,你坐着吧,别下车啦。走在路上吃灰尘,不如坐在车里跟我说两句。别急,啊?”怎么像在哄小孩?到底谁是妈啊?
“噢,那也好。你头上磕着了?医生说的。”
“就后脑勺一个包包,淤青。好像擦破了点皮,他们给我抹了红药水还是碘酒?包了块纱布,头发剃了一小片。我自己看不到。反正没缝针。”
“缝针”两字一出,那边微微倒吸了一口气,然后又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膝盖上也磕着了。左边还好,右边半个巴掌大的乌青。”
“……噢。”
“右手肘关节那儿擦伤了。也包了纱布、也没有缝针。”
“还有哪儿?”
“没了。”
“……”
“所以我真的没事,妈你就放心吧。”
很显然,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这个当妈的问不出“你确定你没有内出血、脑震荡、颅压高”之类的问题,结果简妈妈无言了片刻,很自然就道:“那和你叔叔说两句不?”
真是瞌睡遇枕头!
简丹忙应了:“好啊。”而后简丹听到那边手机被递了过去,伴着一句“你女儿要跟你说话”。
这当妈的都这么跟女儿称呼,那这个女孩儿,是一直不曾改口了?
倒是与通讯录里的“孙叔叔”相符。
只是,以目前的情况看来,依旧不能直接叫“叔叔”——没改口归没改口,听这当妈的问得轻松自如,这继父继女之间,相处得应该挺不错。所以,叫“叔叔”很可能太生疏了。
“喂,丹丹?”
“哎。”简丹应过一声,略掉了称呼,“我没事的,别担心。”
“嗯,那就好,那就好……”顿了顿,换了句新的,“没事儿就好。”
听起来是个嘴笨的。
简丹只好放弃合作预期、独立寻找话题。她先把之前汇报过的伤势情况,又给这一位说了一遍,接着连“书包就在床头柜子上搁着”,“东西都好好的”,“手机一点没磕坏,这不正在用么”都说了,最后则夸起了同房的热心阿姨母女俩。
那边基本上没说什么话,只“嗯、嗯”应了几声,又说了几回“那就好”之类。不过,那边显然听得很认真。这一点从应声的时机上,可以判断出来。
末了,这位孙叔叔又把手机递还给简妈妈。
简丹与简妈妈又聊了几句。最后还是当妈的担心女儿累着,让简丹休息养神,才结束通话。
简丹挂了手机,往现有情报里、“孙叔叔”该条目下,又添了一条:实诚。
作为一个烈士,简丹对自己能够再度拥有生命,感到非常满足!
所以接下来,简丹冲每一个人微笑……
同房的阿姨,推门而入的医护。
第一个是护士。女,奔四的年纪,夹着个文件板,问了简丹“什么时候醒的”,“有没有感到头晕”之类,语气带着职业性的温和,一边问一边白大褂口袋里拔下支圆珠笔填了表,不一会儿便匆匆走了。
第二个是医生。男,瞧着三十不到,由之前的护士带路领到门口。
那护士没进来,依旧脚步匆匆,继续去忙了。医生例行检查主要针对简丹头部的撞伤,膝盖手肘上的只问了问。简丹说没事,他也就没看。
而后例行程序完毕,这医生并没立即走,也不曾坐下,站着又额外与简丹闲话了两句,连带安慰一番。
简丹很能理解。医生大多要硕博毕业,年轻人刚工作,碰到大车祸送过来成批的伤员,免不了心下恻然。看了一串重伤的,抢救了一通还未必个个有效,再见着一个只不过擦破点皮的小姑娘,当然份外感到安慰,趁机休息片刻。
所以简丹就多送了他两朵微笑。
然后医生也离开了。
没过一会儿,年轻女人买了粥与蒸饺回来。
粥是皮蛋瘦肉粥。蒸饺是猪肉大葱馅儿,典型的北方口味。
简丹高高兴兴谢过这母女俩,吃了大半碗粥,两个蒸饺。第二个蒸饺还剩一小角夹在筷子间,简丹突然打了个饱嗝儿。
那母女俩乐了。
简丹当即把蒸饺送进嘴里,跟她们笑笑。
与此同时,简丹意识到,这具身体的胃口,只怕一向不大好。
——怪不得这么瘦!
简妈妈与孙叔叔到的时候,简丹已经吃完了,下了床,去过了一趟洗手间,正与同房的母女俩聊拉头发染头发的话题,气氛颇好。
换作旁人,简丹不会如此费心。可这母女俩热心肠,简丹也就奉承她们——那啥,投桃报李哈!
情况不熟,别的不好说,这年轻女人拉的直发,倒是可以夸一夸。反正夸了女儿,当妈的自己就会跟着高兴。
结果等到简妈妈与孙叔叔一前一后一进来,简丹不由一乐:孙叔叔拎着一大提香蕉与一盒草莓。
这两样水果,显然不是给她买的。
果然,孙叔叔看看简丹没事儿,直接就提着东西、往旁边的母女俩走了过去。
那母女俩压根没料到,意外之下,连道“不用不用”。
孙叔叔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