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地设
她们两人又没带什么行李,轻装上阵,排了几次队,交了学费领了卡。
然后潘静拉着简丹去了迎新台那边。
……
时值夏天,阳光灼热。
网球场是露天的,也就能弄个遮阳伞,躲躲阴凉。
因此,迎新便成了一件很辛苦的事儿。不止天气酷热,还有人手欠缺。新生送了一个又来一个,又要办手续,又要做介绍,还要帮着拎行李、送到宿舍,甚至连带打扫、安顿。
但迎新也是有福利的。锻炼能力之类且不去说它,仅仅是第一时间接触到师妹们这一项,就足以令很多师兄精神一振了——这毕竟是个男女比例大为失衡的学校,又都是年轻人!
其实大家当年都曾经是新生,都曾经受到过师兄师姐的欢迎与照拂,出于感恩,出于对自己的院系、对这个学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大多数人愿意做相同的事,所以迎新的师兄们也好,师姐们也好,并不是专为了小师妹们小师弟们而去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家的确受到这一条的鼓舞!
所以此刻,汽车工程系的三个师兄就眼睛一亮。
因为潘静走到他们的台子前、停了下来;还跟着个简丹。
这三个师兄里。一个身材中等,只是长了不少青春痘。他本人大概也为此困扰,有些内向,瞅瞅两个女孩儿,扣了扣自己的棒球帽,没开口。
另外两个人高马大。其中一个比较壮,肉也多了一些,大约嫌热,新剃了个平头;另一个骨架颀长,身材还行,可惜架了一幅厚厚的眼镜,头发也有点乱。
潘静一到,平头就站了起来:“欢迎欢迎,我们系的吧?”
潘静甜甜微笑:“是啊,谢谢师兄。”
简丹淡然一摆手,言简意赅:“我不是。”
平头一怔:“啊,那你来送朋友?”
简丹头也不回、拇指朝肩后一指:“也不是。我是物理系的。”
最热门的系是经管、建筑、电子这些,看历年录取分数就知道;可最难学的,却是数学与物理。其中又以物理为最。
这是学生们之间普遍公认的,大概也有高中物理课的阴影在起作用。但是对于教授们而言,要研究要创新。这就没有一门课是容易的。
所以平头哑然,棒球帽跟眼镜对看一眼,不由望向对面——南北走向两排院系,物理系恰恰跟他们分布东西两侧,桌子对着桌子。
而潘静望着简丹,笑了,越笑越厉害了,偏偏还强忍着,结果憋得几乎打颤。
简丹起先没在意,而后觉得不对,便看潘静。
潘静使劲挤挤眼,朝简丹背后示意。
简丹回头。
是卢盛。他被潘静笑得微微尴尬,但并不窘迫,跟两个女孩儿一点头笑了笑:“嘿。”
既然如此,简丹也不刻意避讳,回了一颔首:“你也这儿?”
“嗯。电子系。”
毛杨伫立在主干道两旁,白的枝条、浓绿的叶,洒下一路的荫凉。
平头师兄叫汪魁,很热情,推了他的自行车,主动送三个新生去宿舍。
简丹认识路。潘静与卢盛也提前来瞻仰过了。不过盛情难却,他们并没推辞。
从网球场到紫荆宿舍的一路上,汪魁侃侃而谈,三个新生听了一堆八卦,也了解了学校的一些传统活动,还一同念了一遍东操体育楼外挂的十个大字——“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又跟汪魁互相交换了姓名手机号。
被褥与军训用品是在宿舍这边领取,在宿舍区前方的马路边。蓝色的卡车,北京1041。直接停在那儿。
领东西时,简丹顺带饶有兴致地瞅了几眼车子——古董哇!
简丹的宿舍在五号楼227B,潘静的在六号楼302A,卢盛的则在一号楼103A。
卢盛怕被简丹婉谢,没敢跟简丹献殷勤,提了自己的被褥包,又帮潘静拎了她的。
潘静抱起两套军训用品,一手就提了两个热水瓶。
而汪魁想帮的是潘静——也不是说他打算泡这小师妹了,那啥,表现一下风度嘛,尽尽师兄的义务,给人留个好印象。
这不美女吗!
当然,如果潘静有意思,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卢盛与潘静更熟、手更快,汪魁便转向了简丹——这个不是本系的,还冷了点,但也是美女哇!
还是氧气美女:运动型。
然而简丹早已经拎起了自己的,看着行李都逐一落实到了人手里,轻轻松松,直接开步走了。
结果汪魁只好去卢盛那儿抢被褥包。
卢盛笑了笑,递过去一个。
简丹在前面,头也没回,却是莞尔。潘静回头看了看。几步赶上简丹,也是乐了,笑个不停。
到了一号楼前,潘静把卢盛的军训用品给他,两个女孩儿与卢盛道过谢,四人分开走了。
而后简丹也上楼了,留下汪魁推着自行车、载着被褥包,去送潘静。
……
这一届物理系照例是六十人,七个女生,全在一个宿舍——宿舍一个号儿分AB两间,每间各有阳台。四个床位,共享一个客厅。
盥洗室、卫生间公用,其中盥洗室外面是洗衣槽,里面是浴室,只有冷水,热水还没装好;每层楼长室对面的房间,为水间或洗衣间。
第八个女生是数理基科班的,也属于理学院;而且,至少大一这一年,有许多平台课会一起上。
除了简丹这个外嫩里焦的,大家都是年轻人,家长们也都正高兴,所以气氛很好。
打扫房间的打扫房间,买生活用品的买生活用品,还有两个爸爸商量了一下,一同兴冲冲找地方订席面去了——吃一顿联络感情。
女孩子们之间很快便混熟了。
5号楼227B四个女生,除了简丹,还有来自江苏省镇江一中的康柳怡;重庆八中,俞灿;武汉外国语学校,常宁远。
……
只有简丹是本地的,也只有简丹一个人来。
可简丹收拾地方却是最快的:她三下五除二就把桌子柜子擦了一遍;床铺都在上面,在各自的写字台与书柜上方,简丹爬上去也抹了一回,抹完看看抹布上的木屑,从背包里取出一卷报纸,铺床,接着铺褥子、床单。
“嗖嗖嗖、刷刷刷”——完工!
至于报纸,习惯使然:六月份那几周,简丹跟唐劲出门玩时,总是在背包里塞一卷;带了那么些天,效果颇好,简丹便保留了这个习惯。
简丹收拾抹布的时候,常宁远的妈妈正擦第三遍床铺:“这怎么擦不干净啊?”
简丹莞尔,只觉这常妈妈跟简芳一样可爱,一边端了水去盥洗室,一边道:“那床板是胶合的。”结实,可是表面没处理精细。不停擦,不停会有木屑下来。
“我说呢!”常妈妈刮了刮床板,爬下床,抹布往水桶里一丢,“哎呀这怎么办……你铺了报纸?好办法!我也去买去,楼下就有一个报亭!刚我看见了!”
于是这头简丹进了盥洗室,那头常妈妈风风火火下楼去了。
简丹更莞尔了,常宁远在盥洗室接水,探头一瞅:“我妈又去买什么啦?”
“报纸。铺床。”
“噢。”
“常宁远,没错吧?”
“嗯。简丹——你的名字真好记!”
“你的也很好。宁静以致远?”简丹由衷赞了一声,“真正不错!”
常宁远笑了:“都这么说!不过我总觉得,更像是男孩子的。不是那个什么,宁远、靖邦、安国、镇海、定华——”一边一边拿手指在洗衣槽上方的镜子上写了出来,“你看看,听着就像那些古代的武将!”
简丹一笑:“后面几个的确刚硬,适合男孩子,但‘宁远’不。都能用,并且非常好——至少我很喜欢。十分喜欢。”
她难得强调,又说得由衷。常宁远瞧了瞧简丹,乐了:“谢啦!其实我也蛮喜欢的。”端起水哼着歌儿回宿舍去了。
简丹搓完了抹布又冲干净脸盆,目光扫过镜面上的“靖邦、安国、镇海、定华”,也抬手写了一行:宁静以致远。
与常宁远流畅漂亮的字迹不同,简丹的有点儿生涩——过去的一年里,她虽然准备了高考,但要写很多汉字的功课,也就语文一门;况且最近两个多月,简丹几乎不曾握笔。
但是,这五个字,却构架中正、笔划遒劲。与旁边那八个字,截然不同。
简丹望着这行字微微一笑,而后便拿了东西,回宿舍去了。
……
这句话,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人都知道;可在此之中,又有几个能做到?
这世界纷纷扰扰、熙熙攘攘;这世界五彩缤纷、日新月异;这世界,有太多诱惑太多压力,会令人抛却与忘记自己的初衷、自己的理想。
在这样的世界上匆匆走一遭,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宁静”下来、去达致那个“远”。因为这需要智慧与勇气、刚毅和从容,需要自己的坚持,还需要环境的成全。
所以,简丹觉得,“宁远”这个名字,真的是很好。
很好很好。
也所以,她喜欢唐劲。
因为唐劲傻乎乎乐呵呵,靠直觉过日子,却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扎扎实实付诸了行动。
或者说,正是由于唐劲想得少,所以才不会瞻前顾后、才会一路笔直往前吧?
51、租房
简丹回到宿舍里。开始打扫阳台与客厅。
常宁远擦桌子没她老妈麻利,此刻便去给简丹帮忙扫地。
简丹留意到常宁远扫地不扫门后,莞尔一笑,什么也没说。
与此同时,宿舍里的话题正绕着名字打转。
俞灿出生时正值晴朗的下午,阳光灿烂。俞爸爸之前为了女儿的名字,已经纠结了两个多月,当时灵光一闪,就起了这个——而俞妈妈也觉得好!
一者,又亮又暖又明快。
二者,想想看,俞爸爸先前已经绞尽脑注想出了几十个名字、又逐一丢到垃圾桶里!现在他终于敲定了一个,作为妻子,你难道还要推翻这个、继续折腾吗?
康柳怡则笑称自己是“典型的纪念品”——她的爸爸姓康,妈妈姓柳,两人都是知青,晚生晚育,一个三十一、一个二十九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别无所求,只要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
按着这个宗旨,这对父母在考察了乐、悦、欣、馨、怡、恬、幸、甜、欢等等一系列字之后。最后敲定,还是“怡”最好听。
结果她就叫康柳怡了!
这话引发了一阵欢笑。
笑声未尽,简丹的手机响了——是潘静打来的。
简丹接了起来;她刚刚走到阳台去听,常爸爸与227A的张爸爸回来了——他们订好了位置与菜单,招呼大家一起去。
好巧不巧,潘静那边也是叫简丹去吃饭。潘爸爸特地开车过来,同样是订了一桌席面,连带辅导员都请了去,又让潘静喊上简丹。
结果简丹两边都没去。
简丹去看房了。
她今天有两家可以看,一家在清华东门口的华清嘉园,一家在清华家属区。
其中家属区的是私人出租,房东乃上班族。八月十八号当天是周三,房东中午抽了空赶过来,招待简丹。
简丹虽然保留了宿舍,但却只是为了军训,以及偶尔一用:反正一学期一千五百块,简丹认为,还是很便宜的——对照她的收入而言。
自从六月中开始上传第一本小说,《金鳞传》,简丹每天晚上六点固定更新,更新四章一万二千字;并且每周五、每周一各加更两章六千字,理由分别是“周末愉快”和“工作愉快”。
后一个理由被绝大多数人所唾弃——工作愉快?!
愉快个屁!
不过唾弃归唾弃,大家还是很高兴有加更的,于是他们就把这当调侃了。
殊不知,简丹是真心诚意如此认为。
……
不提这小误会,开始上传后没几天,因为更新速度前所未有。简丹多了一个外号,叫“打字员”;又没几天,被人怀疑是一个团队、而非一个人在创作;再没几天,有人在书评区叫骂。
对这些,简丹看看就丢开了,一概不理——哪怕叫骂的。
就当有人帮你炒作了嘛!
简丹依然故我,干该干的活儿,上传该上传的章节,并申请了一切可以申请的官方推荐与宣传。
这样到了六月底,简丹已经喂出了一批定时定点追坑的读者,书的榜单成绩很好,并且呈加速上升的趋势。
对关键指标,简丹做了个表格统计。表格内嵌的图像上,红的蓝的黄的线,缓缓拐了个弯,加速冲了上去!
之后,七月十二号,简丹进入VIP,后续章节上架出售;至七月三十一号,订阅收入,达到税后四千少一百来快——也就是三千九百多块。
此外。简丹还拿到了新书月榜第三名,六千块。第二名也是六千,第一名一万块的奖金,则被一位老作者收入囊中——老作者发新书,原先有人气积累;反观简丹,毕竟是半路追赶。
只是这笔奖金,要延迟一个月给付:与八月的稿费一块儿,到帐。
而从八月一号到现在,关键指标依旧呈加速上升的趋势。对着图表,用面积法估算,很容易就估得出八月份的稿酬:至少是七月份的三倍。
……
至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