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人获与隋唐演义
《中国文学大师与中国文学名著》——不可抗拒的诱惑!
在浩浩荡荡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国的灿烂文化造就了一大批中国
的文学大师。这些文学大师在诗、词、小说、戏曲的创作中,为祖国的文学
宝藏增添了许多咏吟千古的绝唱——名著、名篇。许多作品被广泛介绍到世
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也使得世界人民得以一窥东方文学瑰宝的
真面目,享受东方文明的沐浴。
为配合《世界文学大师与世界文学名著》的出版发行,应广大读者的强
烈要求,我们组织了国内目前有影响的一批中青年作家、评论家、研究员编
写了这套《中国文学大师与中国文学名著》,精选了中国文学名著中的12
本精华,然后进行白话改写和缩写,并详介作者生卒年月和生平,文学名著
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在文墨学林中的地位,一举三得,三位一体,使人
们在了解了大师之后,欣赏到大师的名著,并能在赏析部分中系统地把握名
著的精髓,增加阅读的情趣。
由于中国的文学大师们多生活在封建社会,且长期以来倍受中国传统文
化的影响,加之历史的、环境的局限,使得大师们的名著有较大差异,思想
性、艺术性不强的作品充斥在文学名著中,给我们甄选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经编委们再三审定,才选中了这12 本名著。即使是这样慎选的名著,我们充
分考虑读者对象后,在缩写过程中还是删掉了个别不妥之处,如笑笑生的《金
瓶梅》,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等,把一些损害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某些
章节剔除,但仍保持了原著的风貌,使广大读者开卷有益而绝无受害嫌疑。
我们的宗旨只有一条:忠于艺术,忠于历史,实事求是,尽量完美。我们的
原则也只有一条:不以编者好恶选择大师及大师的名著。
赏析方面的著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偏颇和缺点在所难免。加
之今日之学者,大多采用当今文学评论界最新观点和方法,争议和不成熟也
是存在的,望读者匡正、赐教。
在编写此书过程中,得到了国内文学艺术界、文学评论界、出版界、在
京各大院校师长们的指导,并参照了一些师长们的著述和观点,在此深表敬
意和谢忱。
编者
1995。5 于北京
12 褚人获
l·1 褚人获
褚人获(生卒不详,据推测生活在公元1681 年左右),字稼轩,又字
学轩,号石农,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有多方面的才能,著作颇丰。
传世的有《坚瓠集》、《读史随笔》、《退佳琐录》、《续蟹集》、《宋贤
群辅录》等。他交游广泛,与尤侗、洪升、顾贞观、毛宗岗等清初著名作家
过从甚密。
隋唐两代的故事,在宋、元期间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但作为长篇讲
史小说却开始于明代。到了清初,长篇历史演义大量涌现,所涉及的内容上
自远古,下至明朝,几乎构成了一个完整、细密的历史系列。《隋唐演义》
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个环节。在《隋唐演义》问世之前,罗贯中曾经编纂了
《隋唐志传》。到了明朝中期,林瀚作了改订,称为《隋唐两朝志传》。褚
人获就是以此书为主,又参考了明刊本《大唐秦王词话》、无名氏的《隋扬
帝艳史》以及唐宋传奇、戏曲、民间传说等材料,如《海山记》、《迷楼记》、
《开河记》、《开元天宝遗事》、《太真外传》等。作者广采博收,精心编
撰,将众多的人物、繁杂的事件,悠长的历史熔于一炉,形成一部有机的艺
术整体。
1。2 隋唐演义
杨广施谗谋位
公元581 年,隋公杨坚篡夺了北朝周静帝的皇位,后又灭掉南朝陈后主
陈叔宝,从而建立了隋朝。
杨坚当皇帝以后,立独孤氏为皇后。独孤氏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杨
勇,二儿子叫杨广,三儿子叫杨秀。立大儿子为太子,封二儿子为晋王,三
儿子为蜀王。
独孤皇后生杨广时,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朦朦胧胧看见满屋一片红光,
忽然肚子里像雷鸣一般一声响亮,一条金龙从自己身子里飞了出来。开始很
小,越飞越大,一直飞到足有十多里的高空,并在空中张牙舞爪,飞来飞去。
突然那条金龙随着一阵狂风坠落在地上,摆了摆尾巴,便缩成一团。再仔细
一看,却不是一条金龙,个子像牛那么高大,模样则像老鼠。独孤皇后看了
一惊,猛然醒来便生了杨广。杨坚听皇后说梦见金龙摩天,就给儿子起了个
小名叫阿摩。大名开始叫杨英,后来杨坚想,创业虽须英明,而守成还须宽
广,就又改名叫杨广。
独孤皇后宠爱杨广,时常给杨广讲生他时的异兆。杨广长大以后却不甘
为人下,经常心想:“我与太子是亲兄弟,将来他是皇帝,我却只能是个臣
子。日后他登上皇位,我却要每天山呼万岁去朝拜他。并且稍有失误,他就
可以害我的性命。我一辈子只能战战兢兢地去奉承他。除非设一计策,谋夺
了他的宝位,才能使我一生快乐。”杨广左思右想,下决心要博得独孤皇后
的厚爱,结交大臣,从而废斥太子,谋夺皇位。
杨广百般讨好独孤皇后。他看到独孤皇后不喜欢哥哥杨勇,是因为哥哥
整天同官中小妾寻欢作乐,自己便只同萧妃相爱,把平时十分好色的心思暂
时收敛;他知道独孤皇后喜欢俭朴,便故意装饰成节俭的模样,把平时奢华
的习气,暂时打叠。不知不觉地把独孤皇后宠爱太子杨勇的心,完全转移到
了他的身上。宫中宦官妃妾,见皇后偏爱杨广,自然也就对杨广问寒送暧,
歌功颂德了。看见杨广做了一点好事,便加倍地给他传播;而做了不太体面
的事,就千方百计地给他掩饰。再加上杨广和萧妃把皇后宫中的亲信款待异
常,使得这些人也整天在皇后、杨坚面前称颂杨广。
杨广见时机成熟,一天他找到早就结识的足智多谋的安州总管宇文述,
同他商议夺位之事。宇文述说道:“现在您已经博得了皇后的欢心,这就不
怕没有内主了。但依我看,还需要做三件事:一件是皇后虽然厌恶太子,宠
爱您,但还是厌恶得不狠,宠爱您也不太深厚,要加倍努力,从而坚定皇后
废太子的心;第二件是要找一位皇上的亲信大臣,说话足以使皇上信任,经
常到皇上那里进谗言,能够尽力说动皇上,这样内外夹攻,可以说万无一失
了;第三件是还要买通太子的一位亲信,让他罗织罪名,出示一些证据。加
果这些举动实现了,还怕将来皇位不是您的吗?不过,要完成大业,是需要
破费一些钱财的。”杨广听了十分高兴地说:“这些我自有准备。只要足下
为我成就了大业,你我富贵同享。”两人又计议了一番,然后分头行动去了。
杨广对宫中宦官姬侍,都进行了赏赐。宇文述参见完朝中同自己相好的
大臣以后,准备邀见大理寺少卿杨约。杨约的哥哥杨素为朝中尚书左仆射,
是隋主杨坚最宠爱的大臣。只因他地位高尊,不大亲自接见外人,一般人求
他办事,都要由弟弟杨约负责接待和转达。宇文述邀见杨约的目的,就是想
通过杨约买通杨素。由于有求杨素的人多,所以杨约家也就整天门庭若市,
应按不暇。一般人求见也十分不容易,即使是上门送厚礼的人,杨约也只是
让喝上一杯茶水打发走了。唯有宇文述同杨约是十分相好的老朋友,有多年
的交情,又是棋友,所以宇文述邀请杨约做客,杨约就毫不推辞地来到了宇
文述的住所。
宇文述为了迎接杨约,事先把房间精心地布置了一番,故意把那些奇巧
玩物、金银珠宝摆在十分显眼的地方。杨约来到宇文述的住所,只见四壁排
列着古器宝物,辉煌夺目,不住眼地四处观看。宇文述说:“这些都是晋王
赠送的,如果老兄喜欢的话,可随意拿去鉴赏。”杨约说道:“你这里存放
的金宝,我家里很少,有的从我哥哥家中见过,但哥哥那里也比不上你这里
的多。”杨约正在观赏说话,忽然看见最前排摆放着一副白玉棋盘,碧玉棋
子,说道:“好长时间不与老兄交手了!”宇文述说:“棋在这里摆着,现
在与兄来上几局怎么样?如果我输了,就让兄把摆放的这些您喜欢的宝物拿
去。”说着,宇文述首先把茶几上摆着的杨约观看时间最长的那个商鼎拿了
上来。宇文述故意连输了几局,几乎把屋里摆放的宝器输去了一半多。这时,
宇文述叫家人摆上酒席,招待杨约。杨约看见酒席上摆放的都是三代古器、
金杯玉壶,更加赞不绝口。宇文述说道:“兄如果赏识的话,也一起相送。”
接着另换了一桌其它的酒具与杨约畅饮。宇文述与杨约一边饮酒,一边早让
手下人把那些金银宝物送到杨约家里去了。
杨约心中十分高兴,可表面上还再三谦让道:“这怎么能行呢?这不是
小弟见财起意了吗?这可是无功食禄啊!”宇文述说:“杨兄,实话给您说
吧,小弟身为小官,没有什么东西能送给兄的,这些都是晋王杨广有求于兄,
托小弟转送给您的。这些东西算不得什么,将来小弟还要送您一场大富大贵
呢!”杨约说道:“要说哥哥大富大贵还可以,我有什么富贵呢?再说晋王
有什么求于我的呢?”宇文述接着把同晋王杨广商议的计策全盘说了出来,
最后说道:“现在太子杨勇整天在宫中作乐,皇后宠爱晋王,皇上也有废除
杨勇太子,立晋王为太子的心意,如果兄回去后说服哥哥,再助上一臂之力,
晋王将铭刻心中。将来大事成功,少不了老兄的。这才是永久的富贵呢!”
杨约点头说道:“兄说的不错,只是废立大事不要着急,请容许小弟慢慢地
说通家兄。”两人边说边饮,一直喝到深夜才把杨约送回家去。
杨约得了晋王杨广贿赂,决心要为晋王效力。他千方百计地劝说哥哥,
经过长时期的周旋,终于买通了杨素。杨素与独孤皇后相互勾结,里应外合,
不断在隋主面前拨弄是非,称赞晋王贤孝,说太子杨勇的坏话。还命令宦官
宫妾,乘隙进谗言,说杨勇的毛病。
真是积土成山,三人成虎。终于在开皇二十年(公元600 年)十月,隋
主杨坚在武德殿宣读诏书,废除太子杨勇。朝中许多大臣进谏,为杨勇鸣不
平。隋主听信杨素的谗言,对进谏者予以杀害。十一月,杨素撺掇隋主立晋
王杨广为太子,宇文述为东宫左卫率。杨广接到圣旨,首先奏谢隋主,接着
选择良辰吉日朝拜父母,然后搬进禁苑,天天侍奉父母,十分孝敬。隋主和
独孤皇后也都非常高兴。
隋主妒心杀李洪
一天晚上,隋主杨坚正在灯下批阅文件,忽然觉得十分困倦,就靠着茶
几打起盹儿来。侍奉隋主的人也不敢动,就站在旁边守候。
隋主在朦胧之间,梦见自己只身站立在京城之上,四处眺望,看见河山
锦绣美丽,心中十分欢畅。又看见城墙上长着三棵大树,树上果实累累。正
在远望之间,忽然听到有流水的声音,杨坚站在城墙上往下一看,只见大水
猛烈地向上涌,波涛滚滚,眼看就要涨过城墙。杨坚大吃一惊,急忙跑下城
墙,跑了一段,再回头看时,水势滔天而来,紧紧追赶,他心中着忙,大叫
一声,猛然惊醒,吓了一身冷汗,站在左右两边侍奉杨坚的人,不知怎么回
事,连忙献上茶来。
杨坚饮了一杯茶,擦了擦眼睛,然后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仔细琢磨刚
才梦中的事情。他想:这是个非常不好的征兆,莫非是真的要闹水灾,淹没
城墙,这需要赶快加固城墙,疏通水道,用来防备意外不测事故。可是又想:
城墙这么高这么坚固,这里怎么会闹洪水,被淹没呢?可能姓名中带有水旁
字的人,将来要危害国家,我必须细心观察,一旦发现,立即驱除,只有这
样,才能保证没有祸患。
隋主杨坚是一个迷信思想、嫉妒心理十分严重的人。今天做了这个梦,
就更加猜疑了。从此以后,经常考虑朝中姓名带有水旁字的大臣,一个个在
脑子里过滤。一天,忽然想起朝中一个叫李浑的老臣,这个人在南朝时期就
封为郕国公,是南朝陈叔宝手下有功的老臣,隋主杨坚灭掉陈叔宝以后,就
投降了杨坚,仍然封为郕国公。杨坚猛然想到;浑字是带水旁的,他被封为
郕公,郕与“城”字音相同,字型也相似,正好与我梦中的水淹城相吻合。
并且军与兵字通用,莫非李浑就是威胁国家的祸害吗?但是,李浑已经上了
年纪,又不掌握兵权,干不了什么大事,除非是在他的子孙身上。
杨坚想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