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魅影





塑造的,但苏菲并没有给他们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太明白高蒙公司的意图了。与眼前利益相比,她更看重自己的前途,即使因过早转型而夭折,也在所不惜。  已经出落成美丽姑娘的苏菲·玛索,心中自有主见。她有自己的标准与方向。她知道,  如果不及时改变自己的银幕形象与戏路,随着年龄的增长,观众就会逐渐淡忘她,今后再作改变,或许会引来更多的非议。出演《狂野的爱》,在她看来就是一个机会,她可以借此摆脱玉女戏路的局限,拓展艺术风格,为今后扮演多种角色打下基础。  后来,事实证明,她在《狂野的爱》中的转型演出是成功的,法国观众渐渐适应了她,并重新开始接受她。她不再是个小甜心,而是成人世界的明星。


第2章 天蝎座的狂野之爱学会在床上思考(图)

  在她清澈、忧郁的褐色大眼睛里,荡漾着可以融化一切的温暖力量;在她精致的面孔上,有一些东方的气质,妩媚中透着几分清纯,娴静中带着几分狂野。她的美丽使人心颤,使人魂牵梦萦,犹如一曲悠闲的欧洲小调。她集率真、清纯、性感、优雅于一身,兼有西方的性感和东方的神秘,浑身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迷人气息……  女人都是善变的,然而,苏菲·玛索的善变是惊人的。她一度穿着厚厚的牛仔裤,留着纷乱的刘海,素面朝天,像敏感早熟的邻家女孩一样。她是每个高中生的标准偶像,是冰清玉洁的小姑娘。可转眼之间,她又在情欲的写真中褪去了清纯的外表,学会了在床上思考。那时,她可能刚刚学会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  她成长得太快,就像她自己说的:“我一生中的一切都来得太早。”14岁时一不小心走红,她还不明白走红意味着什么,就已被迫走出少年时期,成为法国人心中的女孩。17岁时,她又遇到了年届不惑的波兰怪才安德烈·祖劳斯基,迅速地成熟,成为法国人心中的性感女神。  当然,苏菲·玛索从影之后的成长与善变,并非全是外力使然,她自己骨子里是极度渴望成熟的。自从做了《初吻》里的邻家女孩,苏菲·玛索就开始矛盾徘徊:“我应该符合人们的期待,可我又不愿意完全进入这种状态。我希望做一个很卖力、会思考事情的人。”最后,她选择否定自己,她跟安德烈·祖劳斯基合作,进入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此后她在更多的全新的电影中挑战自己的内心。  踏入影坛这么多年来,苏菲·玛索几乎从不保留过去的东西,她的照片没有装进相框,而是锁到了盒子里。对于没有记录下来的过去,她坦然地承认,并不怀旧。她说自己不是那种喜欢回顾往事的人,对自己演过的作品同样如此。她说:“每一部由我主演的电影,我会看它一两遍,主要是为了看看工作的结果。之后,就结束了,我会开始另外的事情。”  她与安德烈·祖劳斯基结合之后,我们看到一个拒绝回忆的女人,大步流星地向前奔去,义无反顾地抛弃自己不知所措的过去。如果你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她的踪迹,那并不是因为她躲起来了,而是她脚步太快,你连她飞扬的衣角都捕捉不到。  “我照镜子,只是为了确认我还在这里。”苏菲·玛索说。  其实,法国美女个个让人着迷,然而众口难调。朱丽叶·比诺什过于知性,艾曼纽·贝阿甜蜜过分,碧姬·芭铎野性十足,阿佳妮的美丽则太过神经质,唯有苏菲·玛索老少皆宜。  如此深入人心,原因何在?可能连苏菲·玛索自己也不太清楚。有人问她是否认为自己漂亮,她回答说:“我觉得我很像自己。当我照镜子时,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和外表很一致。”她从不过分在意自己的不足之处,她说:“人应该谦虚一些,不足之处也是一种魅力。”  而且,她真的很乖巧。对待挑剔的男人们,她说:“女人应该听听男人怎么说,他们对我们会有一些独特的看法,不过幸好,他们不会过于挑剔。”对待善妒的女人们,她总结出:“我想,我没有打扰到她们,她们不会觉得受到了威胁或是竞争。我和她们在一起时,可能觉得自己阳刚气更重一些,更有点‘献殷勤’,我会对她们说,她们很漂亮,我会让她们放心,给她们信心。她们有时候是那么脆弱。”  就是这样一个外表极度温和谦逊的女人,让所有的男人女人都感觉不到美丽的威胁。不知不觉地,每个人都为她着迷。  电影里的苏菲·玛索深知游戏规则,面对镜头时,她给大家想要看的,包括她的身体,离开镜头后,她更愿意人们认识她知性的一面。她喜欢艺术,到各地宣传时总趁着工作间隙到美术馆闲逛。有一年到台湾做宣传,她特别要求在行程中安排到雕刻家朱铭的美术馆参观。  这些事情,换了别的女明星来做,说不定会给人作秀的感觉,因为世俗观念仍普遍认定,性感的身体配的是空白的脑袋。可是,这一切发生在来自欧洲艺术之都的苏菲·玛索身上,便顺理成章了。我们看着看着,渐渐由衷地相信:她浑身散发的特殊魅力,是货真价实的法式内涵,跟其他女星是不同的。


第2章 天蝎座的狂野之爱打碎情欲的单面镜

  1993年,苏菲·玛索在《芳芳》(Fanfan,又被译为《留住有情人》)中出镜。这部由亚历山大·贾汀执导,由苏菲·玛索与当红影星文森培兹共同主演的影片,后来被公认为一部探讨爱情与性的经典之作,也是苏菲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许多中国影迷从电影《芳芳》里认识了苏菲·玛索这个美丽的法国女人。十多年来,我们不知多少次与她在黑夜里相遇,在海滨浴场追逐嬉戏,让人心碎,让人沉醉。  《芳芳》是一部典型的法国爱情影片,导演亚历山大·贾汀采用生活化的写实手法来反映时下法国年轻男女玩爱情游戏的心态,故事性不强,但发展很是流畅自然。  《芳芳》的片头很有喻义,像是一场爱情游戏的开始。银幕上出现的是男女主人公的头部剪影,他们各自用嘴唇噙着一根线的两端,这根线就像是他们冥冥之中注定的情缘,连接着原本毫不相干的男女。值得玩味的是,他们俩不停地拉拢又分开,每当女方主动向前时,男方就退缩,等男方主动时,女方又闪避,他们的嘴唇始终没有接触到对方。最后,男方拿出一把剪刀,咔嚓一声,把线剪断了,故事才进入正题。  一个已经有了同居女友的男人亚历,在他25岁时,突然遇到热情奔放的同龄姑娘芳芳,他感觉到她是他生命中的最爱,和她不可避免地坠入情网。一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开始了。亚历只想和芳芳停留在形而上的阶段,不想完全占有她,因为他小时候目睹了母亲不停地更换性爱对象,产生了心理障碍,认为肉体关系不会长久,两个男女一旦发生了性,就什么都完了。他痛苦地抗拒着芳芳在他身上挑起的欲望,同时又不断地对芳芳献殷勤。  芳芳不了解亚历的成长背景和心理,一次又一次试图和自己爱的人达到灵与肉的结合,但每到关键时刻,亚历总是退缩。芳芳迷上了他的个性,采用各种手段逼他表态……  影片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沙滩上。从海水里游上岸的芳芳,半裸着上身,体态自然,青春逼人。她让亚历在她身上抹防晒霜,亚历的手指迟迟疑疑地滑过她的肌肤,却像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她少女的青春光泽在镜头下流动,她的身体和她的爱一样让人觉得神圣。这一刻,在亚历眼中,她是女神,而不是勾起肉欲的性感女人。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导演用浓墨重彩刻画了亚历制造的浪漫情调,真真假假的场景,他带芳芳偷偷潜入别人的豪华别墅用膳,被主人发现后更显得镇定和高贵,并全身而退。有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他们爱情的纯真和美好:芳芳穿一袭白色的婚纱,像个圣洁的公主,和亚历翩翩起舞,他们舞了一圈又一圈,被欢声笑语和幸福笼罩着。我想,没有一个女孩会拒绝这样的浪漫。  影片中很有创意的设计,是亚历住在芳芳的隔壁,用一面墙的镜子偷窥芳芳的生活。他们隔着一面镜子,分别躺在浴缸里,相互的思念在水中浸泡膨胀。芳芳打电话给亚历,亚历听见她说,她想他。此时的亚历,同样也热烈地爱着芳芳,但隔在两人中间的一面单向镜子,就像是深藏在亚历心中的障碍,他不敢冲破这层脆弱的防护。  故事就在两个人的试探和设防中发展,谁也不敢先伸出脚去探明爱情的水深水浅,这场游戏没有胜者也没有输家,爱情原本分不出胜负。直到男女双方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真正触动灵魂的爱情令人无力抗拒。这就是电影《芳芳》要表现的爱情。对于受过伤的心灵,爱情是一项冒险的游戏。面对真爱来临,亚历始终活在阴影里。他和无爱的女孩同居,甚至差点结婚,是芳芳的出现让他的婚姻成了泡影。  导演安排芳芳在激烈的打击乐器下,跳乱七八糟的舞,亚历隔着一面单向镜子也跟着跳,虽然她就在面前,却是那样地遥不可及。亚历封闭在自己设计的囚笼中。影片成功地运用了很多可以堪称经典的镜头,去表现两人隔镜相望的渴慕和无奈。这就是现代人脸上相同的表情,渴望爱又惧怕爱。  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需要冲破重重阻力,电影结尾时芳芳打碎了这面镜子,这个画面可以看做是她帮助亚历走出心灵的囚笼。此时两个人才开始初吻,这是片头的延续,导演在影片一开始安排的剪影镜头其实是总领影片的大纲,影片结尾,以两个人的嬉笑亲吻告终,这时,两个人的爱情生活才刚刚开始。  在每一年的情人节,《芳芳》都要在世界各地重播,苏菲·玛索把芳芳这个角色演绎得勇敢、自然、清纯、性感。影片把她拍得美轮美奂,青春迷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芳芳”,她是纯精神上的恋爱对象,是爱情哲学上的完美象征。也只有苏菲·玛索才能将独有的唯美浪漫气质表现得如此妥帖、神形兼备,使这个神话般的女孩留在我们心中。


第2章 天蝎座的狂野之爱全世界男人的梦中情人

  1982年,苏菲·玛索16岁,与法国影帝杰哈德·巴狄厄、法国影后凯瑟琳·丹妮芙合演《萨卡纳要塞》(又译为《沙岗堡》),第二年,她又与杰哈德·巴狄厄再度搭档,合演《警察》。接下来的几年,苏菲·玛索一直试图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她的作品包括《雪琳娘》、《来自巴黎的女孩》、《心动的感觉》、《情书战场》等,其中《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蓝色乐章》等都不被人们认可。  时隔12年之后,也就是1994年,苏菲·玛索主演了法国导演伯特朗…塔维尼埃(BertrandTavernier)的古装片《豪情玫瑰》(Lafilleded’Artagnan),在片中扮演法国大剑客达达尼昂的女儿艾罗丝,她为拯救法王路易十四,只身潜入卢浮宫,揭露一起篡位阴谋。  《豪情玫瑰》是苏菲·玛索第一次演古装片。有人评价说,从未见过苏菲·玛索如此英姿飒爽!在这一出法式武侠电影中,苏菲女扮男装,闯荡江湖,为挫败宫廷政治阴谋,和父亲一起出生入死。她在幽默的打斗场面里左躲右闪,上蹿下跳,摸爬滚打,身手异常灵活,全无寻常女子的扭捏之态、脂粉之气。法国女星极少会去尝试这种角色,它不易讨好观众。不过人们看完该片之后惊叹,苏菲竟能这样英气逼人。在一个中世纪的角色中,她竟将现代都市女性的坚毅个性表现了出来。  《豪情玫瑰》的故事由法国恶公爵的奴隶在森林中逃亡拉开序幕。黑奴偷取了恶公爵的一封密信,从公爵家逃出来,闯入一所修道院。声名赫赫的三剑客之一的达达尼昂的女儿艾罗丝,就在这所修道院读书。公爵和随从一路追来,修道院院长为保护奴隶而死,黑奴也被杀人灭口,密信偶然地落到了艾罗丝手中,她怀疑这起谋杀事件掩盖着一个惊天动地的阴谋——公爵要暗杀年轻的国王路易十四——这封信就是他们的罪证。为了查明真相,替院长报仇,艾罗丝前往巴黎,找她的父亲达达尼昂,向他说明王朝有难,希望与他共赴战场。可达达尼昂已经英雄迟暮,不想再过问江湖事。于是,艾罗丝只身潜入卢浮宫……后来,达达尼昂找来当年共事的老友,三剑客重出江湖,经过一番斗智斗勇,重振昔日雄风,拯救了爱女与国王路易十四……  苏菲·玛索把女剑客艾罗丝刚毅坚定的个性塑造得相当成功,并且表演了精彩、真实的打斗。此片令她广受好评,也为她日后出演《勇敢的心》(BraveHeart)中同样刚毅、果决而又风情万种的法国王妃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