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目录
第 一 集 南海孤岛
第 一 章 天伦梦断
第 二 章 孤岛艺成
第 三 章 毛遂自荐
第 四 章 苗疆蚕蛊
第 五 章 自投死牢
第 六 章 暗夜寻仇
第 二 集 百年双奇
第 一 章 狱中玄机
第 二 章 红粉心事
第 三 章 百年双奇
第 四 章 海威帮主
第 五 章 当朝密使
第 六 章 三人合婚
第 三 集 客栈风云
第 一 章 情之折磨
第 二 章 客栈风云
第 三 章 腥风血雨
第 四 章 南昌王府
第 五 章 一狐三狼
第 六 章 借刀杀人
第 四 集 抽丝剥茧
第 一 章 淬毒暗器
第 二 章 水上人家
第 三 章 义感浪子
第 四 章 以身相许
第 五 章 以文相会
第 六 章 抽丝剥茧
第 五 集 天网恢恢
第 一 章 十面埋伏
第 二 章 黑白双煞
第 三 章 有情有义
第 四 章 秘密人物
第 五 章 狭路相逢
第 六 章 鬼使神差
第 六 集 水中异人
第 一 章 近乡情怯
第 二 章 孤冢凭吊
第 三 章 痛下杀手
第 四 章 第一盐家
第 五 章 漕帮拦截
第 六 章 陷入两难
第 七 集 鄱阳故人
第 一 章 骆马湖风云
第 二 章 八府巡按
第 三 章 两全之策
第 四 章 漕帮卧底
第 五 章 晓以大义
第 六 章 手刃亲仇
第 八 集 惩凶除恶
第 一 章 寒窑十年
第 二 章 神秘女子
第 三 章 侯府护卫
第 四 章 陕西四灵
第 五 章 降魔除妖
第 六 章 留侯祠堂
第 九 集 众仇之首
第 一 章 子房宝典
第 二 章 贪婪害人
第 三 章 舐血江湖
第 四 章 怪侠欧阳德
第 五 章 情仇皆了
第 六 章 峰回路转
第 十 集 关外风云
第 一 章 十年生死
第 二 章 故人来访
第 三 章 大刀匡复
第 四 章 公仇私恨
第 五 章 张网捕杀
第 六 章 识别标记
第十一集 密宗之毒
第 一 章 手刀亲仇
第 二 章 热河四狼
第 三 章 初踏蒙古
第 四 章 密宗之毒
第 五 章 喇嘛自绝
第 六 章 离情别绪
第十二集 人事已非
第 一 章 如获至宝
第 二 章 武艺切磋
第 三 章 咫尺天涯
第 四 章 胜负得见
第 五 章 一代虎将
第 六 章 人事已非
第 一 章 天伦梦断
清康熙年间。
“辽东”的“千山”。
雪已经下了好些日子了,“辽东”的雪不下便罢,一下就是铺天盖地的鹅毛大雪,这样的雪,不用几天就能改变世界,何况是下了好些日子了,早已经把这片大地淹没了,尤其在这“千山”一带,真可以说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能听到的只是寒风呼啸;所能看到的,只是大雪狂飘,银白一片。
其实,在“千山”这一带,虽然其他季节里,飞禽走兽多的难以数计,人踪却本就稀少,如今在这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季节里,多的难以数计的鸟兽都已经绝迹了,本就稀少的人踪,那还能不灭绝?
说人踪灭绝,只是说一眼望去,看不见人踪,可不是说没有人,因为在“千山”这一带住的有人。
这一带,在“千山”的山脚下,住的有人,是说在“千山”这一带的山脚下,住着几户人家,只有几户。
这一带偏僻,荒凉,谁会跑到这儿来安家落户?
可就有这几家跑到这儿来安家落户!
其实,这几家里,只有一户是新来安家落户的,其他的几家都是住了好几代了,靠山吃山,这几家代代都是打猎的,只有新来的这一家是种庄稼的农人。
在其他季节里,这一带有打不完的飞禽走兽,既然跑到这一带来安家落户,为什么不打猎,却种庄稼?
许是没有打猎的本事,没有打猎的能耐。
可是,说这一户人家是新来的,到这一带来安家落户也有一年多了,前半年就连垦地种庄稼,看上去也像生手,直到这后半年,才有点庄稼人的模样。
那就是说,这户人家本来也不是种庄稼的农人,至于这户人家到这儿来安家落户之前,本来是干什么的,这户人家没说过,其他的几户人家也没人问过,因为这几户人家都是勤朴老实的猎户,加以新来的这户人家,只父子两个人,老少俩都正直,忠厚,热心,一年多来跟这些猎户人家处得相当好,跟一家人似的,谁还会管那么多?
本来嘛,只要如今是安份守己,老老实实的农人、猎户,以前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要紧?这几户彼此间认的是如今,不是以前!
只是,不管农人也好,猎户也好,在这天寒地冻,大雪覆盖,鸟兽绝迹的日子里,也只好门窗紧闭,守在家里,不出门了。
雪既深又厚,寒风一阵阵,刀儿似地。鸟兽绝迹,不能打猎;天寒地冻,不能耕作、若不是有非出门不可的要紧事儿,谁不待在家里?
所以说,这一带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可是,人踪灭真是放眼望去,看不见人踪么?
越是这种样的人家,就越有非出不可的要紧事儿!
几户打猎人家紧挨山脚下,几间房舍彼此间离得也不远,离山脚远的只有一户,这一户离几户打猎人家自然也就远点儿,看上去是孤零零的一户。
这一户是木屋,一明一暗,明的这一间有床、桌子、凳子,都是一段段的木头钉成的,树皮还在上头,简陋异常,角落里堆着农具,床上拥被躺着一个鬓发俱霜的老人,老人黝黑而瘦,但相貌清癯。
看得出来,老人的黝黑不是天生的,而是风吹、雨打、太阳晒,常年的辛劳造成的,确是如此,辛苦的岁月在老人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如今,老人黝黑的脸上显得有点苍白,瘦不只是瘦,也显得有点瘦弱,也看得出来,老人是病了。应该不错,不然天儿固然冷,也不至于都这时候了,还盖着厚厚的被子躺着,不起来,不下地,黑瘦却苍白的老脸上,微现痛苦神色。
这一户只住着这么一个老人么?怎么不见其他的人?
也是一段段木头钉成既厚又笨重的屋门开了,只半开,闪进来满身是雪的两个人,还有一阵刀儿也似地剌骨寒风。
老人为之一阵咳嗽。
闪进来的两个人,急忙把门关上,满身的雪顾不得挥,一个说了话,既着急,也埋怨:“关大爷,您都病了好些日子了,怎么不说一声?”
说话的是个姑娘,小姑娘,十五、六,穿的是皮衣、皮裤,头上还戴顶皮帽,浑身上下跟裹了块兽皮似地,可是不碍亭亭玉立,小姑娘不但身材刚健,人也长得好,冻得通杠的小脸蛋儿,瓜子儿型的,配上一付柳眉杏眼,再加上露在皮帽外的一根大辫子,别说在这一带了,就是在“辽东”一带,也找不着几个长得这么好的。
小姑娘不但长得好,神情,举止,还有几句话,还透着成熟,懂事。可不,这种人家的闺女,都是经过历练的,不但成熟早,也懂事,还绝对比一样大小的女儿家成熟,懂事。还真是,这种年岁的姑娘都能嫁人了,还能不成熟?不懂事?
床上的老人微仰身,也说了话,话说得有气无力:“虎妞,你怎么来了?”显然,老人没想到。
进来的两个人,另一个说了话,话声低沉,而且沉稳有力:“爹,是我找虎妞来的!”说话的是个小子,小伙子,其实比小伙子小点儿,也有十五、六,穿的是棉衣、棉裤,戴顶棉帽,都是旧的,挺旧,都破了,只是缝缝补补,没露棉花,虽然旧,但挺干净。浑身上下像裹了一层棉,挺厚,看上去挺胖,可也不碍健壮挺拔,小伙子的个子,比一般同年岁的小子高,浑身上下也透着力,看他一眼,让人觉得他像块石头,像块钢铁。也是,这种人家的孩子,能没有一付健壮,结实,一身是劲的身子骨?
小伙子也长得好,黝黑的脸上,浓浓的两道长眉,黑白分明,而且明亮有神的一双大眼,胆鼻,方口,不薄不厚的两片嘴唇,典型的正直,坚毅男子汉。可不,年岁虽不大,他的沉稳、气势,让他站在那儿就像一座山,而且,看上去他要比小姑娘虎妞更成熟,更懂事!老人一双白眉微皱,老脸上的痛苦神色加深了三分,也埋怨上了:“你这孩子,告诉你别惊动邻居,你怎么就不听话?”
小伙子要说话,还没说话。
小姑娘虎妞又接上了:“关大爷,我正埋怨您昵!您怎么怪小月哥了?您想想,这几家邻居那一家不像一家人?您病了这么些日子了,不让这几家知道,还不是见外么?”老人对小姑娘客气多了:“闺女,不是你关大爷见外,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儿,让各家老小都往我这儿跑,怎么合适……”
虎妞截了口:“您放心吧!到这会儿您生病的事儿,小月哥只告诉我一个人了,我知道了,还不该来么?”
听这么一说,老人似乎放心了,被子里伸出瘦弱的一只手,吃力地抬了抬:“孩子,我这病不碍事,受了风寒,已经吃了几回我自己采的药了,眼看就要好了,你快回去吧!”虎妞没听老人的,道:“关大爷,我不能回去,我得留在这儿照顾您。”老人一听又急了:“孩子,不能……小月,都是你,还不快送虎妞回去!”小伙子小月说话了,仍是那么沉稳:“爹,您别生气,也别着急,家里没柴了,我非得上一趟山,砍些柴回来不可,您病着,我出门不放心,所以把虎妞找来照顾您,我一回来就送她回去。”
是不是更成熟,更懂事?
小伙子小月叫老人“爹”,老人的年岁看上去至少也在七十以上,而小月才十五、六,老人是什么时候成亲?又是在什么年岁得的这个儿子?
老人知道,在其他季节里,家里都不能没柴,何况在这种季节里?他也知道,自己的病不能没人照顾,所以,听了小月这么说之后,老脸上的神色明显的宽松了些,可是他还是这么说:“你怎么不早说?可是我这病还是……”
“还是”什么,没能说出口,小姑娘虎妞就把话截了:“关大爷,您不要再说了,反正这会儿我不会听您的,您说什么我也不会走,非留在这儿照顾您,直到小月哥把柴砍回来不可。”
小月也想再说。
小姑娘虎妞也拦了他的话:“小月哥,你也别再说了,快上山去吧!早去早回。”小伙子小月没再说话,转身到屋角拿把利斧别在腰里,又拿起一捆绳子,要出门。老人说了话:“小月,先打些柴回来凑和用,等一两天雪停了,再上山去打。”这是关心,没再说别的,都到了这时候了,又碰上虎妞这么一个不听他的话的小姑娘,还说什么别的?
小伙子小月应了一声,他当然知道老人是关心他,心疼他,只是,答应归答应,能不能听老人的他也不敢说,因为谁也不能担保,一两天雪会停。要是一两天雪不停,这趟打回来的柴不够用,不是还得冒着风雪上山么?
小姑娘虎妞跟到门边,低声千叮咛,万嘱咐,谁都知道,这时候冒着风雪上鸟飞绝、人踪灭的山上砍柴,是多么危险,可是在这么样一个家里,小伙子小月不去,又有谁能去?这就是这里人家孩子的历练,这也就是这里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比别人家同年岁的孩子成熟、坚毅、懂事的道理所在。
说小伙子小月跟小姑娘虎妞是邻居,可是,看小姑娘叮嘱小伙子的神色,听小姑娘叮嘱小伙子的语气,怎么也不像只是邻居。
小伙子小月拉开门出去了,小姑娘虎妞急忙关上了门,她想看着小月顶着风雪走,顶着风雪走得不见,可是她不能,困为老人不耐寒,生病的老人更受不了呼啸掷进来刀儿也似地刺骨寒风。
出了木屋的小伙子小月顶着风雪往山走,每一步厚厚的积雪都陷没了小腿,可是他似乎不怕冷,也不觉吃力,每一步都踩出了深深的脚印,可是转眼间那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就被在风里飞舞,从风里降下的大雪掩盖了,掩盖得一点痕迹也没有了!
足足半天,小伙子小月是早出门上山打柴的,一直到近午,才看见他扛着柴的身影在风雪里出现,还是一步一深陷的往家走。
其实,小月去得并不算久,一般上山打柴,一去至少也得半天,何况是这种日子上山?这还是小月惦念老人的病,提早下山回来了,不然这时候还回不来。说起来也是,这种天儿上一趟山不容易,能多打点柴就多打点,不然根本用不了多久。
虽说小月是提早下山回来了,可是他打的柴并不少,足两大捆,这种年纪个孩子,真难为他了!说是这么说,看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