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关山月道:“可知道大胡子现在何处?”
君天毅道:“这就不知道了。”
关山月道:“是么?”
君天毅道:“原就谁都不知道谁,十年后的今天,又怎么会知道谁在何处?不要说十年后的今天,就是十年前的当天,一旦分了手,就算近在咫尺,不碰面谁也不知道谁在何处。”
还是真的。
君天毅说得是理,关山月不能不相信。
话锋微顿,君天毅又道:“其实,大胡子现在何处,你不必问我。”
关山月道:“我该问谁?”
君天毅道:“问你自己。”
关山月道:“怎么说?”
君天毅道:“我等几人彼此间都一无所知,你不但知道,还能连我在内先后找到了四个,还能不知道大胡子现在何处?”
关山月道:“不怕你知道,我知道你几人的姓名、来历,也知道十年后的今天该上哪儿找你几人,可是事实上连你在内的前后四个,都是我碰上的。”
君天毅道:“都是你碰上的?”
关山月道:“我本来是要到所知的地方找的,可是连你在内的四个,都是我在别处碰见的。”
君天毅道:“有这种事。”
关山月道:“信不信由你。”
君天毅道:“连我在内,四个都是在别处碰见的?”
关山月道:“不错。”
君天毅道:“你原本要到何处去找我?”
关山月道:“‘河北’‘保定’的‘万安镖局’!”
君天毅为之悚然,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关山月道:“我说了,让你抬头上看三尺。”
君天毅道:“怪不得我今夜心绪不宁,难道真……”
住口不言,没说下去。
原来他是因为心绪不宁,所以迟迟没睡,在这里踱步。
关山月道:“君天毅,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亏天下亏,善恶有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君天毅道:“不对,这无关善恶,我等几人是奉命行事、”
关山月道:“可是,你等几人弃宗忘祖,卖身投靠,为虏朝杀害族类,神人共愤。”
君天毅道:“若果真是报应,你何愁碰不见大胡子,还问什么?”
关山月道:“你说得是,从今以后不再问了,言尽于此,你可以出手了。”
君天毅道:“我出手?”
关山月道:“你要保命,应该先出手。〃
君天毅道:“姓关的后生,你是不是太狂妄了?”
关山月道:“我改改原说的那句话,如今说你试试就知道了·〃君天毅猛点头:“好,我试试!”
他跨步欺近,抬掌就抓。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招,事实上这一抓也的确既不见凌厉,也不见威猛。
可是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抓威力惊人,因为它变化无穷,而且五指如钢铸,有洞金穿石,血肉之躯绝对受不了。
关山月容这一抓近身,飞起一指点向掌心。
也是平淡无奇的一招。
可是,君天毅却一惊沉腕变招,闪身后退。
关山月没有追击,也收了手,道:“如何?”
君天毅没说话,脸色转肃穆,再次闪身欺近出了手。
这次出手可不止一招了,是攻击连绵,一连几招,而且招招凌厉威猛,招招足以致命!
这是拼命的打法了。
拚命,一方面是要人的命;一方面也是保自己的命。
显然,是知道如不能要人的命,就保不住自己的命了。
当然,他是想要人的命,保自己的命!
关山月不闪不躲,双眉扬起,迎了上去。
刹时间,两条人影合而为一,分不出谁是谁了。
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打法,居然不见罡风,也不见动气,居然也能不碰家具摆设,桌、椅、茶几,连动也没有动一下。
这,不是真正的高手是办不到的。
还得两个都是真正的高手,只一个不行。
看不出两个人互换了几招。
只知道在片刻之后。
人影突然一分为二,各自回到了原站立处,凝立不动。
关山月还是刚才的关山月。
君天毅也还是刚才的君天毅。
只是,关山月神色肃穆。
反倒是君天毅的神色泰然安详,只听他说了话:“怪不得今夜我心绪不宁,真是报应到了!”
话落,两眼闭上,身子一歪,要倒。
关山月跨步过去,伸手扶住,另一只手一扬,灯灭了!
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天总是会亮的,明天天亮以后就看见了,堂屋里一切依旧,只是看不见关山月跟君天毅了。
永远看不见君天毅了。
可是又看见关山月了。
又看见关山月的时候,是在“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第一大古部,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
“西安”城廓规模、街市建筑,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帝都气象,除“北京”外,比其他六大古都雄伟。
“西安”北临“渭水”,南阻“秦岭”,带山砺河,外围险固,自周秦以迄隋唐,都建都于“西安”。
古时以“西安”建都,主要是基于军事形势,这一带是一水横流,群山环抱,四周布满险关要隘,故有雄关百二之称:
举其要者:东有“潼关”、“函谷”,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
“函谷关”距“长安”只四百里,为“秦”时京都的“马其诺防线”,苏秦谓:“秦东有函谷之固”,列国不敢正视,抗战八年,敌人水敢越“潼关”、“函谷”,足见其险。
“大散关”为通川、陕要道,在“宝鸡”西南“陈仓山”附近,“三国”时之“陈仓”古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武关”在“商县”西一百八十里处,苏秦说楚威王时称:“秦军一出‘武关’,则鄢郢动矣”,足见“武关”对“荆楚”安危关系之重大。
“萧关”则在“甘肃”“固原”,为防蕃之要津,同时“渭河”流域农业发达,人口繁多,为当时之大粮仓,故顾祖禹云:“然则建都者当如何,曰:法成周而给汉唐,吾知其必在关中矣”,所以“周秦”、“西汉”、“西晋”、“北周”、“西魏”、“隋”、“唐”均建都于此。
在今日看来,“西北”一片荒漠,当时却是秦中四塞,居天下而霸之,“秦”之统一六国,“汉唐”之开疆扩土,都在此发号司令。
在“西安”看见关山月的时候,关山月刚进城,一盏热茶工夫之后,关山月到了“卧龙寺”。
“卧龙寺”为“汉”灵帝时所建,“隋”改为“福应禅院”,“唐”时供有吴道子所画观音像,因名“观音寺”,宋初有高僧维果长卧寺中,太宗改名为“卧龙寺”。
“卧龙寺”算得上“西安”有名的佛寺,但算不上“西安”有名的大佛寺,关山月到这儿来干什么?
敞开的两扇寺门里,香客进出,看来“卧龙寺”的香火相当盛,难道开山月是来烧香礼佛?
关山月艺出佛门,烧香礼佛不算稀奇,可是“西安”名刹古寺甚多,何以单挑上这座“卧龙寺”?
关山月跟着进寺的香客进了“卧龙寺”,但是他并没有进入大殿烧香,只在大殿门口合什躬身。
江湖人进入寺庙,能如此虔敬礼佛的下多,只因为关山月艺出佛门。
一个话声在关山月身旁响起:“贫僧有礼了。〃关山月望身旁,身旁一名中年僧人合什躬身,他忙答礼:“不敢。”
中年僧人道:“施主不进殿礼佛?”
关山月道:“只要有虔敬心,哪里礼佛,应该一样。”
中年僧人微微动容:“施主说得好,听施主说话,施主礼佛应该不是一天了。”
关山月道:“我礼佛已经十年了。”
中年僧人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难得,难得。”
关山月道:“师父何言难得?”
中年僧人道:“江湖人礼佛的不多,能礼佛十年的更少。”
关山月道:“师父看出我是江湖中人了?”
中年僧人道:“施主有逼人英气,应是练武之人,而且是练武之人中的佼佼者,练武之人不是十九都身在江湖么?”
关山月道:“师父好眼力,只是,我算不上佼佼者,只是练了几年,仅能防身而已。”
中年僧人道:“施主客气。”
关山月转了话锋:“我来宝刹找人,跟师父打听,请师父指引。”
中年僧人道:“不敢,不知施主找的是本寺哪一个弟子?”
关山月道:“不知道他算不算宝刹的弟子,他也是个会武之人,多年前来宝刹带发修行。”
中年僧人道:“在本寺带发修行的人下少,不知施主要找的是哪一位?”
关山月道:“我不知此人姓名,只知此人号‘大胡子’,应该有一脸大胡子。”
中年僧人道:“原来施主要找那位。”
关山月道:“正是,请师父指引。”
中年僧人道:“不敢,贫僧帮不了施主的忙。”
关山月道:“怎么?”
中年僧人道:“施主迟来了好几年。”
关山月道:“师父是说……”
中年僧人道:“施主要找的那位,早在几年前就离开本寺了。”
关山月道:“他早在几年前就离开宝刹了?”
中年僧人道:“施主要找的那位,当初来到本寺的时候,是要剃渡皈依,老方丈没有答应,要他带发静修一年之后再作决定。他在本寺不到半年,就因为跟佛门无缘,受不了修行苦,离开了本寺。”
关山月道:“不是佛门中人,岂能强求?”
中年僧人道:“正是。”
关山月道:“他来的时候,只一个人么?”
中年僧人道:“只他一个人。”
关山月道:“可知他来自何处?”
中年僧人道:“不知道,他没有说,本寺也没有问,本寺只看将来,不问过去,一向如此。”
关山月道:“可知他要去何处?”
中年僧人道:“不知道,他也没有说,本寺也不问。能去何处?都在俗世红尘之中。”
关山月道:“师父说得是,打扰了!”
他合什一礼,转身外行。
背后,中年僧人躬身施礼:“施主走好,恕贫僧不送了。〃关山月没再多礼,走出了寺门。
和尚师父的指点,大胡子原在“西安”“卧龙寺”带发修行,恐怕是为了赎罪。
没想到他来迟了,大胡子已经不在这里了。
可见意志不坚,说吃不了苦,也就是赎罪之心不够。
前后几个人都说大胡子带走了虎妞。
大胡子来“卧龙寺”,却是一个人来的,而且是要剃渡皈依,长留佛门。
那虎妞呢?
是他另外作了安置,还是……
关山月的心又疼了!
十年来,关山月的心一直在疼,从没有停止过,只是如今更疼了。
虽然他认为凶多吉少,从不敢住好处想,但他总还抱着一线希望。
人不都是这样?
如今这情形,叫关山月怎么抱希望?
虎妞究竟怎么样了?
只有大胡子知道!
可是,大胡子呢?如今又哪里去了?在什么地方?
这么多年了,要找的人已经都不在原来所知的地方了,要不前四个怎么会都是碰上的,而不是在原来所知的地方找到的?
难道大胡子也跟前四个一样,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找不到,得等着碰上?
会么?
真的?
真如君天毅所说,不愁碰不见大胡子,因为苍天饶不过大胡子?
关山月这么想着,出了“卧龙寺”大门。
“卧龙寺”大门外,有两个人盯上了关山月。
关山月不知道,毫无所觉,因为他心里正想着事,让他心如刀割的事。而且这两个人也不会引他留意。
不只不会引起关山月留意,也不会引起任何人留意。
这两个人是两个孩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两个孩子,小要饭似的,可却不是要饭的,恐怕是穷人家的孩子。
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顶多十一、二岁,女孩比男孩少一两岁。
这两个孩子,打从关山月一出寺门,两对乌溜溜、黑白分明、透着机灵的大眼就盯上了关山月,等到关山月顺着路边去了,他俩互望一眼,女孩子突然撒腿就跑,向着关山月跑,然后,男孩子拔腿就追,前头女孩子笑,后头男孩子叫。
小孩儿追着玩儿,在哪儿都是常有的事儿,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