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姑娘玉朵儿忙以“蒙古语”叫了一声。
拉花儿忙转身去拿一个瓦盆来。
瓦盆刚拿来,老人的儿子胸口猛然起伏,张口吐了。
瓦盆拿来的是时候,拉花儿接得也快,没弄脏毡毯,还好。
足足吐了半瓦盆,其色乌黑,腥臭难闻。
吐完了,不吐了,也不动了,而且也没睁眼,睡着了似的。
姑娘玉朵儿又用“蒙古话”说了一句。
拉花儿端着瓦盆走出了“蒙古包”。
想必是姑娘玉朵儿让去倒掉。
是得快去倒掉,那股子味道,谁受得了?
老人道:“恩人,他怎么还……”
老人关心儿子,怎么吐过了还没醒。
姑娘玉朵儿也想问,还没问。
关山月道:“受了这么久的折磨,这么久的罪,一旦毒解、吐过、舒服了,难免会入睡,是太虚,也是恢复,片刻之后就会醒过来了。”
听关山月这么一说,父女俩都放心了。
拉花儿又进来了,半盆乌黑腥臭之物倒掉了,瓦盆也洗干净了。
放下了瓦盆,点上了灯。
原来,一阵折腾,不知不觉问天色已经暗了。
从这座“蒙古包”里看得见,别的‘蒙古包”都有灯光了,里头点着灯,外头也挂一盏灯,从远处看,大草原上灯光点点,应该很好看。
没一会儿,老人的儿子醒了,这回是真醒了,可以坐起来了,但是还不能站起来走动。
这就很不错,很知足了。
老人为儿子引见关山月。
当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感恩。
老人的儿子还不能致谢,他媳妇儿要代他磕头。
关山月坚持不让,最后照样也免了。
又过了一会儿,有两个人来见,都是“蒙古”壮汉,是关山月初来时,拦关山月那十个壮汉里的两个。
进来躬身,恭谨的向老人用“蒙古语”说了两句。
老人转望关山月:“恩人是我一家的恩人,我旗的人都视恩人为恩人,要对恩人表达感恩之意,已经准备好了,特地来请恩人。”
关山月要说话。
老人道:“这是我旗人的一番心意,按‘蒙古’的习俗,是一定要到的。”
老人既这么说,关山月没再说什么。
老人跟姑娘玉朵儿陪着关山月走出了“蒙古包”。
拉花儿没去,留下照顾夫婿,陪夫婿。
就在一座座“蒙古包”旁的草地上,“敖汉旗”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坐了一团,中间一堆火,火势正旺,烤羊、奶茶、奶酒凡是“蒙古”好吃好喝的,应有尽有。
年轻的姑娘们,小伙子,都穿上了色彩鲜艳的好看衣裳,争奇斗艳似的追、跑、笑、闹,还有阵阵的“蒙古”乐声,“蒙古”歌舞。
欢笑!热闹!
老人、姑娘玉朵儿陪着关山月来到。
“敖汉旗”的男女老少站起欢呼,响彻云霄,在大草原上传出老远。
关山月为之感动。
关山月真感动。
他救的是老人父子,“敖汉旗”的札萨克父子,整个“敖汉旗”的男女老少都把他当成了恩人,展现了这样的心意,给了他这样的款待。
“敖汉旗”的这些“蒙古人”,热情,好客,善良!
另一方面,这不也显示,老人,这位札萨克,深受他“敖汉旗”人的爱戴么?
在“承德”救这么一位老人,他举手之劳,原没当回事:没想到这件事里,都牵扯着大阴谋,这大阴谋里,还牵扯着一名大喇嘛。
在“蒙古”,这是骇人听闻的事。
更震惊人的事,这名大喇嘛因为不敌关山月,为保住他的身分地位,自绝了。
不管怎么说,关山月救对了人。
老人这位“敖汉旗”的札萨克,值得他这么做。
老人、姑娘玉朵儿陪着关山月坐在札萨克坐的位子,有两个中年人过来见礼。
老人告诉关山月,这两个人是“敖汉旗”的协理台吉跟拜先达。
协理台吉,职位低于札萨克,比管旗章京高,拜吉达则在管旗章京之下。
协理台吉与拜先达分别坐在老人跟关山月左右。
老人以“蒙古语”说了一句话。
拜先达站起,以“蒙古语”高呼。
刹时,欢声雷动,乐声也起。
十名穿戴整齐的“敖汉旗”壮汉,送酒的送酒,献肉的献肉。
大碗喝,大块吃,又显出“蒙古”人的粗犷、豪壮。
“敖汉旗”的姑娘们献上歌舞,歌声美妙、舞姿动人,其中一位不离开关山月眼前,巧笑倩兮,美目流波,引得“敖汉旗”的男女老少叫声连连、车声不断,那位姑娘竟是玉朵儿。
坐在如茵的草地上,抬头是碧空如洗、繁星点点,眼前是舞影;耳边是歌声,还有那声声的悦耳“蒙古”乐声。
关山月生平头一回。
此情此景,人生也难得几回。
关山月深深感动,除了眼前的情景,他把别的都忘了,暂时忘了。
吃、喝、拍手、欢笑。
他跟“敖汉旗”这些“蒙古”人一样。
他完全融入了,跟眼前这些“蒙古”人打成了一片。
他根本就是“敖汉旗”的人了!
大草原上越来越凉,甚至有了冷意。
但是在“敖汉旗”这里,热情洋溢,欢声震天。
没有人觉得凉,更没有人觉得冷。
关山月不觉得星栘斗转。
关山月也不知道盛会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他只知道,醒来的时候是在“蒙古包”里。
一座小小的“蒙古包”,灯光昏暗,铺的、盖的,都是新的,正色红。
却不见舞影,听不见歌声,一片宁静。
这他才知道,盛会结束了,他喝醉了。
这种酒,他居然会醉,而且醉得人事不省。
凭他,再烈的酒也醉不了他。
但是,他突然醉了,醉得都不知道盛会结束,不知道怎么到这座“蒙古包”来的。
那是因为他太感动了,因为他暂时忘了此时此地之外的一切。
此刻想想之前的一切,他依然感动。
也就在这一刻,他听见了话声。
有人说话,就在他置身的这座“蒙古包”外。
话声是两个人的,两个人说话,两个女子说话。
说的都是“蒙古话”,他听出来了,一个是姑娘玉朵儿,一个是老人的儿媳,玉朵儿的嫂子拉花儿。
虽然听出说话的是谁了,却听不懂说的是什么?
很快的,话声停了,不说了,有一个走了。
听见步履声远去了。
有一个进来了,进了这座“蒙古包”了。
看见帐门掀开了,看见人了。
进来的人是姑娘玉朵儿。
那么走的是老人的儿媳,姑娘玉朵儿的嫂子拉花儿。
此刻应该是深夜,姑嫂俩在这座“蒙古包”说什么?姑娘玉朵儿进“蒙古包”来,又要干什么?
关山月坐了起来。
玉朵儿吓一跳,倏然停住:“吵醒恩人了?”
关山月道:“没有,我是醒了以后才听见两位说话的。”
玉朵儿睁大了眼:“恩人听见我跟拉花儿说话了?”
关山月道:“是的。”
或许是想起关山月听不懂“蒙古”话了,玉朵儿为之一松。她道:“恩人不是醉了么?恩人没醉呀?”
关山月有点窘,也有点不安:“都这时候了,害得姑娘不能歇息,还跑来照顾我。”
玉朵儿低下了头,又抬起了头:“我不是来照顾恩人的。我是来伺候恩人的。”
关山月道:“我更不敢当了,我已经不碍事了,姑娘快请回歇息去吧!”
玉朵儿没动,道:“恩人,我是说,我是来献身的。”
关山月目光一凝:“姑娘怎么说?”
他没听清楚!
玉朵儿又说了一遍:“我说,我是来献身的。”
关山月心头震动,站了起来,道:“姑娘”
玉朵儿道:“我家两代身受恩人大恩,无以为报,只有献身报恩;我愿意,拉花儿也愿意,但是拉花儿已经是人妻了,应该由我来报恩,我要她让给了我。”
深夜“蒙古包”外,姑嫂说话,原来是为这。
关山月道:“姑娘。”
玉朵儿道:“恩人,我过来了。”
她要走过来。
关山月忙道:“姑娘,不可!”
玉朵儿停住,道:“恩人!”
关山月道:“我不敢受,也不能受。”
玉朵儿道:“恩人嫌我是‘蒙古’女子?”
关山月道:“姑娘是汉人女子也一样。”
玉朵儿道:“我不相信。”
关山月道:“姑娘那是轻看了我。”
王朵儿道:“恩人。”
关山月道:“姑娘也是轻看了自己。”
王朵儿道:“我家两代身受恩人大恩,本来就该报苔。”
关山月道:“在我是举手之劳,算不了什么大恩。”
玉朵儿道:“在恩人或许是举手之劳,在我家却是两代的人活命大恩。”
关山月道:“即便是,报答之法多得是。”
玉朵儿道:“可是我家什么都没有,有的不足以报大恩。”
关山月道:“可是姑娘这么报答,我不敢受、不能受。”
玉朵儿道:“恩人。”
关山月道:“姑娘,请让我见令尊:”
玉朵儿道:“他老人家知道。”
这是说,老人家也愿意。
关山月道:“恕我直言一句,老人家糊涂?”
玉朵儿道:“他老人家不糊涂。”
关山月道:“他怎么可以如此这般对女儿?”
玉朵儿道:“恩人,我愿意。”
关山月道:“姑娘愿意,他也不能!”
玉朵儿道:“恩人。”
关山月道:“再请姑娘让我见令尊。”
玉朵儿仍没动,道:“我不是要恩人娶我。”
关山月道:“姑娘更是轻看我。”
玉朵儿道:“难道恩人愿意娶我?”
关山月吸了一口气,道:“姑娘,我是个江湖人,不愿,也不敢害人。”
玉朵儿道:“我不怕!”
关山月道:“我怕!”
玉朵儿道:“恩人。”
关山月道:“姑娘是不是要我连夜离开‘敖汉旗’?”
玉朵儿道:“恩人不能走。”
关山月道:“那姑娘请回去歇息:”
玉朵儿道:“恩人。”
关山月道:“我有姑娘一家这种朋友,姑娘一家有我这种朋友,有什么不好?”
玉朵儿神情一黯,低下了头,又抬起了头:“我这就走,只求恩人不要连夜走。”
她不是怕关山月走,她知道,关山月迟早会走,关山月不属于“蒙古”,是留不住的,她只是怕关山月连夜走。
也就是说,关山月能多留一刻都是好的。
关山月道:“我答应姑娘。”
玉朵儿没再说话,低着头走了。
望着玉朵儿出了‘蒙古包”,关山月心里为之一松,可也有点难受。
为了替老父、兄长报恩,女儿家就得牺牲自己。
虽然汉家女子也是这样,可是为什么女儿家就得是这种命运?
不管女儿家是不是出于自愿,也不管施恩的人是不是接受,对女儿家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像如今,他对玉朵儿就造成了伤害。
女儿家可怜,普天下的女儿家都可怜。
关山月没有连夜走。
他答应玉朵儿了。
可是他也没法再睡了。
就这么躺着,睁着眼望着帐顶,直到天亮。
“蒙古”似乎天亮得早,其实,也不是天亮得早,而是天一有点亮,牲口就叫了,马嘶牛羊叫,‘蒙古包”里的人不起来都不行。
关山月听见别的“蒙古包”里的起来了,有人出来活动了,他也起来了。
在“蒙古”,水得来不容易,可是这座“蒙古包”里水早打好了。
一定是玉朵儿跟拉花儿。
关山月漱洗过后,走出了“蒙古包”。
男女老少已经开始一天的活儿了。
天刚亮,“蒙古”的这时候还有点凉意,可是真舒服,真好。
天更蓝、草更绿,空气清凉,连呼吸都舒坦。
关山月领略到了“蒙古”的好。
王朵儿来请关山月去吃早饭了。
姑娘的表现虽然像个没事人儿,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可是多多少少有一点不自在。
关山月也像个没事人儿,可是他多少也有点不自在。
或许是因为姑娘玉朵儿多少有点不自在。
早饭在老人的“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