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精心4)行行出状元(出书版) 作者:席绢






  「当然。所以,才叫你不要开口请求。」小云拉住小芳的手,慎重道:「愈是你想要的,愈不要自己开口说。她们与你没这样深厚的情分,所以,不能说。」

  「那我们怎么让她们帮到我啊?」

  「这三天,我都会去找你。还有,如果王诗书正好又在找那个柯公子请教功课,我们就去找王诗书,找他说要进城的事。」

  「这样,就能成吗?他们会问上一句吗?」小芳疑惑。她不觉得那些贵公子会好奇她们这种小村姑的人生。

  「不成的话,我们还能想别的法子,至少都能在三天后把你塞进那个车队里。」就算仅仅是搭车进城,到了周牙婆那里,那牙婆见了这阵势还敢不收人?

  从头到尾又想了一次,小云觉得成果定然会令人满意。那个柯公子一心想要给她好处呢,又怎么会不帮这个小忙。虽然能成,但提早打包票毕竟不好,小芳自己也要够努力才行,所以,她就没有再多说了。

  如果柯公子真能帮小芳安置到一户宽厚的主家干活儿,那么,小云就一定会好好地陪伴柯公子的姨母——这,才是小云一心想要得到的报酬。

  至于给珍贵的书册让考状元、给粮食肉品吃用,甚至是一个贵公子的承诺什么的……小云还真不怎么放在心上。

 

  一切很顺利地进行着。

  小芳长着一张看起来老实憨厚的脸,脸圆圆的笑起来带着喜气,手脚勤快俐落,又很有一把力气;虽然长得略为粗糙土气,当不了千灵百巧的一等丫头,想近身在主人家面前伺候是没可能,却是那种用起来很安心的下人。对这些贴身丫鬟们来说,小芳这样的丫头,实在是非常理想的下属——既不用怕被取代,又好使唤。才不过两天的相处,四个公子身边的丫鬟都对小芳这个小村姑印象颇佳。

  当然,既然有了不错的印象,得闲时多少会愿意跟她聊些闲话,也就知道了小芳家里实在困难,几天后就要进城去找牙婆卖身,希望可以多卖几个铜子,给她娘买只鸡补补身子。

  大户人家每年从人牙子那边买进的粗使丫头,身世大多如此,也不致于特别觉得小芳需要怜悯;而小芳也并不觉得自己卖身为奴是什么惨绝人圜的事,态度坦然得很;她这样的表现,就有些令众丫鬟们另眼相看了。她们这些贴身伺候公子爷的,都是大家族里累世的世仆里选出来的,生活康裕,没尝过流离失所、骨肉分离的苦;所以每每家里买奴仆进来,总会听一耳朵各种悲惨身世,看着那些新买进的丫头小子们面黄饥瘦且自哀自怜,刚开始当然会有同情心,后来总是如此,也就没什么感觉了。

  难得小芳这样不自怜不乞悯的,贴身丫头们觉得这孩儿相当不错,把自己位置摆得很正,不会企图挑动别人的同情心,来得到一些方便或好处。

  所以,就有几个丫鬟分别找到她们的管事嬷嬷,说着反正她们乘的马车位置还算空,到时捎带一个孩儿进城去吧。

  于是,小云最基本的打算,算是达成了。

  但好事不止于此。柯铭这个细心的人,当然观察到小芳与小云两人是极好的朋友,后来又问了王诗书,知道小芳打算到县城找人牙子卖入大户人家当丫鬟。

  心中思索了一会,便做出决定——他打算将小芳带到县城,先在牙婆那边帮她办好户藉记录后,直接让自家的庄头买下来,就放在庄子里干活,不敢说给了小芳多好的前途,但吃饱穿暖总没有问题。县城离她家又近,逢年过节还能让小孩儿回家探亲,正是最好的安排,也不费什么事。

  由于柯铭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就没特地对小云提,只让村长去跟小芳父母说一声,事情也就办完了。他关心的重点当然只放在自己的亲人身上——柯铭在第二日就带着小云上山去,让小云拜见陈夫人。陈夫人虽然没有特别关注小云,但至少没有排斥赶人,由着小云坐在一旁抄经书,这就是很好的开始了。柯铭觉得自己这一步应该是走对了,心中的沉重终于减轻些许,敢于对未来抱着1点乐观的看法了。

  柯铭现在只要姨母活下来,健健康康地活到离开慎严庵,活到能亲眼见到那些恶人遭报应的一天。

  但愿……那个叫白云的孩儿,能让姨母改变些许。

  在离开小归村那日,柯铭上山拜别姨母,走出姨母居住的院子时,就听到贺元的叫声——

  「喂!你一定是故意的!要不是我闪得快,球都砸我脸上了!」

  「球是圆的,我哪知道它会滚哪儿?」无辜的声音。

  「哼!少装蒜,看球!」要砸大家一起砸!脚底下见功夫!

  贺元这时不由得恨起了小云天生的灵动,那家伙好像从他脚沾上球时,就预知了球会往哪儿飞,先行闪开了,而且还稳稳地抬起脚等在那儿接球呢,真气人!

  「你们怎么自己玩起来了。踢过来啊!」贺明眼见好好的蹴鞠赛,竟变成了两人的白打戏,这叫被撇在一边的人情何以堪?

  「再取一颗球来!」赵玥见贺明围着那两人踢来踢去的球跑来跑去,叫唤小厮取球。球一到手,就相准小云的后脑勺踢去!

  柯铭眉头一凝,叫道:

  「白云!后面——」

  不用柯铭提醒,小云早就觉得脑后生风,头一偏,那球从她左耳擦过,最后球砸中了贺明的肩。

  「喂!你躲什么!谁让你躲的?!」赵玥跳脚指责。

  小云没理会赵玥,专心把贺元踢过来的球再踢回去;而贺明拍了拍肩膀后,就捡起球,大声招呼小云道:

  「白云,你试试看同时踢两颗球。若你都接得住,我也送你一本书!」

  她能说,其实她一本书也不想要吗?可不可以别拉她踢球了?她还想去抄写练字呢。

  今天柯铭上山来向他的姨母告别,带上她理所当然,可谁知道贺元跳出来也说要跟;既然贺元要跟了,贺明与赵玥又哪肯被撇下?于是又一群人上山来。理所当然因为人太多又被挡在院门外。

  贺元其实也不过是想抓着小云踢球打发无聊而已,从怀中掏出一本《神童诗》,就说她把球踢好了就送她,也不管她想不想要,就被强迫踢球了。

  然后,就演变成这样,三个贵公子呈三角围着小云,用自觉很厉害的脚法踢各种刁钻的球,可小云几乎没有漏接——除非实在踢偏太过,那就无能为力了。

  为了让这些闲得快死掉的贵公子们可以消停一些,小云回敬的球路才叫刁钻非常,没接到实属理所当然。有几次赵玥都忍不住用手接球了,接到了还破口大骂,而小云就利用这些贵公子骂人喘气捡球的时间休息。

  柯铭发现小云半点不吃亏之后,看了看天色,决定让他们这些孩子再玩一小会儿。这阵子缩在这样穷郷僻壤的地方,也实在是委屈这些贵公子了。而,小云的脚法实在好看,果然如贺元所说,是个蹴鞠的好苗子,不肯上京学蹴鞠,是有些可惜了。

  柯铭觉得,比起不靠谱的考状元豪言,白云这孩子若朝蹴鞠方面发展,或许真能做到顶尖呢。

  不过,想到姨母的情况……白云这孩子,还是留在家乡继续做着状元梦好了。

 

  那些光鲜亮丽的贵公子们在小归村待了近半个月之后,终于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给村长家留下了些许借宿银钱,让村长发了笔小财。

  给王诗书提点了不少科考上的注意事项,让王诗书获益颇多。

  给小云留下了四部书籍、一些精细粮食,而书本与粮食,日后还会陆续送来。

  然后,带走了小芳,也给小芳找到了归处——身契卖给了永定县第一大地主柯老爷子。听说好生调教个三四年,或许有机会调到京城主子处服侍主子呢。

  直到目送那串长长的车队消失在山道转弯处,再也听不到马车声之后,村长才对所有来送行的人道:

  「好了,回去了。这些贵人留了一车粮食与布匹,说是这些日子打扰到村民的清静,也感谢大夥儿的照顾,让大家都分一些,我们大家也算能过个饱足的年了。」在村长这么一吆喝下,村民欢呼起来,都跟着村长快步往村子里跑了。

  大人们跑在前面,村童们手舞足蹈跟着跑,留在最后头慢慢走的,就只剩下王诗书与小云。

  王诗书其实并不大认识小云,主要是年纪差了近十岁,玩不到一块;而小云出生时,他早就到县城里上学了,直到柯铭因不知名原因看重小云,王诗书才从父亲那里知道小云家里的情况。

  「他们……怎么会送你书?二王诗书实在很眼红小云手上捧着的那四部书。

  《神童诗》与《蹴鞠游艺》这两部也就算了,但《论语》、《诗经》这两部他不是没有,却没有这样珍贵的版本,重点是里头还有大儒作注。

  「他们想我考状元。」小云撇撇嘴,想到贺元总说要她多读点书的表情,真是让人想再把球砸到他脸上。

  考、考状元?!王诗书闻言,一个踉跄。

  「可,你是女孩儿吧?」虽然外表真看不出来。

  「嗯,他们眼睛瘸,半点没看出我是女孩。」

  「……」王诗书嘴巴张了张,终究没对此发表看法,只道:「就算你是男的,他们又怎么会认为我们这种地方出得了状元呢?还有,你怎么识得字的?」

  「我们这种地方怎么出不了状元了?」小云不以为然。然后想了想说道:

  「慎严庵的师父教我识的字。」小云知道娘亲不希望外人知道她识字。

  只是从慎严庵尼师那边学了几天字,就异想天开能考得状元吗?王诗书叹气,语重心长道:

  「白云,你没出过村子,所以不懂这个世界有多大,能人更是多到你难以想像。我也曾经满怀志气,觉得只要下狠心拚命读书,用尽一辈子的时间,考个举人不在话下,考进士虽然悬,但也不是全无希望;但……」摇摇头。学得愈多,愈觉得自己渺小,愈觉得自己不足。心,也就怯了。

  「过年后你就要去县城考秀才了,你在害怕吗?」

  王诗书看着小云,笑得有些苍白。是,他在害怕……这几日厚着脸皮缠着脾气最佳的柯铭公子请教学问,只是稍稍那么一点拨、就获益无穷。然而,王诗书也不是笨蛋,他看得出来,对那些无须把读书作学问当成晋身路径的勳贵公子爷们而言,他目前所学的这些,尚且不值一提;那么比之那些文风荟萃之地的士子们,他又差了多远呢?

  真是想都不敢想……

  「考秀才倒是有些把握。但若想再往上,却是难了。」不知道为什么,王诗书对着这个小他近十岁的孩儿,就把心底话给说出来了。

  「如果你考中秀才,那可是咱小归村几百年来第一人呢。」小云觉得秀才这名头跟状元一样闪亮啊。看看大树村,只因为几十年前出了个秀才,就弄得全村一副耕读世家作派,所以,小云觉得不管大功名、小功名,反正都很厉害。

  王诗书笑了笑,指着小云手上的书道:

  「你的书可以借我誊抄吗?」

  小云点点头,立即把书交给他,说道:

  「拿去吧。」想着以后柯铭还会寄书来,或许都是些有益于科举的。于是道:「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书,你都可以誊抄。如果这些书能让我们村子考出一个状元就太好了。」

  王诗书珍而重之地收下书,笑得有点勉强,沉声道:

  「这也是我的希望。」

 

  然而,隔年三月,小归村却仍然没有考出一个秀才。因为肩上担着全村指望的王诗书,在考试前两天得了风寒,全身高热,手脚发软得起不了身。直到进入考场那日,还是勉强由两个同窗搀扶进去,最后在考场里昏倒。

  小归村想要出一个秀才,只能再等三年;而大树村,却在这一年考出了第二个秀才。由于大树村实在欢乐得太过头,几乎是整整庆祝了半年,每个月都叫戏班来村子里唱「金榜题名」,吵得小归村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所以小归村的人火大了、同仇敌忾了,发誓下一场秀才考试,小归村要中两个秀才。

  这个豪言一下子传遍了其它三个村子,笑掉了无数人大牙。

  可,两年半之后,那些曾经笑掉大牙的人,又接着惊掉了眼珠子。因为,小归村这个土匪村、这个几乎所有村民都大字不识的特穷村,竟然还真的考出了两名秀才。

  秀才之一:王诗书。

  这是一点悬念也没有的,毕竟所有人都知道,要不是三年前临考时染上重病,小归村几百年来第一个秀才早该产生了。王诗书缺的不是学问,是运气。这次,没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