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塔人之声15–地极转换预言(预言)
。基本上来说,非洲大陆的东移提供了导致这一撕裂的动力。
在大西洋撕裂,以及北极或北美大陆被拖动的过程中,一个在圣·劳伦斯航道上的原先就存在的裂缝进一步扩大了。从本质上来说,北美大陆是通过许多点和大西洋的另一端虚弱地连接着的。在大西洋裂谷分离的时候,北美大陆与裂谷以西的部分带动加拿大一起向北移动。
承载着欧洲、俄罗斯和亚洲的厚重板块向东的移动预期会把这个板块沿着喜马拉雅山脉撕开。就象我们陈述过的,在现在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部的地方造成一个深入俄罗斯内陆的海湾。这会伴随着陆地的剧烈运动和断裂,在地极转换的那一个小时内,和东非大裂谷的撕裂一起发生。
当邻近巴西东部陆地突出部分的海洋到达了现在的北极的位置的时候,地壳滑动停止了,这造成了另一个效果。北半球板块的主要部分突然停止了,之前所有跟随着它们滑动的东西都撞向了它们(有点象是追尾事故)。体积巨大的北美大陆起着阻挡作用,会导致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象撞在一堵墙上一样)被撞碎。
在非洲大陆已经向东方滑动了的情况下,(原先存在的)压力被进一步转移到东方,因为印澳板块的缩减已经发生,板块之间已经建立了不牢固的连接,板块移动的动力也被转化了。
在原来是北半球的地方发生了碰撞事件,太平洋板块的东端被挤入美洲板块下面时,太平洋的压缩产生了阻力,日本爆炸了,印尼被挤碎。
这释放了南美和非洲大陆南端以南的板块的压力。当太平洋调整自己的时候,它不情愿地向南极洲——这个地球上一直没有感受到板块压力的地方施加了压力,这允许南美大陆东端和非洲西端之间突然浮现出一块新的土地。
亚洲及太平洋沿岸
面积巨大的中国大陆因为以下几个因素会在即将到来的地球两极变换中比较走运。首先从地理上来讲,内陆地区位于远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而且(由于中国在两极变换前后所处的纬度相差并不大)它的冷暖适中的气候会大部分继续下去(在其他一些纬度变化大的地方,气候的改变可能是灾难性的,如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国及俄罗斯和西伯利亚现在的东北部的堪察加半岛,阿拉斯加及北美现在的西海岸,新西兰都会变成热带或亚热带,东南亚,南亚,南美洲现在的东部会成寒带。中国也一样,总之是热带变成寒带,寒带变成热带)。只是,因为它和变换后的南极——印度之间的距离比它现在离变换前的北极更近,中国的夏天会变短,冬天会比现在长一点(我喜欢这样,现在的夏天太长太热了。根据篇首地图结合现役地球仪大致测算,上海市或者说上海市遗迹将位于新地球的南纬43度,湖北省位于南纬 48…51度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南纬45…49度,中国将会象现在的欧洲一样成为一个标准的温带国家,而不再是现在这样的暖温带…亚热带国家了)。其次,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民现在的生活方式还比较原始,当他们住在根本就是泥巴和稻草做成的房子或者帐蓬里的时候,早已经学会了坚忍地适应无论从经济上来说还是从政治上来说都算是很严酷的环境。以上这些因素会使很多人在地极变换灾难中生存下来,并适应随后而来的在农作物生长季节中所遇到的各种(尤其是食品短缺)困难。中国和亚洲其他部分一样,在地球自转停止的那一个星期内是处于长夜的一边。这种情形导致了混乱的拥挤和人们之间的频繁而活跃的交谈,当人们因为担心以后永久都会是黑夜而极度焦虑的时候,这个长夜星期就这样结束了。
中国
中国对于地极变换根本没做多少准备。这首先是因为信息管制政策防止了人民接触新的和互联网上的消息,其次归因于,政府官员觉得他们在这样的一个大灾难面前根本没有能力来保护民众或向他们供应生存下去所需要的物资。既然这样,他们希望能避免关于这场大灾难的讨论。困扰中国的最大的问题是降雨,两极变换之后的日子里,紧接着会发生持续不断的暴雨及洪水。在中国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的人口过剩时代,大量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湿地被耕耘做农田,所以土地不再象海绵一样起吸水的作用了。中国内陆地区将会发现他们被洪水和狂怒的江河洗劫了。河流冲出河道,造成一个巨大的流动的水体,它将冲走除石质建筑外的所有东西,并把它们淹没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泥浆中。一些人从洪水中幸存了下来,天灾过后,只剩下了那些及早做准备,依靠位于山顶(原文如此,但我觉得山顶更容易被风灾破坏。作者的意思可能是说山区的风灾会比平原地带的小一些)的地形,不仅躲过了洪水,也避免了在地极变换期间发生的强风的吹袭的人。接下来,饥饿将成为中国要努力面对的问题,有许多从洪水中幸存的人被饿死。但,因为中国人民的坚韧,这次从各个社区团体中幸存下来的人将会参与各种活动,使地球转化到未来一个更美好的时期。
北京
总体上来说,在北京的人们将会被这个转换吓住。在转换期间,那些在城市室内的居民很有可能被倒塌的建筑压碎,而且他们在后来得到援救的希望也很小。中国现在经历过的地震,和那些将要在地极变换中所发生的地震,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由此,一些家庭的简陋的房屋会被震碎,压垮住在里面的人。看看发生在印度、阿富汗以及土耳其的情况,你就知道这些建筑是多么容易被震塌。被吓坏了的北京居民将会用几个星期的时间把死者从活人中间挑选出来(原文如此,本人觉得“把活人从死者中间挑选出来”更合适),并努力应付所发生的一切。自然,坐在政府位置上的权力机关是无效力可言的,民众看不到政府有真诚的意愿,政府也不与人民协商(来共同面对这次灾难)。在这期间,军队差不多是消亡了,傲慢的军官视察着他们的部队,发现士兵队列的规模明显下降了——基层的士兵回到了家乡,他们已经放弃了他们觉得没什么用的政府组织。通讯也不存在了,因为人们都离开了工作岗位,去了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地方。因为地势比较高,那些在灾难中幸存的北京人可以移居到乡村里,并和那里的幸存者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这场灾难)。这样的人会有很多的。
香港
作为一个有很多海湾和港口的水上城市,香港在现在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然而,在即将到来的大灾难期间,这个城市不会那么幸运。因为太平洋两端的大陆往中间挤压,使海水更多地沿海岸上涨而不是下降,再加上地极柱消失,几个月以后,这个城市就不能再住人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建议你们搬到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而不是计划长期住在香港,除非你住在一条船上,那样你会碰到一次又一次的短期紧急事件。
台湾
台湾,虽然是一个岛,却有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即使在地极柱消失之后,它也将象陆地一样幸存下来。因受挤压而变短了的太平洋会把一些大块的陆地向上推,台湾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受益。而台湾的邻居,日本和菲律宾,因为太靠近猛烈爆发的火山,将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在地球的这个部分造成阴暗。
韩国
韩国位于一个半岛上,伸入到太平洋边沿的海洋里。因为这个因素,它会在即将到来的转换中遇到双倍的打击,因为海水可以从几处不同的海岸一起向它攻击。那些沿着只有一侧担心大海侵袭的海岸线居住的人,可以大致的推断出海水会从哪里、以什么角度冲过来,哪一处悬崖会因为潮汐的冲击被海水漫过。但那些有三个方向的海岸线需要担心的人会发现他们自己将要遭遇到和那些在内陆地区被夹在两条大河流中间的人一样的危险,就象在法国那里,从地中海和大西洋来的海浪会在中间相遇,迫使海水在那片土地的中间升高到如果海水只是在某一时刻从一侧海岸侵袭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高度。此外,缘于太平洋被压缩而下沉,韩国会经历到破坏性的地震,还会遭到无法想象的比内陆地区海拔还高的海水的冲袭。只有很少的人会在那里幸存,如果可能的话。
汉城
汉城,南朝鲜,将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整体移民的困难的选择之中。鉴于朝鲜半岛将会遭遇到的海水的袭击,只有很少的人会幸免于难,那些想活命的人就应该考虑在地极转换发生之前搬到其他地方去。在即将来临的年份中,北朝鲜和南朝鲜之间的紧张状态只会变得更糟,而不会变好。日本会被摧毁,搬迁到那里就象是把自己送到狮子的嘴巴里一样危险。中国横越黄海海面的山东半岛会彻底地被洪水淹没,而且,中国的人口是如此地众多,在地极转换后农作物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活着的中国人预期会互相吃人。这样来说,搬迁到中国现在很寒冷的地区,到中国东北,或者到俄罗斯的边境地区,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这些地区在转换之后会有一个更温和的气候,而且归因于当前比中国南方更长的冬天,这些地方现在的居民很少。向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迁移同时也是远离将要成为南极的印度,进入到一个在转换之后会有更好的气候的土地上。
印度及中东
由于太平洋在即将到来的地极转换中被压缩,随着印澳板块猛烈地刺入(喜玛拉雅山脉),印度被挤入喜玛拉雅山下,印澳板块因足够坚固而保持着完整,但它的边缘部分却从板块的外围分离了,所以它可以在喜玛拉雅山脉下自由地移动和滑行。那些在印度的人将会发现,在最初的剧烈晃动之后,海水会迅急地上涨,从他们住的地方的海岸流过来,流向内陆地区所有地势低的地方。巨大的海浪并不会发生,只是海水迅速地上涨,人们和动物同样被迫尽可能长时间地在水中挣扎,然后被淹没。那些在船上的人将会在海水达到一定高度后碰到另一个难关,大洋上的海水向低洼处调整的过程中会产生旋涡,这将会把大船小船同样地倾翻。我们建议那些想要在即将来临的大灾难中存活下来的人离开低海拔地区,对于印度和西澳大利亚,这意味着离开这个国家。到高处的山上去,并且远离由于喜玛拉雅山脉将会出现的造山运动的影响而造成混乱的地区。
喜玛拉雅山脉
喜玛拉雅山脉会保留下来,这些山脉高高地耸立着,这显示了它们下层的岩石的力量。它们的高度会有一点增加,但更主要的是变成一个更加范围宽广的山区,在山脉较中心的部分及和印度接壤的部分都有新的山峰出现。从安全性上来说,喜玛拉雅山脉中央的部分较容易安全地度过转换,在那些感受到晃动的地方,岩层的深度很深,而且这些岩石很久以前就已经锁定在牢固的地方,不会象那些虚弱的地点一样在压缩中被挤碎。因为印度洋和更远的太平洋会发生地质骚动,待在靠近洪水区的任何一个地点都是一个糟糕的建议。海水将会被拖往新南极(也就是现在的印度),然后在地球再一次开始自转的时候又返回低纬度地区,在印澳板块被挤入喜玛拉雅山脉下的时候淹没印度,并且继续旋转着沿喜玛拉雅山麓产生巨大的海浪,这些海浪将会和流过菲律宾的太平洋海水相遇并碰撞,导致一个反方向的同样经过喜玛拉雅山麓所有路线的回流。
尼泊尔
尼泊尔位于喜玛拉雅山上,和印度也就是新南极很近,预期它的气候在转换后和现在的格陵兰或白令海峡的气候没有什么不同。再加上它的海拔因为印澳板块被挤入喜玛拉雅山脉而进一步升高,寒冷会更剧烈。这样,所有在转换后还没有移居到内陆地区的尼泊尔人会被冻死。在转换的那一个星期里,印度居民和他们的国家会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被稳定上涨的洪水海潮迅速吞没。这些冲击内陆的洪水会携带着的许多载有人的漂浮物流到尼泊尔沿岸,这些印度人可以在那里上岸。这样,除了关心尼泊尔的幸存者之外,他们还要负担许多新的无家可归的印度人。所有希望活下去的人都应该向以前是中国内陆地区(而随着海水的上涨现在变成了新)的海岸线移民,那里的气候可以维持生命。
巴基斯坦与印度接壤,而后者会在一个猛烈的印澳板块运动下被挤入喜玛拉雅山下,并且它的包含在喜玛拉雅山脉中的北方领土也会受到在这个板块运动中发生的造山运动的影响。然而,因为位于欧亚大陆的底部,并且邻近这个板块南端与印澳板块互相冲突的地区,巴基斯坦将不会发现它自己的面积缩减,但它会受到由于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的板块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看起来没完没了的地震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