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夏琳和江日升的记载,郑成功病情开始一直不严重,常常登台观望、看书, 
有时还饮酒,而且不肯服药。由于郑成功拒不服药,他们可能在酒中下毒, 
但这期间饮酒也较少,因此七八天后毒性才骤然发作。他们又最后在医生所
开的凉剂中下毒,郑成功终于被害。郑成功死后,郑经先是忙于对付郑泰的
叛乱活动,及郑泰事败,他发现郑泰在日本银行的巨款,注意力又集中于追
回这笔款子,他本人又因犯奸险些被郑成功杀死,对郑成功之死也许不无庆
幸之心,因此郑成功的死因在当时没有得到认真的追究。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起在当时也许不难侦破的谋杀案就成了越来越难于解开的谜。
但这种说法毕竟是猜测,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郑成功死去这年,无论
对台湾还是对他本人,都是一个多事之秋,形势极为复杂,有关郑成功死因
的各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今天要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已是很困难的了。
(尚可) 
年羹尧因何被杀?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间人,出身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
抚远大将军。曾平定西藏、青海回民叛乱。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后,十月入京
觐见受封。时功盖天下,位极人臣,受封为一等公,父亦封一等公加太傅衔, 
二子分封子爵、男爵,其家仆皆封四品顶戴副将,一时炙手可热,权势显赫。
然不到一年后便被雍正皇帝尽削所有官爵,列92 大罪,终赐自杀。年羹尧成
败之速,异于寻常,被史家列为“雍正八案”之首案。然为何被杀,却众说
纷坛,成为清史上一个颇有兴味之“谜”。
一些人认为这与雍正夺嫡有关,故杀知情者。不光是稗官野史,学者孟
森的《清代史》、王钟翰的《清世宗夺嫡考实》(《燕京学报》36 期,1946 
年6 月)都持此说。据说康熙临终时指定十四子胤禵嗣位,四子胤禛串通年
羹尧、鄂尔泰、隆科多,矫诏篡立。其时十四子胤禵在四川为抚远大将军, 
原可挥兵争位,然受制于川督年羹尧,遂无能为力。新君立后,为酬羹尧拥
立之功,大加恩赏,然这不过是“迷汤”,实则对这些知情者已存杀心,最
后终杀之。
有些人不同意此说。认为雍正初羹尧受宠,并非雍正先笼络而后杀之之
由,而是皇帝对他效忠辅弼的奖励。他为其藩邸旧属,又有郎舅之亲,故常
对他恩赏有加,这决非对他灌“迷汤”。且雍正继位时,他还在川平乱,未
参与焉,何以得知内情?故上说不能成立。《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
等作者,都认为年羹尧是恃功自傲以致被杀。《清史稿》载:“羹尧才气凌
厉,恃上眷遇,师出屡有功,骄傲,。。入觐,令总督李维钧、巡抚范时捷
跪道送迎。”“公卿跪接于广宁门外,年策马过,毫不动容;王公有下马问
候者,年颔之而已。世宗前,亦箕坐无人臣礼。”《清代轶闻》作者亦认为
“年挟拥戴功,骄益甚”。且年残暴对待部下,任人唯亲,乱劾贤吏,引起

公愤,也为雍正帝所不容,故被杀。
更有一说,认为年羹尧死是因为他自立为皇帝。乾隆时学者萧姡г凇队?br /> 宪录》中提到: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都曾商谈过做皇帝的事。陈
捷在《年羹尧死因探微》一文中亦持此说,认为“羹尧妄想做皇帝,最难令
人君忍受,所以难逃一死”。而《清代轶闻》一书则记载了羹尧失宠被夺兵
权后,“当时其幕客有劝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叹曰:不
谐矣。始改就臣节。”进而认为这说明年确有称帝之心,只因“事不谐”, 
方作罢“就臣节”而已。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主要是雍正为人阴鸷猜忌,不能容人,尤其不能容
功臣。加之年羹尧自恃有功,言行不检点,雍正更不能容忍,在剪灭其兄弟
绣禩、胤禟后,借题发挥,以羹尧所上贺章字迹潦草,并把“朝乾夕惕”四
字颠倒为“夕惕朝乾”作为借口,暗喻臣下劾奏,连降羹尧18 级,罚至杭州
看守城门,终罗织罪名,令其自尽,家产抄没入官。
到了近现代,各说众多,或认为年被杀乃“鸟尽弓藏”之必然现象;或
说是主奴间有旧怨在先,羹尧又恃功骄傲在后,使君主生疑、畏、厌、怒之
心等等。
今人杨启樵(现任日本广岛大学文学部教授)在对《雍正朱批谕旨》作
了长期研究后,在其著作《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书中,专辟一章谈
“清世宗与年羹尧的恩怨轇轕”。根据史料,力排他说,提出独到见解。他
认为:首先,胤禵并未受年羹尧的钳制,因胤禛继位极为秘密,手操京师兵
权的隆科多,于圣祖(康熙)驾崩后翌日,即令六日内紧闭京城九门,故消
息无法泄漏,更谈不上胤禵挥兵争位受年扼。其次,既如此,年也并无拥立
之功,故雍正杀年以灭口的杀知情者之说当然也不能成立了。恰恰相反,他
认为从雍正朱批中,可发现很多雍正对年羹尧的赞语,如雍正二年闰四月十
九日付德折朱批:“军旅之后,获兹膏泽,实乃大将军年羹尧忠勤之所感召。” 
又如稽曾筠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折朱批:“西海一事,岂人力所能者,皆
因年羹尧能此二字,天下大臣,皆当法其心也。”(《雍正奏折》)更有在
朱批中称年羹尧为忠臣、功臣、恩人的。且年在雍正二年入京觐见之前,与
雍正并无个人私怨,雍正及在京百官均“极盼”与年羹尧这一功臣相见。然
入京觐见不到两月,雍正即屡屡下旨严斥,何也?主要因年恃功自傲,妄荐
亲信胡期恒为甘肃巡抚、岳周为西安布政使、刘廷琛为广西布政使,滥参四
川巡抚,致疑,雍正后曾有朱批“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尧乃一榜样,终罹杀
身之祸”(《雍正朱批谕旨》一函,石礼哈)。可见已招世宗猜忌。总之, 
杨启樵认为年羹尧被杀原因有三:一是世宗赏罚分明、功赏过罚,毫不留情; 
其次,世宗因派到年羹尧手下监视年的情报员被收买,大为恼火;其三乃是
年羹尧骄横贪暴自致死地。结果“年羹尧自难逃越鬼门关,而多年来,却使
世宗反蒙杀功臣的污名”。
以上诸说,至今未统一,还请读者自辨吧! 
(忻平) 
孤拔死于何处?为何人击毙? 
公元1884——1885 年,世界的东方爆发了中法战争。
中国军队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在陆路和海上,都发挥了英武的气概,

予法国殖民者以严厉的打击,先败后胜,为历史留下了一篇悲壮、激烈的篇
章。
在这次战争中,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后来专任远东舰队司令官孤拔海军
中将,在入侵中国海口时,被清军炮火击伤后毙命。
正是大快人心。因为是在战火纷飞中的传闻,又是事后难以印证的,由
此对于孤拔之死于何时何地,却有多种说法。
孤拔在中国海面曾与中国军队有两次炮战交锋:一次是1884 年(清光绪
十年)8 月的马江海战;一次是1885 年(清光绪十一年)3 月的镇海口海战。
法国军舰挑起的马江战役,是法国殖民者一大罪行。这年7 月中旬,孤
拨率领的法国远征舰队强行驶进了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与中国军舰同泊
在闽江上。8 月23 日,法国军舰突然向中国军舰开火。福建水师虽因船政大
臣何如璋“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的军令,因而毫无准备,损失惨
重,但仍表现了临危不惧的无畏精神。“旗舰‘扬武号’迅速而准确地用尾
炮回击法舰‘伏尔他号’,第一发就命中舰桥,击毙法军6 名,据称孤拔也
受了伤”(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简史》)。周红兵则认为,“这一天, 
正是法国舰队顺闽江口撤出马尾港,遭到中国海岸炮台阻击,发生马江激战
的时候,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就是在这次战斗中丧命的。”(《社会科学
战线》1981 年第1 期),他还根据今座落在澎湖马公岛马公小学操场左面的
孤拔之墓,证明孤拔死于8 月25 日,即光绪甲申年七月初五日。
但据法国军方档案和嘉图著《法军侵台始末》(黎烈文译),均称孤拔
是同年10 月指挥侵犯台湾和翌年3 月侵占澎湖的最高统帅。嘉图是孤拔所部
军官,亦参与上述侵略行为。所以通常都是采取孤拔是在镇海口招宝山被海
岸炮击伤后毙命的,如《辞海》(1989 年版)、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
辞典》孤拔条目均称,“1885 年3 月侵扰浙江镇海,被击伤。6 月死于澎湖”。
苑书义等编《中国近代史知识手册》(1983 年中华书局版)亦作“1885 年3 
月,率舰进攻浙江镇海,遭到清军反击,座船被炮火击中,身受重伤。六月
死于澎湖”。半个世纪以来诸家编著的“中国近代史”有关章节所述孤拔死
状,亦同,今不赘。
孤拔是在镇海口被义无反顾的中国军队击伤的,似较为信实些,可是, 
他又是被哪支部队,也即是哪个指挥官直接下令放炮击伤了的呢? 
现有五种说法: 
一是欧阳利见说。欧阳利见是浙江提督,也是前线总指挥官。他虽系湘
军宿将,但在这次战役中表现是积极主动的,面对敌舰挑衅,毫不气馁,坚
决回击,“利见督台舰兵纵炮击之。法主将坐船被伤,数以鱼雷突入,皆被
击退。法舰并力猛进,又次其一。敌计穷,相持月余,终不得逞。事后知主
将孤拔于是役殒焉”(《清史稿》列传第二四六《欧阳利见传》)。沃邱仲
子(费行简)记述尤详:“甲申之役,浙抚刘秉璋承鸿章旨,戒勿轻战。利
见下令,所属军事提督为政,勿从巡抚。命浙提固守宁波。亲督诸将防守, 
众不敢违。一日,见有敌舰冲浪来,立命炮台发炮击之。竟中后舱;不敢进, 
驶去。法帅孤拔竟死此役”(《近代名人小传》)。
二是周玉泉说。周玉泉系游击衔守备的中级军官。据郑逸梅称,当时他
守卫镇海口虎蹲炮台,是他发炮打死孤拔的。(《中法战役炮击孤拔之周玉
泉》,见《社会科学战线》1978 年第2 期)但据杨敏曾《镇海县志》,中法
镇海口海战,仅在招宝山、金鸡山、泥湾衜和小港口等处筑有炮台,并无见

有在虎蹲山设炮台说。
三是周茂训说。周茂训是招宝山炮目。炎文据《镇海县志》确认:“当
法国军舰进攻镇海时,首先发炮还击的是招宝山炮台炮目周茂训,其次是守
备吴杰,他在招宝山炮台亲自开炮,击伤敌舰多艘”(《社会科学战线》1981 
年第1 期),对于周茂训在3 月1 日的招宝山初战获胜,郑云山等也称,“击
中纽得利船头,折其头桅,继又伤其船尾。南琼等出来助战,击中法舰二炮” 
(《浙江近代史》)。
四是吴杰说。吴杰是招宝山守备。他在3 月3 日和4 日两天,先后击伤
敌舰,“击中法舰答纳克号烟筒,折其头桅,横木下坠,击伤其军官迷禄。” 
翌日之夜,法舰用小船偷袭港口炮台,亦被击退。据称,吴杰力主抗敌,而
欧阳利见却有令严禁开炮,他见法舰猖撅,肆无忌惮横行在海面,才违令放
炮,不料却击伤了孤拔。事后却被欧阳利见冒功受赏。若干年后,吴杰功劳
方才彰扬,可是他已告老还乡了。
五是王立堂说。王立堂系副将,4 月9 日,他奉欧阳利见之命“挑选敢
死队,潜运后膛车轮炮八尊,伏置于南岸清泉岭下,四更后突然发炮,法舰
连中五弹”,“法国侵华舰队司令孤拔,身受重伤。于六月死于澎湖”(《中
国人民保卫海疆斗争史》,1979 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诸说不一。其中多有因欧阳利见未曾在招宝山督战,而称其冒功虚报的, 
但从他是全军指挥官,由宏观论述,也无尝不可;说是冒功等语而贬之,那
是源于多年来竭力贬低湘淮军和曾李投降卖国路线的缘故。周玉泉等都是中
下级军官,当时官牍奏折必然鲜见于他们事迹,且海战远隔,也只有日后才
能见其痕迹。质之于法国远东舰队骚扰镇海口长达40 天,如孤拔于3 月初已
受重伤,他是不会继续停滞30 余天的,因此孤拔究竟被击伤于何时,仍是语
焉不详。
但是无论怎么说,孤拔确是在侵犯中国海口时被击伤毙命的。
(盛巽昌) 
海龄是怎样死的? 
“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马
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第67 页)这是恩格斯对鸦片战争时期镇江守军英勇反击
英侵略者的赞扬。指挥这场战斗的是满人海龄。海龄,满洲镶白旗人,郭洛
罗氏。1841 年初任京口(今镇江)副都统。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蒙受凌辱, 
国土始遭蹂躏的开端。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