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太史傅毅说:西方有得道者,其名号佛,陛下所梦恐
怕就是他。于是,明帝派人去西域,访求佛道,在大月氏国遇见沙门迦叶摩
腾、竺法兰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回洛阳,明帝遂为他们建立精舍
白马寺。
不过,一些学者虽然倾向于这种说法。但也不能不承认这种说法仍有疑
问。第一,所谓感梦遣使,显然是一种带有神奇色彩的传闻。第二,关于汉
明帝求法年代,西晋道士王浮《老子化胡经》作永平七年感梦遣使,十八年
乃还。”南北朝时出现的伪书《汉法本内传》作永平三年感梦遣使。其余各
家大都不记年代。第三,关于汉明帝所遣使者,《化胡经》作“张骞等”,
《四十二章经序》及东汉末牟融《理惑论》作“张骞、秦景、王遵等”,南
齐王琰《冥祥记》作“蔡愔”,另外几家干脆不载使者名字。张骞西汉人,
如何会被东汉明帝派去西域取经?第四,关于佛典的传译,王浮说:“写经
六十万五千言”;《四十二章经序》及《理惑论》只说写取佛教四十二章,
译事及译人都没有说;《冥祥记》只说画释迦像;《出三藏记集·新集经记
录》只说“于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未提竺法兰;《高
僧传》、《释老志》等说法也很模糊,直到隋《历代三宝记》才具体说腾、
兰共译《四十二章经》,并成为后来传说的张本。
有鉴于上述疑点,现代佛教史家怀疑,汉明帝是否有求法事?摩腾、竺
法兰是否实有其人?《四十二章经》是否汉代所译,是译本抑或抄本?《理
惑论》是否汉代所撰,撰者是否牟融?这些疑问都有待于进一步澄清。
(勇木)
道教究竟始于何时?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已经流传。然而,
这一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
不少论著都说道教产生于东汉。如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翦伯赞的《中
国史纲要》、刘泽华的《中国古代史》以及不少有关论文都持此说。他们或
称“道教形成于东汉”,或称“东汉一代,道教各个派别正式成立”等等。
但是,这种回答亦不令人满足,因为毕竟太笼统。东汉有近二百年,人们还
希望确定道教究竟创立于东汉何时。
有人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其主要理由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大都
利用道教作为组织发动的形式。持此说者常常援引《三国志·张鲁传》注所
引《典略》中的一项记载:“熹平(172 年至178 年)中,妖贼大起。三辅
有骆曜。光和(178 至184 年)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
平道,修为五斗米道。”而五斗米道、太平道即为最早的道教组织形式。这
种说法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它忽略了下述基本史实:第一,五斗米道的创
始人为张陵,于顺帝年间始创五斗米道。《后汉书·刘焉传》云:“(张)
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
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这与《三国志·张鲁传》的
记载相同。第二,原始道教的经典为《太平清领书》,也就是后世所谓《太
平经》。而顺帝时,已有琅玡人宫崇把它献于朝廷。“顺帝时,琅玡宫崇诣
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清领书》”。
(《后汉书·襄楷传》)而且,《太平经》的有些文字,也屡见于顺帝时君
臣对答的文书之中。可见,道教产生的年代还应当从东汉末年往前推,至少
应推前至东汉顺帝期间。
新近出版的《宗教词典》和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都认为道教产
生于东汉顺帝年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的《道教发展史概说》和洼德忠的《道
教史》也持这一观点,确实,现有的材料能够充分证明,东汉顺帝时已有原
始道教的活动了。但能不能肯定顺帝之前就不存在这类活动呢?看来也很难
这样断定。就拿张陵“学道鹤鸣山中”这则记载来说,说张陵首创五斗米道
是对的,说张陵之前没有其他民间道教流传,就嫌论据不足了。不然张陵“学
道”又如何理解呢?《后汉书·马援传》还记载了东汉光武帝期间的一次起
义:“初,卷人维汜,妖言称神,有弟子数百人,坐伏诛。后其弟子李广等,
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十七年(指建武十七年)遂共聚会徒党,
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维汜及其弟子李广的活动,
都被封建统治者斥为“妖巫”,与他们对张角、张修的道教活动的诬称相同,
看来维汜、李广的活动与后来道教活动颇有相似之处。卿希泰在《中国道教
思想史纲》中即注意到这一点,他写道:“当时民间不仅有个别道士活动,
而且开始有近于组织的活动,如卷人维汜的起事便是。”既然道教活动的有
无亦不以顺帝前后为界,道教产生于顺帝时说就不象产生于“东汉一代”说
更有科学性。
然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人们从现有的史料中发现,西汉末年已
有道士的名称出现了,并且有类似于道教传布活动的记载。据《汉书·李寻
传》所载:“初,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
有人论证道教经典《太平经》并非一人所作,《包元太平经》正是《太平经》
的雏型。尽管学者所论不一,《包元太平经》与《太平经》的渊源关系是大
家都看到的。而且据《李寻传》所记,甘忠可曾以《包元太平经》“教重平
夏贺良、容邱丁广世、东郡郭昌等”,甘忠可因“假鬼神罔上惑众”的罪名,
被捕入狱而死,他死后弟子夏贺良等“复私以相教”,这种“教”,不正是
一种传教活动吗?可见早在西汉的成帝、哀帝年间,已经有类似道教的传布
活动了。值得注意的是,道教经书也都自称《太平经》出现于西汉成帝之时。
《混元圣记》曾引佚《后汉书》云,汉成帝河平二年甲午,“老君降于琅玡
郡曲阳渊,授于吉《太平经》”。宋人贾善翔《犹龙传》序讲:“孝成时,
授于吉《太平经》。”元人赵道一《历吉真仙体道通鉴》亦云:“吉于曲阳
流水上得神书,。。时汉成帝河平二年甲午也。”“授神书”之说,均属道
士自造经书的托词,当然不足为据,但众多的道教经书均把所谓“授书”时
间说成是汉成帝年间,此时是否已有《太平经》出现?目前尚无材料证实与
否定。
总之,由于道教组织起于民间,而且带有秘密活动的特点,使官方的史
书不可能对它有较多的反映,更谈不上及时的反映,这就为研究道教起源于
何时带来复杂性,它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我们期待着这个谜底的揭开。
(希声)
萨满教是不是一种宗教?
了解宗教史的人一般都知道有个萨满教,但有关萨满教的一些很重要的
问题迄今还没有搞清楚。比如,它是不是宗教?如是,又是什么性质的?它
的分布和发展的情况又如何?
“萨满”是满一通古斯语的音译,即“巫”的意思。我国史籍最早记载
“萨满”的是南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此书记载完颜金时“兀室(完
颜希尹)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国国人号珊蛮(萨满)者,
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粘罕以下皆莫之能友。”《金史》称萨满为
“撒卯”,或者“撒牟”。《清史稿》也有记载,如“乾隆三十六年,定春、
秋骟马致祭,萨满叩头。萨满者,赞祀也”。又有:“跳神之举,清初盛行,
其诵咒词者曰萨吗(满)。”《清稗类钞》认为:“萨满教不知所自始,西
伯利亚及满洲嫩江之土人多奉之。”直到解放前,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
鄂温克、达斡尔等族仍然信奉萨满教,把萨满教跳神的人称之为“萨满”。
“萨满”二字,满语又意为“激动的人”、“壮烈的人”,这非常符合萨满
跳神的形象。
对于萨满教认识不一也早已有之,《清稗类钞》就反映了几种看法:“其
教旨与佛氏之默宗相似,疑所谓萨满者,特沙门之音转耳。。。或曰,萨满
教为满洲旧教,其仪式以跳神为重,所供神碑,书‘法祖敬天’等字,盖满
洲夙重祭天之礼,尤重敬祖,以不忘本教也。或曰,萨满为女巫,非教名也。
亦称珊蛮,则音转耳。然萨满术师,不如佛之禅师,耶之神父得人崇敬,但
以巫医卜筮诸小术敛取财物而已。”
今天对于萨满教的认识当然已远远超过《清稗类钞》,人们再也不会把
萨满和佛教扯在一起。但是,许多问题还未解决,还存在着争议。关于萨满
教是不是宗教,就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萨满教不是宗教,理由是“叉
玛(萨满)教,俗呼为大神,亦信仰之一种,不得谓宗教也”。二是认为萨
满教虽不是宗教,但它的功用像宗教,因为它的“思想系统是哲学且是一种
医术”。三是认为萨满教是“宗教类型之一”。持这一看法的学者指出萨满
教具有宗教的内容和特点:它把世界分作三界,“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
地面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鬼魔和祖先神所居。又认为宇宙
万物、人世祸福皆由鬼神主宰,神灵赐福,鬼魔布祸。它有神职人员萨满及
其助手甲立;有“跳神”的仪式;有全部落、全村、全屯的居民信奉;有跳
鹿神等的集体活动。——总之,它具备了有教义、有仪式、有组织的雏型。
即使肯定萨满教是宗教,对于它究竟是何种性质的宗教,还有不同意见。
或说它是“原始多神教的一种”,或说是“巫教”,或说是“以天神为主的
一神教”。最近,有学者撰文提出,它是“原始的自发的多神教向人为的一
神教过渡的宗教”。首先,萨满教与其他的自发宗教一样,没有什么完备的
组织,但却有相当于人为宗教一样的神职人员,他们主要通过跳神等活动为
人们求福、求子、治病、驱鬼。其次,萨满教的信仰对象基本是多神,但也
有向信仰以天神为主的一神教过渡的倾向。从赫哲族的萨满教可以看到他们
信仰的神起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他们的牧猎生产和生活有联系的鹿神、虎
神等;第二类是神杆下的朱林神,神杆上的鸠神、大鹰神,神具上的四足蛇
神、龟神,等等;第三类则是供在树上的天神、老爷神、龙王神、土地神、
菩萨、药王等。这些信仰,既有来自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观念,
也有受人为宗教特别是佛、道教影响的。第三,萨满教的跳神活动,有的出
自自然信仰,也有类似人为宗教的因素。第四,萨满教的神具和咒语具有很
突出的自发宗教的特点,同时也有人为宗教的成分。
萨满教包括哪些范围,在这问题上也有很大分歧。以前人类学家把萨满
教称为Shamanism,认为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于是有人说:“萨满教是宗
教类型之一,这一术语是各种各样宗教活动总体的名称。”他们主张:“从
前有人以为萨满教只盛行于亚、欧两洲北部的寒带,住在北太平洋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的诸民族之间。近代发现美洲的印第安人,亦有同样的萨满。在中
国,原始宗教的巫,也是萨满教,而且不仅限于汉族。蒙古的黑教,回民的
毛拉,彝族的必磨,苗人的鬼师,瑶族、畲族的鬼师,都是萨满的遗迹。在
佛教、伊斯兰教进入中国以前,巫为中国唯一的宗教,道教不过是由巫转来。
至于亚洲的南部马来群岛亦有类似萨满的存在。”这种观点基本上是用萨满
教来概括所有的自发宗教或原始宗教。反对这观点的认为这样夸大了萨满教
的范围,是不科学的。萨满教只是自发宗教的一种。有人认为它仅仅流传在
满洲的通古斯族和西伯利亚的东北及西北部、土耳其和沃斯替亚克诸民族之
间。我国东北的女真、蒙古、赫哲、鄂伦春等族都曾崇奉萨满教。
上述有关萨满教悬而未解的一些问题,还有待专家学者作进一步研究。
(闻泽)
梁武帝有没有会晤过菩提达摩?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在位48 年间大兴佛教,广建寺院,
写经铸像,并三次舍身同泰寺,“几可谓为以佛化治国”,是中国历史上著
名好佛的帝王。菩提达摩,又译为达摩或达磨。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生
于南印度,出身于婆罗门种姓,出家后倾心研究大乘佛教,创立了一套参悟
的禅法——“达摩禅学”,亦称“南天竺一乘宗”。南朝期间,他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