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唐





  “别的办法?”王志洪的意思柳一条已经听了个明白,甜枣后面跟着的是大棒,你不吃甜枣,那我就大棒伺侯,是取是舍自己掂量着办。
  不过王志洪给出的这个甜枣对柳一条的诱惑可是相当大,他一直想多赚点钱,为的不就是这些么?三十顷地,十头耕牛,这比他预想的要多得多。
  而且,他治牛病的那个偏方,太过单一和简陋,很易被人发现。虽然他在购买原料时已多加掩饰,但是时间久了也难免会被人发现。与其如此,倒不如现在卖与王志洪一个人情。又得东西,又得人情,何乐而不为?
  柳一条站起身,向王志洪躬身一礼道:“如此,为了三原百姓,一条愿献出药方,帮助全县百姓度过这一灾难。”
  “好!”王志洪大喜,不忘答应柳一条的好处,道:“土地和耕牛明天我会派人与你划分,放心,现在授出的虽都是荒地,但我保证,这些地开出以后都会是良田。”
  “谢大人关照!”柳一条开口讲道:“请大人为小民准备些笔墨纸张,小民这就把药方写出,献与大人。”
  一声互惠互利的交易就这么完成了。柳一条一纸偏方换得三十顷永业田和十头耕牛。王志洪则利用朝庭鼓励耕种的政策换取了医治耕牛肠辟的药方。两人各取所需,合作得倒也愉快。
  时近中午,柳一条与柳二条起身告辞。王志洪也因急需储备蒜头和烈酒,安排救灾事宜,并没有出言留他们。
  回来的路上,柳一条经过柳二条才知道,为何王志洪会如此大方地给田又给牛。原来现在虽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间年,但大唐的经济却远远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繁荣。隋唐战乱刚结束没几年,且战争中大量青壮年死亡,大量的土地荒抚,现在的大唐朝上下,正是一种百业待举,百事待兴的局面。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土地,缺的,是那些愿意开垦和耕种土地的农夫。
  王志洪肯给他这么多土地,多半是为了有更多的税收而已。不过他肯给十头耕牛,倒还算他有些良心。
  回到家,看到柳老实正在打扫卫生,想要多清除出些场地,柳一条就开口道:“爹,你休息一会儿,不用再这么忙活了。从今儿起咱们家就不再接收病牛了,现在只要把现有的这三头牛医好就成了。”
  “为什么?”老柳诧异道。
  “治病的药方大哥送与了王县丞,换了三十顷荒地和十头耕牛回来。所以从明天起,县衙就要开始免费或是收取少量银钱为大家医治了。”柳二条替柳一条回答道。
  “三十顷土地和十头耕牛?”柳老实停下动作,见柳一条点头承认,遂有些犹豫地道:“这么多土地咱们怕是种不了吧?到时要是交不上税款可是很麻烦的。”
  把药方送出,柳老实并没有异议,柳一条做事,他很放心。只是,三十顷田地好似有些多了,原本家里所有的一百二十几亩种起来就已有些吃力,三十顷要怎么种?
  怎么会有人嫌自己的田多?柳一条摇摇头,地主都有人不愿意当吗?他耸了耸肩,无畏地对柳老实道:“爹,这个你不用担心,只要有地,总会有人来种。等过完年,我自会招到一些人来。至于税款,开荒的第一年是不用纳税的。”
  “嗯,这就好。你心里有了打算就好,过完年你就已年满十八,也要有自己的田地了,凡事也要自己做主了。”柳老实道:“别人像你这么大都已经成家立室,自立门户了。咱们家以前要不是太过贫困,早在两年前就该给你娶房媳妇儿了。不过现在也不算晚,过完年我定要托媒人为你说房媳妇儿!”
  柳老实的态度很坚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为柳一条找一房媳妇儿一直都是他的一块心病。以前家里没钱也就算了,现在日子宽裕了,找儿媳妇儿这件事说什么也不能再拖下去了。看到别人都有孙子抱,老柳他也眼红的很。
  第032章 有地有牛
  “呃……这个……”柳一条显然没料到老柳会说起找媳妇儿的事来。他拍了拍脑袋,这件事让他很头疼。十八岁娶妻生子?在他的观念里这简直是在开玩笑,谁见过高中毕业就娶妻生子的学生?
  “爹,我的事情不急,这些还是等过上几年再说吧。”柳一条想搪塞推脱过去,但是柳老实却不给他机会。老柳很难得很专制地说道:“这事儿没得商量!我是你老子,你得听我的!过完年我给你找房媳妇儿,明年这个时候我跟你娘就要抱孙子!如果还抱不上,我会再给你娶上一房,直到我们老柳家有后为止!”
  这都什么人啊?还逼人娶媳妇儿?你就是想抱孙子也得等咱的身体完全成熟了再说啊,没有这样的。柳一条一脸郁闷地道:“爹,你要是想抱孙子,不是还有二条吗,再过个两年他的岁数也就到了。到时你给他多娶上几房不就是了?”不得已,柳一条只得卑鄙地将目标转移。
  老柳一点不含糊地说道:“二条是二条,你是你,二条的岁数到了我自会为他娶妻,但是你,到了年后必须要娶上一房回来!咱们老柳家的香火还指着你传下去呢。”
  “…………”柳一条无语了。有个这样的老爹,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是啊,大哥,我也想你能给我娶个嫂嫂回来呢。”柳二条这时也来凑热闹,柳一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你个小孩子家凑什么热闹,好了,爹,这事儿咱以后再说,现在该去吃饭了,娘都出来叫我们了。”
  如此这事才算是告以段落。
  不过柳老实要为柳一条娶媳妇儿这件事却是铁了心的。
  到了下午,傍晚时分,各个村子的村正或里正都拿着铜锣在村里敲打起来,把村里的主要男丁都招集起来。宣布县丞王大人已求得医治肠辟之症的方法。药品已发放到各村的村正,里正手里,让家中有牛的村民尽快去领取,有病的治病,没病的预防。
  一时之间,王志洪的名声在三原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或许这就是他想要的。
  柳一条也将家中的耕牛给人还了回去,并把定钱也一并退了,该得的好处他已得到,没必要再为这几个小钱让人搓他们柳家人的脊梁骨。袁方和张楚闻感于柳一条的仁厚,都将他的恩德铭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县里来人通知柳一条去看地。来人柳一条并不认识,看样子像是一个文书之类的小官。来的目的只是带着柳一条去认地头的。
  地就在柳一条他们所在村落的西边三里处,不远,是一片长满了杂草的荒地。从土地的荒抚程度来看,这块地至少已停耕了五年,甚至是更久。
  五年没有耕种过的土地,土质沉结,墒气不旺,连养份也是个问题,要想整起来怕是得费些功夫。不过这些柳一条并没放在心上,养地的方法他知道很多。他有信心在一年之内将这些荒地全部变成良田。他现在担心的是人的问题,这么大一块荒地,没有百人的劳作,怕是很难在开春前整好。他还想着在开春时种上一季春粟呢。
  中午的时候,王志洪承诺的耕牛也到了柳一条的家里。
  十头,连上他们家原有的小黄,总共是十一头。柳老实看着它们,嘴巴都乐得合不拢。这么多耕牛在一起他是第一次见,能拥有这么多耕牛他更是想都不敢想。他摸摸这头又瞧瞧那头,十头耕牛每头都很精壮,是耕牛中的上品。也由不得他不欢喜。
  不过牛一多,问题也就出来了,家里的牛篷原只是为一头牛搭建的,根本装不下十一头,所以耕牛一到,柳老实就开始考虑起牛篷的搭建工作来。现在是冬天,难不保什么时候就会下雪,把牛放在雪地里,老柳心疼得慌。
  柳一条也操起了旧业,穿牛鼻子。从小黄身上体味到牵牛鼻子的好处之后,老柳已经认识到了牛鼻子的大用处,所以这次不等柳一条提起,他反而先催促起来。
  十头牛的鼻子,让柳一条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下午,老柳家的牛吼声更是不绝于耳,吼声震天。吸引了很多邻居前来看热闹。邻居们先惊异于老柳家的耕牛之多,柳老实这厮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耕牛?再就是诧异于柳一条的做法,不知道柳一条为何要这么折腾他们家的耕牛,难道他不怕再坐牢么?记得上次他们一家就是因为牛的鼻子而被差役抓了起来的。
  没有人意识到柳一条穿牛鼻子的用处。直到一个月后,当他们见于柳家耕牛的温驯时才恍然,之后便开始纷纷效仿。
  处理完牛,柳一条用温水洗干净手上的血迹,便开始帮助老柳搭起牛篷来。
  牛篷是以枯木为骨,结杆和蒿草为裳搭建起来的。老柳已将骨架搭好,正要爬上顶端铺顶。柳一条看到怕他会出什么意外,就开口将他叫住,道:“爹,剩下的让我来做就好,你在下面歇息一会。”
  柳老实擦了下脸上的汗水,双手扶腰,一下午的劳作他还真是累了,他对柳一条道:“也好,不过你要小心一些。我在下面给你递蒿草。咱们尽量赶在天黑前把它搭好。”
  “嗯。”柳一条应了一声,麻利地爬上木架,接过老柳递上来的蒿草,边铺边问道:“爹,现在咱家牛也有了,地也有了,等过完年我想多雇几户农家帮忙开垦荒地。你知道在哪能雇到人吗?”柳一条今天问过几户人家,尽管他开出的条件都很丰厚,但是却没人愿来帮助他,让他有些不知所以。这才向柳老实这样知根底的人请教。
  “这个呀,”柳老实想了一会道:“你在村里估计是雇不到人的。大家都有自己的田地要耕作,没有会来帮你。而近期也没听说有迁移而来的外乡人,所以要是想雇人的话只有到县里找那些被脱了户籍刑满释放的犯人,或是被贬入贱籍的下人。不过,这类人雇佣的工钱虽不高,但是一般都不会有人愿雇用他们,不听话,且爱惹事儿,或是根本不会一点农活。如果没必要的话最好不要考虑他们。”
  “这样啊。”柳一条沉吟道,看来是他把事情想得简单了。想在这里当个地主也不容易。“赶明儿我再到县城走一趟,去拜访一下杨叔,他在县城人面广,或许会有一些办法。”
  第033章 象棋
  前几次受了杨伯方的大恩,柳一条一直没来得及道谢,所以这次上门他便多带了些礼物。虽知杨伯方不会在意这些,但是在无论在礼貌上还是心里上柳一条都是要这么做的。
  被下人请到屋里,杨伯方正坐在那里笑面以待,柳一条上前两步,躬身向杨伯方行礼道:“见过杨叔,一条在这给您拜个早年。愿杨叔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
  杨伯方吩咐下人上茶,笑着对柳一条说道:“呵呵,一条有心了。坐吧,在我这不用那么多礼,随意一些就好。”
  “嗯,谢谢杨叔。”柳一条在杨伯方下首的一把椅子上坐下。
  杨伯方道:“难得今日你能来看我,这是你第二次到我家中吧,记得上次你爹带你来时你才不到七岁。”
  “杨叔真是好记性,这些往事一条都不大能记起了。”柳一条欠然道。七岁时的事情连正常人都不定能记得清楚,更何况他还是一个穿过来的人?所以对一些往事,他只能选择装糊涂。
  “呵呵,这也难怪,那时你还太小,不记得也正常。”杨伯方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道:“一晃你就是一个大人了,过完年就十八了吧?嗯,该有自己的田地和女人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儿子都有两个了。呵呵,你可要努力了啊!”
  “呃……”柳一条尴尬地端起茶碗,放在嘴边轻抿了一口。
  杨伯方看着柳一条吃瘪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不过他也知趣地没有再提及此事。待柳一条放下茶碗,他又说道:“以前一直没有机会长叙,今日得闲,咱们叔侄二人手谈一局如何?”
  “黑白子?”柳一条的脸苦了起来,道:“杨叔,象棋的话小侄还能走上几步,如果是围棋的话,还是算了吧,小侄一看到黑白子就头晕得厉害。”
  “哦?你竟不能下围棋?”杨伯方很是奇怪,听闻柳一条颇有些文采,怎么地连国棋都不能下?遂道:“既如此,咱们就下几局象棋吧,棋盘棋子我家中也都有。”
  柳一条点头应是。不过当他看到下人拿上来的棋盘与棋子时,柳一条傻眼了。
  八成八格的棋盘?只有将、仕、车、马、卒五个兵种?象呢?炮呢?还有楚河汉界,怎么都没有?这怎么玩?
  “杨叔,这……”柳一条指着桌上的棋盘,不知该如何说起。
  杨伯方见柳一条奇怪的样子,就开口道:“怎么,这有什么不对吗?”看了下棋盘,道:“没有啊,棋子一个不少,棋盘也没有缺失。”
  柳一条拱手道:“杨叔,那个,这个棋局与我恩师所教似乎有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