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俦叮灾陆喜忌探诮诎芡耍煜滤赜新虿痪∷山迹詹痪∥禾辽粗ィ唤炅降厣聪摺⒚薏既窦酰俗涌糠闹耆胍嗖幌率偻蛄健!?br /> “陛下可令其交出纺织之器与琉璃镜之秘方以利万民,得之其技,然后招纳皇商,召天下之民购之,必然岁入数百万银钱,又可断其银钱之源。”杨嗣昌侃侃而谈,显然是对摸过了赵岩的底细,不过这些皆不是什么秘密。
“招纳皇商?”崇祯不解的问道。
“就是陛下出其技,令一些身家富厚之商经营之,若是亏空,那便是皇商自己的事,若是盈利,朝廷便可坐分其利。”杨嗣昌解释道。
“若其不交又如何?”崇祯问道。
“可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若再不交,可令各地禁购之。”杨嗣昌说道。崇祯听了不由点了点头。
杨嗣昌继续说道:“此子于山东东三府大兴屯田,招募各地流民充实东三府,所用耕牛、农具、种子皆由其出,一到夏收、秋收自际,虽为建威大将军,亦向朝廷上缴银钱。然屯民只需上缴十斤米麦,而其又收地租三成。不到数年,东三府已是繁茂无比,再则屯民农忙之时为农,农闲之时时常操练之,若到兵源不足时,便可得精兵无数。”
“精兵无数?杨爱卿可未夸大其词?”崇祯被吓了一跳,杨嗣昌点头道:“陛下若不信,可着人前往登莱侦之,东三府屯民年年操练,战时只需征入军伍,发给兵器即可以战。”
“那朕该如何是好?”崇祯惊惧的问。
“陛下,我大明京以东,畿以南,山以东,两河南以北,荒原一望,率数十里,高者为茂草,洼者为沮洳,岂尽其地哉!皆不垦耳。陛下可习之山以东屯田之法,于此些地域大兴屯田,数年必见其效。特别是京畿地区,建虏年年进犯,以是甚为残破,现今赵岩此子出兵辽东,此子与毛文龙不同之处,止于此子兵容强盛,建虏必受其牵制,不敢进犯京畿重地,陛下可乘此良机,屯民于京畿耕种操练。”
“皇商之策方不知是否成效,屯田所需钱粮何处得之?”崇祯问道。
“这就是臣之第二措饷之策,又分为四:一为因粮,因旧额量加,额输六合,石折银八钱,份地不与,岁得银一百九十二万九千余两。二为溢地,土田溢原额者,核实输赋,岁得银四十万六千余两。三为事例,富民输资为监生。四为驿递,前此邮驿裁省之银以二十万两充饷。”杨嗣昌答道,其后又详说了一番。
崇祯听完,应允道:“那便如此,明日便改因粮为均输,布告天下。”
“如此双管齐下,再加山东田赋、盐利六七百万两,国库必然充实。”杨嗣昌说道,“有了钱粮,所需的练兵之法,火器造法,可问此子讨要。”
“若不给?”崇祯又问道。
“可问卢象升讨要,天雄军现以习之山东练兵之法。”杨嗣昌的消息却很是灵通,在家守孝之时,却也关心天下兵事。
“好,就依照爱卿之法办之。”崇祯不由激动起来,对于登莱军在京师城下的军容还是念念不忘。
若有如此强兵在手,何愁天下不定?
只是赵岩不受朝廷掣肘,让崇祯用得甚是棘手。杨嗣昌的几条策略,不仅能压制赵岩的扩张,还能壮大朝廷兵力。
……
当崇祯布告天下之时,赵岩见着朝廷的布告,愣愣的有些出神,不解的想,这崇祯不是砸了五百万两下去了吗?怎么还要加税?而且一口气加了两百多万两。
先前的五百万两,显然已经够用了,这让赵岩很是费解。而且把原来富人多交,穷人少交的征税方针改成了均输,这不是把人逼去造反吗?
“你们怎么看?”赵岩对参谋部一干人等问道。
“主公,朝廷提出四正六偶之策,实为可行,之前的五百万剿饷已是够用,然此时又改因粮为均输,必然会加剧贫苦百姓之饥寒,极有可能让从贼百姓大幅度增加。”
“四正六偶,十面张网,以某之见,恐怕这网要成十张破网。”参谋部各人意见不一,赵岩心中却有自己的判断。
历史上杨嗣昌的四正六偶还是颇具成效的,只是最后张献忠、刘汝才等复反,把这十面张网一举破去。
然而此刻的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朝廷有了赵岩的输血,银钱倒是颇为充足,这四正六偶,十面张网之策恐怕会更具威力一些。
历史已经改变,谁又能预测到未来的事呢?赵岩也无法判断这四正六偶十面张网是否成功。
“若是成功了也好,流贼一灭,大明也能有个安定。”赵岩还是很希望流贼能够平定的,这有利于民族元气的恢复,赵岩也能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可以用于对外战争。赵岩接着问道:“辽东情况如何?可曾将汉民数量统计出来?”
“回禀主公,目前于我们掌控下的辽东汉民已有二十万余,朝鲜的汉民已到达六万余。”茅元仪回答道。
“让辽东参谋部将这些汉民全部移于辽东半岛的平原地区兴建农场,尽快上报所需耕牛、农具等物资所需。”赵岩命令道,“再把辽东军第一营投送到朝鲜,尽量收拢朝鲜汉民。”
“是。”
“现在多铎正在与济尔哈朗攻打沈阳,已经七八天过去了,应该有个消息了吧?”赵岩问道。
“还没有消息传回。”
……
多铎与济尔哈朗因为沈阳城内的正蓝旗固山额真不肯打开城门,随即对沈阳发动了进攻。
多铎手里兵马六万,加上辽阳、鞍山、耀州一线还有两万余兵马,如同是蚂蚁多得可以要死象了。
多铎态度强硬,第二天就对沈阳发动进攻,沈阳城上红夷炮多达上百门,再加上其余缴获的明军火炮,构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防御体系。
六万人附蚁攻城,城上火炮齐发,让这场攻防战变得异常惨烈,前几天多铎的进攻都被城上的正蓝旗挫败,折损人马达到五六千人。
其后几天,多铎从各地调来火炮,虽然不如城上的火炮多,但重在可以集中在一个点,对城墙上的火力进行了压制。
同时多铎向各旗旗主许诺,他荣登大位之时,他们从龙有功,必然重以封赏,同时向士兵许诺,攻下沈阳城,必定加饷。
双管齐下之后,终于收到了成效。在攻打沈阳的第六天,镶白旗的士兵冲上城头,城内正蓝旗终于奔溃。
数万大军随后冲进沈阳,一场混乱随之上演。一些士兵冲进豪格、代善等亲王的府邸,大肆抢杀。
多铎则冲进了皇宫,范文程当天见形势不对,在破城前已经早早的躲进了皇宫,当多铎一出现,马上跪倒在地,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好,好,范文程你果然是我大清的大忠臣。”多铎见范文程投靠,不由大喜过望。
这些汉人别的本事没有,这管理国事和出谋划策倒是有一手,多铎若无这些汉人辅助,下面也不好行动。
“陛下要想取而代之,必须先将黄台吉的亲信全部清洗。”范文程首先对多铎建议道。
“嗯,不错。”多铎点了点头。
“其次要将沈阳城内的形势稳定下来,以免伤了我大清国的元气。”范文程又建议道,“再则诏告辽东各地,黄台吉兵败朝鲜,已经驾崩,豪格、代善也以被明军击杀,为奉天命,豫亲王择日荣登九五之位。”
“哈哈!没错,没错,黄台吉已经死了,全死光了。”多铎舒心的哈哈大笑道,当年努尔哈赤驾崩之时,全因黄台吉,多铎与多尔衮之母才与之殉葬,再加上黄台吉掌控大权后,喜怒无常,打压了大贝勒阿敏,又打压了莽古尔泰,多铎对黄台吉已经是厌烦到了极点。
应范文程的建议,多铎立即让人在沈阳城的大街小巷维护秩序,一律禁止烧杀抢掠,同时让范文程拟定清理名单,准备布告文书。
范文程乘此机会,将以前得罪过他,或者对他有威胁的人统统列入名单之中,他身为黄台吉最亲近的汉臣,在这方面自然有发言权。
当范文程提交名单时,多铎正坐在龙椅上狠肏黄台吉妃子,场面看起来激烈无比。
与此同时,济尔哈朗则冲进了囚禁他大哥的宅院,将大贝勒阿敏放了出来,大贝勒阿敏见是弟弟前来救他,激动得抱着济尔哈朗留下了热泪。
“他日是大哥误会你了。”阿敏对济尔哈朗说道。
“大哥,是弟弟以前太过畏惧黄台吉了。”济尔哈朗低头道。
阿敏突然笑道:“哈哈,以前的事情我们就去说他了,今后我兄弟同心,定然能成就一番霸业。”
第一百一十六章 联合舰队
多铎按照范文程的建议,将黄台吉身死的消息布告了出去,然后也未按照范文程选的什么良辰吉日,只是将满清的高层聚在一起,立即进行了登基大典。
多铎本身就没什么文化,再加上满清上上下下,除了汉官之外,其余满人更没什么文化,也不在意什么吉日的问题。
黄台吉兵败身亡的消息一布告出去,全辽为之震动,就连辽西的明军也被惊动了,连忙快马向京师禀告。
崇祯接到消息,正困惑不解之际,赵岩已经发来了奏章解释。赵岩在奏章中称全无此事,黄台吉依旧还在朝鲜,只是多铎为了夺权才散布出来的谎言,崇祯方才放下疑虑,然后下了一道圣旨,催促赵岩进兵朝鲜,解救藩篱。
此时的辽东,赵勇的第一营已经连克复州、永宁、盖州,已经完全控制了辽东半岛,正在朝耀州、海州、鞍山、辽阳一线推进。那些文职人员也已经乘船来到辽东半岛,开始筹划农场的兴建之事。
目前已经进入了对外扩张阶段,赵岩深感那点人口并不足以填满土地,兴建农场就很必要了。
精耕细作是没有前途的,不仅劳累,而且个人产值很低。像大明各地地的粮食产量,就小麦来说,一些地方可以达到每亩三石,稻米在极个别地区甚至可以达到四石,不过那样累得很,一个人最多也就只能耕种十几亩地。
像登莱的情况则是每户给田五十亩,若是夫妻二人,则是一人二十五亩,所以登莱的农业生产,是介于精耕细作与粗放种植之间的一种模式,因此一亩地才只有一石的产量,若是绝对的精耕细作,亩产还会更高一些。
到目前为止,外地招募来的贫民虽然天天都有,但青州府始终没办法填满。
在这种环境下,以农牧结合、粗放种植的农场就很有发展必要了,虽然说这样的模式下,一个劳动力供养的人口并不比精耕细作的多,但肉类产量更高,而且抗灾能力更强,个人产值也高,同事不用那么累。
之所以抗灾能力会更强,则是因为若是灾年一到,有足够的土地作为缓冲空间,可以随意的在精耕细作和粗放种植的模式下进行转换。
按照勘探人员的初步预计,辽东半岛的耕地面积,大概有一千万亩,若是第一营能推进到辽阳,耕地面积就会上升到一千五百万亩。
而辽东的汉民,至多也就一百五十多万,这还得算上没有收复的地区的土地,若是将整个辽东的土地均分给这一百五十多万人,一个人分个几千亩都分不完。
农场的模式是登莱大学的一个新型专业,主要由西方来的传教士负责指导,再加上在青州进行了实验之后,最终将普通农场的规格确定了下来。
普通汉民,每户分给土地三百亩,其中两百亩作为草场喂养牛马,剩下一百亩用来粗放种植谷物。
辽东汉民多会养马,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屯垦,不出十年就会得到大量战马。
现在已经解救的辽东汉民已经达到二十六万余,共有七万户左右,每户三百亩土地,刚好能消化两千一百万亩土地。
虽然看起来土地不够,但实际上并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农民,赵岩还将在辽东兴建水泥厂、钢铁厂、造船厂等工厂,自然需要许多工人。
以现在山东的情况,是不可能向辽东移民太多人的,加州、北海道、澳大利亚这些地区都是赵岩首选的移民地区,那些地区必然还需要移民,可现在连青州府的充实速度都变得缓慢。
行政人员和登莱大学的农业系学员到达辽东半岛后,船队又开始向辽东运送各个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各种物资。
辽东战局也牵动着许多山东乡绅的神经,赵岩找龙口摆下庆功宴,那些乡绅纷纷前来龙口给赵岩庆贺,赵岩乘机向他们抛出前往辽东开设造船厂的建议。
不过那些乡绅和商人还是有些犹豫。
“各位无需担忧,建奴此番元气大伤,我山东军稳扎稳打,三年内复辽已成定局,若此时各位投出银钱在辽东开设船厂,船匠、技术本官皆会为各位提供,造出了海船,只要质量过关,一律从优收购。”赵岩对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