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四川的百姓,十有六七都是藩王的佃户,年年要给藩王交租。
  不过四川物产丰富,气候温和,粮食相比同一纬度的省份,能多种一季,粮食产量更高,百姓勉强还是能活下去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明末的四川贼患并不多,流贼皆不能在四川大发展。之所以会沦陷在张献忠手上,全因官员指挥错乱,和赵岩一同前往成都的邵捷春就是罪魁祸首。
  赵岩要在四川招募百姓,还得邵捷春帮忙才行。
  收了赵岩的银子,邵捷春一到成都,马上与赵岩配合起来,在各城镇、乡村发布告文,大力宣传赵岩的移民政策。
  赵岩也随之派遣人员,到各城镇设立移民登记处。
  同时怕招募不到人,赵岩还在四川提高了移民待遇,将免税三年提高到了四年,同时还对川人开放朝鲜。
  朝鲜与辽东不同,朝鲜隔着鸭绿江,以被赵岩掌控,清军绝对是打不过江的,在那里绝对不会遭遇兵灾。
  分给的田亩数量,一样是每户给三百亩。
  三百亩土地,这数字绝对吓人。那可就直接成为一个小地主了,只要经营好,就能过上富裕的日子。
  一时间四川百姓热议,许多百姓以为官府把三十写成了三百,不过到移民登记处询问,得到的答案都是三百亩。
  为了让百姓相信,登记处大力宣传赵岩的事迹,突出赵岩的爱民,及信守承诺的诸多优点。
  就算是生活安逸悠闲的四川百姓,许多都禁不住诱惑,纷纷携带家小和财物,前去登基。
  在官府的配合下,赵岩很快就在四川形成了一股移民热潮。
  那些长期受到藩王和官府压榨的百姓,纷纷丢下租地,扶老携幼的走上了移民的道路,赵岩自发现四川和后世的风气没什么差别后,便认定这里是一个优良的移民基地。
  四川人的纪律非常好,人品也是有口碑的。清末民国时期,十几万四川人凭借一腔热血出川作战,那样的风气在那个年代的其他省份甚少。
  将这些开化程度达到顶尖水平的川人移到殖民地去,就能彻底占领殖民地。
  赵岩直接把游学锋的辽东军步兵第一影留在了四川护送移民,并将军中的文人大半都留在了四川,而他则带着四千骑兵,走驿道前往陕西。
  经过半个月的行军,赵岩终于进入了汉中地区。一进汉中,便看到这昔日的富庶之地,此时已是残破不堪,到处都是饥民。
  赵岩一到,马上掀起了一阵风暴。
  汉中百姓听闻赵岩招募百姓移民山东、辽东及朝鲜,霎时从者如云,正如九年赵岩派兵入陕的情况一般。
  仅在汉中停留十日,赵岩便已招募到了十余万百姓。
  很快赵岩就与秦致远取得了联络,此时秦致远已经入陕近大半个月,招募情况十分理想,不过半个月,就从号称八百里秦川的西安等地招募到了将近百万百姓。
  “秦地也是一个良好的移民地啊”赵岩即欣喜,也悲伤。悲的是昔日富庶的八百里秦川,此刻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喜的是,他能在陕西招募到许多百姓。
  然而赵岩这样大肆招募百姓动静,却深深刺激到了紫禁城内的崇祯,然而赵岩必然不会放弃四川和陕西这两个移民处*女地。
  一场风暴正在喧闹的移民浪潮中酝酿。
  ————
  明天去扫墓……小菜尽量……
  !!!!!!!!!!!!!  1!
  !最!!小!!!!!!  6!
  !新!!!!说!!!!к!
  !!!最!!!!网!!。  !
  !!!快!!!!!!!!て!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君侧
  赵岩刚到陕西,便收到了一个令他怒气升腾的消息。
  根据朝中的山东党派官员泄密,崇祯正在接触多铎排出的使者,并且已经同意与满清议和。
  条件是满清称臣纳贡,并发誓永不侵犯关内。
  多铎对这些条件一一接受,目前满清在辽东岌岌可危,赵岩在南,其余明军在西。若是两面一夹击,不出半年便可收复辽东。
  辽西官军虽然不能与山东军相比,但与满清作战也是互有胜败,真正拼起命来,这支明廷的王牌军队并不比满清八旗差多少。
  明军与清军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内部松散,一个内部团结。而山东军的内部,只能用精密来形容。
  按照赵岩的打算,在弄到足够的人口,不至于让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之后,便要挥师全面收复辽东。
  当天赵岩思虑片刻,便让参谋人员起草奏章一封,呈送京师。
  赵岩让人起草的奏章很简单,内容只有寥寥一语,“建虏所提议和之事,若陛下欲准,可有颜对抛头洒血之山东百姓?可有颜对被掳辽东之汉人?可有颜对大明列祖列宗?”
  ……
  崇祯最近在紫禁城很不爽,全因赵岩。
  从各地上报的消息,赵岩一路收拢流民、贫民前往山东、辽东,并下发了对流贼的文书于中原广为张贴。
  仅于中原,赵岩便陆陆续续的收拢了上百万百姓。那可是上百万百姓,一旦被他安置起来屯田,到战时便又是十几二十万的兵源。
  再则让崇祯深感胸闷的是,赵岩开办的《大明日报》连日对赵岩不断‘鼓吹’,至少崇祯是这么认为。
  同时随着中原贼患的平息,赵岩又挥师进陕,一时其声望如日中天,被广大绅士、商人奉为武曲星。
  这些人还编出了什么:‘军中有一赵,贼寇闻之把命要。’的口号,到处给赵岩呐喊助威。
  崇祯七月初,还收到了郑芝龙的密奏,称赵岩乃是宋朝皇室之后,乃是赵匡美十四世孙。
  崇祯从前对赵岩只是忌惮,然而他从未想过,情况竟然因为《大明日报》的出现而急剧变化。
  再加赵岩乃是宋朝皇室之后。此时的崇祯,对赵岩已是欲除之而后快。声望如此高涨的赵岩,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王朝的地位。
  崇祯已经着手计划将《大明日报》收归朝廷,只不过崇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发行方式。
  若是用抵报的放行方式,远远达不到目前这样的发行速度。
  “皇上,已经查清楚了,《大明日报》乃是用‘济民客栈’传递,济民客栈虽称客栈,实则乃是驿站,每间客栈皆背马厩,时常有紧急信件以八百里加急之速传递于各地之间。《大明日报》便是依靠济民客栈,在山东刊印出后,即将报纸送与各省,后在各省刊印出迅速印刷。”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调查了大半月后,前来向崇祯报告,“另据查,赵岩于各省所设私人驿站,已达到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广、浙江、江西九省,止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七省未设。”
  “私设驿站,私设驿站,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手笔。”崇祯勃然大怒,他刚把驿站给撤了节省财政,可赵岩却开设布置私人驿站了,若是能与其通气,那还算可。问题是,此时赵岩从未向他上疏提起过。
  赵岩的此番行为,再次引起了崇祯的猜忌。
  “皇上,另外臣派往朝鲜的锦衣卫,查探到了一个消息,朝鲜王已被赵岩捉拿问罪,山东军以控制朝鲜全境,另从四川官员口中得知,赵岩入川后曾提过此事,未曾否认。”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继续说道。
  “好,好,很好,竟已在朝鲜自立为王,真是朕的良臣虎将。”崇祯被气得浑身发抖,对骆养性命令道:“继续查探此子行事。”
  “是,皇上。”骆养性诺道。
  “拟旨。”崇祯猛然回头对王承恩说道:“勒令各省查禁《大明日报》、济民客栈,严禁《大明日报》发售。”
  “陛下,这……这……”王承恩半天没下笔,小心翼翼的对崇祯说道:“这恐怕不妥。”
  “有何不妥?拟旨。”崇祯眉头一皱,对王承恩高声道,王承恩无奈,只好将崇祯的旨意一一写下,然后放置一边。
  “再拟旨。”崇祯这时又说道。
  “是,皇上。”王承恩连忙再次提起笔。
  “勒令各省督抚,严禁百姓迁移,另于山东邻省于边境广设关卡,拦截入山东之百姓。”崇拜一脸决然的说道。
  王承恩见这旨意,额头不由冒出了冷汗。但崇祯已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般要用雷霆手段限制赵岩的膨胀,心中不由叹了声,将崇祯的旨意写下,然后发往曹化醇处盖印。
  杨嗣昌得知此事,连忙进宫求见崇祯。
  “皇上千万慎行,此番朝廷新军未立,不可与山东挑起事端。”杨嗣昌奉劝道,他的十面张网计划刚确定没多久,流贼就被赵岩给压制了下去,让他看到了赵岩的实力是何其恐怖。
  “朕意已决,若再让此子放任自流,大明不存矣。”崇祯决然道,直接佛袖而去,完全不理会杨嗣昌的意见。
  ……
  八月初,赵岩带着十多万百姓一路行至西安,与秦致远汇合,赵岩一路上所见,富庶的关中平原经历十年的纷乱,此时已是破败,不过路上都有秦致远让人开设的粥棚,倒是让这片土地上的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地方上的百姓还是较多的,虽然流贼在陕西闹得厉害,但重要的城镇却没有被流贼攻克,关中平原的百姓近几年休养生息,人口上一定程度的恢复了一些。
  “自七月十一入陕,属下已经按照公子的决策,招抚了蝎子块、点灯子、混天星等大小流贼十三部,收拢流民一共四十余万,另于关中平原内广设粥棚,招募百姓近七十万人。”秦致远对赵岩报告道,“中原方面,后续又招募到了二十余万百姓。”
  赵岩点了点头,十分满意这个进度。
  从他在中原弄到了八十万人口,再加上后续的二十多万,以及陕西的一百一十万人口,此次西进一共弄到了两百一十多万人口。
  另外四川方面的数据还未呈报上来,不过四川盆地的人口密集,招募到五六十万不成问题,若是加大力度,招募到百万人也未尝不可。
  两三百万的人口,已经足够山东消化一阵的了。
  “陕西方面的官员反应如何?”赵岩对询问道。
  “自从洪享九出陕后,陕西兵事由孙传庭掌控,孙传庭此人对移民之事还算支持,不过并未多加配合,而是在四处扑救贼情。”秦致远对赵岩说道:“我山东军一进陕,关中已无贼患,孙传庭便带着三万兵马西进甘肃行都司进剿闯将李自成。”
  “孙传庭此人甚是孤傲,然却较为务实。”赵岩不由点了点头,孙传庭若是能向洪承畴那般圆滑,恐怕早已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现今陕西顽抗之贼,大多蹿入陕北、甘肃行都司,预计还有三大股,一为闯将李自成,二为曹操罗汝才,三为李部司部,除此三大股外,还有小股流贼上百。”秦致远言道。
  “明日我便带军北上,进剿陕北之贼。”赵岩在收到朝廷与满清议和的消息后,深感辽东之紧迫,此时却要加快进度了。
  “公子,西北之地风尘甚大,您还是先回山东吧您西进已将近三个月,山东军政还得您回去主持。”秦致远对赵岩建议道,“再则此番我们已经收拢二百余万人口,人口之事已经解决。”
  “无妨,陕北之地乃此行重中之重,陕北不可不顾。”赵岩摇头道,见秦致远面露不解,便对其说道:“陕北不产一物,自改元起天灾不断,已成流贼温床。此次西进,务必将陕北百姓悉数移出黄土高原,否则就算流贼平定,陕北亦是贫困之地,不适生存。”
  “属下明白了。”秦致远听完赵岩的话,才明白赵岩为何如此重视陕北。
  物产丰富的地域,天下到处都是,为何要将人困在贫瘠之地?那只会让百姓生活在贫困之中,还容易滋生动乱。
  陕西之所以如此混乱,全因陕北物产不丰,陕北边军在朝廷不发军饷的情况,想要活下去就别无选择,只有抢
  所以造成陕北先乱,然后再波及到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关中平原的情况。
  “禀告将军,参谋长来了。”就在这时,外面一个亲兵前来禀报,赵岩愣了愣,茅元仪跑进陕西来干嘛?
  “快请他进来。”赵岩连忙说道。
  不一会,茅元仪就急匆匆的跑进了赵岩的营帐,赵岩不解的对茅元仪问道:“止生为何如此匆忙?”
  “主公,大事不妙。”茅元仪喘着气,艰难的对赵岩说道。
  赵岩连忙拿出水壶,对茅元仪说道:“先喝口水再说。”
  茅元仪接过水壶,咕嘟咕嘟的灌了两口,哈的一声,这才说道:“主公,崇祯不知突然发了什么疯,要查禁《大明日报》和我们各省的驿站,更是勒令各省督抚,严禁百姓流动,还要山东各邻省设卡截留百姓进入山东。”
  “什么?”赵岩听了脸色骤变,怒道:“他朱由检到底想干什么?先是和满清议和,这会又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