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这个……嗯~”赵岩思索了片刻点头道:“那便改为首任首辅可连任三期,各党派席位三期内不变,待选举制度完善后,再进行内阁选举。”
“至于组阁方面,马上把陈钟盛叫来,让他从山东官吏中挑人组建民主党。”赵岩说道:“再让颜继祖从山东官吏挑人组建共和党。”
至于如何组阁,自然是赵岩说得算,他是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却要彻底限制君主权利。
“主公,《山东军事特权约法》中,还有几个漏洞,只明确规定了对外的军事特权,对内的特权还缺少一些,例如对犯罪人员的缉拿、惩办方面。”茅元仪仔细看了《山东军事特权约法》后对赵岩说道,“我们既然要掌控盐政、进出口税收,必然要铲除原有的利益集团,例如两淮盐商、郑氏集团两大势力。”
“不错,那就在《山东军事特权约法》中增加一条,山东军事集团,对商业、政治、军事罪犯拥有诉讼权。”赵岩补充道,对罪犯的诉讼前,自然是要进行抓捕了,所以这一条也就包含着军事惩办权,只不过不熟悉《大明律》的人,不会明白这条约法的深层含义。
《山东军事特权约法》,只是一个为了防止内阁反水的约法,若是内阁能够被赵岩遥控,这个特权约法有没有都无所谓,通过内阁一样可以达成目标。
“将军,陈钟盛求见。”这时赵岩的卫兵进来报告道。
“快请。”赵岩连忙说道。
不一会,陈钟盛从外面走了进来。陈钟盛进来看,看到赵岩和一群参谋坐在那里,桌上摆着一大堆的文件,不由愣了愣。
“时茂兄,近来可好?”赵岩起身笑问道。
陈钟盛苦笑了一声,说道:“还算不错,陛下对改革方案,还是听得进去的。”
“呵呵快坐。”赵岩拉着他坐了下来,没有理会他那句话。而是直接将三项约法,及修改后的《大明律》拿了出来,摆在他的面前。
陈钟盛粗略的扫了一眼各个文件,吃惊道:“持坚可是要君主立宪?”
“然也。”赵岩微笑点头道,同时对他说道:“这内阁首辅,非时茂兄莫属,到时你我携手,你主政,我主军,打造出一个汉唐盛世,不知时茂兄意向如何?”
“立宪自然好,只是这一条……”陈钟盛指着《丙子年立宪约法》中的第三条,神色十分迟疑。
赵岩自然知道他担心什么,在内阁每有军权的情况下,皇帝随时可以将内阁废除,赵岩呵呵笑道:“时茂兄无需担忧,若陛下想要废除内阁,山东军可起兵护法,再造民主共和。”
“如此,为兄便放心了。”陈钟盛笑道,赵岩也跟着笑了起来,内阁没有军权,也就只能依附于山东军的武力来执行内政,至于崇祯,可以在紫禁城安静的待着了。
陈钟盛自然也能看明白这点,不过他对于这方面并不是太过在意,只要能够推行改革便可。
就改革方面,其实陈钟盛的进展并不顺利。
首先崇祯并不是能完全听得进去,部分就是听进去了,下面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一时让他深感无奈。
若君主立宪能够推行,那改革便可以强行进行。
很快陈钟盛也加入了对约法和《大明律》的修改之中,至于建党的事情,全由赵岩去安排。
……
紫禁城内,崇祯在城外的寂静中久久无法入睡,杨嗣昌就一直跪在乾清宫外,不过崇祯却不想见任何人。
“也许朕就是大明的亡国之君,九泉之下,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崇祯悲伤的想道,虽然心中悲伤,但崇祯并未萌生出自杀的想法。
赵岩并非是流贼,山东军的纪律还是可以的,再则赵岩此次兵谏乃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就算是进了紫禁城,最多也只是将他囚禁。
杨嗣昌一直跪到半夜,崇祯还是不见,他只好垂头丧气的离开。
第二日,八月十九。
黎明时分,轰隆隆的炮声再次传来,早已就绪的第二营,在炮火的掩护下,从皇城的缺口冲了进去。
“给我顶住,杀一贼者,赏银五十两,后退者斩。”杨嗣昌亲自督师,手持尚方剑,在后面大喊道。
杨嗣昌的督战,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一些京营将领带着士兵,冒着炮火拼死前进,不过冲入城内的第二营士兵已经迅速的摆开阵形。
火枪手一排接一排的射出弹幕,后面的火箭兵还发射了一些近程火箭,拼死冲锋的京营士卒如同进入了绞肉机一般,在金属弹幕中不断倒下。
不过杨嗣昌的督军队,在后面不断的将京营士卒驱赶向前,不断的朝着第二营发起决死冲锋。
但京营士卒可不会决死,只是在严酷的军法下不得不屈服。
然而这样严酷的军法,在没有精神思想的配合下,是有一个限度的。屠杀式的作战进行了将近半个小时,京营的士气已经濒临奔溃。
这时第二营的火枪兵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因为枪管过热而炸膛的现象,火枪兵不得不从前面退了下来,长枪兵迅速顶上。
京营也失去了冲锋的锐气,不得不后退。
双方一时开始僵持,不过第二营迅速进行调整,新的火枪迅速的从后面运达,同时还拉了十几门125毫米攻城炮前来。
杨嗣昌一样开始部署,半个小时的战斗,京营阵亡士卒将近万人,可谓是死伤惨重,不过他手上还有五万可战之兵。
其中还有最为精锐的御马监羽林卫没有投入战线。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赵贼以下犯上,其心可诛。诸位只需打退赵贼的山东兵马,明日各镇援兵便可到达,到时既是众位升官加爵之日。听我号令,退者斩立决,杀贼一人赏银五十两,亡者朝廷发恤银五十两,赡养家小终生。”杨嗣昌双眼通红的对京营的将领喝道,他现在算是挡住一日是一日,至于援军什么时候到,杨嗣昌心中根本没底,按照时间来算,关宁军早就应该到了,可到现在,关宁军还是未曾到达京师。
“吾等誓为圣上效忠。”
“吾等誓为圣上效忠。”
京营将领呼喝道,一时声震云霄,就连站在紫禁城城墙上的崇祯,也听得一清二楚。很快京营的士兵知道了杨嗣昌最新发布的号令,一时亦重拾士气。
“效忠圣上,羽林卫杀啊”
羽林卫率先发起冲锋,京营士兵如同潮水一般,紧随着羽林卫的脚步,朝着冲进皇城的第二营冲去。
“预备,点火。”前方的炮兵指挥官看见冲来的人海,奋力的挥下令旗。
“轰轰轰……”十几门125毫米攻城炮在狭窄的通道内集体开火,十数颗炮弹顿时冲进人群中,直接滚出一条血路。
然后炮弹再次轰然爆炸,每个爆炸点都会让方圆五米内的人群倒下,125毫米攻城炮的炮弹弹片较少,但火药的爆炸力足以将五米内的人震死,震伤。
上百名士兵在前方,手持着火箭。
“火箭,放。”
命令一下,他们马上将火箭的引信点燃,然后手持着木杆,对准冲来的人海,‘咻’的一声,火箭的尾部冲出大量浓烟,那些士兵紧紧的将火箭抓在手中数秒后,对准冲来的人海镇定的将手松开。
“咿……”火箭顿时冲了出去,直接冲进人海之中,在人海中的火箭满地的乱蹿。
“轰轰轰轰……”爆炸声不绝于耳,再次将许多京营士卒炸倒在地。
“第一排,预备……”
火枪兵再次上前。
“放。”
炒豆子般的枪声乍然响起。
“第二排……放~”
“第三排……放~”
“炮手预备……点火。”
在狭窄的通道中,火力持续的倾泻,比入城时的火力强大了不止一点半点,冲在前方的羽林卫,连第二步兵营的边角都没摸到,就已被密集的火力打得死伤惨重。
不消片刻,羽林卫已是悉数覆没。
第一百四十九章 武力威逼
羽林卫的覆灭,就如同一块小石头投进汹涌的波涛中,很快淹没在后面的人海之中,后面的京营士卒依旧拼死冲锋。
他们此时,并不缺少精神支柱。
后面看着他们的皇帝朱由检,便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且朝廷保证愿意给亡者发放抚恤,更会赡养家小。
这让许多京营士卒来说,已经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
在这个思想混乱的时代,忠君思想,依旧占据着主流,只不过这对很多上层阶级来说不值一提。
但对下层阶级来说,他们并没有过多接触那些思想,只要君主一句话,他们便能热血沸腾的进行效忠。
这是一场对与错,忠与逆交杂的战争。
“杀啊”后面的士卒拼命的呐喊着,奋力的向前冲去,很快就被子弹射倒地,但是后面的士卒却是前仆后继的向前。
但他们的前仆后继,并不能给他们带去胜利,甚至连逾越一步都不可能,在猛烈的火力下,京营被打得不断后退。
“尚书大人,贼子火器太过犀利,我等各营冲不过去啊”一个被炸的满头是血的将领跑到杨嗣昌身前跪地哭道。
“冲不过去,也得冲过去。”杨嗣昌闭了闭眼,然后猛然睁开说道,但却不敢看那将领的惨状。
他心中也在滴血,谁人又能够铁石心肠?
此时崇祯也在看着,他站在紫禁城的城墙上,手上拿着山东造的单筒望远镜,居高临下的看着。
一条条生命,在他的眼底逝去。
可是却依旧无法冲过山东军的火力阵线,甚至无法摸到山东军的边角。这时崇祯看到,山东军的后阵,已经架起了数十门火炮。
“轰轰轰……”
如同闷雷一般的炮声陆续响起,崇祯放下望远镜,在和煦的朝阳下闭上了双眼,那温暖的阳光照耀在身上,但他的心却是凄冷的。
“回宫吧”崇祯半响转身道。
“起驾回宫。”
……
赵岩在皇城外等待着战报,当他听闻城内抵抗激烈时,马上将炮营调了上去,炮营的220门125毫米榴弹炮进去了大概三分之一。
一时间城内炮声大作,榴弹炮如同下雨一般从京营兵马的头上掉下,所有京营士卒顿时陷入无力的惶恐之中。
当人们面对这样的强大武器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还击。
唯有无力、彷徨与惊慌。
誓死抵抗的京营,在榴弹炮的轰炸中,快速的败退。
“全体前进。”王征立即抓住时机,下令前进。
第二营在炮营的掩护下,迅速在皇城中推进,随后第三骑兵营也冲入了皇城,迅速在各个街道上冲杀。
骑兵自然是不善巷战的,不过在开阔的皇城通道上,却是如鱼得水,只要不深入到那些小巷子里就可以了。
京营的士气集体崩溃,再也无心抵抗。
在朝廷必败的情况下,什么抚恤,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更何况,山东军是来清君侧的,不是来戮君的。
只要跪地乞降,便没有生命危险
士气崩溃后的京营,直接陷入了混乱之中,不论杨嗣昌的督战队如何砍杀,就是没办法阻止士卒的溃败。
一些士卒甚至将武器砍向督战人员,许多督战人员直接躺在血泊之中,这又造成了更大的溃败。
就如同决堤的洪水般,京营彻底完蛋了。
王征开始带着人在皇城内四处冲击还在反抗的京营士卒,第三骑兵营则在到处的抓人,将溃败的京营俘虏。
紫禁城的城门依旧禁闭着,那里是皇帝的寝宫,上朝都是在门口的太和殿,平时文臣武将都没有什么机会进去。
城内的捷报不断传出,赵岩嘴上露出了一丝冷笑,命令道:“活捉杨嗣昌。”
“是。”
传令兵迅速进城。
不一会,城内便响起了一片,“活捉杨嗣昌。”的呐喊声,杨嗣昌在紫禁城的城下听到山东兵的呐喊,脸色瞬间苍白。
杨嗣昌拔出尚方剑,横在了脖子上。
“督臣,不能啊”边上的护卫见此,连忙将杨嗣昌手上的尚方剑夺下,杨嗣昌大喊道:“不要拦我,不要拦我。”
不过杨嗣昌很快就被一群护卫架了起来,以阻止杨嗣昌的轻生行为。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正午,在炎炎的烈日下,城内的京营死的死,降的降,一群山东军将杨嗣昌给围了起来。
“放下武器。”那些山东兵高声喊到。
“放下武器……放下武器。”在不断的胁迫下,杨嗣昌的护卫们一一扔下武器,很快被控制了起来。
杨嗣昌当场被擒,不过看上去却好似很平静的模样。
赵岩这时见皇城已被控制,便策马进城,不一会便听人回报,杨嗣昌已经擒下,赵岩不由露出了笑容。
这次清君侧的替罪羊,非杨嗣昌莫属。
虽然说杨嗣昌只是负责出谋划策,朝廷会做出议和和查禁《大明日报》、济民客栈及禁止百姓移民山东,皆是崇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