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只要有钱赚,那些东西管他们屁事。
  再说赵家手上掌握着制造玻璃镜的秘方,练点乡勇自保也是常理。
  只是这交易方式上有一些商人担忧了,问道:“赵公子,现今登莱二地匪盗横行,我们运货到登州很是不便啊!”
  “对啊!不如就在济南城贸易如何?”
  “诸位不必担忧,我赵家已编练出一支乡兵,半年内必然将登莱官道附近的匪盗扫清,若有商队到登州,可由我赵家乡勇护送。”赵岩回答道,现在赵家能造玻璃镜的事情已经传出了,自然要拿点武力来震慑宵小。否则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还意味赵家就是软柿子可以随便捏的。
  只是许多大商对于赵岩的豪言不置可否,不过有人护送倒是还算保险。
  宴席结束后,赵岩随即带着人返回黄县。
  正月十五过后,气温开始慢慢回暖。过段时间春小麦就要播种了,红薯也要插苗下地。
  赵岩回到赵家堡,随即对在赵家做事的文人进行选拔。
  一共提拔了三名精通屯田方面的文人升为集长,各负责一个集。其中能力最强的唐正泽则被任命为赵家的农业部部长。
  张步云被任命为民政部部长。
  这个农业部和民政部的这两称呼一出现,倒是雷倒不少人。这个年代还没有所谓农业局这东西,赵家的部门倒是设了不少,也有点见怪不怪了。
  军器局、医药部、商业部、农业部、民政部、运输部、招募局……
  反正是天高皇帝远,爱怎么搞怎么搞,现在登莱这么乱,谁会来管他们?
  农业部负责屯田方面的管理,主要负责农业、养殖方面,而民政部自然是管民政的了。
  屯田方面的长官任命后,屯田方面就不用赵岩去操心了,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就行。
  处理完人事变动的安排,赵岩又一头扑进了练兵当中。
  三百六十名家丁开始了会操大比,这次大比的项目只有队列和枪术两项。
  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各自带着一伍家丁,整齐的排列在校场上,每个家丁脸上都是面色凝重。
  这次大比将有一些人被淘汰。
  同时将根据个人枪术确定士兵的等级,有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之分。
  若是个人技艺达到标准,则可晋升为二等兵,并可保留当前月薪五两的待遇。若达不到标准,则降至三等兵,月薪只有二两银子。一等兵则需立功才可晋升,月薪将提至七两。
  三百六十名家丁人手一杆长枪,闪着寒光的枪头,将三个方阵变成了刺猬一般的存在。
  赵岩那粗暴的喝令声响起,三个小方阵整齐的随着号令左转右转。
  “前进。”一声大喝,三个小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发出砰砰的声音,一步一步的朝着前方迈进。
  赵岩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在队列上终于是有了模样,挥手喝道:“平枪。”
  “平枪!”
  “平枪!”
  “平枪!”
  三名伍长喝令之下,前两排的长枪兵顿时压低长枪,将锐利的枪头对准前方,四米的长枪,组成了一道森然的防线。
  任何试图冲击的敌人,都要先挑战这一根根令人生畏的枪头。
  “杀……”
  “杀……”
  “杀……”
  震天的呐喊声中,一根根长枪刺出。
  “冲锋……”
  “冲啊!”三伍士兵手持长枪,向前方发起了冲锋。快速的冲锋中,队伍依然保持得较为整齐。
  在一片刺击声中,阵前的一堆草人被扎倒在地。
  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混乱,赵岩满意的点了点头,长枪兵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近战占便宜。
  一寸长一寸强!
  但关键在于队形不能乱,必须有一个整体的配合。
  队列演示之后,进入个人技艺考核项目。赵勇、林毅、王文岳三人挺胸收腹的站立在赵岩面前,赵岩点头赞赏道:“你们三个队列练得不错,不过还需继续努力。”
  “是,长官。”三人齐声喝道。
  “这次考核过后,将要进行改制。同时还将建立一支骑兵营,你们三个谁有兴趣?”赵岩对他们三人问道。
  三人互相看了看,然后赵勇和王文岳的目光落在了林毅身上,林毅在来赵家之前曾当过马匪。
  过了一会林毅上前一步说道:“报告长官,我有兴趣。”
  “那骑兵营就由你来带吧!”赵岩点了点头,所有家丁中,也只有林毅的马上功夫最好,赵岩马上作战的许多东西都是林毅教的。
  ……
  考核一直进行到了日落,最终统计出,有两百多名家丁获得二等兵晋升资格,有一百多人考核不及格。
  赵岩从里面裁掉了三十人,赵家堡再次开始了募兵。
  这次募兵赵岩借鉴戚继光在兵书上所提的方法,不要胆小的,也不要胆子太大的,更不要在官府中做过事的。
  但他并没有完全按照戚家军的募兵标准,有些的标准还是变动了一下,鼓励识字的文人入伍当兵。
  兵源有些紧张,这个冬天招募到了一万多流民,正都分配到了各个工地以工代赈。
  军器局、窑场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地方。特别是烧制砖头和水泥的窑场,就有几千人被分配到那里。
  但这一万多流民当中,青壮比上一批流民少了很多。
  所以还得从屯招募青壮,那些青壮断断续续的操练了几个月,也初步有了个样子。
  如果他们被选中,分配下去的田地则租给新招募的流民。
  计划将从屯地招募五百人,根据乡勇大比来争夺这五百个名额,另外再从新招募的流民中选出一千人。
  人口是一个制约军队规模的问题,人口还是太少。得尽快弄个官面上的身份,否则不能出去光明正大的募兵。
  目前这个情况,也就只能扩招一千五百人。从这批还为安置的流民中选出的一千人,其中五百人是选拔严格的长枪兵,另外五百人是招募标准稍差一线的火枪兵。
  就在这时候,赵岩听到军器局的工匠禀告的消息,水轮机已经制造出来了。
  赵岩不禁大喜,连忙敢去查看。
  水轮机打造出来了,造枪造炮还会远吗?
  ——————
  昨天是光棍节,忘了问候一下各位同志。。。。
  今天光棍的码完这章,求下推荐票、收藏!!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二章 乡兵武演
  当赵岩赶到河边时,马上看到了他在图纸上画出的水轮机,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水轮机,水头估计也就十几米。
  周铁匠正带着人在数着钻头,一边插着一炷香,已经燃烧到了尾部。
  “东家来了,东家来了。”几个工匠提醒道。周铁匠只是点了点头,依旧聚精会神的数着钻头。
  赵岩微笑着点了点头,小跑的跑进人群之中,看着周铁匠在那数着。不一会,一炷香终于烧完了,周铁匠喊道:“一炷香1365转!”
  “东家,水轮机造出来了,一炷香1365转,可比用锥子快多了。”周铁匠一抹额头上的汗水,欣喜的对赵岩说道。这个正月周铁匠连年都没过,每天带人扑在上面,终于把水轮机弄了出来。
  “不错。”赵岩满意的点了点头,“一会每人去帐房领十两银子。”
  “谢东家。”周围的工匠欢天喜地的道谢答,在赵家做事就是舒心,东家给的待遇比外面好多了。
  有些工匠想起以前在官府当匠户的日子,再对比如今的生活,不禁落下了热泪。
  水轮机既然造出来了,就要把水轮机运用到实际生产之上,赵岩画了个钢制钻头出来,让周铁匠带人打造,并装到水轮机上。
  火枪和火炮过不了多久就能生产出来,赵岩心情大好,在军器局待了半日后,赵岩着手开始对军队进行改制。
  首先任命赵勇为第一营营长,王文岳为第二营营长,林毅为骑兵营营长。
  步兵营每营750人,其中500人为长枪兵,250人为火枪兵,采取的战术是长枪兵分成两个横队,每个横队列成5排,每排50人。火枪兵则列于两个横队的两边,及横队中间的路口,也就是三个口上。
  在对敌时火枪兵排成三队,次第开火,开火之后退至后排装弹,后一排顶上,一排跪地,一排站立向敌军射击。
  敌军靠近后火枪手快速从三个口后撤,横队靠拢,与敌军进行近战。后边的火枪兵这时应该拔出近战武器,协助方阵作战。
  骑兵营则计划招募三百人,作战时骑兵列于方阵两翼策应,当敌方队形出现混乱时可以出击给敌军制造混乱,配合步兵击溃敌军。若击溃敌军,骑兵则负责追击、俘虏敌军。同时骑兵还可以用来攻击敌人薄弱环节,偷袭地方重要的战略地点。
  步兵营之下,设3个连,每连250人,连下设5个排,每排50人,排下设2个班,每班25人。每连各自配备侦查骑兵5人,营配备侦查骑兵20人。
  由于目前缺少兵源,只能暂设3个连,方阵的纵深也只有5排。
  标准营的长枪兵人数应该达到1500人,组成三个横队,每个横队10排长枪兵,这样的纵深在面对骑兵时才够保险。火枪手的人数应达600人,三个横队的四个路口各分布150人,以第轰击敌军。
  这还未算炮兵的人数,加上炮兵的话,一个营的士兵数量应该会达到2500,再加上一些其他辅助兵种,数量可能会达到3000人。
  后勤方面,则是士兵带5天口粮,各营带10天粮食,团带3个月粮食,建立一个有层次的补给系统。
  当然,这只是计划。目前军队还没建立起来。
  不过募兵已经在进行了,长枪兵一半从屯地选拔,火枪兵则从那些未安置的流民中选拔。
  骑兵方面,则招募会骑马的青壮,再由林毅加以训练。骑兵营暂定三百人,主要是马匹不够。
  至于之前淘汰下来的三十名家丁,则分配到各屯地当副团练,以后屯地规模扩大后,则转正。
  赵岩采取两种生产制度,一种则是屯田制度,一种则是当下时代流行的保甲制。
  流民与俘虏分配至屯地生产,所交地租更高。保甲制则是针对那些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村落,所交的田赋更低。
  当然,现在赵岩又没官面上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去向那些村落征税。
  在春播前,三十个屯地的青壮都放下手头的事情,在各屯团练的带领下,参加了第一次乡勇大比。
  三千多名乡勇各自带着下发的武器,赶赴赵家堡。在赵岩的主持下,乡勇大比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这天几乎三个堡的人都来了,到场的人数将近两万。
  每个参加大比的青壮都摩拳擦掌,上次在招募中落选,这段时间他们顿顿吃得饱,又勤奋操练,许多青壮身上都透出一股自信。
  赵岩坐在看台上,赵全、赵勇、林毅、王文岳一干核心人员坐在两旁,另外有农业部的唐正泽,民政部的张步云,以及三堡集长一干人等。
  看着三千名青壮列成整齐的三十个方阵,赵岩对赵勇说道:“开始吧!”
  “是。”赵勇站起身,走到看台前方,将手中令旗一举,喝道:“武演开始,一屯乡勇上前。”
  一百名乡勇在团练的带领下,手持长枪迈步向前。赵勇挥舞着令旗,发出一个个号令,那屯乡勇在号令中回荡着整齐的杀声,乡勇随着号令作出反应。
  “呵呵!这几个月看来他们没少下功夫。”赵全看着下面那还算整齐的队列,笑着说道。
  赵岩也笑着点了点头,这些乡勇在队列上的训练进度虽然不能说整齐划一,但也还凑合,业余的训练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难得可贵,若是时间长一些,在队列上完全能够达到标准程度。
  随着一个个屯地的乡勇上前接受队形检验,几个时辰后开始了全体演练。
  “第一排,以为我基准……”
  “第二排,以我为基准……”
  “第十排,以我为基准……”
  随着一声号令,三千名乡勇再各自屯长的带领下,每屯乡勇排成两列,每列50人,5个屯组合成一个50人10排的横队。
  30个屯共组成6个横队。再每个屯长的带领下,竟然十分快速的就组成了6个横队,如林般的长枪森寒而立。
  张步云神色不由一寒,以往看到那些屯地的青壮训练,他不太懂兵事也看不出什么门道,只是感觉那些团练每天让人左转右转有些傻。
  但看到刚才三十个屯地的乡勇在之前没有配合过的情况下,迅速在团练的指挥下组成六个横队,这才知道其中的作用。
  他虽然不懂兵事,但也知道阵形在战场上的地位有多重要。更是被眼前这壮观的场面给慑住了。
  “平枪。”赵勇喝令道。
  “平枪。”
  “平枪。”……
  在呼呼声中,六个横队前两排的乡勇将长枪端平,两把长枪一前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