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税颜庑┎A萌プ霾AЬ怠?br />   来到玻璃厂,玻璃厂里十分忙碌。
  里面的工人正在烧制玻璃,工匠们熟练的将玻璃溶液吹制、压制成一个个玻璃制品,玻璃镜并不在玻璃厂里加工,而是在赵家堡内加工。
  经过四年的发展,玻璃厂的规模已经发展得很大了,员工数量达到五千多人,每天都能产出大量的玻璃。
  最赚钱的还是玻璃板,玻璃板可以用来做镜子,还可以用在建筑上,因为透光性非常好,所以很快在山东的建筑行业普及开来。
  其次就是工艺品,随着工匠的技艺愈加精湛,各种各样的精美工艺品随之出现,这些工艺品的销售量已经开始大幅度攀升。
  虽然质感上不如琉璃、玉器、瓷器,但由于玻璃工艺品价格低,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在大明虽然卖不到太高的价钱,但在海外的土著眼里,这东西比黄金还值钱。
  玻璃板和工艺品之后,就是用于其商品包装上的了。
  最先采用玻璃的商品,是登莱的红薯酒。但事实证明,红薯酒并不好卖,这东西喝上去就像是白开水加酒精,在大明只能走低端市场。
  但由于价格低,包装较好,销量还是比较大的,但利润却是没有多少。
  红薯酒的包装很快启发了山东的酒商,也跑来玻璃厂订购玻璃瓶,陆续出现了三个使用玻璃瓶盛装的白酒品牌。
  由于玻璃瓶成本低,卖相好,除了酒之外,还有许多食品类的东西采用了玻璃瓶的包装。
  山东的商品品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
  自从赵岩的《工商规鉴论》出现后,许多商人都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大明各地都刮起了一阵品牌风。
  随着一些商品的销量扩大,对玻璃瓶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玻璃厂在济南已经开了一个分厂,专门生产各样式的玻璃瓶。
  玻璃厂最高端的产品,无疑就是光学镜片了。
  望远镜,瞄准镜,都是玻璃厂制造出来的,随着扩军计划的展开,望远镜的需求量比较大。
  军部再次向玻璃厂订购了一批望远镜。
  赵岩在玻璃厂视察了一下实验室,实验室有很多间,分别研究不同的项目。
  不过核心的一点,就是研发新的玻璃品种,以及玻璃的生产效率。
  玻璃的潜力远远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玻璃在后世琳琅满目,作用也各有不同,研究的主要方向,还是军用。
  实验室里每头都在做大量的实验,正尝试着用不同的材料来烧制玻璃,为此已经得到三十几种的新型玻璃。
  这些新型玻璃很多都毫无实用价值,不过成果还算不错。
  赵岩来到玻璃厂,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扩大玻璃板的生产能力,明年玻璃镜要走向平民化了。
  再过几年,等失去暴利后,就可以把玻璃厂的大部分产品都丢给那些商人来经营,留下实验室就行。
  第一百八十六章 决战浑河之畔(上)
  辽东
  寒冷的冬夜,人人都躲在帐篷里,不敢面对外面的寒风。
  外面实在太冷了,若是在外面站着不动,极有可能被冻伤,衣衫单薄一些的人甚至会被冻死。
  黎明还未到,度过浑河的山东军军营内,便已是一片喧腾。
  各营已经早早的把士兵唤醒,然后埋锅造饭。
  多铎一夜未睡,山东军已经兵临城下,连夜都在调兵遣将,同时沈阳城内的金银珠宝要带走,铠甲兵器要多带,城内满人统统都要撤离。
  之前虽然有准备,但却那么彻底。
  虽然说山东军还没有回信,但多铎很自信,自信山东军必然不敢妄动,以他对山东军的作战风格来看,山东军非常重视辽东的汉民。
  他觉得山东军还在考虑,但最终还是会妥协的。
  然而多铎却低估了山东军荡灭满清的决心,而且是不惜代价的决心。
  黎明的曙光出现在了辽东平原的地平线上,冬季的黎明来得很晚,将近六点多天才出现一些蒙蒙的亮光。
  然而黎明刚降临,山东军的九万兵马已经吃过早餐,正肃然待命。
  “出发。”刘恒一声喝令,不一会,全军便浩浩荡荡的杀向七里外的沈阳。
  清军的营寨就设在山东军五里外,清军埋锅造饭时,多铎已经接到消息,先是一愕,然后高声问道:“他们难道想打吗?”
  “臣……臣不知。”范文程结结巴巴的说道。
  “吹号,迎战。”多铎杀气腾腾的喝令道。
  ……
  山东军刚行出不到一里地,清军便已在远处等待。
  清军十万骑兵,如同人海一般,伫立在山东军两里外形成对峙局面。多铎昨日连夜将抚顺的两万清兵调回,他手中的骑兵已经达到十万。
  然而这十万人中许多都是新兵,不似原来的八旗那般身经百战。除了这十万骑兵,从后面陆续由赶来了两万步军,加上多铎连日调回的四万步军,兵力已经达到十六万。
  而对面的山东军,只有8。8万,其中还有三万是收编的汉军八旗。
  多铎有意和谈,再次派了一个信使过去,然而山东军却是断然拒绝。多铎面色铁青,阿敏看着对面的山东军,虽然没和山东军打过几次,但心中却是发寒,对多铎说道:“皇上,我们还是撤吧”
  “撤?往哪里撤?”多铎呵斥道:“我们现在一撤,这些明狗马上就会咬上来,我们的族人若没了,我们还有翻身之地吗?”
  阿敏听了不由默然,若是撤退,山东军一旦咬上来,恐怕到时更得完蛋。毕竟现在还有十六万大军在手,一旦撤退,首先死的就是那六万步军。
  步军一失,骑兵倒是能跑,但他们的族人用什么跑?
  族人都死光了,他们拿什么翻本?
  “战,现在只有战。”多铎大吼道:“此战,系我大清国运,系我满洲一族生死,谁若敢退,一律斩首。”
  “是。”个旗的额真们听到多铎如此说,不由也是一股热血上涌。
  多铎以下死战之决心,正黄旗直接分散各旗督军,一时各旗也纷纷凛然。
  对面的山东军,此刻早已摆好阵形。
  两万骑兵分布两翼,步兵排列中央。三万炮灰部队则在最后面,这些炮灰部队并非不能打硬仗。
  山东军同样有严酷的军法——退者斩
  只是这些炮灰部队是用来巷战的,不是用来野战的,手上没有火枪,不适合排在最前面。
  这一举动让后面的炮灰部队很是感动。
  本来以为这次作战,他们要冲在最前面,没想到却把他们放在了后面。
  双方都在排兵布阵,一时都未发起进攻。
  山东军的炮兵甚至连一炮都没开,就那样放任清军在一里外铺开阵形。清军自然知道山东军有强大的火炮,但此战已经不容后退。
  多铎布置完依旧呆在中军指挥,因为他不想被炮弹轰死,所以早早准备了个铁屋,这个铁屋是用生铁打造而成,红夷大炮都只能打出一个凹陷的缺口。
  山东军的榴弹炮远远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挡下爆炸弹的弹片完全不在话下。
  然而多铎却不敢率先发动进攻,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信心。清军中很多士卒看着远处排列成一个个方阵的山东军,很是紧张。
  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山东军手中。
  参谋部众人登上指挥车,看着远处的清军阵形,研究着进攻方案。
  “他们的步军在中,骑军布置在两翼,和我们如出一辙。”
  “满清的步卒无需去管,这些步卒跑不了,重要的还是两翼的那十万骑兵,此战,最好是能将他们全部歼灭。”刘恒说道。
  “那便先攻左翼或者右翼,先用炮火覆盖,然后步兵反正全体前进,攻击侧翼清军骑兵。骑兵部队则伺机而动,若清军向步兵冲锋,则斜插而过……”一名参谋建议道。
  “不错。”刘恒赞同的点了点头,“满清的这个阵形,最大的缺陷就是他们的步兵无法像我们的步兵营一般发挥作用,又把骑兵分成左右两翼。”
  “传令,炮击清军右翼。炮兵营打击清军火炮,第一步兵营准备进攻清军右翼,左翼骑兵配合作战。”刘恒随即下达了命令。
  炮击很快开始了,三个步兵营,每营火炮两百门,一共有火炮六百门,加上炮兵营重炮二百五十门。
  八百五十门火炮,突然陆续开火。
  只听见轰隆隆的炮声接连不断,成片的烟雾在阵后升起。炮弹一颗接一颗的升上天空,向清军右翼砸去。
  那可是八百多门火炮,每秒将近三十发炮弹从天而降。但那两百多门重炮,打的却是清军的火炮。
  清军的火炮都是放在前面,非常的显眼。
  突然炮轰之下,清军前面的火炮纷纷被摧毁。
  而右翼的清军骑兵,在炮击之下,便是一阵人仰马翻,阵形被炮击得一片混乱。
  “右翼给朕冲上去。”多铎在铁房子眼皮一跳,见山东军发动炮击,便知道决战开始了。
  清军不可能傻傻的站在那里被炮轰,唯一的办法便是冲上去。
  此时山东军没有防御攻势,而是在堂堂之阵,多铎便下令右翼冲锋,他相信,在没有防御攻势的情况下,五万打两万,绝对能够取得胜利,虽然代价可能会很惨重,但山东军咄咄逼人,他们已经无法逃避。
  在多铎下令冲锋时,山东军的左翼的第一步兵营也开始前进。
  在赵岩的指挥下,第一步兵营跨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方的清军逼近。刚走出几十米,突然前方的清军骑兵便开始冲来。
  “停止前进,第一排预备……”赵勇高声喊道,第一步兵营马上便停了下来,前面的火枪手开始准备。
  “第一排预备。”
  “放……”
  清军还在五百米开外,第一排的火枪手在号令声中便开了一第一枪。
  子弹沿着膛线射出,五百米外冒着炮弹冲来的清军,前方的骑兵突然倒下一排,远处的清军被打蒙了。
  那么远,竟然也打得到?
  新式火枪在战场上,给了满清出乎意料的打击。
  第二排火枪手迅速上前,瞄准前方冲来的清军,再次扣动扳机,将枪膛内的子弹射出……第三排继续上前。
  每一次射击,都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冲来的清军不是马匹中弹就是人体中弹,在密集的冲锋中,总由一个倒霉蛋。
  他们身上的棉甲竟然连一点效果都没有。
  不过装填速度却比以前的步枪慢了。但射击次数,却比以前的增加了十次齐射以上。
  冲来的清军,在炮弹与火枪的配合下,一路冲一路死,但冲来的清军实在太多了,还是不断的向前推进。
  这次清军的战马,好似都经过了特殊训练,虽然还是有一些马匹发狂,但大部分还算正常。
  马上的清军显露着狰狞的面孔,鞭策着战马向第一步兵营冲去。
  好像在他们看来,只要冲过去,就能赢了
  当冲到山东军一百米外时,右翼的清军已经死了上万。而山东军的火炮,还在不断炮击后面冲来的清军。
  “火枪兵后撤,上刺刀。”
  “后撤,后撤……”
  三千名火枪兵迅速的从五个通道鱼贯后撤。前面的一千五百名长枪兵,排成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五百人。
  前两排的长枪兵直接将长枪的末端放在地上,将长枪斜竖着对准冲来清军,让这个枪阵活脱脱的变成了一个大刺猬。
  冲来的清军,直接撞到了第一营的枪口。
  最前面的清军冲到枪口面前,用的直接撞了过去,马匹直接被穿了个大洞,有的急急忙忙的拉紧缰绳。
  最两排的长枪兵整个人蹲在地上,一手扶着柱在地上的长枪,另一只手还拿着一把,面对高速冲来的骑兵,前排的长枪兵在阻挡的时候经常连枪带人都给撞飞。
  通过在大明的欧洲雇佣兵的口中了解到,欧洲的步兵便使用这种战术来对付骑兵。于是长枪兵开始使用这一套战术,前面的长枪兵准备两把长枪,在地上挖个浅坑,把枪尾放在坑中,敌人撞过来,可以把冲击力转移到地面。
  长枪足由四米长,两排的长枪兵足以将冲来的骑兵阻挡下来,只要把这些骑兵的速度降下来,就十分好解决了。
  呆在原地的骑兵,绝对打不过步兵
  ————
  今天早点更新,,,,另外存稿告罄了……
  兄弟们还是点月票吧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战浑河之畔(中)
  前方的清军纷纷撞在长枪兵伫立的长枪上,那些马匹毫不留情的被当场刺死,硬生生的将那些冲锋的骑兵拦了下来。
  后面的清兵见前面的骑兵突然止住,只好降下马速,就像是连锁反应一般,层层停顿了下来。
  冲锋的优势,被竖在地上的枪阵弄得荡然无存。
  眼见清军的冲锋停了下来,前方的长枪兵快速的将手中的长枪一扔,抓起另外一把长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