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治世
没有人知道下一刻那火箭会砸到哪里,只能毫无目的的在山寨内四处乱奔,土匪头子缩着脑袋,大吼大叫着指挥着喽啰救火。
可这山寨里虽有水源,但却是一个小泉眼,人畜喝水虽够,但却不够救火。
轰轰轰的一连窜爆炸声在山寨内响起,几乎山寨的各方位都遭到了打击,大火不可逆转的熊熊燃烧了起来。
终于控制不住了,山寨内的土匪如同泄闸的洪水般,砍死了守门的土匪,直接从山路上冲了下去,然后跪在剿匪大军的前方叩首乞降。
赵勇手下的士兵十分熟练的控制了俘虏,赵勇一声令下,直接冲上着火的山寨,不到一刻钟,这窝土匪的头领就被砍了脑袋。
赵勇令人问清楚了这土匪头子的名字、绰号,然后让人快马送到各州县传首,最后送到栖霞放于亭梁之上。
……
“咚……咚……”只见一匹快马冲进莱阳城,一人提着首级,一人敲着锣鼓。
听到这声音,莱阳城的百姓顿时知道是什么来了,一时间那两名骑兵的两旁立刻聚集了许多百姓围观。
只见一个满是络腮胡子的大汉带着一群健壮的汉子,在街角默默的看着。
“这次哪个土匪?”那长着络腮胡子的大汉问道。
“大王,那是栖霞的霸世龙,没想到他也被砍了。”
那汉子脸色一变,半响无奈的叹了口气:“哎,这次官军动真格的了,不到半个月砍了就剿了四十多窝土匪,估计也快到我们莱阳了,我们……我们还是去自首吧!”
登莱二府最近特别热闹,几乎每天都有快马前去传首,每到传首时刻,往往会引起一片围观。
其中又以莱州的土匪最多,骑兵营加上第二营的龙骑兵机动速度非常快,有时甚至一天会进行三场战斗。
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无不预示着这次是真格的。登莱二地的土匪,无一不是心中忧虑与震惊。
一些土匪终于承受不住压力,主动前往官府自首。自首起码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今后也有个光明正大的身份。
但一些土匪过惯逍遥日子,显然不愿意自首,但又畏惧登莱游击的进剿,有的遁入深山,有的则遁出登莱,向青州转移。
为期一个月的剿匪行动,很快落下了帷幕。此次剿匪,共斩级六百余,俘虏四千有余,如今登莱土匪,见到登莱游击的兵马前来进剿,多数不敢再做反抗。
少数反抗的也都是徒劳,几排火枪密集齐射下去,大多当场溃败。
缴获的财物工折算八万多两,马匹、骡马几百匹。
前往官府自首的土匪达到两千多人,这些土匪多是没地方去的喽啰,那些土匪头子带着财物,不知道跑哪儿归隐去了。
也有一些土匪头子在官府有备案缉拿,所以只能前往官府自首,好消去案底。
自首的土匪与被抓获的土匪之间的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自首的直接安排在黄县的平原上屯垦。
那些俘获的土匪,则要抓去劳改,先劳改个两年再说。
剿匪之后,赵岩在登莱发布了悬赏,凡是提供匪盗出没地点的,剿灭之后可领取十两赏银。
这时从河南传来消息,商行的车队被匪盗袭击了,只是护送的乡兵甚是勇猛,袭击未被得逞。
“河南、北直隶境内匪盗颇多,目前商行已经进入河南、北直隶,还需要派些兵马护送才算保险。”赵全把情况说明后,对赵岩说道。
赵岩想了想,说道:“让骑兵营各派三百人去护送。”
“应该够了。”赵全点头道。
于是马上把林毅喊了过来,林毅行了个军礼,然后笔直的站在那里。赵全把任务向他交代了一下,赵岩说道:“林毅你就不必亲自去了,你还有任务。”
“是。”林毅自是知道任务是什么。
那些经常客串土匪的地方豪族还未拔除,上个月剿匪时都先把他们留了下来,最后再收拾他们。
……
第二天,林毅带着四百骑兵,脱下明显能让人看出身份的装备,然后拖着十几门火炮实验室研制出来的轻型火炮和火神炮就出发了。
那些客串土匪的地方豪强和一般的土匪不同,有的有建堡,有的所住的村落的巷子左拐右拐的能把人拐到迷路。
索性就用大炮和火箭轰,这些火炮还没定下制式,所以也未装备到部队,这也算是第一次使用火炮了吧!
烧了村子炸了墙,看他们出不出来。
林毅出发后,赵岩给朱大典上报了一下上个月的剿匪成果。朱大典上个月一直在关注着登莱剿匪之事,有两千多土匪到官府自首的消息早就上报给了朝廷。
此番收到赵岩的上报,马上派人下来核查了一下,见首级与俘虏数量没错,大喜之下马上又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朱由检。
朱由检看到朱大典的这封奏折,看到里面提到的斩首数量和俘虏人数,以及登莱官府给自首土匪发放农资屯垦,不由心花怒放。
高兴之下,朱由检还真赏下了银子。一级三十两,此番剿匪斩级六百余,直接赏下了两万两银子。
只是这两万两银子,到赵岩手里能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明末素有‘军饷不出府衙’的言传,层层克扣之下,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朱由检感觉这赵岩刚受抚就做出了如此战绩,是得按规矩赏赐一下。
不过朱由检不知道的是,赵岩已经把手伸向他的钱袋了。
剿匪期间,骑兵营重点将沙河沿岸,以及莱州湾一带狠狠的剿了一遍。而赵岩则在后面,圈下了一大片海边滩涂。
莱州湾,在赵岩眼中,绝对是一个蕴藏着宝藏的地方。因为莱州湾十分适合晒盐。
渤海一带因为滩涂都是淤泥质地,所以晒盐渗漏小。再加上常年风大,日照时间长,简直是绝佳的晒盐地点。
后世的渤海湾,是全国产盐量最高的盐业基地。四个主要产盐区里面,渤海湾就占到了三个,分别是辽东湾盐区,天津长芦盐区,以及这莱州湾盐区。
莱州湾不仅适合海滩晒盐,地下还藏有丰富的卤水,这些卤水的含盐浓度是海水的2~6倍。后世山东八十年代就靠开发莱州湾的地下卤水,让全省产盐量翻了两翻。从200万吨,提高到800万吨。
盐税是进皇帝小金库的,赵岩此番动作,不是摸皇帝钱袋是什么?
————
第二更,感谢书友行途、书友217202338的打赏,谢谢!
第二卷 猛虎出闸 第二十八章 马匪!
不过皇帝的钱袋早被人撬了无数次的墙角,淮盐年产将近十亿斤,大部分都是进了那些权贵的口袋。
茶盐专卖,向来是封建王朝重要财政收入,宋朝时达到顶峰,两项专卖年收入几千万贯,到了明代,则被那些权贵给瓜分了。
茶税就不用说了,每年不过十几万两,盐税同样低得可怜,一年也就两三百万两,与总量根本不对等。
明代的皇帝,说白了就是傀儡。虽然掌控着生杀大权,但那些文官集团和权贵勾结,无时无刻都在挖着国家的墙角。
朱由检上吊前所说了一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这句话并没有说错,明廷的灭亡与财政破产有莫大的关系,而那些文官和权贵就如同吸血虫一般吸附在这个庞然大物之上,不断从国家身上攫取着利润。
就算是财政丰盈,那又能如何?银子照样也用不到实处,一到战事起,那些文官的发财机会就来了,银子根本用不到兵员身上。
辽东之所以败坏,与那些文官分不开关系。发响时文官要扣一笔,武官要升职也得行贿。
导致被扣了一大半的银子发到武将手里,武将又扣了一大部分,反过来去行贿文官,以至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崇祯初,朝中京官或地方主官出缺,除循例由新进士中选拔外,也由任过一定时期的州县官吏中进行考选。这就给某些朝臣,大开了发财之门。
考选标准并非根据德、才,而是徇私枉法。譬如礼部郎中路迈,只因为和大学士周廷儒的弟弟周正仪是儿女亲家,依仗这个关系,竟订出“七千求词林(翰林官)、五千求科(给事中)、三千求道(监察御史)”的价格,公开受贿,代人走门路求官。如果没有把握,路迈岂敢公然如此?朝中层层勾结、徇私舞弊的内幕,由此不难窥见。
反正皇帝就是傻瓜,所有文官都在骗皇帝,皇帝的教育是文官主持的,整天不出京城的皇帝哪里懂得那些猫腻。形成了朝廷在愚民,官员在愚皇的千古奇观,连君主立宪制都不如。
赵岩直接在莱州湾建立了一个流民安置点,第一批大概五千多人的流民被安置在了这里。
修起简陋的房屋后,赵岩马上着手组织人员修建盐田。
海水晒盐的技术很早就出现了,当代也有许多地方采用。例如淮盐,淮南煮盐,淮北晒盐。
不过淮北晒盐的方式比较独特。
还有长芦也是靠晒盐,另外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盐田分布,只是这种技术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开罢了。
晒盐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产量并不一定比煮盐高。
若是相比那些简陋的煮盐设备,产量自然更高。但晒盐与淮南的煮盐产量相比,却是会低出很多。
淮南的盐户煮盐使用的是大铁盘,五六人日夜开工可产上千斤海盐。不过铁盘的成本很高,一般的盐户买不起。
产量最高的莫过于利用地下卤水的井滩晒盐法,莱州湾的地下卤水很多,只是赵岩目前还没那技术去发展。
钻井技术低下,抽水效率更低。
不过好在渤海湾的地理条件优越,这里是滩涂晒盐产量最高的地区,若是将莱州湾的淤泥滩都开发成盐田,产盐量绝对高于两淮。
……
谢永明这些日子并不好过,整天都在提心吊胆当中。挪了挪肥胖的身躯,思虑了一番却依旧不敢离开自己的小堡。
三个月前谢永明与吴安邦达成协议后,正心中暗喜间,没过几天却传来吴安邦大败于白洋河。
没过十几天,朝廷竟然将吴安邦逮捕问罪。而那赵岩竟然就抚成了登莱游击,这让谢永明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连忙跑回招远闭堡严守,时刻关注着风向。
上个月赵岩剿匪期间,把谢永明吓得日日做噩梦。万幸的是,赵家好似不知道他的存在。
可能吴安邦那草包没把他给供出去吧!
吴安邦的确没有把他招供出去,是压根没人问这事。
但这并不代表着赵岩不清楚,不知道他的存在。刘衡作为吴安邦的参谋,几乎是全程参与了此事,对这谢永明的来历可谓是一清二楚。
那谢永明后台比较硬,听说朝中有人。赵岩就抚期间表现得较为安分,也就没去动他。
六百余骑正轰隆隆的踏着张满青草的地面,向城郊的一处村落行去。四百人,外加驮满物品的两百多匹马。有的马匹驮着炮弹,有些着拉着大炮。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那村落的外围。
那村子外面建了一个高六七米的小堡,将整个村落围了起来,正是谢永明所住之地。
“好高的墙。”林毅抬头看着那小堡的围墙,发出一声惊叹。
他在看时,小堡上的人也发现了他们。
“马匪来了,马匪来了,不好了,马匪来了……”惊恐的声音瞬间传遍堡内……
——————
今天要出门,来不及了,只码出这么些。。。晚上估计有更新。。不过不能保证。。。如果回来得早的话。。。
第二卷 猛虎出闸 第二十九章 死则死矣
小堡内顿时一片喧闹,不一会,小堡的城墙上就聚集起了一些防守的青壮。谢永明身为地方豪族,其宗族力量自然强大。
六七百族兵,周边几乎无人与之抗衡。
在堡内人们的惊恐之中,林毅让人推出了十门大炮。这些火炮都是铸铁炮,是为三级四磅攻城炮。
重五百斤,射程八百多米。
可谓是当代不错的火炮,只是因为没有架退设备,所以没被定为制式火炮。
二十多名骑兵有些生涩的装填着弹药。
“发射。”
火把点上引信,那两名骑兵迅速捂着耳朵趴到一边。
“轰!”
一声巨响,发着白光的炮弹飞快的轰了出去。啪的一声砸在堡墙上,在堡墙上砸出一个小坑,碎石散落了一地。
堡内的人看到褒墙受损的地方,脸上不由一片死灰!
其他九门火炮迅速矫正,按照刚才那门火炮的角度调整了一会,将炮口都对准了堡墙。
“发射!”
“轰轰轰轰……”
巨响接连不断,炮弹不断砸在堡墙上,马上将那堡墙砸得坑坑洼洼,堡内的谢家族兵许多当场被吓的腿软。
突然,一个肥胖的身躯从站在了堡墙上,双眼通红,状若疯狂的对着下面的骑兵大吼:“赵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