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鍪兰洌袒谏拖裨谖杼ㄉ涎菹芬谎U獬鱿防锩嬗邪缪菡娴恼庑┙巧灿邪缪莞好娴哪切┙巧晃蘼郯缪菔裁唇巧际欠鹌腥倮吹摹N颐侵酪磺蟹ǘ际谴釉瞪罘ù釉瞪鸱ㄒ膊焕狻H绻挥性担鹁筒换峤簿捣ǎ谏吞坏椒鸱ǎ久挥锌虻幕帷7鹞颐撬捣ǎ戳矫娑家怠D切┦巧疲切┦嵌瘢切┦巧乒切┦嵌癖āJ裁匆蛟狄鹗湾饶材岱鹞颐撬捣兀∮烧庑┥频牡茏用窍蚴雷鹎胧痉鸱ǎ鸶采品ǎ挥赡切┒竦茏釉熳餍硇矶喽嘧镆担际湾饶材岱鸶颐撬刀褚蚨窆U馕颐蔷投允率嫡嫦啵婷娑济靼琢耍婷娑继搅恕R虼朔鹪诮袒谏庑┑茏用撬硌莸模挥幸桓霾皇窃诮讨谏模褪橇飧霭㈥^世王也不例外。佛当年出家弟子、在家弟子,都是诸佛菩萨化现的,演这一场大戏来给我们看,让我们在这个里面,真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表演的呢?使我们在这个里面学习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处世、待人、接物?如何断恶修善?怎样修因证果?看这些就应当明白了。
  我们中国古人常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阿阇世,这个就是阿阇世他投胎,他是个仙人。不要说仙人,七地以下的菩萨投胎都有隔阴之迷,那仙人更不必说了。这一投胎,前生的事情忘掉了。所以这个小孩生下来,长大之后还是很听话,还是很孝顺,他并没有记得过去生中的仇恨,今生一定要来报复!没有。那个是因,因是埋藏在那里的,没有发现。它必须要由缘来发现,缘是属于这一世的,因是过去生中所种的。从这个地方,也使我们警觉到,诸位在家同修都有儿女,儿女的教育,儿女的交友,不能不慎重。他要交到好的朋友,他会向上;交到坏的朋友,他就往下走了。所以这是不能不留意的。
  提婆达多心胸窄狭,嫉妒、嗔恚心很重,虽然是佛弟子,但是他对于佛,心里面并不是真正的佩服。他认为释迦牟尼佛能作佛,我也可以作佛,见到释迦牟尼佛,有许许多多的人恭敬供养。他看到很难过,处心积虑想把释迦牟尼佛害死。他向大众宣布:我成佛了,将释迦牟尼佛的地位取而代之。当然这个人也相当聪明,虽然聪明,诸位要晓得,佛当年说法不容易,印度在那个时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要用现在话来说呢,就是文化学术水准最高的地区,什么样人才都有。佛经里面讲的九十六种外道,用现在的话来说,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是世界第一流的。你在这里讲经说法,这些人常常来要跟你辩论的,世尊证得圆满的智慧,得事无碍辩才,所以把这一些人都能够降服,见到佛,都心服口服。提婆达多还没有这个能力,天天在打妄想,尤其是想学神通,处心积虑想学神通。佛当然不教他,心术不正,他要学会了,会做坏事。他向其他的同学请求,同学都是阿罗汉以上的,都有宿命通,都有他心通。提婆达多起心动念 // 他们都知道,没有人教他。最后找到阿难,阿难证初果,有天眼通、天耳通,没有他心通,不晓得提婆达多的用心,何况提婆达多又是他的哥哥,他们是亲兄弟。这个找到是不能不教,于是阿难就传授给他,教他学这个神通。学得能够飞行变化,能够身上出水出火,这些奇奇怪怪的像魔术一样的,他学会了这一套。于是有一天呢,这个阿阇王子出城去游玩的时候,遇到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机会来了,就跟他现神通。阿阇世王子从来没见过,看到这样稀奇,佩服得了不起,这下交上朋友了。提婆达多就教唆他,你,他说:从前你的父亲,你的母亲是怎么样?说他过去生中的因缘。你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爱你,不是真正爱护你,说了许许多多的坏话挑拨,他真的就相信。对于这个父母才起报复这个念头。他挑唆的,劝他,你把你父王的位置夺了之后,你做新王,我把释迦牟尼佛害死,我做新佛,这么新王、新佛来统治这个世间,岂不是大快乐的事情。这二个人商量怎么干法?提婆达多怎么害佛呢?
  释迦牟尼佛住在灵山,每一天都要到城里面来乞食。灵鹫山距离这个王舍城五里路,从山上下来,到大城乞食,托鈟之后再回去。他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每一天要走那些地方,有一个地方是一个悬崖。他就在山顶上,用一块大石头放在那里,等释迦牟尼佛从底下走过,将石头推下去压他。佛的福报大,没有人能够害佛的。这个石头推下去了,佛有护法神,这个护法神用金刚杵挡住这个石头,把这个石头就打碎了,打碎了,破片碰到佛的脚,佛这个脚流了一点血,这叫出佛身血,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是恶意害佛,害佛到出佛身血,这个都是阿鼻地狱罪业。这两个人合在一起,杀父害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统统都干了。五逆十恶,这个是堕地狱罪业。提婆达多堕地狱了,生生陷于地狱,但是因为他这种恶行,引发释迦牟尼佛说出许许多多恶因、恶报这些经典,这功德很大,使我们深受其利,功德很大。所以他堕在地狱,有人问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在地狱情形怎么样?释迦牟尼佛说,他地狱里头那个享受就跟天宫一样很快乐,确实是堕在地狱。他堕的地狱跟别人堕的地狱不同。为什么呢?他能够就是这个等于说祈请,祈请了许许多多利益一切众生的经论,因此他有福。他造作恶业该堕地狱,但是他的福太大了!到了地狱还享福,你想想这个福报多大,真正不可思议!请法的这个福德,流通佛法的福德,弘扬佛法的福德非常非常大。那要不是他这个示现,我们也不知道。
  阿阇世王到临命终的时候才后悔,才知道自己做错了。所以大藏经里头有一部阿阇世王经,这就是释迦牟尼讲他的因果。我们世间人所谓的三世因果,释迦牟尼佛讲他,他到最后念佛,生到西方净土,临终一念、十念,给我们证实了,造五逆十恶罪,这个就是地狱的众生。这一句阿弥陀佛,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得度,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那我们再要问了,阿阇王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下下品往生呢?不是的。世尊给我们说,他是上品中生,不可思议!所以佛为我们说出往生是两种人。第一种人是积功累德,依教修行,从信愿行这样往生的。像我们现在这种人,念佛求生净土。另外一种人呢?是极恶之人临终忏悔往生的。他往生的这个品位,是看他忏悔的力量。由此可知,阿阇世王他临终是真心忏悔。我们中国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坏透了,他转过来是最好的人,他是这样转过来的,所以品位很高。这也就是警惕我们,我们不要轻视这个社会上,作恶、作奸犯科的这些人,不可以轻视他。为什么呢?也许他在临终的时候,一下忏悔往生,品位还在我们上面,我们还不如他。  所以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对一切人才能用平等心,才能用清净心,了解事实真相,否则一般人那怎么能平呢?那怎么能清净呢?不能平等,不能清净,是你不晓得事实真相。你晓得事实真相,自自然然心地清净、平等。
  世尊弟子当中,戒经里面讲,六群比丘中都是不听话的学生,挺顽皮得不得了,什么坏事都干。这个三藏里面,律藏就是他们做一个坏事,释迦牟尼佛制定一条戒律,所以这个戒律就是他们引起来的。没有他们这些人,这戒律三藏就缺了一藏。这几个唱戏的时候,他唱的是大奸,唱丑角,他的功劳也不小,没有他也不行。所以孔夫子跟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必是必定,语气非常肯定。三个人什么呢?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心。这三个人,善人是我的老师,他的善行我要效法,我要跟他学习;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他可以提醒我。我有没有他那个恶行,有,马上改过自新。他也是我的老师,然后才知道,释迦牟尼佛所有的弟子,这些佛菩萨大权示现,统统是帮助佛,教化众生的,全都是众生的善知识,这是真因。
  那我们现在在经上看这一段的事情,这一段事情这是世间事,世间事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启示,说明这个世间的苦,真苦啊!他所示现的这个世间确有其事。尤其在现代社会,我们看到这些,这些事件的,就太多太多了。
  看底下经文。这是因为阿阇世王子接受这个提婆达多的挑唆,这是发动政变。‘收执父王频婆娑罗’,‘频婆娑罗’是他父亲的名号,‘收执’就把他抓起来,把他关在这个,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把他送到监牢狱,没把他送到监牢,就是幽禁在宫中。把他的这个外面的就是缘统统给它断绝。‘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在深宫里面。‘制诸群臣,一不得往’,一切人都不准接近。这个目的,因为他毕竟是父亲,如果把他杀害了的时候,这个恶名也不好,他总是不愿意落这个恶名。用这种方法把他父亲给饿死,不给你饮食,所有一切人都不给你接近,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他,来对付他父亲。‘国太夫人,名韦提希’,这是他的母亲,皇后。‘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这个□台湾叫面茶,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大陆上叫□面,叫□面,台湾叫面茶。‘用涂其身’,她把身上洗干净,这个涂在身上。‘诸璎珞中,盛蒲萄浆,密以上王,别人禁止’,不能见国王,这个皇后去见国王,这个守卫的人不敢阻拦,当然不准带东西去。她这个涂在身上,葡萄桨装在这个璎珞的里面,这个样子带进去了。国王这才得到饮食,才能够延续生命。‘尔时大王,食□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国王被幽禁在宫中,等于坐牢一样,实际上就是坐牢,牢房比一般囚犯的牢房舒服一点而已。这是苦不堪言,得到皇后的帮助,这是偷偷的送了饮食来,能够维持生命。在这个时候,他才真正体会到人生之苦,过去做国王那里晓得苦?遭这个难才知道。遭这么大的变故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痛,于是乎向世尊求救。他平素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在家弟子,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世尊高高在上,不敢惊动他老人家。所以求什么?求他能派学生来帮助我就好了。他希望派谁呢?希望能派目犍连,目连尊者。目连跟他是亲戚,也出家了,这个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求佛派目连尊者来给他授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它的内容是出家戒,是特别为在家人修学的。这个在家人仰慕出家,而不能出家,那怎么办呢?我出家一天,这可以,这是出家一天的戒律。出家一天的这个八关斋戒的授受,有效的时间就是二十四小时,这一天一夜,过了就没有效了。如果要再受呢?要重新。所以有人呢是每一天都授八关斋戒,连续受很多天,这可以的。一定要天天授,八关斋戒如果没有法师给你授,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可以授,照着这个条文的时候,自己发愿受持。所以这个戒律,像五戒,这个八戒,这个八关斋戒、菩萨戒都可以自己在佛像面前发愿求授,都能得戒的。唯独出家比丘戒、比丘尼戒不许可自己授的,一定要由这个大僧,就是出家的这个比丘、比丘尼,五个人以上,至少是五个人,在一般状况一定要十个人。所以三师七证,要十个人传,你才能够得戒,不可以自己授的。如果好像在边地法师很少,或者有这个特别的时机因缘,五位法师传也可以;五位法师以下的不可以,不能够传这个大戒。这是常识,我们都应该知道。如果有法师,请法师来授当然更好,没有,自己在佛菩萨面前、佛像面前来授,都是一样可以得戒的。这个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现在国王没事情,也不要理朝政,所以可以专心持戒、听经了。他在这个幽闭,在宫中反而得到了一个好的这个修行环境。目连每一天去给他授戒,给他授八关斋戒。世尊当然对这个事情很清楚、很明白,特别派遣说法第一的弟子,富楼那是说法第一,派他去给频婆娑罗王说法。
  在这个一段里面,要跟诸位同修报告的就是这个八关斋戒,这是重要的一个修行方法。我们在家同修不能常常授,最好能一个月有一次。授过菩萨戒的人,菩萨戒里面,大家晓得有六斋日,有十斋日,那是相当精进的修行。这个六斋日就是一个月有六天,授六天的八关斋。如果更精进的,授十天八关斋,那相当精进。假如我们一个月当中,十天、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