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颐窍胂耄颐亲龅矫挥校褰涫迫肥底霾坏剑芰宋褰淦腥洌墙忻质芙洌龅矫挥校龅剑蛔龅接忠又匾桓鲎铮恿似平洌忝挥腥ナ芙渥霾坏街挥幸恢刈铮芰私渥霾坏降氖焙蚴嵌刈铮院芏嗳硕荚敢馊ナ芙洌姨硕际怯械愫ε拢裁茨兀伦约旱淖锊还恢鼗挂右恢刈铮馊肥凳侨绱耍飧鍪芙洳皇敲孀游侍猓皇呛每矗飧龆骰崞鹱饔茫馐俏颐且欢ㄒ髁说模赖氖率担颐侨肥涤霾坏秸飧龇耪娴幕岫槁洌感娜ハ胍幌耄啡肥凳祷岫槁洹?br /> 还有一点,自己也能够勘验的出来,晚上睡觉会作梦,想想看我每天晚上作梦是作恶梦,还是美梦,如果常常作恶梦,这就与三恶道相应,天天梦到圣人,梦到佛菩萨,那可以说是你人天二道有份,不会堕三途,你看我们孔老夫子,读论语孔老夫子作梦,都梦见周公世间大圣人,可见他的心都在圣贤,尊重圣贤,敬仰圣贤,连作梦都常常梦到,我们念佛的人常常梦见佛菩萨,这个是好梦,这是相应的,还要弄一些很乱很不好的境界,这是证明我们的功夫不得力,也证明了,将来一口气不来的时候,三恶道的机会很多非常可怕,所以大家要认真的修学,怎么个修法呢,就是平常什么事都放下都不要去想,像孔老夫子一样,孔老夫子想周公,我们想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每一天礼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都知道,何况我们经上已经念了不少句,同样的句子意思多次发现,那就是说这个句子非常非常重要,佛给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十法界是从那里来的,从我们的心想变现出来的,我们心里面想佛就变现佛的法界,我们想菩萨就变菩萨法界,我们想贪嗔痴就变三恶道的法界,这个事情不是上帝安排的,也不是阎罗王主宰的,与诸佛菩萨也不相干,怎么变现出来的,自作自受不能怪别人,一定要晓得这真实的道理,这个‘常没众生’,佛在此地给我们说了四个字,妄爱迷心,这个心是贯穿上面三个字,分开来讲,妄心、爱心、迷心,你只要有这三个心三恶道是决定去的,这三个心有一个就去了不要说三个都有啦,我们现在不但三个都有,而且还很多不少,这就是常没的原因,这就是漂流六道的原理,为什么会搞六道轮回,就是因为你有这三个心,你有妄心,你有爱心,你有迷心,这个爱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七情五欲,七情五欲统统是爱,喜欢你爱他,不喜欢你爱远离他这还是爱,所以这用一个字来代表,这是很重的烦恼。
汝持此观处处劝修,普得知闻同升解脱,佛嘱咐阿难,这是特别嘱咐阿难,你要把这一个经典,把这个法门处处劝导一切大众修行,让一切众生普遍得知,这一个经典普遍得知这一个法门,大家都依照这个经典法门修行就同升解脱,同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真实的自在解脱,这个是善导大师,将佛这两句话为我们详细说明,我们回头再看经文。
再继续看经文,一百六十四面第一行,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这一段是讲的感应道交,佛所说的话真诚到极处了,所以话一说完佛就现身,佛现身的用意是为释迦牟尼佛作证明,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完全正确,也能够启发韦提希与阿难尊者的坚固信心,让他们见到西方三圣的真相,“说是语时”,这一句是说感应的快速,释迦牟尼佛讲这个话的时候,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在空中就现像,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三圣像就在空中显示出来相好光明,“光明炽盛”,炽盛是形容光明相状,不可具见,凡夫的智慧,凡夫的能力,见到这样殊胜微妙的金容,不但说不出想也想不出来,下面这是比喻,我们的这个世界的金,是以阎浮檀金最为殊胜,就是金里面最好的阎浮檀金,阎浮檀也没有办法跟佛菩萨相去相比的,不能为比。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经文上没有写阿难,阿难当然不例外,因为韦提希夫人是当机者,所以他的动作很快,见到佛像赶紧就礼拜,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这个言语里面说不尽的感恩,见佛是大因缘不容易,自己凭什么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观音势至,是因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威神的加持,所以才能够见到西方三圣,这是说明自己的感恩,最难得的夫人的心跟佛的心相应,这是我们常常勉励同修,我们的心愿解行,要与阿弥陀佛相同才决定得生,夫人真的相同,你看底下说,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他自己见到,见到就立刻想到,我自己有缘见到,还有很多人见不到,那些人怎么样才能跟我一样见到无量寿佛呢,何况是未来世的众生,这个未来世是指我们现在的人,特别是讲的末法时期,这未来世我们怎样见阿弥陀佛,韦提希夫人这种心量,我们要记住要学习,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要想到一切众生,如何能够得到这个法门,如何帮助他们认识这个法门,如何帮助他们修学这个法门,最后如何帮助他们成就这个法门,你的心愿解行就跟佛菩萨没有两样,这才是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如来第一弟子’,那个第一弟子,不是说我们自己念这个经,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求愿往生,别的人与我不相干,这个不是如来第一弟子,第一弟子一定自己修学这个法门,还要广为人说,确确实实负著有宣传的使命,这个宣传,宣是宣演宣布,传是传授 ,我们把这个法门传授给大众这个就对了。
在这段善导大师也有几句很重要的开示,这个开示是有人怀疑,佛是无比的尊贵,释迦牟尼佛说这个话,阿弥陀佛就来应了,看到阿弥陀佛的像是住立空中,西方三圣像看到是站着,佛为什么不坐着,为什么站着来,有说没坐着来,坐着就端庄的多,为什么站着来,他这个问答我们把它念一念,一百六十七面,倒数第二行最后一句,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为什么不端坐着站着来呢,下面的答里面开示很重要,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这个密意,苦难的众生能够有机会遇到这个法门,修学这个法门,佛是欢喜都来不及赶快去了,有这个意思在里头,“但以娑婆苦界”,这个界是世界,娑婆是个非常苦恼的世界,不要说三恶道苦,我们作人都苦,不但人苦天也苦,欲界天人三苦八苦统统都要受,色界天人,有坏苦,有行苦,无色界天人虽没有坏苦依旧有行苦,所以三界通苦,那一界的日子都不好过,这个我们要知道,“杂恶同居”,杂是杂乱,恶是十恶,这个现象我们今天深深体会,“八苦相烧”,这是八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个也不能细讲,细讲很麻烦我们都把它省掉,“动成违返”,违是违背自己的心意,返是反叛,“诈亲含笑”,诈不是真的是欺骗、欺诈,你以为真的有亲情,真的有情那就错了,世间看穿了,跟你说真实话都是虚情假意,没有真的,念头感情刹那刹那在变化,说实实在在话自己作不了主宰,为什么自己作不了主宰呢,自己这个妄念不能够消除,所以一切都是随着妄念在动,因此自己都作不了主宰还能说别人吗,所以佛看的很清楚,佛说的很明白,佛告诉我们,没有证得阿罗汉以前,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因为你自己的意思常常在变靠不住,证到阿罗汉就可以相信了,为什么呢,阿罗汉真的觉悟了自己有了主宰了,没有证得阿罗汉自己作不了主,所以都是假的都是一场空,诈亲含笑,六贼常随,这个六贼就是指的六根,劫夺了我们自性的功德法财,所以称它为六贼祸害,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迷在外境之中为非作歹造业受报,搞这个事情。
三恶火坑,三恶是三恶道,火坑是指地狱,临临欲入,临是到达那个边界快要下去了,就差一点还没有堕落,这是最危险的一个时刻,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正法,遇到了这个法门这可以救还能得救,所以佛就赶快来了,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这是善导大师说明,佛为什么站着来不坐着来,道理就在此地,佛看到这种状况立刻就来了,换句话说,韦提希夫人刚才问的代我们问的,我们在末法的众生,怎样才能像他一样,有这个殊胜的机缘,现前见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这就是最好的答案,诸位有没有明白这个里面的意思,总括起来说,就是真诚之心愿意离开这个三界六道,真诚愿意求生净土就得这个感应,俗话说,‘诚则灵’,‘不诚无物’,我们天天念佛,天天拜佛,天天诵经,有的经念的几千遍,阿弥陀佛影子都没见到,不要说现前没见到,作梦也没梦到过,什么原因呢心不诚,这个世界还不想离开,牵肠挂肚的事情还不少放不下,所以阿弥陀佛看看,你还不是真想来,我去接你没用处不来了,所以我们只要一念真诚,必然跟韦提希夫人一样感得弥陀现身,这是楞严经上所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韦提希夫人在此地,这是现前见佛,确实就是诚则灵,就这一句话真诚,他真诚的心表达在他言行上。
下面佛答覆韦提希夫人,我们看这一句,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这是世尊正答夫人的祈请,也就是说,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佛就说,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这就是说明一切法从心想生,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把它摘录出来,印在那个小佛像的卡片后面,我们印了很多,那个小佛卡后面就是那一段,他告诉我们,念佛最忌讳的是间断夹杂,我们今天确确实实就犯了这个毛病,不知道回头,不知道改过,怎么能得感应,不但世间法不能夹杂,夹杂佛法也不能成就,我们修净土法门,如果我们早晚课,我们念阿弥陀经,又念普门品,又念金刚经,又念地藏经,又念楞严咒,又念大悲咒,这夹杂,自己以为念得愈多愈好,还有真正修行的人非常用功,这个早晚课时间两三个小时,要念十几种经,念得累死了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为什么呢,杂修、乱修,那怎么能成功呢,不知道专修,不懂得专精的道理,此地当起想念,专想专念这就对了,这才能成功,怎样专想,怎样专念,十六观里面,前面十三观是教我们怎样想,后面这个持名念佛是教我们怎样念,所以这个经典里面说的很清楚很明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观无量寿经 第十七卷
请掀开经本,一百六十四面,第六行从当中看起“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士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别,皆令得见”,前面韦提希代我们祈请,末法时期的众生,怎样才能够见到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这二大菩萨,佛告诉他说“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这是把见佛见菩萨的条件,为我们说出来了,这是想念,我们联想到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也是这样教给我们的,他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想就是忆,可见得,楞严经上跟此地讲的完全相同,那就是大乘经上常常讲的,一切法自心想生,我们在许许多多经典里面看出,佛教给我们重要的方法,想念怎么个想法,要怎样念法,这就说到细节了,今天这段经文就是教给我们,这个想念一定要依照经典的说明,如果与经典所说的不一样,那就不是正观了,这经上常讲邪观,不是正观,那你这个想念有了错误,有了差错,纵然有感应,决定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纵然见佛见菩萨,也决定不是无量寿佛观音势至,为什么呢,你想错了,想念里面出了错误,这个感应就不一样了,那么由这个经典里面所说的,我们才真正明了,西方境界确确实实微细,我们凡夫心粗想不出来呀,这个观想,只要一桩事情观想成功了,其他境界统统都会现前,像前面所说的一观成就了,其余种种观想境界,那就不难见到,由此可知,一门深入真的是修行的秘诀。
首先教给我们“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这是教我们想莲华,这个莲华跟我们这个世界的莲华不一样,莲华的叶子多,叶子细长,这个地方说“一一叶上,作百宝色”这就很不容易观成,而且每一片黄瓣,这个华的叶就是华瓣,有这个脉络有多少呢,有八万四千,真的,如果这个华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目不暇给不知道怎么看法,每一片叶都是这样的,这个常讲的千叶宝莲脉呢,是非常的明显。“犹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