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聘庖簧龅绞馐さ囊蛟担拍苷嬲松阉溃挥欣獾模敲凑馐焙蚩吹降赜鸨涑闪肆隙加谢穑鹗前⒚滞臃穑腥枪凼酪舸笫浦粒サ幕砝从铀?br />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一念顷是时间之短暂,他就跟着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这一段是讲华开的时间,那么时间都是从我们这个地方算起,不讲西方世界的,西方世界时间空间这个观念都没有,这个是不相应行法,那个是不真实,那里是一真法界,没有虚妄的,时分方分都不真实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也许有同修要问,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莲华里面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他的日子怎么过,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边地疑城,边地疑城里面那个生活快乐,就像夜摩天宫一样,只是不见佛,不闻法而已,这个地方是九品之内不属于边地,换句话说,在莲华里面,佛菩萨也应化在其中为他说法,不可以说他不见佛,不闻法不是比边地还要苦,还要不如嘛,所以这个是我们要晓得的,他是化佛,化菩萨为他说法,六劫之后莲华开了,在赞佛偈里常常念到,华开见佛悟无生,华没有开的时候,见到的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是应化身,华开了以后见到佛菩萨是报身,华没有开没有见性,换一句话说,相当于此方三贤位的菩萨,华开之后,相当于我们这边的地上菩萨,明心见性的,所以说,经于六劫莲华乃敷,开敷了,莲华开了。
  “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这个是见到报身,报身先见到这两位法身大士,来给他讲经说法,他一听就觉悟了,怎么知道他觉悟,底下说的,“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无上道心就是菩提心,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佛在本经上所说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个心一发起来就是大乘菩萨,大乘什么地位的菩萨呢,圆教初住,别教初地,由此可知,这个真正能够证明,他在莲华里面所见的佛菩萨是应化身,也是天天在那边闻法在那里修行,这个一点不假的,这六劫时间也不是一定的,要看这个人用功的勤度,大概用功勤快的,勇猛精进的时间就提前了,这个六劫是最多的,最多不过是六劫,这大概就是懈怠的散漫的,这个去往生的大概需要六劫的时间,假如他勇猛精进那这个时间自然就提前了,所以这经是活的不是死的,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这道心真正发出来,就是法身大士,我们今天对于菩提心,初略的了解一些有没有发出来呢,没有啊,这一发出来那你就不叫凡夫啦,你就是法身大士啦,这个心一发就是法身大士,可见得不容易,如果不是蕅益大师给我们作了一个解释,上智与下修这个法门很容易成就,这半当中的,像我们这种程度是大麻烦,麻烦在那里怀疑,能不能去看看经上的标准,再回头想想自己,摇摇头靠不住是不是,这问题严重,蕅益大师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他老人家解释这个无上菩提道心,他怎么说呢,真心求生净土,这个心就是无上道心,那我们的心就安了,心定了,这是不是呢,说老实话,不能说不是,也不能全是,那怎么说不能说不是呢,因为你一念求生净土的意念,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真发了嘛,他这个心是连在一起的,那可以说就是,他这个心是连在一起的,不就可以说是了吗,怎么说不是呢,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大彻大悟,这个心毕尽还不是真的菩提心,但是诸位要晓得,如果不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这个心就真难真难,这个一念真心求生净土,一念真心要见阿弥陀佛,生到西方世界必定见佛闻法,彻悟自性,这个无上道心是彻悟自性,一定是圆满成就的,这个是下品中生,这一句是个总结,善导大师的注解,希望同修们自己回去看看,今天就讲到此地。

  观无量寿经疏 第三十四卷 
  请掀开经本,二百七十面,二百七十面,倒数第二行,“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这个经文讲到这个地方快要圆满了,这一段呢,是正宗分最后的一段,也是净宗法门,就是净土法门,最要紧的一段,与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可以说是圆满相应,这是一切诸佛如来叹为希有的法门,九品在这一部经里面是占了三段经文,这是十六观就是十六段,前面这个十二段是观想念佛,第十三观是观像念佛,第十四观是上辈往生,就讲九品了,上三品的是大心,就是大乘心修善的凡夫,这第十五观是中三品的,中三品是持戒修善,这样的人呀去往生的,最后这一观第十六观,是下三品,下三品是完全讲的造作罪业的凡夫,这个罪业有上中下三等,下品罪业,这个罪业轻的就是下品上生,罪业再重一点的呢,这就是下品中生,今天讲的是罪业极重之人,这是下品下生,因此这一章经文我们要特别注意到,为什么呢,往往我们自己造作极重的罪业,自己并不知道,不但不知道还以为做了好多功德,还以为自己做了多少好事,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为什么会把这些事情误会了呢,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愚痴,愚痴呀,愚痴之人对于真假不能辨别,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当作假的,现在在这个世间这样的人非常普遍,我在国外的时间长,国外有许多拿到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还学的是假佛法,跟他讲真的,他还不相信还不能接受,先入为主,这是我们在经上看到世尊在三千年前,讲到这个末法时代,也就是讲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妖魔鬼怪的徒众特别的昌盛,真正佛法没落了衰微,眼前就是这一个现象,追究其根本原因呢,在愚痴,愚痴不是说不聪明呀,那人很聪明呀,聪明不能辨别邪正,不能辨别真妄,这叫做愚痴,所以愚痴不见得是不聪明,换句话说,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很聪明,这是真的,所以用世俗眼光来看往往把事情看错了,一定要非常冷静用清净心来观察,这才能理解。
  经文一开端,佛叫着阿难及韦提希,叫着他的名字,下面有很重要的开示,叫他的名字提醒他注意,佛灭度之后,后世的弟子无论是听讲或者是读经,看到这一个字样,要晓得就是佛在此地叫我们,要我们注意下面的开示。
  “下品下生者,这一句是将品位说出来了,品位说出来,下品下生,下面这就是说明这个下品下生它所造的行业。“或有众生”,佛的语气很含蓄,换一句话说,对于造罪业的人,佛是非常怜悯,并不责备他非常的怜悯,所以这语气里面非常温和,或者有,用一个假设的话来说,没有说指定,你造着好多罪业你将来是要得什么果报,佛不这样说法,佛说法的时候非常温和,让我们自己去反省,我们有没有造这个罪业。
  “作不善业”,这一句是总说,首先我们对于善,不善就很难辨别,这个的确是很严重的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对于善与恶能够粗粗有一个概念,那对于我们修学就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概念在古时候容易,为什么呢,古时候人读圣贤书,读四书五经,圣贤书对于真妄邪正是非善恶,确实认识的很清楚,讲的很明白,现在大家不念圣贤书,完全凭自人的感情,我认为这个善就善,我不喜欢这就是恶,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每一个人情绪不相同,每一个人善恶的标准不一样,到底那个是善,那个是恶呢,于是乎问题来了,这问题的发展呢,就变成社会的动乱,世界不安,就是善恶没有标准了,从前善恶标准是以圣贤人他们的观察,以他们的标准作为标准,我们现在唯一还有一个途径可走的,那就是民国初年,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方法,大师是净宗最近的一代祖师,是为我们全国佛门四众弟子,所尊重的一个人,提起印光大师,不管是那一宗那一派没有不尊敬的。
  他老人家在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了凡四训不是佛经,也不是儒家道家的经典,是袁了凡居士对于他的小孩,四篇文章是教训他这个儿子的,所以是训子的家书,这四篇的内容,说明这个善恶因果报应,所以对于一切事理,真妄邪正善恶是非利害得失,为我们作了一个非常详细明白的分析,所以印祖教人学佛从那里学起,从了凡四训学起,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就是教我们有眼光能够辨别邪正,这个样子自己才能真正离苦得乐,才晓得我们想做一点好事,什么是真的好事,不要把这个好事搞偏差了,他说就是善,善有圆满的善,有不圆满的善,有欠缺的善,有副作用的善,可见得这个里面你愈去观察,问题也愈不简单,这个确实是要有学问有智慧,才能够看的清楚,这善与不善这个标准必须要认识。
  学佛的同修原本应该是以经论为标准,何以印光大师把经论放下用了凡四训作标准,甚至于他用这个安士全书,用太上感应篇,这都不是佛教的,可是要知道祖师的苦心,真正要挽救这一代的众生,不用经典,是经典被人错解了,经没有错,讲经的人讲错了,经没有错,注解的人注错了,那有这回事情吗,有我还真看到过,我看到有人注解金刚经,心经那拿来一看简直不是这回事情,不晓得错到那里去了,这末法时期,这个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释迦牟尼佛真没有讲错,三千年前见到我们现在的社会,经论如果没有善知识来传授,我们一般人很难理解,因此祖师采用这几样东西,这几样东西浅显,容易读不会发生错误,用这个来做为我们学佛的基础,所以我在讲席上,也常常劝勉同修要认真,在这个三种书里面,奠下深厚的基础,要认真去读,依教奉行,对我们决定有好处,然后你才真正能够体会到祖师救度众生的热诚,才知道他的苦心,下面具体给我们指出来这两种极大的恶行,五逆十恶,这是讲造恶,这个五种,这个两类是最重的,这两种罪业都是堕阿鼻地狱的。
  “五逆”第一个是杀父亲,第二个是杀母亲,第三个是杀阿罗汉,第四个是出佛身血,这个杀父杀母好懂,阿罗汉现在没有了,你到那里去找阿罗汉,说实在话,你还没有那个福报见阿罗汉,为什么杀阿罗汉呢,也有这么大的罪,阿罗汉是佛弟子,是代佛教化众生,是这一方人的所谓人天眼目,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善知识,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他在这里教化一方,你杀害了他,这一方人失去一个好老师教导,所以这个罪不是从他一个人结的,是你把这一方人众生的这个善缘都断掉了,这个罪就非常非常重了,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等流的罪,等于杀阿罗汉,就是这一个地方上,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热心,教化这一方这个人,你要杀害他等于杀阿罗汉,佛已经灭度了,佛的福报最大,究竟圆满的福报,所以任何人想害佛都害不了,佛有很多护法神保护他,没有人能够害佛的。
  提婆达多,我们这个经的一开端,把这个事情跟诸位交代过了,他要想害佛,知道佛每一天到舍卫大城去托□,佛在世托□的制度,每一天要他经过的那个路线,有一个地方有个悬崖,他预先在那个山顶上放了一块大石头,看看佛差不多走到下面了,把石头推下去想把佛打死,这个护法神在当中就把石头拦住了,这韦驮菩萨用金刚杵栏住石头,这石头就破了,就破成碎片,这个碎片呢,把佛的脚砸了出了一点血,所以叫出佛身血,就这个故事从这来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虽然你害不了他,你对他起了恶心恶意,要伤害他,这个罪就形成了,所以这个是出佛身血。
  现在佛不在世了,如果你是有恶意破坏佛像,无论是雕塑的佛像,彩画的佛像,以嗔恨心去破坏他,就等于出佛身血,这个罪是一样重,如果没有恶心破坏了佛像,这叫过,过失,那个不是罪是过失,在现在又有许多同修常常来问我,我家里供养的佛像旧了,法师怎么办,这常常有这些问题,佛像经书破了都不能损坏,都要修补,这是从前的话,从前是要这样做法,为什么呢,以前没有印刷术呀,更没有彩色印刷,从前的佛像除了这个塑造的佛像之外,旧了重新贴金修补,因为塑一尊佛像是要很大的工程,要花费很大,所以要加以修补,一样的来供养,彩画也是如此,请一个画家画一张很好的佛像,那个价值也相当之高,所以破了之后重新裱贝,依旧能够使用,能够供养。
  现在科学进步了,印刷术发达了,你供养过的旧佛像送人没人要呀,新的太多,愈作愈精致愈作愈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