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鹁投冀餐炅耍馐墙驳嚼嫦智暗崩幢囟穑稚淼眉蘖渴俜鸺岸腥饩褪窍智凹稹?br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要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们念佛要念出声,不出声念行不行呢?行,为什么出声呢,别人听到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他的罪就灭了很多呀,你就帮助不少人,自利利他,这经典上在这里说了,在我们台湾到处什么电线杆,墙壁上都看到,贴到南无阿弥陀佛,人家一看,这念一声他这个罪,无量劫生死之罪都灭了,这个真实功德不可思议,知道的人很少,很多人这样做他晓不晓得,他不晓得,他不知道他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他不是没有功德,他真有,何况忆念,忆念是真修,那是偶尔念一声念两声就能灭无量罪,何况一个人认真的修学,再看下面,这下面文愈来愈殊胜,愈来愈重要了。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这绝对不是念佛人自己夸耀自己,不是的,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善导大师告诉我们,一尊佛所说的就是一切佛所说的,那这一句话就是一切佛所说的呀,这能假的了吗,念佛的人,这是比喻呀,人中分陀利华,分陀利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白色的莲花,白色是本色,西方极乐世界四色莲花以白色为本色,比喻是人中的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他的同参好友,胜是最殊胜,友是同参道友,当坐道场,这个就是佛给你授记,坐道场是成佛,这个人一生当中必定成佛,所以才说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个人现前是像无量寿经上讲的,如来第一弟子,这个人现在是如来第一弟子,将来必定成佛,你看这一种殊胜的利益,实实在在一切经论里头,没有这样说过的。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特别在此地嘱咐阿难尊者,你要好好的受持是语,是语就是如来,在这一会里面所说的,那就是指这一部经,如果把意思引申,那就包括往生经,凡是佛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那这就是有,在这个经之前是无量寿经,在这个经之后是阿弥陀经,观经是当中讲的,这就叫你要受持这一部经典。
“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个我们又得到一个证明,读经跟念佛功德是一样的,这个持经就是读经,读经跟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一样的,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就跟读经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要劝导同修好好的去读经呢,我没有劝你去念佛,我劝你去读经,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我知道还有人曾经去问黄念祖老居士,黄老居士告诉他,他说净空法师别有用意呀,他没有说错呀,初学的人这一句佛号压不过烦恼,这一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打妄想,这个就没有法子,我劝你读经,这个读经你就一打妄想经就念错了,一句阿弥陀佛打妄想也念不错,可是读经呢,那一打妄想一定会念错了,所以非常容易摄心,就是最初初学的时候,读经的方法,比念佛号得受用,所以用这个方法入门,从这个方法入,入进去之后,我这个劝大家古人实在讲,这个基础是用五年的功夫呀,现在人没有耐心,所以我把五年减成三年,那这还能不能再减少一点呢,再减少一点不行没法子呀,所以希望你们一天能够念三遍,就念三部三年念满三千遍,这个三千遍念下去他心定了,妄念少了,烦恼少了,这功夫就得力,再深入经藏,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名号,他心定了那个名号会有很大的作用,我教大家是这么一个方法,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读经是修定,是修专,第一个阶段是专是定,这个三年功夫,第二个阶段是解,是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状况完全通达明了,明了之后你的信心不会动摇,你的愿心坚固,信愿坚固这就决定得生了,蕅益大师说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就在信愿之有无,我们是真信切愿,那稳定是往生,往后持名,这个持名功夫的浅深呢,是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这稳稳当当的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啦,一定要经过这个过程,如果不在这个过程上奠定基础,许多人念佛念了几十年,听人家几句闲言闲语,心马上就动摇了就恐怖了,这个心一动摇,一有疑虑,这一生往生的机会马上就失掉了,你说那多可惜。
善导大师唐朝时候人,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年,我们今天看他老人家这些注解,他所说的似乎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状况呀,诸位仔细去看看这个注子,我这一段时期跟大家所讲的呀,就好像一千三百年前看到我们今天学佛的这个状况,真正是不可思议,说明读经跟念佛是一样的。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当时法会在皇宫,跟到释迦牟尼佛去的就是目犍连跟阿难尊者两个,所以他这里没有其他的这些大众,这是王宫里面流通分,就说到此地,再翻开二百八十二面,看最后这一段经文,佛在皇宫里面,把这一个殊胜无比的法门,说了出来传授给韦提希尊者,他们得到是无比真实的利益,佛说完之后当然要回去了,佛住在灵鹫山,就是耆阇崛山,我们中国人翻成灵山,回到灵鹫山。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这个皇宫是被这个阿阇世王派了军队包围住的,他把他的母亲幽禁在这个里面,与外界不通消息,佛来的时候从空中而来,回去也从空中而去,这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个守卫的人是无可奈何,看到佛来来去去。
“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回到灵山之后,佛的常随弟子,我们知道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跟到佛去的两个人去,还有那么多人在家都没跟去,那那么多人一定问阿难,你跟佛去了,佛在那里说了些什么法门呢,这阿难回去又要开小座,要复讲,把世尊在皇宫里面所说的,要跟大众重覆讲一遍,广为大众说如上事,这就是,你看这一句,就把前面这个十六观的时候全都讲完了,都讲完了,这皇宫里面的流通,这个是耆阇山,耆阇崛山的流通。
“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这是在灵山,灵山是这一会是阿难尊者说的,阿难尊者说完了,天龙八部礼谢的时候,闻佛所说,这明明是阿难说的,怎么是佛所说的呢,阿难代佛所说,把佛所讲的重覆讲了一遍,阿难在佛的弟子当中多闻第一,记忆力最好,他听了一遍是永远都不会忘记,像我们现在这个录音机一样,能够重覆的说得圆圆满满,说得一点都不错,所以阿难说的就是佛所说的,所以还是,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这个是流通分里面第二段,这个耆阇山这一会里面呢,简单的就这叙述说带过了。
这一部经到这个地方是讲圆满了,下面这个注解,诸位同修自己要看一看,它是总结全经,我们翻开二百八十四面,二百八十四面前面两行,善导大师开示非常重要,他说。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后代,但如来神力,转变无方,隐显随机,王宫密化,于是耆阇圣众,小智怀疑,佛后还山,弗窥委况,于时阿难为宣王宫之化定散两门,异众因此同闻,莫不奉行而顶戴。”,这是善导大师,在这一部经典讲完之后做了一个总结,这一段里面,也是苦口婆心劝导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机会错过了,第一句话是说明,真正善知识确实不容易遇到,古德常讲可遇不可求,如果不是无量劫来善根福德的成熟,就不可能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这个真善知识,有世间的善知识,有出世间的善知识,都这样的难逢了,再要遇到一个净土宗的,那就更不容易了。
净宗自古以来,真正第一大善知识,唐朝出现的善导大师,阿弥陀佛再来的,明朝时候有莲池、蕅益,到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出现在民国初年乱世,由此看来,中国人实实在在说还是有不少,真正有善根有福德,这个缘才成熟,净宗之殊胜就是底下所说的,“欲使五趣齐生”,这是净宗人称为第一殊胜,就这一句,五趣就是我们常讲的,六道,六道里面不说阿修罗道,那就叫五趣,天人,畜牲,饿鬼,地狱,这叫五趣,阿修罗到那里去了呢,楞严经上佛说得很清楚,阿修罗除了地狱道之外,其它的四道都有阿修罗,那么说六道呢,是单单说天阿修罗,人阿修罗就不说了就归到人道了,畜牲归畜牲道,饿鬼处归饿鬼道,就是天说一个天说个阿修罗,如果说五趣呢,那个天阿修罗就归到天道去了。
五趣齐生,这个了不起呀,统统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一般大小乘佛法能够修学的人天两道,三恶道没有份,这个法门三恶道也有份,地狱众生能够一念回头,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所以这个四十八愿第十八愿,真正了不起。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曾经有人问我,这个问我的人不是普通人,出家的法师,来问我,说佛有没有能力教一个做造作极重罪业,立刻要堕阿鼻地狱的众生,能不能教他立刻成佛,假如佛没有能力,叫这个这么造五逆十恶罪,立刻堕阿鼻地狱永不翻身的人,不能叫他立刻成佛,那我们常讲佛万德万能呢,那是假的,为什么呢,佛这个就不能了他做不到,这个问题真不好答,所以有许多大法师,老法师都说这个万德万能是赞叹不是真的呀,佛也有所不能,我们当时听了这个话,心里打个问号也不敢说,我们念到这个地方,这个疑问解除了,佛真的是万德万能,所以你念到四十八愿,念到十八愿的时候,这个问题答案来了,真的,五逆十恶立刻要堕阿鼻地狱,这就是十六观里头下品下生章所度的对象,在他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劝他念阿弥陀佛,连念一声都能往生,五趣齐生,这个才真正叫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遇到这个法门,这是基督教说永生,得救了真正得救了,遇不到这个法门枉然,他真的是没办法。
所以这一句佛号,那个灭罪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议,它要不能灭罪怎么能教他往生,怎么能教他立刻见佛呢,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诸佛现前三昧,下下品往生也得诸佛现前三昧,这才明白这个法门真正殊胜,所以佛在此地劝勉阿难尊者,要把这个法门普遍弘传传到后世,是以劝闻于后代。
从阿难尊者这个祖祖相传,特别是我们在我们这一个时代,众生愈苦灾难愈多,佛菩萨愈慈悲愈怜愍,出现了一个夏莲居,这夏莲居不是普通人,这是佛菩萨再来的,为我们把无量寿经重新再整理,重新再订一个善本,我们今天才真正断疑生信,对这个法门生起了清净的信心,这个不能不归功于夏老居士呀,这一个会集本实实在在就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
我在好几年以前,曾经想过想找人来替我做一个工作,把这五种原本这个原文写一个对照的这个本子,我还没有找到适当的人来做这个工作,前几时不知道是那一位,送了我一个日本人写的,这个无量寿经这个对照的本子,跟我想像的完全一样,他们已经做好印出来了,我一看到非常的欢喜,然后你把夏老居士这个会集本,跟这个五种原译对照本一看,那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晓得他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是五种版本的原文,确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过去的会集本确实改动了人家的经文,所以这是印光大师极不赞成,这个本子出现之后印祖没有看到,在我想像当中印祖看到这个本子,一定点头这个可以流通了,现在这个本子确确实实在很短的期间当中,我们七年前这才开始弘扬这个本子,到现在才七年前,经本流通的数量以及它的速度,它流通的广大的这个层面是佛教史,古今中外的佛教史上所没有看到的,这个绝对不是人力能做得到的,实实在在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十方一切诸佛菩萨的护持,所以这个大经这样普遍流通,受一切大众的欢迎,这几年当中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得真实利益的我们常常听到,在世界上许许多多地方都听到,所以这是我们不但自己要认真努力的去修学,还有责任宣扬,就是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大众,推荐给未闻之人。
“但以如来神力,转变无方,隐显随机,王宫密化。”,在王宫这一次情形非常特殊,在这个地方讲的,听众的人这个人数很有限,佛回到灵山,“小智怀疑”,小智是指声闻,回去之后这个怀疑,这个大乘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