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各种水禽争鸣其间,发出悦耳歌声。复有美妙林园,各种奇花遍布其中。王城的东南西北中各方,都有最胜如意宝树行列周边围绕。这些美妙庄严,胜过天宫的富丽。住在这样美妙王宫中将出现权领四洲的转轮王,他具足八种军马,拥有七宝,生有千子,有八万嫔妃,权领小国王侯四千四十人,政教兼治,王名白螺。他有大臣名婆罗门梵种,他具足多闻,善巧诸学术。他的夫人名具梵母,容颜美丽,具备艺术美德。至尊怙主弥勒将生为这样美德父母的儿子。
此一节中,至尊怙主弥勒观察时、处、种、世系、生母等五事已,而由兜率天宫下降,出生于赡部洲中。第一观时:是至尊怙主弥勒观察到人寿八万岁时,一切情器世间都非常圆满。也就是他堪度诸众生的度化时期。第二观处:是观到处所当在南赡部洲。第三观种:是观察到那时的人类中,以婆罗门种为最尊,以此观察到当在婆罗门种中。第四观世系:是观察到他应生的父母,都世系完善而无过。第五观生母:是观察到他当生的母亲婆罗门“具梵母”,具一切美德,并有大愿力等。经过这样观察后,临到降世时间,由诸天众供养无量不可思议供品,从兜率下降,而来到赡部洲中,入于佛母具梵母的胎中。继在住胎十月的时间中,每天为诸天善神说法,作广大的利益众生事业。到得十月已过,佛母具梵母去游“妙花盛开园”,她以右手攀树枝仰视天空时,菩萨即从她右胁而诞生,菩萨身光普照一切世间,刹那顷一切有情的诸苦顿息,而充满安乐。当由天王帝释引导来诸龙王以净水甘露启请沐浴,于是菩萨向四方各行七步,每步出生一大宝藏,及一莲花。目视四方而说偈道:“此为我之最后生,从此解脱无后有,常趣不还无漏果,最后示现大涅槃。”那时,至尊弥勒刚一诞生,同时,转轮王白螺也就生下了一千王子,以及世间中其他高族胜种也生下许多儿子,诸宝藏也都开现,由诸天神降下祥瑞花雨,白伞盖覆菩萨头上,一切方隅遍满音乐等无量供养。于是由菩萨父母请相师为其观相,诸相师记别说:“这是菩萨名‘慈氏’,将迅速成佛。”
继此怙主弥勒示现幻术等少年游戏事迹,由此成熟解脱无数有情。到二万岁时都居俗家宫中。后来临到成佛的时候,白螺王以各种珍宝来堆集严饰出一座供塔,塔围粗量有六十四寻,高度为一千寻,赐给弥勒的生父“梵种”。梵种复转赐给诸婆罗门,诸婆罗门立即分受供塔。至尊弥勒思念供塔为无常性,启白父亲,得到允许,他也就同婆罗门及王子四千八十人,一起出家。出家的当晚在名叫“龙木”的菩提树,高逾一由旬,花叶果实盛茂的枝干,盖覆著约六俱卢舍的周围环境的树下,现证圆满正觉。成佛后说偈道:“我今已得胜妙处,以故不往其他方,从老病死得解脱,获证甚深甘露门。”说偈后,七天中默然不说一法。由梵天王以金柄五彩珍珠及宝铃网鬘所覆饰宽有三由旬的白伞,及以天界诸宝所严饰的千辐金轮供献予弥勒佛前,并普降宝、香、花雨,而启请道:“今请怙主慈氏尊,速转无上大法轮。”由这样启请,仍默然不语,未允说法,而前往“妙花盛开园”中。由于看见慈尊去到盛开园时所示现各种神通及神变等,所有国王及王子、王妃等,共有王族四千八十人,以及梵种等婆罗门共四千八十人,并有无数众生齐来园中集会,都在佛前出家;此即初转法轮集会,得证阿罗汉果的有九万万六千万人。二转法轮集会中,得证阿罗汉的有九万万四千万人。三转法轮集会中,得证阿罗汉的有九万万二千万人。那时,由于佛的光明神力,除尽一切黑暗,压倒日月光辉。昼夜的分界,是以诸花开时为昼,诸花闭时为夜;又以诸鸟鸣声时为昼,不鸣时为夜。除此分界外,是全无黑夜可言。所有世间环境,尽处在一片嬉戏欢乐中。由慈尊的加持力,一切众生都彼此互相慈爱,尽都如善法而行。继后佛同他的声闻众等一起入城行乞时,帝释及梵天等一切天神,都齐来供养,普降各种天花、花鬘、及各种供雨;佛任住何处,即于其处供设宝座,并且设柔软、抚触生乐的华美座垫,一切众生复常以美妙赞歌来作供养。就这样直到六万年的长久时间,慈尊作出利益无量无边众生的事业,广转法轮后,而示现涅槃,骨身将完整存在于世间。
关于至尊怙主弥勒现证圆满佛陀时,身生父母,及来集的徒众,与寿量等,如《贤劫经》中所说:“弥勒佛所生之处,为王宫髻慧城,种为婆罗门种,光有一由旬,父名梵贤,母名梵母,子名‘福力盛’,承事侍徒名‘大海’,其中智慧第一名‘智光’,神通第一名‘精进坚’。初转法轮集会有九万万六千万人证声闻阿罗汉果;二转法轮集会有九万万四千万人证阿罗汉;三转法轮集会有九万万二千万人证阿罗汉。寿量为八万四千岁,正法住世八万年,骨身完整存在于世间,供塔只一座……等。”
如果在此世释迦能仁王佛的教法中,出家善守戒律,并勤行闻、思、修三业,但未获得三乘成果的诸人士,将于至尊怙主弥勒出现于此世转大法轮时,获得他的摄受。这是释迦佛世尊所说的。而至尊怙主弥勒也亲自承许,如《弥勒授记经》中说:“若于释迦师子教,清净受持诸戒学,如佛所说善修行,彼将值遇我教法。于诸僧伽施法衣,以及饮食与各种医药治疗诸人士,彼将值遇我教法。十四与及十五日,半月形时初八日,以及示现神变月,若持八关斋净戒,供养善修长净法,彼将值遇我教法。”以此发愿往生兜率至尊怙主弥勒座前,依慈尊听受菩提道次第诸要法的人士,缘念至尊怙主弥勒身相,而常时勤供七支曼遮等,以及清净守持所受的诸戒律,并向导师释迦世尊及怙主弥勒勤行祈祷,将如愿获得成就。这是经中所说的。而至尊弥勒复亲许凡诵《弥勒誓愿陀罗尼》者,也能获得往生兜率,并得到慈尊摄受。过去有许多大德,意乐逝世后往生兜率,他们念诵《弥勒誓愿陀罗尼》,以及塑造弥勒像,与诵《弥勒愿文》并对他人也广为弘扬,这样的作法事迹是屡见不少的。
《菩提道次第教授》的根本经教,为《大般若经》。运用《大般若经》中诸教义编制为《菩提道次第教授》的论著,则为至尊怙主弥勒所著之《般若波罗密多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它实际表现出《大般若经》中的一切教义,它的内容分析决择出七十分教义。从其中第一义“发心”至最终教义“事业”之间,所有一切教义都是为开示一补特伽罗修行之法──《菩提道次第》。以此至尊宗喀巴大师广弘宣说:“这一菩提道次第,即是《现观庄严论》中教授。”就这样至尊怙主弥勒所著的菩提道次第的教授论著──《现观庄严论》;以及对于其中诸修要,引用许多佛经来广为开示,而著造出《经庄严论》;特别开示菩提道次第中止观两种修法,而著造出《辨中边论》及《辨法法性论》;复著造了菩提道次第中究竟正见的扼要论述,而是符合龙树所解释佛意的中观见,即决择心之法性,远离一切戏论边的真实理智,而成为究竟一乘的《大乘最上要义论》。这些论著,也就是普遍传称的“慈尊五论”。
以此意乐以菩提道次第为修要的人们,应当谨向至尊怙主弥勒勤行祈祷,并当重视慈尊所著诸论,而勤修闻、思、修三业。
三、圣无著菩萨的历史
赞句中说:“佛所授记圣无著。”
值得这般赞说的圣无著,根据《妙吉祥根本续》密经中授记说:
“于我涅槃后,时已九百年,比丘名无著,善巧经论义。
了不了义经,多门善分辨,成世说理主,善辨经论师。
彼所著论述,名地之使母,彼由明咒力,将生为慧贤。
为令教久住,能作摄经义,享寿百五十,圆寂生天界。”
这样清楚地授记他是为了复兴衰颓的佛教,由悲愿力而出现于此世的一位菩萨。
细说起来,当佛灭度不久,佛教的内部也就分成了十八家,许多说小乘声闻宗派的人士说大乘非佛所说的教法,他们执持这种邪见,使大乘教法遭受了极大衰损!而各小乘声闻宗派,复彼此诤论,说自为真实,他为愚痴,各各分裂,以此佛教遭受很大的衰损!特别是受了魔力加持而心随转的有一外道老妇人说:“他们内道犍槌声中发出一种‘毁灭’的声音,应当观察一下对我们是否有害!”以此观察受天龙八部所敬供的三宝寺众的那种槌击声,认为那是在他们外道的头上诅咒击毁,于是发动大军毁灭了佛教;继后佛教有一些兴起的时候,中印王送波斯王礼品中有一件无缝衣,当胸处有一足印,以此波斯王说是对他恶咒诛,而发动大军复毁灭了佛教;此后佛教复有一些兴起时,有一佛寺的门前,来了两个外道的乞丐作乞讨时,僧人以洗沐水泼他们,以此含恨,修“日火”成就后,将许多佛庙和佛经烧烬,佛教又遭到毁灭。
那时,有一婆罗门女名明律,长远劫中发菩提心,具足复兴佛教的愿力,她心中想到佛教遭三次复仇而毁灭,直到现在也未见有能复兴佛教的人,自己生为妇女,以此更无能力,只有由我生下男孩来复兴佛教。她于是和王族结婚,而生“无著”。她刚一生下婴孩,就在孩子的舌上,用牛黄写上“阿”字等,作了能使智慧锐利的方便,并使孩子居住在极清洁的环境中。她一心想念这孩子何时才能复兴住持佛教,努力求成这种方便,对于文字、数学及婆罗门吠陀等共通诸明处,由她亲自教会了孩子。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问母亲道:“母亲!我的父亲所操何业?”母亲答道:“我不是为了使你护持父种而生你的,是为了不忍佛教衰毁而生你的。以此你当身入佛门出家,诵读三藏,勤修禅定,好好地复兴佛教吧!”于是出家受沙弥戒,继在亲教师和僧众的当中受具足戒。他精研三藏,每一年中能将十万颂的句义两起都完全领会于心中,以此不久他也就领会三藏,可是对于《大般若经》中的隐义──诸现观次第,很难通晓。心念何时才能获得通达《般若经》义,完整圆满的大乘道体。他一心持著这一念头,由净守戒律、积资、净障等多门勤修,并常修正定。
继后,他在一位密教金刚阿阇黎前,求《幻网灌顶》,入曼陀罗,为了观察与何本尊缘份大,向何本尊祈祷能速得加持,而掷花朵时,花朵降到慈尊像上,他心念当修至尊弥勒,获得成就弘兴佛教。于是前往鸡足山窟中,勤修了三年,未见一点成相。以此灰心而出山,见一老人用棉絮磨铁杵欲制成针时,问老人说:“这样怎能成针呢?”答道:“若由具足毅力人,作时无有不成理,虽难仍进不中辍,高山亦能碎为尘。”以此他想到应当再加精进,复闭关专修了三年,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成相。复心灰出山时,见滴水穿岩,心念必须精勤久修,复闭关修了三年,仍未见有何成相。心灰意懒,舍修出关,见以鸟翎磨断岩石者,心念还须勤修,以此又闭关勤修了三年。就这样修了十二年之久,都未见成相,心灰出山时,见一母犬下身已腐,聚满蛆虫,上身蛆虫正在钻食。他生起猛利的悲心,想到如果除虫,虫将尽死,如果不除时母犬将死。以此他想割下自己身上一块肉来,取虫到肉上来。于是前往“阿青达”城中,以锡杖抵押了一把小金刀,回来以金刀割下自身一块肉;想用手捉取蛆虫时,考虑到虫将被捉死,只好俯身下去,闭起眼来,用舌舐取蛆虫,此时忽然母犬不见,而是身光遍照的慈尊现在面前。
他伤心说道:“噫嘻慈父我依怙!千辛万苦不见果,因何苦烧焦枯时,帝释甘霖始降临?”他埋怨说:“我这般勤修,不见成相,慈尊对我为何悲薄?”慈尊道:“此如帝释虽降雨,种子坏劣不生芽,诸佛纵然咸来临,无缘亦不获吉善。我从初就在你面前,由于你自己的业障未净,而不见我。现在你生起大悲,以此障净,得见我面。实是这样的,不信的话,你将我负在肩上,叫他人试观吧!”他叫旁人观看,果然都未得见,以此深信。慈尊问他道:“你欲何求?”答道:“愿弘大乘教法。”于是慈尊吩咐他说:“钻进我的法衣中来吧!”也就将他领到兜率天宫。这里一上午时间等人间五十年。他在慈尊座前,听受了所有大乘无边教法,特别是彻底求得《大般若》经中教义──大乘道中诸次第要扼,而对于所说诸教义,精研、细思、勤修,由此修力获得多门三摩地,以及不忘陀罗尼、无碍辩才,分解大乘教法的智慧,现证法性,而证得圣位。他复请求慈尊著作对于《般若》经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