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久住在世起见,并在那里安置了许多供产。
后来,在著名的自来塔“憍玛婆罗更德”前,作绕行居住时,看见有一身穿出家装的俗人,在犁地和拿著酒瓶。以此他伤感到佛法这般废颓!于是对僧伽大众,开示了许多最后的教言,从头至尾反覆念诵《顶髻尊胜陀罗尼》后,也就舍寿而示现圆寂。往生至尊怙主弥勒及圣无著所住处──兜率说法宫。具信的徒众们也就在阿阇黎世亲示寂的地方上,建立了一座奉安他的骨身塔,至今还在。
阿阇黎世亲的门下,出有许多不可思议的能住持佛教的大师,在这些大德中成为最胜第一的,有四位弟子,善律第一是阿阇黎功德光,善巧对法第一是阿阇黎慧坚,善巧量论第一为阿阇黎方象(即陈那),善巧般若第一为阿阇黎圣解脱军等四大弟子。
附一、善律阿阇黎功德光略传
此中善律第一的阿阇黎功德光,生于印度磨吐罗城婆罗门族中。他从幼年就精习一切学术明处,后来出家受比丘戒后,来到阿阇黎世亲座前,精研三藏教法,听受大乘道次第后,复细研所有大乘一切经论。对于十八部各别的情况,毫不紊乱地能彻底了知;能忆持律经十万颂,作为常诵功课。由于他这样勤行闻、思,和精修禅定,以此心中生起通达自他诸宗大海,以及忆持千百种陀罗尼、辩才、神通、三摩地等功德。特别是他依阿阇黎世亲的教授,由菩提道次修行,而证得圣位,以此都称他为阿阇黎“圣功德光”,美誉名声遍满一切方隅。他为了佛教的事业,著作了摄《四部律经》所有要义的《毗奈耶海藏》,这一广大论著一般都称它叫《律经》,它和佛经没有差别;一切入佛圣教出家的大众,莫不以它为正量,所有过去一切善巧成就的大德,都对这一《律经》当作视眼般的佛教明灯,异常珍重。又著有《百一羯磨论》,现在所有进入佛教中,受持近事戒及出家戒、沙弥戒、比丘戒等仪轨,及“三事仪轨”等一切毗奈耶羯摩仪轨,无不从这位大德所著这一论著恩惠中而出。以此对佛教来说,他的恩德是无与比伦的。在过去一切善巧大德的论说中,都称赞说:“这位大德功德光的事业,遍布极广,同他一起安住的比丘,就约有五千人,他们都是多闻三藏,每日夜中当忏诸罪尽忏,当严守诸戒作严守,当加持诸法事作加持。他们都戒行清净,与往昔佛住世时,及传付教法时期,由诸阿罗汉护持圣教时的盛况无有差别。”
附二、善巧对法阿阇黎慧坚略传
阿阇黎世亲的门下,善巧对法第一的是阿阇黎慧坚(亦称安慧)。有关慧坚的前世:先是阿阇黎世亲在“班迦毗哈罗”,注满麻油灯火室中,诵一切经卷时,常有一鸽飞来听经。有一时间鸽死去,往生于边区扎玛地方庶民种姓中,这一男孩刚一生下就问:“我的阿阇黎在哪里?”他的父亲问道:“谁是你的阿阇黎?”答说:“世亲。”于是父亲问前往印度中部去的商人,听得世亲仍然健在的消息,等到孩子稍长后,也就将孩子送到世亲座前,由阿阇黎世亲教导他从最初学文字起直至一切学术明处,都得到善巧精通。他在幼年时,在那烂陀寺中,于救度母像手中供献大豆,想的是供后取食,由于堆豆过满,豆粒都滚落下来,再堆再滚,他心想圣度母不先受用,我不能取食,尽所有豆粒完全供完,都全滚下,以此他大哭起来。圣度母为他亲示真容说:“孩子别哭!回家去吧!有我保佑加持你!”从此以后,他也就成为智理无碍的人物。这一度母像也就成为著名的“大豆度母”。这位阿阇黎慧坚心中能全持《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以上全部经教,复著有关于《大宝积经》的一些释论。那时,他的善巧声誉遍满诸方。他复著有《俱舍论释霹雳光》,及《对法集论释》、《八部论释》等许多论著。
附三、善巧量论阿阇黎方象略传
阿阇黎世亲的弟子中,善巧量论第一的是阿阇黎方象。这位四海驰名的大德,生于印度南方楞伽班伽达城的婆罗门种族中。从幼年起未经多长时期,他学习婆罗门一切吠陀典籍,及其他一切学术明处,也就成为善巧精通。由于他往昔长远生中修学的习染力,视一切世间轮回如同火坑,生起猛利出离心,对婆罗门族,及一切受用和亲友等全无贪恋。在犊子部堪布象佑座前出家,取名叫方象。他依止堪布象佑精研符合犊子部宗规的三藏教典,成为善巧精通后,他意乐听受大乘经论及教授,于是来到阿阇黎世亲座前,总听受了大小两乘的一切经论;特别是听受了大乘诸经教,及由慈尊传来的大乘诸教授,如瓶注水般完全领受于心中,口诵大乘经典约五百部。后来,他又在一位金刚阿阇黎前,听受了《文殊室利灌顶及修法》,依法精修,由此获得亲见文殊,得到本尊示教及摄受。从此以后,他何时想见文殊菩萨,即得文殊菩萨亲自示现,而在本尊文殊菩萨前听受教法。继后,他在邬仗毗夏城的寂静山林的岩窟中闭关专修。后来那烂陀寺中,来了外道师兴起辩论时,他前来与诸外道论战,尽摧无余。这位方象大师总著作了解释佛经的一切论著,特别是著有《量决择观缘论》等量释论著约有百种。后来,他复前往邬仗毗夏,在过去住过的岩窟中一心修定。
由于他任于何时,都以大悲心慈视一切远离智眼的众生,而欲对众生慈施智眼时,他观察到诸众生智力过弱,以及过去他所著的所有量释论著门类过多,形成分散。于是他想摄集过去诸论著中的一切要义,著造一部《释经密意集量论》。他也就用石笔在他修定的岩窟石上写下:“意欲成量利众生,怙主佛前恭敬礼……。”等颂句,刚一写下,立即发现大光明普照世间,大地震动,声彻云霄;诸外道师道力失灵。震惊了外道师黑胜,他想这是什么征兆呢?用神通观察,得见是写下的量论赞语的加持力。于是他乘阿阇黎方象出外行乞之后,运用神变来到岩前,将赞语擦掉。就这样三擦三写之后,阿阇黎方象在石上写道:“如果是和我开玩笑而擦去的话,这赞语有极大作用,请勿再擦。如果是想和我争辩,请现身出来作辩论吧!”以此当阿阇黎乞食返洞时,外道师已坐在那里。经阿阇黎以无垢智理和他辩论三次,他遭到失败的时候,他忙说现在比赛神变吧!口吐火焰将阿阇黎的三衣和资具烧掉。以此阿阇黎心中十分懊丧!暗想有这般难以思测的恶劣有情,实难作利一切有情事业。于是将石笔向空中抛去,想石笔堕地时,从此我将作为利一己解脱果。可是石笔未堕下来,以此仰视空中,得见美妙庄严、久睹不厌的本尊文殊菩萨手中持著所掷石笔说道:“儿,不可作,不可作!不可生起这般小乘心理。你的论著,外道师们毫不能损。直至你未证得登地菩萨之间,我都作你的善知识。未来时期中,这一论著将成为众生唯一智眼。”经本尊这样授记,和安慰鼓励他著作《集量论》,阿阇黎方象乃重振大悲和极大毅力,著作了《集量论》,对赡洲一切众生,恩赐智理的正眼。继后,他复一心修定,由此亲见许多佛尊,证得多门三摩地,诸天神齐来雨花供养,住山林中所有树木诸花,都倾向他的住处而敬礼;山林中所有大象等一切野兽,都来到他足前,俯身低头而下拜;那里的国王及其臣僚眷属等,也都来到他的座前,恭敬顶礼。后来,他去到印度南部,破除了那里所有的外道邪说,对诸寺院僧伽大众,广说三藏教法,作出了大弘佛教的事业。后来,他复到邬仗毗夏城,令那里的国王及其臣眷,都进入佛教,复有一婆罗门作他的施主,他建立了许多僧院。为了使那里的诸人士对佛法生信起见,他念动真言使一株已枯的大柯子树复生如初。就这样他在印度一切方隅,普弘佛教。最后,他仍返邬仗毗夏寂静山林的岩窟中,示现许多稀有瑞相而示寂。
以此意乐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们,应当对阿阇黎世亲念恩生敬,而祈祷求加持,并当详阅阿阇黎所著诸论著,不只是对论著皈敬,而应以无垢智理获得佛经密意,对于释诸佛经要义的菩提道次第,精勤而修。
五、证得中观道圣解脱军的历史
“证中观道圣解脱。”
值得宗喀巴大师这般称赞的第二佛陀阿阇黎世亲的四胜弟子中,圣解脱军生于印度中南交界处和燃窟邻近的地方中,为阿阇黎“佛民”的侄儿。他从童年就身入佛门,出家于十八部中的“犊子部”内部“拘噜拘里部”中,到了成年也就受完具足戒,依拘噜拘里部戒规,对所有粗细戒规很好地研习,而都能实践。由于他往昔长远生中,发菩提心,积二资粮,护持佛教的伟大愿力,他极欲听受三藏教义,特别是大乘经藏,尤其是此中《大般若经》中的所有教授。以此来到阿阇黎世亲的座前,以心行两种如理依师,而精研三藏,成善巧精通者。特别是听完《般若》诸经论后,能将句义二者都领会于心中。他听受了由慈尊将《般若》经义合入于菩提道次第教授中的《现观庄严论》后,即能以其中教义,修行整个圆满大乘道体,由此步入菩提道次第中,而现证真实法性,获得圣道果位,现证陀罗尼门、辩才、广大神通、勇行三摩地、虚空藏三摩地等功德。
他亲见至尊怙主弥勒,他极欲将《现观庄严论》从初〈发心品〉起,至最末〈事业品〉之间,所有七十事理,一一都和《般若经》贯通连合起来。也就将这种愿望在慈尊前猛利地祈祷求加持,以此获得慈尊对他授记说:“你前往婆罗尼斯佛寺中,你的愿望将得成就。”他于是依照慈尊的指示去到婆罗尼斯佛寺中时,正逢静铠居士从普陀洛伽迎请《般若二万五千颂》来到婆罗尼斯佛寺中。这一因缘说起来,先是释迦世尊涅槃后,由于极恶魔力,使佛教遭受了历次的魔害而衰颓。以此印度圣地所存的许多佛经都遭到损毁,存在的《般若经》只有圣龙树从龙宫请来的《般若十万颂》,及原有的《般若八千颂》。以此圣解脱军作《现观庄严论》与《般若经》经论两合工作时,发现一些难合之处,他在婆罗尼斯佛寺中,得阅《二万五千般若》,由此才将经论两者一切都贯通连合起来。例如开示七十事理〈第一发心品〉中,也就根据如《二万五千般若》中所说:“舍利子,于此若欲希求大菩提一切诸法中,现证圆满正觉,当勤修般若波罗密。”这样引经中“希求菩提”,而广释论义;以及引经中“希求利他”,而广释论义;从初地发心起,至法云地发心之间,发心二十二品,都一一与佛经相合起来。就这样从修第一教授起,至〈事业品〉第二十七品之间,一一都与佛经串合起来了。以此他如漂海商主获得如意大宝那样的心满意足。
关于静铠居士迎请《二万五千般若》的情节:先是静铠居士在一山林中,闭关专修观世音菩萨时,由那里的国王劝请他去请经。当他起程前往普陀洛伽时,诚向观世音菩萨祈祷求加持,先到印南“具德积米宝塔”处,继续依照前往普陀洛伽的路引,有些地方是从地下而行,遇海则乘舟而往,经千辛万苦才到了普陀洛伽的山下时,又遇著一座谁也不能攀登和行走的一大片危岩,居士虔诚祈祷独髻天女,获得天女以神力变现出一桥,才得渡过大危岩;又遇著野兽生起恐怖时,一心祈祷观世音,也才脱离野兽的怖畏。于是继续登山,来到了山脚至尊救度母圣地,次到忿纹度母圣地,渐次到了山顶圣观世音无量宫殿所在等处,亲见本尊观世音慈容,而请得《二万五千般若》。他依靠圣观世音的大悲加持力,一路无有丝毫灾障,而安返婆罗尼斯佛寺中,奉安《二万五千般若》。圣解脱军也就将《现观庄严论》与《二万五千般若》经论两者相合起来,而著作出《二万五千般若光论》。这一大论著,是赡洲中首次第一部《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相合的论著。这位大阿阇黎圣解脱军为弘佛教,作了经论合编的论著,对具缘诸人士,广大弘扬。那时,来到他的座前听受《般若》教授的弟子,数以千计。所有意乐修学菩提道次第的人们,也都来到他的座前依止。这位阿阇黎广弘佛教事业,约有三十年之久,后来圆寂往生兜率至尊弥勒座前。
以此意乐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们,应当谨向圣解脱军虔诚祈祷求加持;并当依照他所著的经论合编,而开显的大车轨,从佛语中对菩提道次第诸教要获得定解,一心勤修具足一切经论要义圆满无缺的菩提道次第。
六、大德解脱军的历史
“证得信位解脱军。”
值得宗喀巴大师这般称赞的大德解脱军,从童年身入佛门而出家,也就精研三藏教典。他以心行两种如理依止圣解脱军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