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逯稚裢āO胧苡靡呈保沂种凶匀欢词巢В⒂忻钗兑常徊⑶也皇怯勺匀《┯谒怯上肽钜陨裢ū浠隼矗┯谑街罘鸺捌涫叹斓龋笔蛊斗κ芸嘀谏岸龉碇钪冢缘帽ヂ岳吹阶陨仓校鍪苡谩F渌路仁苡茫捕既缜白龇ㄒ谎!?br /> 以此,念诵圣文殊的名称的功德,比较念诵其他一切诸佛名称的功德为大,念诵普照如来名称的功德,更是大得多了。《刹土庄严经》中说:“诸善男子,谁能多念文殊童子名称,所生功德,比较念诵千百万俱胝那由他数一切诸佛名称的福德大得多。那么,念诵薄伽梵普照如来名称的福德之大,更不必说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文殊童子一一劫中,所作饶益一切众生的事业,千百万俱胝那由他数一切诸佛都没有做到。”那么极乐世界与普照佛刹,二者中以何为超胜呢?极乐世界的功德,好比是以发端从大海中取出的一滴水,而普照佛刹的功德,则如尽大海所有的水量。这样说来能如普照佛刹的其他佛刹,有没有呢?具足宏愿,显现圣超的普照如来佛刹与常具普光功德海王佛的佛刹,二者的功德是没有差别的。此外如普照佛刹那样佛土,还有光髻菩萨,及慧师菩萨、诸根寂静菩萨、智愿菩萨等菩萨成佛的佛刹。因此,八万四千菩萨也都发愿成就如圣文殊那样的佛刹。此诸菩萨中,已有十六位菩萨成就如圣文殊那样的佛刹,其余诸菩萨虽未成就如圣文殊那样的佛刹,但都成就了如极乐世界那样的佛刹。那么,极乐世界的应化有情,和普照佛刹的应化诸众,有怎样的差别呢?是有差别的。极乐世界中有声闻众,而普照佛刹中尽是修积清净圆满度化事业的大菩萨众以围绕,而无声闻众。极乐世界中应化有情的数量,如果以普照佛刹中的应化诸众数量比较来说,极乐世界中的数量只等于一仓芝麻中的一粒芝麻,而普照佛刹中,化众的数量,则是全仓芝麻总共有的数量了。发愿往生普照佛刹中,也就算是发愿往生一切报身及化身刹土中,而且以文殊菩萨及普照佛作为本尊,以此也就算是以一切显密圣众作为本尊了。往生这一佛刹的主因,则是心中常思这一刹土的功德,及发菩提心,学修所有六度中明示的一切分别,念诵文殊菩萨及普照佛的名称,和明咒、建造文殊菩萨及普照佛像,诵问文殊菩萨及普照佛的经教等。
以此意乐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们,应当思念至尊文殊的身语意诸功德,生起极大敬信来虔诚祈祷为最要!总说起来,对于菩提道次第当意乐求知,及对于生起特殊的定解来说,是必须增长辨诸法性智的;特别是对于获得甚深中观见来说,更必须有极明显锐利的妙观察智。要生起这一智慧,那就必须在上师与本尊文殊菩萨无二无别之前,长久时间中,做猛利祈祷,令心中得到加持。这是至尊怙主文殊对宗喀巴大师亲授的教授。以此我们应当至诚向至尊文殊祈祷求加持,勤奋修行菩提道次第。
十五、至尊圣龙树菩萨的历史
“证见深义圣龙树。”
值得宗喀巴大师这样称赞的具德怙主圣龙树(或译龙猛),是从往昔无数无边劫中发菩提心;是于许多无数大劫中不断修积二资粮;是于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中作饶益无数众生事业中,为了在此世界中弘扬能仁圣教,乘愿而来的一位大菩萨。具德怙主圣龙树来此世界弘扬佛教,这也是释迦佛世尊所授记的。关于具德怙主圣龙树为弘佛教来此世界,以及如何发心,在佛灭度后,佛教衰损时圣龙树来弘佛教的情节,和佛有所授记的情况,在《大云经》中记载如下:“于往昔过去无数无边劫以前,这位大菩萨生为法王,名叫大精进龙的时候,他值遇龙种明灯如来。那时他在龙种明灯如来前,供养无量财物,并以一握无价珍宝散供,而发大心与宏愿。特别是发心立下誓愿:
‘我愿于未来世,薄伽梵释迦牟尼圣教衰落的时候,身入佛门出家,三次传播大法音中,为了正法,舍我生命。’
如其所愿,在此世界,释迦世尊出现于世时,他生为“离遮毗”童子名“一切世间喜见”时,释迦世尊在如海的会众中,广赞这位童子的功德,并授记佛涅槃后四百年,这位童子生为圣龙,大弘佛教。这在《楞伽经》中说:“南方毗达婆,具德大比丘,其名称龙字,能破有无边。于世宣我教,无上大乘法,成就欢喜地,往生极乐刹。”又《妙吉祥根本续》中说:“如来我涅槃,经过四百年,有名龙比丘,对教作信益。证得欢喜地,享寿六百岁,大智诸学处,彼亦得成就。所著诸论理,为明无实义,何时舍身时,往生极乐刹。最后决定证,正等正觉佛。”又在《金光明经》中所广赞说的离遮毗童子名叫一切世间喜见,也就是指圣龙树而说的。又在《入圣一万二千大云经释》著中引经说:“阿难,此离遮毗童子名一切有情见喜,于我涅槃后四百年,生为比丘名龙字,大弘我教法,后于极光刹,成佛名智慧生处光明佛。”《大鼓经》中也说:“离遮毗童子名一切世间见喜,于佛涅槃后八十年,佛教衰落时,生为持佛名称比丘,大弘佛教,过百年后逝世,往生极乐世界。”又在《时轮后续》中也有授记说,这位大菩萨,能作弘法利生大事业。所有以上所举诸经,也不过是举例而已。在印度诸善巧的谈论中,所引据授记圣龙树的显密经教,是有百多种的。
关于圣龙树在何时出现于世,佛涅槃后,出有怎样的住持佛教的大德,能从圣言量中得知。这在《大悲白莲经》中说:“启白世尊,佛涅槃后,由谁住持佛教?”世尊答道:“阿难,迦叶比丘及汝二人,将住持正法四十余年……”等语。如所记别,在佛涅槃后,由大迦叶、阿难及优波离尊者三人,结集所有一切三藏佛经,作了这样第一次佛语结集,而使佛教不致没落,得到弘扬。继后,大迦叶涅槃后,由阿难住持佛教,弘扬圣教约四十年之久。渐次圣教传付到善见尊者之间,由这样圣教七代传付,使教法不致衰落,而得到弘扬。继后,在佛涅槃后约有一百年时,有许多行为粗暴的比丘,说可持金银等违犯戒律学处的事,约有十种,一时兴起来时,诸善神都说佛教遭受了创伤,他们生起大忧恼,发出大怨声,传遍赡洲及四王天、三十三天等,上界天居也传到。在这样一切善神生忧恼,然而一切恶魔生欢喜,喧嚷不休的时候,具有往昔发心及宏愿之力的无忧王(即阿育王)出现于世,由这位法王作施主,会集了名声尊者等七百阿罗汉,破除诸邪说,完全依佛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而行,他们第二次结集佛经。那时,一切善神都发出大欢喜声,而心满意足。
继后,由于世时渐变恶浊,众生福报也渐薄弱,违反正法戒律的很多邪说,复兴盛起来。特别是分作十八部后,他们内部彼此不和,都自以为是,认其他为愚痴,而起纷诤。对于正法戒律,读诵闻思,及修习禅定诸规,很多废颓;并且很多小乘宗派大肆宣说大乘诸经,非佛所说等邪说谤语,一时兴起,令佛教十分衰败的时候。由佛世尊的悲心与愿力,在一时中,大众觅得《讫栗积王梦兆授记经》来阅读,以此知经说:“迦叶佛对讫栗积王说:汝所梦的那些梦兆,是薄伽梵释迦牟尼教法,将来要发现那样情况的预兆。”那么讫栗积王的梦兆是怎样的情况呢?这在《摩揭陀度母因缘事记》中说:“迦叶佛在世时,其施主讫栗积王于梦中,梦见象王从天窗出来,其尾被拴著;又见有人很渴,而跑到外面去寻井泉;又见面粉与珍珠等价交换;又见檀木和一般木材一样作价;又见园林中的美好花果被盗;又见稚象使香象畏惧;又见身染污浊的猴子将他人藏起来;又见给猴王灌顶;又见十八人分一疋布,而各各手中复如有一疋布;又见许多集会,生起斗诤等十梦。因此,讫栗积王疑心自己有罪厄,而问于迦叶佛时,迦叶佛对他说道:‘这些梦兆,不是国王你将有罪厄,而是未来世,人寿百岁时,由于那些对正等正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勤净修的诸比丘,身虽出家,而仍贪得寺庙及寺财物,这就是象身已出,而尾仍拴著的征兆;渴而跑到外面寻泉,这是他人对住寺中诸人说法时,他们不听的征兆;面粉和珍珠等换,这是那时诸声闻人,为了饮食而说法的征兆;见檀木和一般木等价,这是那时将发现诸声闻人,将外道论著和佛经相等来受持的征兆;见林园中美好的花果被盗,这是那时将发现不约束自己的诸声闻人,以僧伽的财物受用来护俗家的情面的征兆;小象能使香象怖畏,这是那时将发现有罪恶的比丘威摄具戒的比丘的征兆;见染污的猴子将他人藏起来,这是那时将发现废弛戒律的人对守持戒律者诋毁的征兆;见给猴王灌顶,这是那时将发现诸愚人给国王灌顶的征兆;见十八人分一疋布,而各各手中仍有原来的一疋布,这是那时佛的教法,虽分做十八家,但是这一切都有得到解脱缘份的征兆;见多人集会中相斗诤,这是那时佛的教法,将被诤法兴起,而遭没落的征兆。’”见得这样的授记经后,十八家都志同道合起来,除各各的长老语言不同,及服装有一些区别外,事实上都符合佛经。他们见到勤修戒定慧三学,同归于成就清净解脱果,而由闻思及修禅定二事之门,使佛教得到复兴。这也就称作第三次结集。
继后,佛教复渐衰落,特别是大乘之名也将近没落无闻的时候,也就是佛涅槃后四百年的时候,大菩萨圣怙主龙树也就出现于此世了。圣龙树降生在什么地方呢?在印度南方,有地名毗达婆,其地有一大婆罗门缺乏子嗣,在梦中获得记别说,如能召集供养一百婆罗门的法会,当得生子。他依记别办后,果然生下一子。请相师们来看相,相师说:“相是很好,但只有七天的寿命。”问有什么解救的方法呢?供事一百婆罗门的法会,则可延寿七月,如果迎请一百比丘供法宴,则可延寿七年,除此无他法挽救。以此只好照所说办理,到得将届七岁时,父母不忍见儿子的尸身,因此派了仆从伴子到外地去周游。于是渐次去朝拜到喀萨巴里(观世音)的像,继渐次来到了那烂陀寺萨惹哈大师的门前,正遇在讲说诗词学的时候,这位大婆罗门种姓大师也就命将公子领到里面去。大师问他们为什么原因来到这里?他们也就说那种有死厄的原因。大师说:“能出家的话有解救的方便。”答应了过七岁后出家,大师即设布“无量寿摧伏死主曼陀罗”为公子灌顶,令他念诵明咒;特别是到了满七岁的那天晚上,作通宵的念诵,以此得免死主魔记。到了八岁时出家后,继即精研诸明处学术,及大小乘一切教法,成为善巧。后来和父母见了面。也就从这位大婆罗门种姓大师萨惹哈前请求《密集》等许多密续要法,得到“本续”与“耳传”及“随赐法要”等全圆无缺的教授传授。并请求大师作亲教师,受得比丘戒,取名叫“具德比丘”。就这样他听受了所有那烂陀寺三藏及四密续讲规一切教法。主要是他一切生中,都获得至尊怙主文殊的摄受,以此获得在至尊怙主文殊本尊的爱子──大菩萨智宝大师前,听受了所有显密一切正法,将所有从释迦世尊来此世界所说一切显密诸法中的一切秘要,他都完全领会于心中。
那时,发生了一次大饥荒,那烂陀寺的僧众的生活已无接继的时候,长老罗睺罗委任圣龙树为那烂陀寺管理,鼓励他应当设法救济僧众的时候,圣龙树也立即应允这样作。他于是从中洲采取来点金妙药,将许多铜点染成了黄金,拿到没有发生饥荒的地方去,换购来米麦等一切生活资具。这样一直到十二年之间,维持了僧众的生活,全无匮乏。继后,出现了很多不守戒行的人们,遍于各处,以致佛教的内库──戒律遭到极大的败坏时,圣龙树心中难忍,起而整理,将几千退失戒行的人驱摈出去。并对具缘的信众,广大宣说三藏教法,特别是广说戒律教法,做出了等同往昔佛世尊在婆罗尼斯初转四谛法轮那样的弘法事业。以此过去的善巧大德们对这一事业,称颂为圣龙树三次宣说大法音中,第一次复兴戒律正法,而广宣《毗奈耶》法。那时,受了魔加持的比丘名乐作,著出了许多驳斥大乘的论著,发生了谤斥大乘见行两者的时候,伟大的圣龙树及时广大宣说对治这些邪说的教理,来破除诸邪见。
他为具缘广大无边信众,广说三藏教法的时候,发现有二童子前来听法,身有异香,遍布于听众中。二童走后,香气也就随灭。问二童是何原因时,二童答说:“我二人是安止龙王的儿子,我们到人间地方,身怀龙檀坚木以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