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枪成愕矫媲袄矗鞘币驯淮档蒙砦抟伦埃就谅怼>徒虑白急傅乃瓷恚虏几蔡澹⑾蚧鹇∨U庋指戳税材谑且蓝┰蓟偻獾烂碛睿獾乐钍捌湫矶嗤街冢脊槿胗诜鸾讨小V钡较衷冢且坏厍悦巴獾朗О芮薄!?br /> 这位大菩萨所做诸如此类一切事业,都是为弘法利生而做。并且也是为了教诫如佛所说:“吾人如庵摩罗果,有外熟而内未熟;内熟而外未熟;内外均熟;内外未熟等各种不同。”爱自己的凡夫们,是难透知其他有情之心量的。因此,总说起来应当对任何有情,勿存观过之心;特别是对已入佛门诸人士,若道其过失,如同灰覆火坑,是极险之地。以此对他人勿道其短,都应作清净观。又当知菩萨是为了教诫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们,不应当以道之粗见或片面为足,而应当对整个全圆道体,如法修学其论著──《入行论》、及《集学论》两论所说那样而作;复为了教诫如依至尊文殊为本尊,就会获得如他那样的功德;更为了教诫任何时候,都不可信依外道诸论著,佛的教法才是希求解脱诸人士的唯一彼岸等意义,而做出那般事业。
以此意乐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们,应向寂天菩萨虔诚祈祷求加持,并当重视这位大菩萨所著诸论著,而努力闻、思、修学。
二十、阿阇黎唉那达里的历史
根据《噶当卷帙》中所说:“阿阇黎唉那达里是寂天菩萨的首要弟子。他从寂天座前,听受了整个大乘道次第全圆教授,依教授专一修行,由此通达最上道,获得殊胜成就,亲见本尊文殊菩萨。是一位和寂天菩萨的证达相同等的大德。”等语。
二十一、阿阇黎勇金刚的历史
根据《噶当卷帙》中说:“阿阇黎勇金刚依止唉那达里为师,听受了大乘道次第全圆教授,专一精修。以此厌离一切世间轮回,受著出离心的鞭策,作乞食、不离座食(一座食)、过午不食、披三衣行者、毡衣行、粪扫衣行、住寺行者、树下宿者、露天修者、尸林修者、蹲坐行者、如戒事行者等,净修十二功德,他都具足。并证得爱他有情菩提心,及观三界如梦的正见。为了给后世众生作示范,他是一位毕生住寂静山林,专一精修的大德。”等语。
以此意乐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们,应谨向阿阇黎唉那达里及勇金刚两位大德,虔诚祈祷求加持,并当效法这两大德的行传,住寂静处所,精修圆满无缺的道次第。
次为大菩萨宝吉祥的历史,在梵语阿阇黎摩诃舍达那菩提萨埵,藏语为绛秋生巴清波仁清伯,义为大菩萨宝吉祥(亦称仁清德,义为宝军;即小古萨利)。这位弥勒瑜伽行的大德之历史,已在上文说毕。次为金洲大师之历史,也详如上文,不必赘述。在金洲大师座前,阿底峡尊者一直依止了十二年的时间中,摒除了内外一切纠缠,不断地听受了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教授──《修心七义论广释》。关于阿底峡尊者的行传,将在下面详述。
宣说“伟大行派”的教授心要──推己爱他的菩提心,未生者令生,已生者辗转增上,由如
是大宝菩提心之门,进入地道诸果修法的论著,则为《大方广经》,及解释这一经教密意的论著──《宝鬘论》,以及《如意牟尼梦语》、《有情欢喜颂》、《入行论》、《集学论》等诸论著;与及由金洲大师及阿底峡尊者两位大德,将上述经论的教授摄集在一起而著作的《修心摄颂》;及大德达摩热啃达所著的《修心器械轮》;及弥勒瑜伽师所著的《修心金刚歌音》;及由佛子无著贤大师,摄集历代上师一一相传的修心教授修法略要,而著出的《修心七义论》;及宗喀巴大师广讲修心教授修法时,由大菩萨霍尔敦巴记录的《修心法广释》;及根敦主大师所著的《大乘修心法》;及班禅洛桑却季绛称师徒所著的多种修心法广略诸论著;及由我(著者耶喜绛称)选集印藏过去所出修心诸论著,并以宗喀巴大师的耳传教授为庄严,而写出的自他相换菩提心修法──《修心广释善慧密意庄严论》等以上诸论著。
以此意乐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们,应当对于现有的修菩提心法──二大车轨的殊胜教授,各各善为听受,求得彻底的领会。知道将两种教授合而为一的修法,而努力薰修大宝菩提心为极要!
二十二、至尊怙主具德阿底峡尊者的历史
“持大车轨燃灯智。”
值得宗喀巴大师这样称颂的阿底峡尊者,梵语名讳为底邦迦罗舍连那,藏语为伯嘛默哲耶喜,义为具德燃灯智。普遍通称的别号为觉窝杰伯敦阿底峡,义为救怙主具德尊者(这是避讳其名,只称赞号)。这位大德降生的地方,是在印度东方禅和国,有大城名缚迦那,有居民多万户。大城中心有王宫名金幢,拥有不可思议的财富荣华和权威。这一国都的环境,十分美丽,各种美树幽林,成行围绕,莲及优波罗等奇花遍满大地,并有多层城墙及渠壕以环绕。尊者降生于这样的王宫中,父王名善祥王,母名功德光明妃,在壬午年(公元一○四二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诞生)这位大德如愿而诞生。这位王子诞生的时候,发现虚空中诸善神天雨瑞花,空中彩虹交织成幕,所有一切人士,都听得诸天神发出欢喜的歌音,及天乐齐鸣等不可思议的瑞象。这位王子生得来如世间明珠般容颜,如月光白净、额宽、鼻隆、眼目长大、唇红如脂、具大人相,一见之下能令恼苦顿息,心生安乐,是一位能造作善种的人物。
王子童年时,父母取名叫月藏,有八位保姆作看护,用适合营养的食物等来养活,与父母等人同睡,住在王宫的重楼中。如果从宫顶发出一声可怕的大声音时,父母等人心想发生了什么,都立即各方细看,但祝愿王子平安!这位幼小的王子,却表现出无惊恐而欢悦的态度时,立刻父母等人的眼光里发现出一种如优波罗花正开那样可喜的心情。这位王子在童年时代中,他的一切生中的本尊──至尊救度母对他现身亲赐教语。从童年起,一直到长久时间中,都得到度母的慈视,一切要事,他都向至尊救度母请示而作。
在他诞生后,满一年零六个月的时候,距离王宫不远有一佛寺名毗迦摩那波里。王及王妃同小王子乘坐宝车,率领五百车乘,具足大王的威风热闹前往寺中时,城市中一切人士,从各处云集到这里来争看小王子。都说:“诞生时受诸天供养的稀有太子,现在才得瞧见啊!”都注目留神地细观,一时都欢喜雷动起来。小王子问父母道:“这些人是什么人呀!”父母对他说:“这些人是你统治下的人民啊!”小王子祝愿道:“愿这些人士都如我一样具足一切美满,都造作善根,都以正法来作修养。”说这样悦耳的言词时,一切大众都齐赞:“奇哉!稀有!”而合十敬礼。于是王及王妃、太子等人来到了寺内,对所有僧众及三宝像前,作承事供养。顶礼发愿时,父母等其他一切人士都祝愿长寿无病,受用美满,后世不堕三恶道,得生善趣,对三宝作承事供养等。这位小王子则祝愿道:
“我得暇满人王身,无过眼根瞻三宝,常以诚敬礼三宝,从今祈作我皈处。
愿我何时解俗缠,住僧众中获法富,无我慢中供三宝,悲视一切有情众。”
作了这般祝愿时,那里的一切人士及诸善神,皆大欢喜,而对王子生起敬信。在《噶当卷帙》中说:“这一祝愿,是阿底峡尊者这一生说法中,最初的说法。”
童年的王子,从诞生以来,就对嚣杂的俗家,全无贪恋。他无阻碍地常时亲见本尊,得闻本尊说法声音。以此他对喧嚣的俗家,虽无贪恋,但是他的父母及民众,总想他能住俗家,那是再好没有的。于是以各种歌舞游戏来使他欢乐,并从许多国王的公主中,挑选美妙者来给太子婚配时,至尊救度母为这位青年太子现身说道:“具缘王子勿贪恋,此如泥淖象沉没,汝若沉入贪淖中,岂不玷污诸戒律?五百五十二生中,汝皆班达比丘身,如莲海中鹅王游,此生汝当速出家。”就这样对王子鞭策勿贪恋江山,当修学正法。而王子也愿向那样修学。他对于工巧、医方、声明、因明、内明等五种大五明学处,及诗辞、卜算等五种小五明学处,都精研成为善巧者。特别是他年满十五岁时,听了一遍《正理精滴论》,由此他与一位有名的外道善巧辩论师相辩论,辩胜外道师,以此四方驰名。
继后,这位青年王子他想到不应贪恋世间一切荣华美满,当修学佛教全圆教授,而究竟成就地道诸果。成办这样事业,就必须由一位一切福善的根本──善知识来作摄受。以此他想依止哪一位能开示无谬道体的善知识大德呢?在这时听得距离王宫不太远的地方,哲达里.尊胜诸敌大师在那里安住,王子借口说去游山,率同武装马队三百人前往哲达里大师座前,顶礼请求皈依,及发心教授。并请求道:“愿不贪恋江山,希求清净正法,以此请师摄受。”这般请求时,哲达里大师对他记别说:“你暂时前往那烂陀寺菩提贤大师的座前去吧!”于是王子领著三百武装马队前往那烂陀寺菩提贤大师的座前,顶礼师足而启白发心。菩提贤大师复对他说:“你前往那烂陀寺的北方,有证得长寿持明,亲证离戏论中道义的佛子理鹃大师住在那里。你到他的座前去吧!”青年的王子复到佛子理鹃座前,请求依止理鹃大师。大师对他传授了《菩提道次第教授》,特别是详细地传授了由圣龙树传来的正见教授。大师复对他说:“还有一位证得中观道的上师名叫阿嚩都帝,你到他的座前去吧!”于是青年的王子遵从理鹃大师的命令,来到上师阿○ 都帝的座前,请求摄受时,阿嚩都帝大师对他说道:“欲求纯洁地学修正法,必须抛弃江山荣华。由于江山荣华,它如同毒海、火坑,它是一切败坏的因素。以此你先回去一趟,舍去了江山,再到这里来吧!”王子也就遵照上师的记别,回到王宫,在父母前,再三请求允许后,视江山荣华如粪土,抛弃了而转回上师阿嚩都帝的座前,他依上师阿嚩都帝所记别,去到黑山寺瑜伽自在师,亲见本尊欢喜金刚,得金刚空行母授记的大师名惹呼那姑巴达(罗睺罗鞠多)的座前,求得全圆灌顶,取密号叫智密金刚。于是经七年的时间中,主要是在阿嚩都帝大师前依止,此外复在许多获得成就的上师前,精研金刚乘,由此对所有一切密经及教授成为最善巧者。他心中发生了这下我已精通密教的思想时,在梦中得见诸扎根玛空行母示以从未见过的许多密教经卷,于是消除了我慢。就这样从二十一岁起直到二十九岁之间,他精研了所有《四部密续》一切灌顶、经教、秘诀教授等,依教精修。由此获得亲见本尊,及三摩地与广大神通。
当他常想我此生专住密行,依大手印修证殊胜悉地的时候,有一晚上在梦中,见空中有黑茹迦金刚(义为饮血)前来对他说:“善男子阿嚩都帝行者你任何处不必去吧!你若出家,未来时间中,将获得许多应化的出家众。”又有一晚上他在梦中,见著佛世尊释迦牟尼同许多僧伽侍众在一起正进午餐,在那侍众行列中,阿底峡尊者自己也在其中。佛世尊目视阿底峡尊者说:“这人还贪恋什么而不出家呢?”得了这样梦后,他想:这下我决定出家。于是前往金刚座大菩提圣地摩底毗哈惹寺中,僧伽大众部中的“说出世间部”阿阇黎佛智的教授传派,长老大持律行者,证得专住真实性三摩地的西那惹根达大师前,求作亲教师而出家,取名叫底邦迦罗舍连那。于是精研三藏教义,特别是在上师达摩惹根达座前,听受摄四部毗奈耶要义及对法七部一切要义的论著《大毗婆沙论》──约有八百卷之多的大论著,一直有十二年之久,获彻底的领会,他对十八家各别的授受及净水等所有一切细分作法,都毫不紊乱地熟悉,成为印度通晓十八家的众中顶宝。就这样他听受了当时在印度存在的所有显密教法,而依教精修。
他常时心念迅速成佛的方便,哪一种道路为最速呢?在这时,黑山秘密石窟中静坐修行的上师惹呼那姑巴达由神通得知,前来对阿底峡尊者说:“你虽亲见本尊,及许多曼陀罗佛会,并获得共通成就,心中已有三摩地的来龙去脉,可是任何一处也还未证得通达。你当立誓修慈心、悲心、菩提心。由于大悲观音,是悲之主,以此应持观音为本尊。直至轮回未尽之间,为利一切有情而作吧!”又在绕行金刚座周围时,见著塑像等彼此作互相问答,及金刚座南方的空中,有二空行女也作互相问答,一方问道:“欲求迅速成佛,应修学何法呢?”另一方答说:“当修学菩提心。”他停止了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