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实修起来而生起特别的修验,以此成为善巧、戒严、贤良三德具备的一位大善知识。措那巴大师也见他将成为能住持佛教中德行堪赞的主要人物,常时对他说:“你得作学院中的法座主持人。”
可是由于这位门扎巴大师对于菩提道次第获得彻底的修验,哪怕是梵天、帝释荣耀福德,他也不生羡慕。对于此生的名利恭敬,更不待说,是一点羡慕也没有的,因此他婉言辞谢说:“我怎样能够继持上师的法座。”到后来大阿阇黎措那巴临终时,曾经召集僧众做了广大的训言,并说这一法座交付与门扎巴来主持。说后而示寂。因此上师最后所说的话成为遗嘱,无法不遵。于是由门扎巴继登学院法座,主要广讲毗奈耶及对法;并按照旧规来讲说般若、因明、中观等教义,而使大车轨诸经论的教理得到很大的弘扬。对于一般具缘的人士,依噶当教典派的说规来详讲《菩提道次第导修教授》,以此许多人士都得到饱餐妙法甘露。他为了利益后来应化众生起见,复著有《菩提道次第导修释义》。由这位大堪布门扎巴教育而出的善巧有成的弟子,有佳钦.勒季多杰(义为大成就者.业金刚),及堪钦.却季桑波(义为大堪布法护贤)等,对佛教作出了广大事业的许多弟子。
以此意乐菩提道次修心的人们,应当对于善知识门扎巴大师祈祷求加持,而效法这位大师的高风史事,由精研大车轨诸经论,而使内心体现一切经论皆教授。同时勤修所体现的经论中的教授──菩提道次第来调伏自心,并对其他应化有情也应做出决定的饶益。
三十七、善知识堪钦.却季桑波的历史
根据宗喀巴大师所作的“师承赞”颂文中说:“获得深广法,众生之依护,弘法事业贤,师前我启请。”(前三句每句末一字是此师的名号,这是依名而赞的写法。)
值得这样赞叹的堪钦.却季桑波(译义为大堪布法护贤),降生在梁地区一家种姓高贵而圆满的家中。幼年的时候,他的父母带他来到大堪布措那巴的讲学院去,与措那巴相见的时候,风将措那巴的法衣吹起,恰好盖覆在孩子的身上,真如把孩子包裹起来一样。以此大堪布措那巴笑而大生欢喜,也就对孩子的父母说:“这孩子真是有用我的法衣包护起来的因缘,请你们把这孩子布施我吧!”孩子的父母也因难违师命,也就把孩子供献给措那巴大师。措那巴大师接收后起名叫却季桑波(义为法护贤,法衣保护下的贤者的意思)。到七岁时出家,同时很好地学三藏经教,到成年时,措那巴大师随即与他传受具足戒,如保护自己眼珠般爱护他,并将自己所有的经教和教授都完全传授与他。特别是依噶当讲规而说的菩提道次第一切教授也尽量传给他。直到大堪布措那巴示寂后,他才如法依止善知识门扎巴大师,而听受门扎巴所有的经教和教授。特别是听受了菩提道次第导修讲义很多次,并经过研习,由此依噶当的教典派讲规的菩提道次第教授融会在自心中而实修,获得向其他有情宣说这一教授旳无畏辩才。传说这位大师是一位已到达闻海的彼岸,而获得很高证道──“不还果”相的大德。
这位大堪布法护贤,他亲近措那巴与门扎巴两位善知识的座前,屡次听受依噶当教典派讲规的三士道次第而作了彻底的修学。很明显的是,至尊法王宗喀巴大师念起在这位大师前听受过噶当教典派讲规的菩提道次第的导修讲义的这一法恩而作赞颂。由一切智宗喀巴大师听受这一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而对无数具缘人士传授宣说,由此这一正法的利生事业也就普遍于一切大地之上。
以此意乐菩提道次第修心的人们,应当对于这位获得不还果位的大菩萨法护贤大堪布祈祷加持。并效法这位大师的史事高风,学习总摄一切佛经和经论的教法大海──菩提道次第的时候,不仅以获得一次诵读经教的传授,和仅知道一、二修法的所缘而为满足。应当是亲近善巧的善知识,而多次听受教义,生起定解,内心也才能与所听的若干法要结合起来勤奋地修学。
三十八、善知识懀锻撸偾喟偷睦贰?br /> 从善知识种敦巴传博多瓦而次第承传到大堪布.法护贤的这一承传次第,至尊一切智宗喀巴大师称它为噶当教典派听受菩提道次的传承。现在要说的是众所共称的噶当教授派,是从种敦巴传懀锻撸偾喟停ㄒ逦溲妫┒蔚诖谐隼此兄钍Φ氖肥隆!?br /> 根据宗喀巴大师所作“师承赞”颂文中有句说:“成就大自在,大德戒焰师。”
值得这样赞颂的善知识懀锻撸窃谌勺幽辏ㄋ胃咦谏苄硕辏灰蝗辏瞪诹枨睦嗜歉诘胤健8盖酌湾榷嘟埽ㄒ逦湾冉鸶眨盖桌镖樱谱迹ㄒ逦堑疲鹈写锊侔樱ㄒ逦⒀妫S捎谒ド谐ぞ眉滢剐拚乐捌筒淮说钠舴ⅲ苑⒌囟杂谌康赖乃尴吧鹦盐颉R虼嗽谒暮⑼贝校统J毕肽畹阶艿囊磺杏形ú怀W《得穑乇鹗亲约旱纳砬步杆倩得鸬那槔矶恢挚植馈K哪盖锥运担骸澳悴槐乜植溃隳茄杆俳赖男乃迹庖院缶鸵舻摹!本荽扑哪盖资且晃蛔孕澡べつ福馐撬哪盖孜舴⑽颐窍衷谝话惴菜子星椋看右晃簧鲜Φ亩鞯陆袒逯校级尤簧鹨坏隳钏牢蕹5男睦矗捎诳障氲牧芮康脑倒剩还缤霉髟谒新一暮奂#⒖桃簿拖哦В匀磺飨蛴凇爸闯!钡挠斜呷サ恼庵智槔矶档摹D鞘保哪盖妆е吹揭晃怀致砂㈥^黎的座前听讲《五蕴论》,由此他想到这五蕴分离,终归于空而油然生起了“无我”的正见。
他在童年时代,常时亲见许多本尊为他现身。他到了十二岁的时候,名叫贡谟岗哇的瑜伽母来对他说了一种教授,以此他生起了一种特殊的修验。据说那是一位自性瑜伽母对他作的加持。又有一次他来到一处牧羊的山头,念想到百年中,这里今天所见到的人们,都将要完全死去,由内心感动而唱出了念死的悲歌。住在山下的农人们,感觉他的歌声很好听,也就向他说道:“多谢‘虎焰’,你唱的歌很好听,请你再来一个吧!”他答道:“唉!我心很悲忧而才发出歌声来,你们反以为我乐而叫再来一个啊!”
此后,他到了十八岁,也就在堆隆.察脱寺中,玛.协饶生巴(译义为智慧萨埵)的座前出了家,起名叫促青巴(义为戒焰)。对于这一因缘,他母亲在梦中,看见吹起白螺,声音震遍南赡部洲一切方隅都可听闻。因此她说:“我的这儿子出家后,将成为一位美德名声著称的大德。”在他求学的时候,他去到察脱寺中,顺便也就和驻在业区纳谟伽地方的阿底峡尊者相见,而听受了发菩提心教义。那时阿底峡尊者用手给他摩顶,而口诵桑枳达语的许多吉祥颂句来祝福加持,并赐他以金洲大师的莲嘴净瓶,而说:“你将成为住持我的教法传承的一位人士。”这以后,他在伦恰饶寺及汝巴寺中听受和研习了许多经教。他认为印度金刚座是佛法发源地,因此去到那里广学印度的经文。他说那时由于他自己已能阅读三藏,并完全可以顺利通达到整个教法方面去,以此他发生了这样的思想──显见从凡夫地进入到佛地,不须依止上师,自己也能行;后来才想到过去的那样思想,不说到佛地,何处也不能到达。
那时,他的母亲来到了汝巴寺,而对他和那里的僧人们说:“有些人是被烦恼所催动,或被鬼怪所催迫而出家,发心为教法而出家的,只是你和阿阇黎香毕二人。你如果要修学正法的话,你当去到热振寺善知识种敦巴的座前去。”那时他年满二十五岁,也就由他母亲把他领到热振而与种尊者相见。懀洞笫υ庋担骸坝捎谖业哪盖资亲孕澡べつ福园盐宜偷秸饫锢础!蹦鞘彼谏浦吨侄匕妥扒肭罅巳氲乐ǎ谛闹邢氲接《热デ捉晃昏べふ摺V肿鹫叨运档溃骸澳悴槐氐接《热ィ蛭倚暮芄夷钅恪!币虼怂爰仁巧浦吨侄匕托闹行睿ナ敲挥幸庖宓摹S谑撬男辛椒矫娑既绶ǖ匾乐股浦吨肿鹫撸芤磺兄罘鹚ぶ蟮溃磺蟹鹁刖鄣男囊濠ぉぁ镀刑岬来蔚谛扪榈际汀罚纱硕杂诘来蔚谥幸磺兴刀寄苡胄乃枷嗪隙稹O仁怯捎谏浦吨侄匕投詰'哦瓦说:“有时你到我这里来吧!”以此懀锻呷サ阶鹫吣抢锏氖焙颍∈巧罟燃涮羯鹄吹氖焙颍艄庹丈涞綉'哦瓦的衣服上现出八吉祥与许多形象,因此种尊者说:“缘起太好!”说后对懀锻叨偕苍谩!?br /> 在善知识种敦巴讲般若波罗密多经教的时候,三昆仲是同阅一个经箧中所装的经书,他们为了去听讲一种宗派道理,而来到种尊者座前,因此种尊者对懀锻咚担骸拔叶杂谀愕南M悄隳艹晌晃淮笮奘俊D阕约耗谛薨桑 币虼藨'哦瓦每来到尊者座前顶礼,种尊者对他说:“所谓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多。”心想这话好像说的是他(指懀叮┯θ缡窃猜!奥拙醢汀保ㄒ逦べなΓ┒詰'哦瓦说:“我显见种尊者心中在惦念你!你如果请求密法,是会办得到的。”于是懀锻咭簿驮谄渌嚼ブ偕鹞缡贝堆痰氖焙颍绮陀帽希谀嵌问奔渲校浦吨肿鹫咭灿猛晡绮兔嫣酰瑧'哦瓦也就在那时请求教授,尊者尽量传授与他大乘密法的教授。懀锻咴庋担骸啊べなΑ晕沂怯泻艽蟮亩鞯隆!庇稚浦吨侄匕退担骸熬跷训茏用牵ㄒ饧窗⒌紫孔鹫呙畔峦街冢》鹞灾伟送蛩那Х衬斩菟蛋送蛩那Х牛运刀灾翁坝囊磺蟹爬床荒艽菝疣梁蓿灰运刀灾梧梁薜囊磺蟹爬床荒芟鹛坝R虼烁鞅鸬姆衬眨切韪鞅鸬亩灾畏牛芏灾我磺蟹衬盏姆牛肥钦庖簧跎钤灯鹂招孕薹ā!弊鹫咚岛螅簿投詰'哦瓦很好地传授了圣龙树所解释佛密意的中观诸教授。
这样懀锻叽幼畛跤胫肿鹫呒嫫鹬钡街肿鹫呤炯胖洌游蠢肟ψ埔乐沽俗鹫甙四辏捎谥肿鹫呤炯牛顾闹猩鸷艽笊烁小S幸煌砩希诿沃忻渭陨沓鱿痔簦胝馐巧浦吨肿鹫咚泄Φ伦约阂淹耆竦玫恼飨唷M毙闹腥衔舷录肝宦拙醢停且彩蔷咦惆⒌紫孔鹫咚兄罟Φ碌摹H绱舐拙醢顽锶是澹ㄒ逦刑岜Γ杂诙泻鸵盗Φ奈⒚钜宓耐ù铮戎肿鹫呋挂敢恍黄浯钨虬屯叨杂诿鸪坌拗兴迹耙磺猩跎罘ㄒ纳魄煞奖悖戎肿鹫呋挂敢恍淮挝拙醢托亩嘟芏宰谝宓耐ù铮戎肿鹫呋挂敢恍S谑菓'哦瓦他也就在热振依止阿底峡尊者的弟子──大伦觉巴绛秋仁清及衮巴瓦等,舍离此生一切凡俗事务,而由难行苦行之门,一心勤奋专修菩提道次第。那时,懀锻叩难示呤制独В惶宓囊路家疡荞诓豢埃┑钠评贸娜故怯门Fだ床棺旱模虼似毡槌扑小皯'哦皮裙僧”。由于猛利的出离心常时鞭策著他的内心,以此晚间他根本忘失睡眠,而唯一的心境──只是勤修菩提道次第。因此,大伦觉巴绛秋仁清对他说:“在这些时中,只有这些微的受用资具的环境下,如果过分努力勤修,对于身体是有不适而遭损害的危险。”懀锻叽鸬溃骸八涫侨缒闼档哪茄墒嵌家蛭爸庀韭训玫娜松恚桓倚傅 !睉'哦瓦为使此心入道勤修,时常念诵《入中论》,有一颂说:“何时能自在,入修且安住,若于此修道,自不作受持,必堕险处故,将随他力转,此身随彼业,以后何处求。”他每念诵这样入修的颂言一遍以作警惕;并以暇满难得的意义来鞭策内心,使此心迅速入道而勤修。
又懀锻咚3O蚣卧M咚担骸澳阆肽钕韭训玫娜松泶笠迕挥校俊币蛭獞'哦瓦他是以念暇满人身难得的大义,与念死本无定期的念头来鞭策内心,他刹那也不放逸而空过,一心如水流不断地勤修菩提道次第。由于他这样长久精修的原故,他对于菩提道次第已获得彻底的修验;而无边的诸佛菩萨如莹洁明镜照见诸相那般,真实现身而来加持于他。在一清晨时间,薄伽梵大自在手持净瓶来给他沐浴,由此他的身中一切垢染皆得消除而显现清净之象。又一次他亲见一尊头戴小蓬帽的不动怙主。这位懀锻叽笫κ且晃痪ㄒ磺忻鞔Φ娜耸浚ㄏ咧植煌蔫笪摹K担骸拔蚁胱约鹤鲆恢械鹊囊胧σ猜茏愎唬欢杂诖蟪嗣芊ㄋ抵畲蠊Φ吕此担沂嵌杂谟Ρ展刈ㄐ薜牧恳炎鐾旯矶啻蔚模欢杂ψ鍪乱祷峁┑龋乙彩敲挥幸恢治葱薜模恢灰晕宜≡炷嘀史鹣穹鹚纫幌罾此担鸭鹄从幸蛔∩酵纺茄螅恢灰晕宜┑南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