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后,依戒律规矩而坐下。那时,佛世尊从身中放出光明,照触六道有情,顿时诸苦流断;发现出十八种大征相;娑婆世界大地,顿成平坦;一切众生,皆具慈心。光中发出那由他劫中诸佛成就时,所有闻法眷众为听大法急速来到此间的号召声音时,所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即非天)、迦楼罗(即金翅鸟)、紧那罗(即人非人)、摩睺罗伽(即大腹行)等八部诸神也都知道,而来到佛前;所有十方无量无数菩萨也都来到佛前。总之,转法轮处,遍满“东清”没有丝毫空隙。于是由所有从十方来此的诸众,及这里娑婆世界中梵王、帝释等权威诸神都顶礼佛足,而启请为成熟众生转大法轮。梵天王启请道:“世尊医王请为千百烦恼疾病所缠诸众生,转正法轮,令得解脱;请分赐七圣财以引导,而转大法轮;请圆满意愿,无有病染转胜法轮。”这样说后,当以往昔诸佛所纳受过的,阎浮提金所制具足万道毫光的千辐轮,供献于佛世尊的座前,而请转大法轮。于是遍虚空界诸菩萨,及以八万天子为首的天龙八部,与及憍陈如等五人,及前来闻法会众都肃静无声,仰瞻佛颜。于是佛世尊在天明时,呼五人中善贤名,而诵说四谛诸名称及其取舍,与完全明了当断,而趣向实修的大道──八圣道分,断离二边的中观道十二门,而转此类大法轮。从佛语声中,发出随类得解的语言,各各都能听得适合根机的各别及共通的三乘要法。
转法轮会中,所有九十四百千俱胝那由他数的会众,对四谛名称,都各各得解。如谛所有摄集的密意来开示的法要,使长老憍陈如,及日光等八万神众,证得离垢法眼。于是佛世尊对憍陈如问道:“你遍知这一切法否?”答道:“佛世尊,我已遍知。”由此对长老憍陈如称呼为“遍知憍陈如”。以此法缘于世间中,三宝也就成立。诸天也齐声欢呼道:“善友们!佛世尊在婆罗尼斯三次诵说,而转此世间中谁也未能的十二法门大法轮。由此诸天增盛,诸非天衰弱了。”于是佛世尊二次对憍陈如等五人,复宣说四谛法。由此法缘,令憍陈如从有漏中,心得解脱,而证得阿罗汉。那时,这世界中,阿罗汉憍陈如,连同佛世尊自己共有两位阿罗汉。其余的四比丘──阿说示、波敷、摩诃难等也都获得见谛。就这样五人获得智慧通达时,所有外道相,及所树幢,立刻消除,都剃发披三衣,持食钵,受具足戒成为正式比丘。佛世尊也赞说,诸持僧幢众中最尊者,为遍知憍陈如。于是佛世尊复为其余四比丘广说“色非我,而是苦,是无常”的教义。由此法缘,四比丘也都证得阿罗汉,即时这世界中共有六位阿罗汉,也就是五比丘连同佛世尊自己共六位。从这样开示法要中,有一百四十俱胝天神,及世人八万四千人获得见谛。就这样佛世尊的美妙梵音,响彻十方刹土,所有十方诸佛薄伽梵,都默然无语而安住。诸佛前恭敬承事的大众于佛前问道:“为什么薄伽梵这样默然无语呢?”佛说:“薄伽梵释迦牟尼现证菩提,而转法轮,因此无语。”由佛说法因缘,有一百俱胝众生发菩提心。世尊现证圆满佛陀后,表示很难说法的态度,经再三请求而始说。说法时,最初不宣说甚深空性等教义,而开示应当披法衣,及过午不食,与不堕衣食二边中等戒律仪学处;继说四谛法,而四谛法中复先说苦谛,对于苦谛四法类中,复先说无常。
对于这些情况,研究者如果能很好地寻思,那么对于菩提道次第的进修,会获得坚固定解。也才能知道最初应当依止万德之本的善知识也不能随便依止,弟子应很好地观察对方是否具足德相后,当依止一位具足德相的上师。而上师对于弟子,不作观察,不管是谁,都向他说法,也是不可的。以此应很好地观察弟子合不合法器。对弟子说法时,复应当如贤母养育其爱子,如良医视病给药那样,观察应化众生的根机后,渐次净治其身心。复应当对于一切善法之本──清净戒律,先作开示。而此中复应当先开示转变此世心,与及从轮回中转变此心之方便。总的是为一切有为皆无常,特别是此有漏身为无常等教义,宣说后令不贪恋于此生,而生起希求后世利乐的心思;并生起不贪恋于一切生死轮回,而希求解脱的坚定思想。这样的心思生起时,才认识轮回之根──集谛;由此渐次应当导示进入上士道等理得知后,也才能知道将佛世尊的清净行传取作道用。
在佛世尊初转法轮处──婆罗尼斯落仙林中,天神及五比丘等具信人众建筑起了一座初转法轮塔,其形四方,有四层级,每一层级四方突出处,开有四门或八门、或十二门、或十六门,这也即是为过去诸善巧人士传为美谈的迦尸迦城转法轮塔。继后的时间中,佛世尊渐次前往他处,宣说《律经》、《正法念处经》、《普曜经》(或称太子游戏经)、《一百羯磨》、《佛本生百事》等属于初转法轮的一切经藏。
就这样佛世尊现证圆满佛陀后,同憍陈如等五比丘及耶输陀罗等五近传弟子前往王舍城,摄受舍利弗及大目犍连与其徒眷五百人,与及大迦叶等难以数计的大德尊者。由此美誉传遍大地一切方隅时,净饭王听得这般情况,心中无量欢喜!极思谒见佛面,屡次遣使请佛返迦毗罗卫城。佛世尊观察已临到度化净饭父王,及姨母众生主母,与甘露饭王、斛饭王、罗睺罗、阿难等很多释种的时候。于是对来使优陀夷说,可应允前往迦毗罗卫,但是如来同比丘僧众不住王宫中,都得住在最胜城寺庙里。这样吩咐后,遣返来使。于是佛世尊吩咐大目犍连道:“比丘们,薄伽梵前往迦毗罗卫城中,父子相见时,你们将见到父子相见而生欢喜,大家都披著法衣吧!”诸比丘遵照佛所吩咐而做后,佛世尊也就同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一起来到若嘿迦河畔,邻近迦毗罗卫大城时,净饭王听得这样消息,于是将从若嘿迦河到尼拘卢陀林园之间的道路都庄严起来。在宽广的处所,满设各种光彩夺目的座位,清除了迦毗罗卫城地基上的一切碑石、砖瓦、沙砾等后,遍洒沉檀香水,布置香气芬香的香炉,悬挂很多悬彩。净饭王吩咐诸释种道:“你们准备起你们的一切美妙骑乘吧!什么原因呢?由于今天我们将瞻仰最尊薄伽梵的美妙尊容。”诸释种答道:“大王,太好呀!遵命照办。”诸释种也就很快地准备起了美妙的车乘。于是净饭王再将从迦毗罗卫城至尼拘卢陀林园之间的去路,平整后铺净沙,满布香花,高挂悬彩,布置很多舞蹈者、歌唱者、武卫力士,捧持瓶鼓等人。净饭王乘坐车乘,有八万释迦青年从而围绕,具足德威,浩浩荡荡而来。有一类释种所乘的车是蓝色,而拖车的马及其装饰小铃网鬘也都是一律蓝色,并以身著蓝色服饰的侍眷从而围绕。甚至伞、剑、头巾、宝拂、鞋靴等也都是一律蓝色。身披整方蓝布、手持蓝色饰具的诸仆役们作诸服役,有很多饰蓝色装的执鞭者从而前导,高竖蓝色幢,每一车乘复有饰蓝色装者一百人从而围绕。如像这样有一类释种饰黄色,一类饰红色,一类饰白色,一类饰杂色。而每一车马等都随其饰色而为庄严。在每一车乘之后,有饰金的大象八万匹,其上竖金幢,覆以金璎珞,置有七宝小亭亦共有八万座。象队后面,复有金饰马队八万匹,饰以金铃网络,及七宝饰具亦有八万,这样列队前来。就这样诸释迦种如众星拱月般,从而围绕净饭王浩浩荡荡而来时。佛世尊一见这种情形对比丘众说道:“诸释种从迦毗罗卫而来,好像前往三十三天乐园那样的盛况。”于是佛世尊有善妙五比丘,及耶输陀罗、优陀夷、优楼频螺迦叶、迦耶迦叶、那提迦叶、大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等首要大弟子等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从而围绕;复有前来集会的四大天王,及阿修罗主妙织等神,总之,所有欲色二界的诸天子,大力神等也都齐来佛前。
佛世尊知净饭王有极大贡高我慢,如果徒步前往迦毗罗卫城时,诸释种对佛将生不敬。这样想后,示现四方出火、放光、出水等神通来作调伏。于是佛世尊腾升虚空约七多罗树高处而安住,诸比丘腾升虚空约六多罗树高处后,也就御空而来到净饭王迎佛的会场。顷刻间佛世尊在约一人多高的空中向前而来,右有梵天王,左有帝释侍佛两旁;仆从中四种欲界天神撑伞执拂;东西方隅,四大天王合掌恭敬而向佛;诸天神以七宝楼阁遍布虚空中,并供香花及香末,齐唱赞歌,天乐齐鸣,从各种香云中,降下蒙蒙香雨。净饭王见得这样多的比丘,及这些神变,昏昏然不知谁是佛世尊,向正在为他服役的侍从优陀夷问道:“这样多的披著袈裟的出家众中,谁是太子呢?”优陀夷指佛世尊说道:“这位即是薄伽梵。大王请看吧!”由于佛的神力,令人天交接,两两相见。净饭王见佛,同时也见到供养佛世尊的诸天神,及诸天神所布满天空的七宝楼阁,叹道:“以薄伽梵来说,甚为稀有!他在太子时代,我对这一法王曾作管理。那时的太子,看啦!就是前面的薄伽梵。我不过权威人众,而以人众为侍从而已,薄伽梵德威人天,人天二众都成为他的侍从。”住居在迦毗罗卫城的诸释种,由善根的驱使,都齐来想看是国王向太子顶礼,或许是太子向父王顶礼,于是净饭王身著无价珍衣,以右膝著地,他的宝髻及宝冠接触佛足,俯首顶礼而作颂道:“广大智慧薄伽梵,威仪足下礼三遍,佛诞生时地大震,身光照除赡洲暗。”就这样净饭王敬礼于太子足下时,诸释种怪而说道:“这是什么誓约?”都不生信。净饭王对诸释种说道:“具智的亲属们,我刚才不是顶礼在太子的足下,而是我和太子作了三次礼节。”他这样通知诸释种后,佛世尊运用神通来作调伏,于是在比丘僧众那里,由欲界诸天子陈设八万狮子座,敷以各种天衣而请安坐;诸欲界天神于座上升起天界宝盖,并在大会场中改铺各种天衣。于是净饭王声嘶心急,泪水盈眶地作偈问道:“此诸无量庄严宫,从父王我居国中,如何尽是彼兰若,有威可畏诸人住?”佛世尊答道:“人王欲问为何颦,皆从俗家解缠缚,得入十种圣者位,此诸能者各安住。”父子两人作了这般谈论后,由此净饭王也才心中欢悦,复在佛前顶礼而说道:“如来是一切遍知的。”说时净饭王心中想到,我的太子获得这般功德,这也算是我很好的收获。
于是佛世尊当即在尼拘卢陀林园中,宣说适合这般眷属根机的正法,由此白饭王等所有七万七千释种,皆获得见谛。第二天佛世尊前往“梵众围绕园林”中说法,由此斛饭王等所有七万六千释种,皆得见谛。释迦甘露饭王的太子阿难(义为庆喜),满六岁时,相师们记别说,这位太子将是承事薄伽梵的侍者。以此甘露饭王无论如何不想使他去到薄伽梵的眼前,而将太子送到毗舍离城与迦毗罗卫城的中间地方。佛世尊预知此情,为阿难而前往迦毗罗卫。甘露饭王将阿难藏在一间小屋中,佛世尊运用神通,使屋门自开,阿难突然出来,手持尘拂,为佛世尊拂尘。他紧跟在佛世尊之后,谁也阻拦不了。以此甘露饭王只好择吉设宴,备好骑乘之象,饲象以优昙花束,令阿难坐于象背,然后遣送他到尼拘卢陀林园中佛世尊的座前去。这样做的时候,有相师记别说,这位殿下将成为持闻第一。佛命从十力迦叶尊者前出家,阿难从此以后仍随侍佛前,恭敬承事,喜受佛教。第二天,佛世尊也就在若嘿达迦林园中说法,令甘露饭王等释种七万五千人,获得证果。而提婆达多(义为天授)却对佛口出不敬之语。继后,净饭王迎请佛世尊进午餐,佛受午餐后,净饭王捧奉金沙瓶,并将尼拘卢陀林园供佛。佛世尊当即回向其所供功德后,而往林园,也就在尼拘卢陀林园中安居修夏。净饭王与诸释种围绕佛前,每日三时在佛前听佛说法。
那时,净饭王由于心中还存在著怯弱和极喜的心情,以此未得证果。佛世尊为了净治净饭王只想我的儿子是唯一大神通,而生极喜的心情起见,命大目犍连前往净饭王宫中,示现各种神通。王为设座请坐后问道:“大目犍连,其他声闻弟子中,还有你这样的大神通吗?”答道:“其他声闻弟子中,还有很多有大神通的。”由此净饭王知道不仅是我太子有大神通,其他也有大神通,而扫除了极喜的心思。佛世尊复为了净除净饭王见佛往日有人、天、非天等众前来供养,而现在只有人众来供养,由此而生的怯弱心情起见,因而想为天众说法。帝释知道此情,当即命令天子毗首羯座,在尼拘卢陀林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