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
钔跛担骸敖惺钩记袄醇野桑 币源瞬ㄋ鼓渫醯榷岳词顾担骸坝捎谡饫镉幸槐任颐亲鹗さ幕没笸酰闳ゼ桑 笔钩记巴o园时,佛世尊身著转轮圣王服装,坐于宝座上。使臣将书呈在座前,幻化大王当即将书信踏在足底下面对来使说道:“我是权领四大部洲的大王,你那蠢王为什么不听命令?你回去传我的这一命令,叫他照办。七天之内叫他前来见我,如果不来,依法严惩!”这样下令打发来使走后,迦毗罗王随即来到了舍卫城,所有印度东部诸国王都去迎接他,他来到了祇园。那时,祇园幻变成如天宫那样美妙庄严,佛世尊身著转轮圣王装,安住其中;大目犍连也幻变为转轮王的大臣。迦毗罗王一见幻化大王,心中暗想,这王的容貌,是比我超胜,但不知力量如何?帝释扮著车夫的装束,运来一张帝释弓,交与大臣。大臣奉王命交给新城王,新城王也取之不动。于是幻化大王接过弓来,用小指将弓拉开后,命迦毗罗王一拉此弓,迦毗罗王也不能开动此弓。复由幻化大王佛世尊望空拉开弓弦,地即震动。射出一箭穿过七重铁鼓,而变为五箭,从五箭端放出无量光明,一一光端出现一一转轮王。这些毫光作利益众生事业,发出赞颂及说法声音。于是迦毗罗王恃力的骄慢,顿时息灭,感叹自己不应有这样思想。佛世尊对他宣说了适合他根机的教法,以此他获得见谛。于是佛世尊仍复本来身相,迦毗罗王及其臣僚一万八千人一同出家,后来证得阿罗汉,都称他叫“长者大迦毗罗”。关于此节,凡是智者,谁也不能说转轮王调伏了迦毗罗王不是佛世尊所调伏的。
就以薄伽梵释迦牟尼所说的无上续来说,也是很多的。例如《时轮金刚续》,是佛世尊释迦牟尼所说的,这是普遍著称的。《时轮续》等很多无上密续的根本,久已著称的是《文殊名称经》。如《文殊名称经》中说:“复次释迦出有坏,一切密咒大种姓,明咒密咒持种姓,于其三种令观察。世间及出世间性,显作世间大种姓,殊胜广大手印种,大种大髻应观察。言词之主演偈颂,密咒王者具六种,将令显出于无二,无生法者自宣说。”与及结尾经句──薄伽梵释迦牟尼所说《圣文殊真实名称经》圆满已毕。又《胜乐金刚续》也是薄伽梵释迦牟尼所说的。如《胜乐金刚释续空行海》中说:“于诤劫时,释迦狮子所说。”这就说得更明显了。
以此意乐修行《菩提道次》的人们,应当不信依诸愚人所说的胡言乱语。而对于从依止善知识起,直至最后成就密道之究竟双运果位之间,所有一切法,皆是具大悲导师释迦王佛亲自宣说的,从心深处生起定解。并知再没有较佛语殊胜的教授,而深信佛语也即是最胜的教授。这样具大悲导师释迦王佛所说的三藏及四部密续无边教法时,如佛说:“如是我以天龙八部语、人间语及诸众生音语,所有一切语言而说法。”佛以一音说法,令随类得解,随顺天龙八部等一一众生的语言,得解佛所说法,并能生出适合一一众生根机和思想的无边教法。从佛身一一毛孔,也常演无边法门,以此佛所说一切法,唯佛能说外,谁也不能演说。总括适应对治应化众生烦恼的法门,佛所说出的,共有八万四千法蕴。
就这样具大悲的导师佛世尊广转大小乘无边法轮,成熟解脱了无量无数的人天大众后,临到佛亲自应度外道师极贤及乾闼婆主极喜的时机,佛前往拘尸那城,为调伏极喜起见,幻变成乾闼婆手捧吠琉璃镂制的无弦琴,来到极喜的门前,要和极喜较量音乐,极喜弹琴,弹到诸弦尽断,只余一弦,音响仍不减色。佛世尊所弹一弦也断,从空间仍传出如前一般的音响来,以此极喜我慢顿息,心生稀有!佛世尊才现出真容。极喜心生敬信,顶礼佛前,端坐听佛开示。佛为说法,他获得见谛。在“缓流湖”畔有一位寿高一百二十岁叫极贤的外道师,被众人传称是一位阿罗汉,他曾听说“此湖畔优波罗苑中的花枯萎时,一代大师将示现涅槃。”他想或许这位大师能解除自己心中许久以来的疑惑。于是来到阿难跟前,请求见佛,未蒙允许。佛世尊知此情况,吩咐阿难说:“这是我和外道师最后的谈话,可以让他来见我。”佛世尊对极贤谈了很多喜悦的话后,开示道:“极贤,我年满二十九岁出家以来,五十一年中,无论任何善法,我已做完。极贤,任何调伏法,如无八圣道分则无声闻四果。有八圣道分则有四果。除此外无声闻。”说后,由此极贤获得见谛。复到佛前受具足戒,以此证得阿罗汉果。他不愿亲见佛世尊涅槃而难受,也就自己加持五处,而先示现圆寂。
于是佛世尊对侍众弟子等说道:“四众弟子当读能成利乐的十二分经教,应以别解脱戒为师;老者对诸少者,应以资具作摄受,诸少者不当呼长老名;对具信者,当为说佛诞生、成佛、说法、示现涅槃等四方面的事迹。诸比丘,对于三宝及四谛法,如有怀疑,速即问吧!”说后,佛世尊除去上衣复说道:“诸比丘,亲见如来是难得的,速看如来身相吧!诸比丘暂时静默吧!如是一切有为,皆归坏灭。这是如来最后言教。”这样说后,为了暗示将来北方雪域中,佛的圆满教法将广大兴起,于娑罗双树间,佛世尊头向北方而卧。时在庚辰年四月十五日,佛世尊寿届八十一岁。就胜义来说,直至虚空未尽时,佛的色身示现及其事业,是无穷不断的,但为鞭策执常众生,速入于法;与及教诫众生,如来出现于世间,是极为稀有而难遇起见,由往昔的发心与宏愿而示现涅槃。佛世尊虽已示现涅槃,但是由往昔发心及其宏愿之力,加持圣教能住世五千年,并加持增长很多舍利,得建舍利灵塔,遍于赡部洲中一切方隅。
至于佛诞生、成佛、示涅槃等的年月时间,这在昔日的智者有很多不同的承许情况。有一些智者承许佛世尊是在甲子年入胎、乙丑年诞生、己亥年成佛、甲申年示涅槃的。又有一些智者承许佛世尊是在丁卯年入胎、戊辰年诞生、壬寅年成佛、丁亥年示涅槃的。又有一些智者从《时轮算法》中,依“清净回上算法”来算时,对过去那些承许佛世尊是在四月十五日晚间成佛的问题,说是不可能推算到火行氐宿月的上面,由此佛诞生的年属等也是不合的。于是推翻过去的说法,而另行说出佛世尊诞生等的年月时间,以及佛示涅槃的时间,大半的人都承许为接近氐宿四月。而很多善巧人士多半承许佛示涅槃时间,是在秋季九月上弦初八日。(据日本文献,望月所著《佛教年表》,则释迦佛世尊诞生时期是公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岁次丙申,周灵王七年,圆寂年是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岁次乙卯,周敬王三十四年。如依以上各种说法,比年表则要早几十年了。)虽是显见有很多不同的承许情况,然而关于这里所说的那些情况,当如善巧成就大师善财海所说的那样──不管是如何的说法,对于《菩提道次第》修心的人们,不必对于佛世尊诞生等年月时间,由于有很多智者不同的承许情况下而内心不安。佛世尊诞生及成佛等年月时间,不管是如何说都可以的。当知具大悲的佛世尊为利我们浊世无怙众生,从兜率降于此世间,而示现入胎、诞生、居宫游戏、完婚、苦行,以及在菩提树下降魔,成佛等诸事业。这些善妙事业,从一一事业中,都作出了成熟解脱无量无边的应化众生,都受到人天大众以无量供具来作供养,以及如此这般不可思议的种种化现等。想到这些当心生敬信。
特别是如颂所说:“诸事业中说法业,最为殊胜以此故,一切智者从说法,恩中忆念佛世尊。”所有佛转法轮的事业,一切都纯为调伏应化众生而作。此中从最初对于五比丘教导披上下僧衣等毗奈耶学处,及四谛法门起,直至最后度化外道师极贤成就阿罗汉,以及对侍众开示无常之间,所有佛所说的一切法,全都是为应化众生,解脱和证得一切智的方便而说的。因此,以菩提道次第为修要的人们,应当知道所有佛所说的显密一切法,全都是为一补特伽罗成佛的方便而说的。尚因想到具大悲的佛世尊为了从轮回及恶趣苦中解救我们,安置我们于佛位起见,而说所有这些一切法门。应由忆念佛的功德,及大恩、大悲之门,励力生起敬信,而作供养与虔诚祈祷。佛世尊最初对五比丘说苦谛之相,是从无常开始宣说的;最后示涅槃时,说“一切有为,皆归坏灭”,这样始终开示无常的这一关键,具智的人们如果能很好地思考,才能知道这是鞭策对于意乐以菩提道次第为修要的人们,急起勤修的一种最要关键。最初鞭策修学正法时,由思惟此生不久住,速即坏灭自然规律,以此鞭策此心应速入于法。在中士道的阶段,也由思惟无常之理,而念任何世间荣华受用,都没有可靠之理。以此鞭策此心,当速入道而修行。在上士道的阶段,也是由思惟无常之理,而念从轮回无始以来生生次第相续的规律,由知道一切众生是自己的母亲等“七因果”之门,修菩提心学佛子行。以及在修“中观见”的时候,也是如颂所说:“故从无常而知苦,从苦而达无我性。”这是说开始由修“无常”以破除这一“执常”的心。由此净治身心后,结果使此心入修离一切戏论边的中观见。其次由共通道修习,使身心纯熟已,入于“密道”修学时,也是由念无常鞭策此心,当速入道修学的。因此,应当知道依如此这般取佛世尊的清净行传,以作我们学人自己修道之用。
具大悲导师释迦牟尼王佛的清净行传,是不可思议,难以言说的。如颂所说:“欲说佛身语
意德,菩萨声缘细寻思,亦非心境所能知,梵释天等何待言。犹如鹏王翔空际,何时力衰返翔时,难言空尽而回翔,欲说佛德亦如是。”佛之三密清净行传,除佛与佛能知外,其余诸大菩萨,及证得八解脱自在的诸阿罗汉,以及具足神通的梵天帝释等诸大天神,任其细察,亦不能知,如我浅慧之人(著者口吻)怎能得知其少分。就以一般应化众生所能知的佛事业行传来说,如我者亦不能道其少分。以上所说的那些佛德行传,是以佛语──圣言量来作佐证的,乃根据《大游戏经》(亦名普曜经)、《大悲妙法白莲华经》,以及其他很多佛经中所说佛十二种事业情况,而开始编写,说出其中少分。思惟佛之功德,是积资净障的无上方便,是与大乘道的根本正合的。对于生起菩提心来说,必须有由思惟佛之功德,而希求证得佛德的这一发心,如果没有对于佛之功德敬仰欲得的意乐,合量的菩提心是不生的。这是至尊怙主弥勒所说的。以此由于见到大乘道的根本──为生起菩提心,而不可没有由思惟佛之功德,生起敬仰欲求证佛德的这一意乐,也就想到意乐《菩提道次第》为修要的人们,须观佛之功德,是极为重要!所以略说少分。
如是佛世尊示现涅槃后的那一夏季,由未生怨王(即阿阇世王)作施主,在王舍城的大乐母窟中,大迦叶等五百阿罗汉都在那里安居修夏。那时,他们启请阿难结集经藏时,五百阿罗汉的袈裟,都重叠起来铺敷座上,圣阿难尊者登座后,面向舍卫城祇园,双手合十,流下悲泪,而说道:“如是我闻,一时…”等句时,有无数天神从天而降,前来顶礼闻法。阿难结集了经藏,此中从最初佛转四谛法轮起直到最后佛对极贤说法,以及对侍众弟子最后开示无常法义以上所有佛说经藏,一分也不遗漏地完全从心里涌出,就这样由圣阿难尊者结集经藏后,下座而安住。于是复由优婆离尊者登座,结集了律藏后,复由大迦叶登座,集结了论藏(或称阿毗达摩藏,义即对法藏)(如欲知道释迦世尊所说显密教法,全部细目,可参阅一九六二年拙译布顿所著《佛教史大宝藏》中三藏目录。)后,大迦叶想到他自己已做完教法事业,现在当入涅槃,于是将教法付托给圣阿难尊者,说道:“由你付给麻衣尊者吧!”他吩咐后,也就去礼拜佛塔,前往南方“鸡足山”三峰相聚的中间,于草敷座上结跏趺坐,以佛赐他的袈裟覆体,直至何时弥勒出现于世之间,由加持肉身可得不坏,而入涅槃。于是由圣阿难尊者来随摄教导四众弟子,他护持教法约有四十年之久,后来将教法付托与麻衣尊者时,授记道:“你将来将教法付与近隐尊者吧!”继后他也就入涅槃了。继由圣麻衣尊者作了广大的弘教事业,后来将教法付托给近隐尊者。圣近隐尊者如第二佛陀,他作出了不可思议的圣教事业,门下弟子证得阿罗汉果的,难以数计。出一阿罗汉时,抛一五寸长的“齿木”(即洗刷牙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