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问天录
内容简介
类型:古典仙侠
天地之初,混沌未开,九股异力化九鼎,天地始分;
天下九鼎而分,且皆藏洪荒上古之秘,无人不探往求索!
乾坤无极,神州浩瀚,日月同辉,妖魔共舞;
千年前,血魔横空而生,茅山派与天师教俱被其所灭,金顶圣僧独木难擎天。
昊天一出天下惊,灭顶之劫终消!
千年后,天佛坐化,血狼传功,风起云涌,乱世又至。
何为道?何为佛?何为妖?何为魔?
妖魔本无相,仙佛由心生;
正邪善恶一线隔,无妖,无魔,无仙道!
失忆哑仆,身蕴血魔妖力,背纹九鼎秘图,踏上了一条鼎天之路!
作品相关 详细简介
天地之初,混沌未开,九股异力化九鼎,天地始分;
天下九鼎而分,且皆藏洪荒上古之秘,无人不探往求索!
乾坤无极,神州浩瀚,日月同辉,妖魔共舞;
千年前,佛门金顶寺、道门茅山派及俗家天师教,为正道泰山北斗,天下各门各派,唯三大巨派马首是瞻,合力护世,邪魔歪道,闻风而遁,天下昌平。
佛门金顶寺,上至圣僧,下至武僧,少理世事,而道门茅山一派,以除魔为己任,其茅山符咒,配以灵力无双的桃木剑,一遇妖魔便斩尽杀绝,声威之盛,比起门徒遍天下的天师教犹有过之。
茅山派与天师教分庭抗礼,正道势力一分为二,各为其主。
一绝世妖魔此刻横空而生,名为‘血魔’,短短数日间,茅山派与天师教竟俱被其所灭,金顶圣僧独木难擎天,号天下正道齐聚于绝世凶地‘血狱’,阻杀妖魔大军。
无奈血魔妖法通天,无人能敌。
一名不见经传的道门小派突现‘血狱’,五位真人结成‘昊天御雷破天阵’,重创血魔,更全身而退,举世修道之人,不论正邪,无不动容。
昊天一出天下惊,灭顶之劫终消!
千年后,天佛坐化,血狼传功,风起云涌,乱世又至。
销声匿迹的魔门卷土重来,为恶天下;风云庄趁势振臂一呼,共攘灭魔大举,却包藏祸心,无人得知。
妖魔窥视天下已久,见正邪两道大战开启,暗流激涌,妖魔复出,无处不在。
何为道?何为佛?何为妖?何为魔?
妖魔本无相,仙佛由心生;
正邪善恶一线隔,无妖,无魔,无仙道!
一失忆哑仆,身蕴血魔妖力,背纹九鼎秘图,却因昊天道法‘忘情天决’,终踏上了一条九鼎问天之路!
作品相关 魔门圣山及三派六道
自古相传,魔门以强者为尊,三派六道每百年都要进行斗法论道,而斗法论道的地点便在圣山。
圣山之颠,建有一座气势磅礴的圣殿,圣殿中供奉着一团烈火,这团烈火并非普通人间之火,乃是拥有奇异力量的‘天火’,无论刮风下雨,寒霜冰雹,都依旧熊熊燃烧,火光冲天。且‘天火’的温度还随四季变化而变化,冬暖夏凉,神奇之至。
据说‘天火’乃是从天而降,落在圣山之颠,数千年都未熄灭过,魔门开派祖师无情子发现圣山乃修道圣地,之后又见神异的‘天火’,这才开山立派,创建了圣门。
圣门原是正道大派,但随着日后择徒不严,以至于圣门弟子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名声也每况愈下,终于沦落为邪魔歪道,为其他正门所不容,所幸圣山常年处在浓厚的大雾之中,极是隐蔽,每当圣门遭遇大难便逃回圣山,休养生息,伺机报复正道各大派。
之后,正道各派便将圣门称为‘魔门’,视之为头号大敌,直至绝世妖魔血魔的出现。
魔门几起几落,因权力争斗最后竟化成三派六道。
三派为噬血堂、炼狱堂、引魂堂;六道则为封魔道、飞天道、断魂道、轮回道、魔心道及风云道。
除了千年前断魂道出了一个不世人物断魂君,惊才绝艳,道行通天,一统魔门三派六道,魔门一直处于各派各为其主的分裂状态,这也是数百年来魔门几乎销声匿迹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今,三派六道的各位宗主都暂时放下了各派只见的怨隙及过节,连横起来,连灭正门三派,扬威天下,之后更是将正门各派成立的‘斩妖除魔联盟’打的没有还手之力,天下震惊。
开派祖师:无情子
千年前圣门至尊:断魂君
太上玄长老:天火君
魔门三长老:青蓝紫三魔
风云道宗主,目前不详
封魔道宗主:尊者
炼狱堂宗主:蓝辉
飞天道宗主:欧阳沙
断魂道宗主:路一法
引魂堂宗主:李海
轮回道宗主:周一生
魔心道宗主:魔海
噬血堂宗主:蝠王阴晓侯
第一卷 第一章 舍利
黎明时分,雨雪初歇。
金顶山颠,一僧一道,遥视东方。
浩瀚无际的白云在二人脚下翻涌,宛如波涛汹涌的大海,而近远处的群山则似一座座海中的孤岛,只隐约现出青翠的山峰。
云海瞬息万变,时而簇拥如山,时而飞流如川,时而平铺如絮,时而分割如窟。
看着缥缈不定、变幻莫测的云海,犹如人生沉浮,世事变迁,二人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惆怅,同时长叹了一声。
二人正欲说话,万道金光突现云海,将急涌的云涛变作金色的海浪。
“是佛光!”白须老道惊叹道。
光映云海,原本朦胧的天空瞬间变得绚烂多彩。
“错,那是属于我的光芒!”
长眉老僧话音未落,人却已经御空而去,飞临云海之上。
万道金光似乎受到了某种力量的吸引,齐齐射向云海之上的长眉老僧。
他全身闪烁着眩目的金光,云海上他的倒影更是被一轮七色光芒笼罩,举手投足,光随影动。
“五百年了,五百年了,我究竟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长眉老僧的怒吼声犹如一声响亮的冬雷,让大地为之震撼,仿佛他不是圣僧,而是恶魔。
锵!
青色的宝剑离鞘而出,白须老道御剑而来。
漫天的青光一闪即逝,如昙花一现,但那刹那间的奇异青芒竟然使整个天空瞬间阴暗下来。
半晌之后,立于云海之上的老僧缓缓说道:“佛,他欺骗了我!”
“佛没有欺骗你,而是你自己无法欺骗自己。红尘未尽,却遁入空门,还天真的以为会一了百了,借佛法斩情丝。”老道笑道。
“你有何资格取笑我,你又何尝不是对她日思夜想?”老僧白眉上扬,神情不悦的道。
“就算是吧。我们只需要再等上十年,就能如愿以偿的见到她了,她定是如五百年前那般娇艳动人,风采更胜往昔!”想到她的妖娆绝色,老道那无上的修为也按捺不住不断加速的心跳。
“自古正邪不两立,除非我们入妖为魔,否则……”
长眉老僧语声突然止住,因为从山腰间传来急促的金钟响鸣声。
铛铛铛……
金钟连响十二声,清脆的钟鸣声穿云裂石,直上云霄。
“不好,我师兄提前坐化,我们快走!”
眨眼工夫,金顶山颠的一僧一道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下正道,以金顶寺、昊天门这佛道两家为首,俗世的风云庄虽然号称天下第一庄,门徒众多,声势浩大,却也无法与有千年基业的佛道领袖相提并论。
金顶寺,又名佛光寺,不知何时所建。
传说是佛祖突现金顶山颠,挥散出万道佛光,于是一夜之间金顶寺平地而起,惊现天下。
寺院依金顶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迭砌,从平地直达半山腰,几乎占了整座金顶山一半有余。金顶寺外观为九层,实则为十八层,殿宇巍峨,金顶辉煌,内则青灯石佛,古色古香,终年诵经不断。
之后,光秃秃的金顶山得其佛光庇佑,聚集天地间灵气,不知不觉中,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瀑石泉,气象雄宏,终成神迹。
当今佛门第一人圣僧幻生,盘膝坐在金顶寺大雄宝殿正中一蒲团上,慈目微闭,拨数着挂于颈上的一串紫红色佛珠。
金顶寺的‘大梵般若禅咒’与昊天门的‘天玄玉心决’分为佛道至高无上的心法,而金顶圣僧与昊天真人,更是威慑妖魔二道,令正道大昌。
大殿四周站满了低声吟诵佛经、神色肃穆的僧人,都在默默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殿门处倏地闪现出二个身影,朝殿内走去。
“师兄,我……”长眉老僧语声哽咽,说不出话来。
“幻灭,你该为师兄高兴才是。师兄坐化而去,将是另一个全新生命的开始,是为幻生!”
圣僧睁开双眼,微笑的注视着与自己相伴五百年之久的师弟幻灭,似乎要将那张再熟悉不过的面孔再看上无数遍。
“昊天门紫虚道人,见过圣僧。”白须老道鞠礼道。
圣僧点了点头,道:“紫羽真人可好?他必然道法日渐精湛,超越天道合一的无上境界了!”
“真人正在闭关,所以无法亲来金顶,还请圣僧见谅。”紫虚道人面带歉意的答道。
“客气了。道长你与幻灭多年挚交,有空多与他论道谈佛。”圣僧淡淡的说道,但眼神之中隐有深意。
紫虚道人会意的点了点头,明白圣僧希望他能帮助幻灭彻底除却心魔。
金钟声再次响起,依旧是十二声,但却沉重冗长,似乎宣告着什么。
圣僧微睁的双目完全合帘,左手继续抚弄着佛珠,右手以拳状放与胸前,无名指与小指同时伸展开来,结成一个手印。
圣僧身后的十八个蒲团同时飞升到半空之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将它们托起,缓缓在空中前行。
蒲团终于落下,形成一个圆环状,而圣僧则正处中心原点位置。
啪啪……
几声脆响,穿佛珠的佛绳寸断,十八颗紫红色的佛珠纷飞到半空之中,闪烁着绚目的紫红光芒,围绕着圣僧飞速旋转。
与之同时,圣僧灰白色的僧袍泛起刺目的金光,仿佛有无数道金黄色的光流在他身上游走不定。
圣僧头顶上方更是出现了一道七彩光晕,时明时暗,闪烁不定,将整个大殿渲染的无比璀璨,光彩夺目。
十八蒲团突然发出耀眼的白炽光芒,令十八颗佛珠散发出的紫红色光芒都为之失色。仿佛受到蒲团发出的莫名引力,佛珠停止了飞旋,疾如流星似的冲向蒲团,落在其上。
每一颗佛珠落下,整个大殿就剧烈的晃动一下,让众僧也暂忘了诵经,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奇景。
看似紫红佛珠立于蒲团之上,已经静止不动,实则不然。
每个蒲团上空都有一个强劲的气旋,而这个气旋的产生便是因为佛珠与蒲团并未真正接触,在那下撞击后赫然分开,悬在空中,高速旋转,肉眼难辨。
白炽光圈笼罩着其中那点紫红,白光虽盛,却更显紫红佛珠之艳丽。
道法高深的紫虚道人也不禁惊叹,感受到这十八颗佛珠连同十八蒲团构成了一个诛邪灭妖的法阵,威力之大,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即使是圣僧的师弟幻灭,也心生疑窦。
‘十八星环珠金刚阵’乃金顶寺镇寺法阵之一,威力高深莫测,主要是用来镇封妖邪,且需要佛法极高之人坐守正中。
金顶寺何来妖邪,师兄更是即将圆寂坐化!
圣僧面色越来越红润,似乎血液要破体而出,鲜艳欲滴。
骤然间,圣僧身上的金光消失不见,散发出万道红光,愈来愈盛,似无名之火从他那干瘪瘦弱的身体中爆发而出,将整个大殿照的无比亮堂。
绚目的红光最后竟演变成熊熊烈焰,将圣僧湮没。
圣僧那雄浑的声音最后一次在大殿响起。
“幻灭,今日起你便是金顶寺第五代主持,日后定要勤加修行,钻研佛经,鸿扬佛法。至于吾所留下之法阵,幻灭你到藏经阁一行,自有答案。缘生缘起,幻生幻灭,一切自有天数!”
幻灭看着在烈火中逐渐远去的那个熟悉的身影,心中悲苦,眼中隐有泪光闪动。
空中没有刺鼻的焦臭味,反而飘散着一种奇异的香气,火光越盛则香气越浓,众僧的诵经声同样随着火光的明暗而变化着,令紫虚道人也啧啧称奇,心叹佛法无边。
火熄人去,幻生圣僧的肉身消失不见,但半空之中,却多了一颗通体晶莹剔透的米黄色球状物。
拳头大小的球状物毫无瑕疵,发出淡淡的黄芒,无比柔和,犹如东升旭日,普照大地。
微弱的黄光似乎不受物体的阻隔,穿射过了屋宇,将整个金顶山都披上一层朦胧的黄霓。
从天空俯瞰而去,金顶山被淡淡的黄芒笼罩,十八座苍翠险峻的奇峰,则以众星捧月的形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