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狂澜 作者:圣者晨雷 (战争,幻想)
卫士原本就是和平军中拨来负责狂澜城巡检的,因此虽然有些诧异,却不愿违背墨蓉之语。那男子被放了进来,也不向墨蓉称谢,只是微点点头示意,便向内走去。
“哼,姐姐怎么放这么无礼的人进来了。”吕恬轻轻哼了声,墨蓉几乎可以想到她的小嘴定然轻轻撅起,便微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这几年来墨蓉虽然童心尚未泯,但比起初来狂澜城遇上蓝桥二人时,要沉稳地多了。
吕恬很快便将那男子带来的不快忘掉,沉醉于亭台楼榭与曲径通幽所给她带来的惊奇之中。这里刚开始施工之时,她曾来过几次,但夷人对于大海的兴趣远胜于对砖石的兴趣,因此对这里还是极为陌生。
海天楼名为楼,实际上是由占地足有五百余亩的一群建筑构成,因主楼称海天楼而得名。建筑之时一反神洲讲究对称庄严的样式,无论是楼宇长廊,或是湖泊流水,处处布置都暗藏灵韵。假山园林,又巧妙地将不同处的景致分割开来,让人每前行一步,所见都与方才有所不同。虽然仅五百余亩的占地,却足以让人流连整日,乐而忘返。
“真是奇妙,姐姐,真是太有趣了。”当墨蓉将设计得精妙之处一一向吕恬指点出来时,吕恬惊叹不已。因为墨蓉心中还事,二人行得较快,在华灯初上之时,便来到了主楼海天楼之上。
海天楼共有七层,高有九十九尺。一楼二楼和三游者如云,大多是城内少年仕女,屠龙子云倒难得的不在其中。二人上了四楼,不由得微微怔了一下,只见四楼之中人数不少,虽然不时有吟哦之声传出,却比之一楼二楼三楼要安静得许多。
“子云,怎么回事?”墨蓉见屠龙子云正在与几个年轻女子说话,便同他招呼道。
“哦,这些先生都是城中富商们请来的客人,据说海内名士有大半被邀来。”屠龙子云颇觉无趣地道,“这些先生们善于吟诗作赋,各位富商闲极无事,便重金礼聘,请他们为海天楼作楼记。”
墨蓉不由得微微一笑,这些文士名流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向来声望极高,和平军作为狂澜城地主,自然得有位高级将领陪同他们。在大多数将领都去了前线之际,屠龙子云虽然是不情愿,却也不得不在此。
“对了,墨姐,你是不是来送喜糖给我吃的?”屠龙子云忽然笑道。
墨蓉一瞬间被羞怯所吞没,几乎恨不得上前打屠龙子云一下,但她看到屠龙子云身旁几位仕女强忍着的笑脸时,急忙拉着吕恬向五楼跑去。
“呵呵。”身后传来屠龙子云与那几个仕女的笑声。这笑声虽然很轻,却很惊动了正在冥思苦想的那些名士,有几个恼怒地向屠龙子云瞪了过来,屠龙子云忙强忍住笑。但当他们转过脸去时,屠龙子云又向他们吐了吐舌头,将几位仕女又逗得吃吃笑了起来。
登上五楼,游人便少了许多,想来是有屠龙子云在四楼守着,闲杂人不能轻易上来的缘故。几个城中的富商,如贾同庄恒等正聚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见了墨蓉,虽然丝巾蒙面,他们眼光老辣,仍旧认了出来。
“墨姑娘可来晚了。”他们个个心思活络,自然知道墨蓉以丝巾蒙面的原因。但这几年来,他们与墨蓉也已经很熟稔,知道她虽然在这方面害羞,却不是个小家子气的女子。况且随着李均与墨蓉大婚之日的临近,墨蓉很快将成为余州与清桂的女主人,这时还不知道进行感情投资,这些富商便个个蠢笨如猪了。
“各位老板好。”见这些老板认出了自己,墨蓉只得除去脸上的丝巾,微笑着向众人行礼。她脸上还残有醉人的酡红,商人们心知肚明,相互望了一眼,都微微笑了起来。
“墨姑娘为天下第一巧匠,对这海天楼有什么看法?”贾同见墨蓉脸色又开始红起来,忙岔开话题,问道。
“神洲自古以来,所建楼阁,三层以上便称高楼,五层之上便称危楼,象这七层的楼宇,便是在四海汗君临天下之时,也不曾建过。”墨蓉慢慢地道,“狂澜城地临大海,海风猛烈,因此建楼之时首当其冲者,便是如何能让这七层楼宇在大风之时毫发无损。因此,这楼宇之基深达十尺,楼中支柱,是由铜柱一根根衔接而成,即便是如此,我们仍不放心,到了六层七层,不再用木石,全都使用的是我们越人发现的合金,甚至连瓦片檐檩,都是如此。”
那些富商虽然在建楼之时都曾大力出资,对于楼的结构也了然于胸,但听墨蓉一一说来之时,仍是津津有味。倒是吕恬心中想的是在四楼的屠龙子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得莫明其妙。
“等到了夏天,我们便可以看到一奇景。”墨蓉继续道,“夏天打雷之时,雷电击在这六层与七层之上,金光四射,如烈焰腾空,景色壮观定然甲于天下。”
正说到这里,与屠龙子云在一起的一个仕女碎步上了五楼,轻声道:“诸位叔叔伯父,请下楼一观名士们的大作。”
这些富商们既是要附庸风雅,这种场面自然是不能错过的,况且这些名士多是被他们重金延请而来,还有些相互攀比的味道在里头。因此众人向墨蓉告退,庄恒下去之时忽然转身道:“墨姑娘,你也来看看吧。”
吕恬早有此意,立刻拉着墨蓉的手向四楼下去:“姐姐,我们去看热闹吧,反正那些名士又不认识你,如果子云哥哥敢胡说八道,我们两个人一起撕他嘴。”
众人回到四楼,众名士一一将自己的诗词歌赋吟诵出来,一时间海天楼中,抑扬顿挫,酸气冲天。墨蓉对诗词歌赋略有涉猎,听了这些人的大作,虽然都为上佳之选,但总觉得与她心中的海天楼不相彼配。
当最后一人也吟诵完后,四楼里名士们相互吹捧客套,富商们也都抚掌称好,唯独三楼传来一个声音道:“好则好,但想用在这海天楼之上,与海天楼同传千古,只怕还有不足。”
满座之中立刻静了下来,名士中个别修养不好的,脸上已经浮上了怒气。只听到楼梯处传来格格的脚步声,过了会儿,一个男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墨蓉与吕恬对望了一眼,这男子正是进门时被墨蓉放进来的那人。众名士见其人相貌平平,衣着寒酸,都哂然一笑。一名士道:“这位先生口出大意,想必是能作出与海天楼同传千古的佳句了?”
那人在众人目光之中镇定自若,面带微笑道:“勉强可以一试。”
他话语虽然还带上一分半分的谦虚,但他脸上的表情让这点谦虚也化为乌有。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让修养好些的名士们也禁不住动了怒,另一人道:“那么我等就在此恭侯先生的大作,先生需要多长时间?”
“古人七步成诗,三步成句,若是花上半日时间,我这大作又如何能配得上这冠绝千古的海天楼?”那人一伸手:“笔来,磨墨。”
有好事者奉上了笔墨,那人在楼中一端详,毫不客气就站到一扇绘着海天楼景色的屏风之前。他自腰下掏出一个酒葫芦,打开盖子,酒香四溢。他就着葫口将满满一葫芦酒一饮而尽,将空葫芦扔开,提起笔便开始在那屏风上疾书。
“李将军均知余州,方五载,百姓安居乐业,商旅络驿不绝。”
他才写出第一句,立即有名士摇头冷笑:“不吟眼前景致,却记些这样的辞句,就凭这个也能流传千古?”
那人没有理会窃窃私语之声,奋笔疾书:“余州民众,乐而忘忧,同心协力,得成斯楼。”
“这一句也不过尔尔,言语鄙俗,算不得佳句。”又有人评道。
“楼成之日,天地同欢,高朋满座,俊采风流。余江湖野人,适逢佳会,珠玉在前,献丑于后。”
“总算还有些自知之明。”一人低声道,人群中传来哂笑之声。
“余州龙蟠虎踞,鸾栖凤翔。海天空阔,东有鲲鱼化鹏之溟;山河峻美,南据金鲤腾龙之涧。若夫春日荣荣,则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农歌于田,渔唱于渡。至于秋高气爽,则风和日丽,瓜甜果香,金毡满地,银鳞满江。”
当他这段写出时,众人虽也不觉其出众,却再无一人能嘲笑于他。吕恬看得好奇,低声问屠龙子云道:“子云哥哥,他写的是什么意思?”
屠龙子云挠头苦笑,倒是身旁一仕女凤目迷离,道:“他称赞余州地势得天独厚,物产丰饶,百姓勤奋。”
“登此名楼,见此佳景,众人皆歌,吾独长叹。”只见那人笔锋一转,写道:“遥岑远目,神洲万里烽烟四起,遐思迩想,黎民亿兆水深火热。血流成河,三江五湖尽为赤色;尸横于野,四极八荒满目疮痍。举世皆悲而吾独乐,吾乐又何乐也!”
这几句一写出,满座之中鸦鹊无声。那些名士吟诵赏玩,不乏佳句,但大都为自得其乐之句,却没有一人念及天下苍生。此时见那人写出,不禁都觉赧然。
“厚此薄彼,原非仁者之心;爱屋及乌,方见壮士之志。余州偏安一隅,于天下百姓何益也?狂澜独盛一时,于天下名城何益也?呜呼,古之贤者,进则思百姓无以为食,退则念黎庶无以为屋。愿天下之难尽于其身,愿世间之福与人共享。以今观之,今人何如古人哉!”
“使天下州国尽如余州,使天下牧者尽如将军,再登此楼,痛饮醉卧,不亦快哉!”
当那人最后一笔如刀般划出,满楼之中,再无一丝一毫声响。片刻之后,方有人抚掌长叹:“好个举世皆悲而吾独乐吾乐又何乐也!”
第02小节
“哦,这海天楼记是如何写的,念与我听听。”
柳光拥着锦裘,坐在战马之上,微眯双眼。他身旁的刘铮则神采飞扬,将海天楼中那人的文章慢慢念了出来,抑扬顿挫,显然他本人对此颇为赞赏。
“使天下州国尽如余州,使天下牧者尽如将军,再登此楼,痛饮醉卧,不亦快哉!”
当刘铮将最后一句念完之后,柳光慢慢将之重复了遍,沉吟半晌,忽然微微笑了起来:“这人当真乱来。”
“主公此言何意?”庞震愕然道,“此人外表轻狂,文辞却质朴,颇有古风,主公若以貌取人,恐怕天下英雄尽皆寒心。”
“我知道,我知道,哈哈哈……”柳光扬声大笑,“我是说,此人在海天楼记中颇有劝李均征讨天下,将余州之盛遍及神洲之意。李均小儿原本就有虎视狼吞之心,见了此文,必定又要兴兵劳师。”
“若是李均小儿兴师动众,首当其冲者,恐怕就是主公。”庞震道,“主公如今四面环敌,对李均小儿不可大意。”
“先生且放心,李均小儿轻易不敢伐我。”柳光捻须慢慢叹道,“我年过半百,还有多少精力好用,李均小儿正当少年,他有的是时间等我老去。时间,可不是站在我这边。”
“主公何出此言,李均小儿贪功好事,行军勇烈有余阴柔不足,方略虽多却易义气用事。能有今日成就,已经是其极限,我料他若仍不知内敛,必然会受挫而一蹶不振。”刘铮道,这几日来他一直在想李均之事,因此对于李均及余州的情况最为清楚。
“嗯,刘先生之言甚是。”柳光颔首道,“李均为陆翔弟子,他始终站在陆翔身影之中,下意识里想证明自己,因此行事未免冒失。此次我小看了他,所以有此失利,待我再来余州之时,便不会让他有任何可乘之机了。”
刘铮与庞震相视一笑,柳光虽老,壮志犹在,这让他们相当心安。过了片刻,柳光又问道:“对了,那个作海天楼记的叫什么名字?”
“就是角山苏白。”刘铮道。
“哦?那个有怪才之称的角山隐士苏白?”柳光惊道。
“正是。”刘铮点了点头,“传闻他隐于角山,避不见客,四方慕名来依者竟然有五百户之多。”
“乱世之中,如此名士,当真难得。可惜,可惜,定为李均所用了。”柳光皱眉半晌,又道,“为何不来投靠我,去要去投靠那李均?”
对于这个问题,刘铮与庞震都无法回答。论威名,李均五年来虽然威名日盛,但比之如日中天的柳光还差了许多;论实力,即便是余州、穹庐草原再加上清桂,也不过陈国三分之一面积,李均全部兵力不过二十万,而陈国则有近八十万大军;论及民心向背,虽然余州百姓爱戴李均,可陈国百姓也敬畏柳光。那苏白为何会弃柳光而奔李均?
“苏白向有狂徒怪才之称,怪才行事,自然怪异,让人无法揣测方称之怪。”刘铮不得不安慰道。
“回京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