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碧玉录 作者:子少言(晋江2014-06-06完结)





  素云也知道这梨是二殿下派人秘密送来的。公主连谢胤那里也要瞒着怕是有不能让人知道的事。她心领神会,也不多问。不过,她可以趁机饱餐一顿了。
  而此刻谢弘一改在偃珺迟面前的笑闹,一脸肃沉,正与陈王汤潇巡视着陈国农耕。陈国虽小,却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并且,陈国与楚国毗邻。楚国时常以大国之尊让陈国进贡一些稀有的物资。而楚国与陈国同属天朝统治下的诸侯国,却让同是诸侯国的陈国进贡,着实逾矩!
  谢弘对汤潇道:“陈、楚两国处于天朝最南端,离天都极远。是天都不察,陈王受委屈了。”
  汤潇赶忙作揖:“二殿下言重了。陈国地小,土地肥沃,受别人窥视亦是情理当中。臣欲求国民平安,短期内也只有这个法子。不过,臣与陈国国民皆是唯天都马首是瞻,只听命于真命天子。”
  谢弘点了点头,又与汤潇回到王城。站在王城之上,举目而望,在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之外便是楚国了。那边,乱云低走,是要下雨了吧。
  汤潇见谢弘凝眸远眺,在身后半步默不作声。只觉他虽是一名皇子,举止气度却能承天子威仪,日后定有一番作为。
  良久,谢弘侧过身来,向汤潇一指对面的一座小山,道:“南方天气暖和,珺玉公主性喜温和之地。陈王可否在那小山处建一个小小雅舍?待明年珺玉公主及笄,我正好送她一份礼,领她前来住一阵子。修建的人力、财物皆由我一人承担。”
  汤潇连忙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二殿下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修建雅舍的费用便由臣一力承担吧。”
  那句话还是谢弘说的,谢弘面上一笑,摇头道:“陈国已受楚国欺压,不可再让陈王劳民伤财。况且,此事我暂时不愿被他人所知。因此,陈王只需承诺保密便可。我回天都后会立即派人前来。”
  汤潇感激涕零:“二殿下能为陈国着想,臣感激不尽……”
  谢弘摆手,阻止他要说的一番感激之词。又在汤潇耳边低语了几句,最后嘱咐汤潇,他来陈国一事亦不可被外人知晓。因他只为亲手摘些陈国的梨送给珺玉公主。
  而汤潇想起谢弘在两日之内便从遥远的天都赶到了陈国……汤潇一时脱口而出:“二殿下对珺玉公主……”
  汤潇心知不可胡说,话说了一半便未继续说下去。
  谢弘微微一笑:“不可被外人知晓。”
  ——————————————————————————————————————————
  下了几日的雪,终于晴了下来。只是天气仍是寒冷,雪没有融化。迈步在雪地之中,发出悉悉索索地响声。
  偃珺迟走了约莫一刻钟才从承光殿走到正和殿。几名宫人正在殿前扫雪。见偃珺迟来了,纷纷躬身行礼。
  偃珺迟犹豫半晌,终于迈步进殿。殿前石狮后突然发出嘻嘻地笑声。偃珺迟停住脚步,回头笑道:“还不快出来。”
  石狮后探出一个小脑袋,笑嘻嘻地唤了声:“珺迟。”
  偃珺迟无奈摇头,无论说他多少次,他就是不改口。她伸出手,道:“过来。”
  谢胤一蹦一跳地到了偃珺迟面前,牵起她的手,嘟着嘴道:“珺迟来看大皇兄也不捎上我。”
  偃珺迟道:“你不是要上课么?逃课了?”
  谢胤摇头:“今日姜先生请了病假。我便去承光殿寻你。素云姐姐说珺迟来了大皇兄这里,所以我也跟着来看看。”
  姜宸病了?偃珺迟怎么想也不认为他是一个容易生病的人。偃珺迟又睨了一眼谢胤:“叫别人姐姐倒是顺溜得紧。”
  谢胤呵呵笑道:“我原打算以后长大了娶珺迟的。若是叫了姐姐还怎么娶呢?”
  他话音未毕,脑门上便被扣了一记。只听偃珺迟笑道:“你才多大就想着娶亲了?要娶我可没那么容易。”
  谢胤冥思苦想,尔后问道:“那怎样才能娶?”
  “首先要比我年长五岁。”偃珺迟打趣道。
  谢胤挠着脑袋,撅着嘴道:“迂腐!”
  偃珺迟见他的样子甚是可爱,呵呵笑出声来。尔后,也不再逗他,牵着他往内殿行去。谢胤则皱眉道:“珺迟的手又比前几日凉了,跟冰似的。”说罢,他便将另一只小手覆上偃珺迟的手。偃珺迟侧头看了他一眼,唇边泛起一丝欣慰笑意,也不再说什么。
  走到正和殿内殿的屏风外,偃珺迟听到里面传来连连的急咳之声,再然后便是一声脆响,侍婢们焦急地请罪、劝慰之声。并听谢馻潺潺道:“都撤了!以后也不许呈上来!”他话音一毕,又是几个劝慰、低泣之声。
  屏风外的宫人见偃珺迟二人来到,正欲进去通报,偃珺迟却抬手阻止了。
  谢胤亦是皱着眉头,小声地对偃珺迟道:“大皇兄又不肯吃药了。”
  他虽不常来正和殿,但是对大皇兄的情况也是略知一二的。因母妃常在他面前提及大皇兄病入膏肓,并让他要上进,说什么以后还有许多机会之言的。
  谢胤顿了顿,又小声道:“太医们都束手无策,珺迟也精通医理,可否救救大皇兄?”
  他澄澈的眸子之中是担忧,更是兄弟之间的血肉亲情。皇宫之中由史以来便不乏杀父弑君、骨肉相残的例子。他虽小,能保持如此的心性确也难得。偃珺迟摸了摸他的头,欣慰地笑道:“我会尽量,进去吧。”
  二人一同进了内殿。只见谢胤躺在床榻之上,面前跪了一地的宫女,正抽泣着。有胆大的宫女又取了一碗汤药,跪在地上劝道:“奴婢自太子殿下还在襁褓之中便在殿下身边伺候。太子殿下不念老奴的苦劳,也要念着故去的高皇后啊。高皇后心地善良,贤良淑德,以至于时常被小小嫔妃所欺。即使在高皇后受奸人所害的时候仍是要掏出自己的心、自己的肺欲换殿下一身疾苦啊。高皇后如此为殿下着想,殿下怎么能如此自轻?”
  太子生母便是谢玄第一任皇后高氏。十六年前不知来由的失了踪影。偃珺迟却不知其中又蕴藏着多少秘密。然而,她从不喜思虑那些事情,并从心里厌恶。此刻也不愿深思。
  谢馻未语。才将说话的那名宫女端了另一碗备用的汤药,试着为太子进药。哪知,她刚一伸手,谢馻便挥手将那药碗打掉,气馁地道:“早些去见母后也好!我自会向母后请罪!”
  那名说话的宫女无奈地摇头叹气,吩咐另外几名宫女收拾地上的碎片,自己又为谢馻牵了牵被子,然后站起身来,抹着眼泪,欲朝外殿走去。一抬头便看到偃珺迟及谢胤二人,赶忙行礼。
  谢胤早已奔谢馻身边,唤着“大皇兄”。只是谢馻已将头侧向里间,虽知是谢胤在唤他,他却仍不想应。
  偃珺迟挥手,让她们全都下去。众人领命而出。偃珺迟走到谢胤身边,伸出手去握着他的手欲把脉,却被谢馻挥手甩掉,斥道:“都走开!”
  “让我看看。”偃珺迟低声言道。
  谢馻听是偃珺迟的声音,立即回过头来,诧异出声:“珺……珺迟……”
  她一年未踏足正和殿。他激动得支支吾吾的一句话也说不全。只任由偃珺迟为他把脉。他忍住咳嗽的冲动,想多留些时间看看她。
  偃珺迟把完脉后又写了新的方子,唤人进来拿着方子去药膳房取药。然后语重心长地道:“大哥如此作践自己是何苦?人生匆匆数十载,能活着已是弥足珍贵。况且还有关心你的人。胤儿一出生便没了生母,少了一个血缘至亲的关爱,他却一直坚强。虽无病无灾,然而,若是没了情,不比病者好多少。高皇后在的时候无论自己是怎样的处境也是护着大哥的。大哥并非无情之人,还是多想想高皇后以及关心你的兄弟姐妹吧。死又有何难呢?然而,不能承受生之痛、命之苦,只是一个懦夫。”
  谢馻心下一震,没有人会喜欢懦夫的。
  偃珺迟又道:“我新开了方子,大哥要按时服下。”
  谢胤在一旁道:“珺迟亲手开的药,大皇兄不吃,我可吃了。”
  谢馻及偃珺迟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偃珺迟看了谢胤一眼,道:“你倒以为这是好东西。”
  谢胤却使劲点头。
  后来,偃珺迟看着宫女将药呈上来,谢馻也不再拒绝,自己端着药碗喝了起来。
  谢胤则在一旁说笑。还背起了姜宸教他的新赋:“且其为器也;包乾之奥,括坤之区。惟神是宅;亦祗是庐。何奇不有;何怪不储。芒芒积流;含形内虚。旷哉坎德;卑以自居。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①
  末了才道:“姜先生说辞人借海的广阔,比喻人须有容人之量及谦恭忍让之德,此乃广结善缘之本。大皇兄、珺迟,我也要像这赋中所言的那般心胸坦荡开阔。首先这吃药的小事便不同大皇兄争抢了。”
  偃珺迟噗嗤一笑:“胤儿这般学以致用,真是乖孩子。”
  谢胤笑着点头:“这是自然。”他挠了挠脑袋,有些支支吾吾道:“这个赋我也只能记得这些。姜先生回来后,珺迟可否对姜先生说说,让先生教一些简单的?那些大道理也并非必须要那些华丽复杂的句子才能表现出来,直接说出来便是了。”
  偃珺迟一愣,继而笑道:“不许偷懒!”
  谢胤撅着嘴道:“古板!”
  谢馻在一旁微微笑着。正和殿里许久不曾这般热闹充满笑声了。或许他真应该振作起来。他看向偃珺迟,眼中尽是期许:“珺迟能时常过来么?这宫里冷清,平常也无人说话……”
  偃珺迟尚未言语,谢胤笑道:“我会时常与珺迟一起来看望大皇兄。大皇兄要好好养病。”
  谢馻仍看着偃珺迟。偃珺迟犹豫半晌,终是点了点头。
  谢馻得了应予,笑道:“好,好,好。”
  出了正和殿,偃珺迟一句话也未说。谢胤便主动牵着偃珺迟的手,笑道:“珺迟安心了。我会陪着珺迟一起来的。”
  偃珺迟对他笑笑:“你是又想偷懒了。我一人又不是找不着地方。要你这个小鬼陪?”
  谢胤歪着头笑看着她,却未语。
  偃珺迟无奈叹道:“人小鬼大!”
  一番折腾,又至黄昏。偃珺迟回到承光殿中。她的宫中,宫人极少。平日里也只有素云在内间伺候。外殿只有几名小宫女。偃珺迟望着偌大的宫殿,叹道:住着这么大的宫殿有什么用呢?若是宫中无她牵挂之人,她应该早离开了。她常年不在宫中,外面的山水才是最好看的,外面的雪花也飘舞得自由些。
  然而,她又开始想,二哥什么时候才回来呢?楚、宣、卫三国都有人在天都,二哥早些回来才好。
  梦中似听有人取笑道:“傻丫头又叹什么气呢?跟个老太婆似的!”
  她从梦中醒来,只感到一股寒风袭来。寝殿之中除了她,再无别人。她起身,缩着脖子,将窗户关得严实一些。然后躺回榻上,辗转反则,却再也无法入眠。
  寂静无人之夜,想起了谢玄那一声轻唤“丫头啊……”,想起了儿时的父亲同样会唤着自己“丫头啊”,还想起了二哥总是说她“傻”。她揉了揉鼻子,道:“父亲,珺迟突然好想你。你和娘亲还好么?”
  又想起了这些年来风雪之中那双深邃的眼眸,似前世的因果,那样的画面总萦绕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良久,她似又睡着了,耳畔只听人唤着:“阿迟。”
  作者有话要说:  


☆、心思

  偃珺迟心中一惊,霎时睁眼,正见姜宸笑眯着眼看着她。她立即起身,瞪着姜宸。“你怎么会在这里?”
  姜宸扬了扬手上的书,不以为然地笑道:“我废寝忘食,挑灯作业才将这书译完,也因此着了凉。公主就如此横眉冷对在下以报在下之恩么?”
  偃珺迟皱了皱眉,接过他手中的书,道:“谢了。不过,这么晚了公子请回吧。”
  姜宸却没动,一直笑微微地看着偃珺迟。“我这次也算助了你们一臂之力。公主这么快就翻脸不认人了?公主莫非真看上那个风扬了?”
  那日姜宸以城池为名迎娶公主,怕也是和谢弘说好了的。偃珺迟笑道:“那又有什么不妥的?”若真是如此,正合某些人的意了。
  姜宸摇头,似笑非笑地道:“公主下嫁卫国,对楚国是大大的不利。因此,公主若真想嫁,在下会不予余力地阻止。”
  偃珺迟睨了他一眼,他的话也真也假。
  “不过……呵……”话没说完,姜宸兀自笑起来。
  偃珺迟疑惑地看着他。姜宸咳了两声才道:“不过嘛,那风扬和卫芝明日便回卫国了。风扬也没来看公主一眼……”
  “那又怎样?”她本与风扬无婚无约。
  “不怎样啊。在下是想风扬好呆要做做样子嘛……哎,真是……阿迟啊,你那日为何就不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