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诀之曲尽终殇 作者:周芷若(晋江2014-09-29完结)
媚锘箍梢猿涫人且患胰说男悦?br /> “哪里哪里,皮毛之事,不足挂齿。李老板身体康健,洪福齐天啊!”柳行之微微一笑,恭维地说道。
“多谢柳郎中挂怀,老朽还好。我们受她爷爷的委托照看她,若是被你带走了,我们怎么跟她爷爷交代?‘一手说书人’青远,是我们这等小民能够得罪得起的吗?”李四眼笑着说道,婉拒了柳行之的要求。
“李老板说笑了。”柳行之转向青蝉,微笑一笑,问道,“青蝉,你愿意跟我走吗?我可以治好你的肚子痛!”
青蝉眼睛滴溜溜地看着这个陌生的男人,摇了摇头,伸手把竹竿递给他,说道:“还你!我不玩了!”
柳行之哈哈一笑,说道:“好,既然你不愿意跟我走,那就算了,我也不勉强。柳某人告辞,谨祝各位安好!”
柳行之接过竹竿,朝门外走去。走到门口时,才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什么事情,便扭头笑着说道:“这里还有送给李老板的一件礼物。”
李四眼只听“嗖”的一声,一方请帖已经向他飞来。等李四眼伸手接住,向后退了四步才站稳之后,抬头再往门口看时,柳行之早就不见了。当真是好大的力道!
李四眼打开请帖一看,上面只简单的有九个字:
三月十七日,蟠桃大会。
李四眼顿时一惊,蟠桃大会……
李二刚从青蝉中毒的事情中缓过神来,看到李四眼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便关心地问道:“爹,怎么了?”
李四眼深吸了一口气,徐徐说道:“看来这里,我们住不久了……”
“啊?爹,我们要走吗?”李三从屋里出来,刚好听到李四眼说这里住不久了,便惊慌地问道。
“嗯,青远、卓三郎、花和尚、柳行之,这几个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他们都出现了,而且正向这边靠拢,我们不走也不行啊!”李四眼抬头看着阴沉沉的天空,沉重地说道。
“老头子,真的到了吗?”他们几个都没有注意,胖婆此刻已经站在厅堂门口,扶着门框说道,只是声音有些凄惨。
“是啊!可惜我通庙村这么大的基业,只怕要全部舍弃了!该来的,还是来了,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李四眼说着,含泪看着胖婆,继续说道,“老婆子,难道你还不知足吗?若不是为了这两个孩子,只怕咱俩早就是地下夫妻了!又苟且偷生了这二十年,我已经没有什么遗憾啦!”
李四眼说完,看着李二和李三。李二和李三觉得父母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们,在沉重的氛围之下,也没有追问,只是齐声喊道:“爹!”
“嗯,我也满足了,看着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我的心愿就已经了结了。这么些年,真是向阎王爷借来的。”胖婆仰着头,好像生怕眼里的泪珠滚落出来,继续神色凄惨地说道,“为了生存,我们这些年做了不少坏事,也连累了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只盼着老天把报应全降到我们身上吧,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大姐!”李二和李三看着胖婆泪眼婆娑说话哽咽,也忍不住心下难过,悲怆地喊了一声。
青蝉看着他们一家人忽然变得很难过,心里有点想爷爷,于是就摇着李二的腿说道:“大爷,我要找我爷爷……”
四个人听到青蝉说话,才想起青蝉也在旁边,都定了定情绪。
李四眼接着说道:“老婆子,去吧,收拾收拾东西,咱们可以出发了!”又对李二李三吩咐道:“小二,你负责照看好青蝉。小三,你去把那三个孩子照管好。”
“好的。”李二李三齐声答应下来。
“老头子,咱们什么时候走?去哪里?”胖婆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平静地问道。
“今天夜间出发,去往蟠桃山庄。”李四眼淡然地说完,背负着双手走进屋里了。
等待的时光总是难熬的,这一天的等待也就过得格外漫长。漫长的等待之后,夜晚终于姗姗来迟。
胖婆把行囊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上家中值钱的东西,其余的全都原样留在了这里。李二牵着青蝉,李三把另外三个孩子带了出来,全家人齐齐地聚在了通庙当铺的院子里。
孩子们似乎不太习惯夜间出门,也不知道现在要去做什么,就有点哭着吵闹。
青蝉这个时候才知道李二家里居然还藏有三个小孩子!自己正无聊着没人玩。而且,青蝉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小男孩,因为那个小男孩不哭不闹,他只是低着头不说话。一张好看的脸上,表情却很深沉。
不过才十一二岁,他能有什么心事!青蝉小小的心里免不了一番不屑,不就是装深沉。
摇木木被乱影送来之后,从来没有哭闹过,一直都很安静,似乎他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哭闹。即便是现在,李三要带他们走,摇木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所以青蝉就觉得那个不说话的小男孩很好玩,于是挣脱了李二的手,跑到他面前,眼睛滴溜溜一转,调皮地笑着说道:“我叫青蝉,你叫什么名字?”
“摇木木。”摇木木淡淡地回答道,似乎对这个热情的小姑娘并没有什么兴趣。
“摇木木。木木,哈,你还真像个木头呀,这么无趣!”青蝉见摇木木不理自己,就取笑他说道。
这时,夜色已浓,一切也已经整理完毕,几个人便向通庙当铺的大门外走去。
刚走出门口几步,胖婆突然取下了肩上的包裹,扭头看着“通庙当铺”的牌匾。在夜里,虽然不怎么能看得清牌匾上的大字,胖婆眼睛里的泪珠却瞬间灌满。
“走吧,老婆子。”李四眼说着,伸手牵过胖婆。八个人便一起越走越远,把通庙村留在了背后浓浓的夜色里。
作者有话要说: 亲爱的小伙伴帮忙捉了个虫子~~
感谢~~
☆、【013】 人都到哪里去了
常知秋带着罗袖风的信函,从华阴县衙赵素尸的衙门里借来了他的所有官兵,总共有五十九个。准备以包围的势态,把通庙村所有人都困在村子里,一只鸡也别想飞出去。当然,鸡根本就是不会飞的,不过就算是鸡真的会飞,它也未必能飞得出常知秋布下的天罗地网。
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这当然不是受人爱戴的常神捕的行事风格,只是再捞不到几尾鱼儿,常神捕的下网成本就要全部浪费了。谁都不喜欢白白浪费,哪怕他是常神捕,哪怕他背后有州府罗大人撑腰。
常知秋带着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通庙村的时候,刚过卯时。卯时的太阳刚刚越过树梢,散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公平地撒照在通庙村里每一家院落之上。
此时,通庙村的二十四户村民,似乎都还在紧闭着大门,不见有人出来劳作。
那更容易,省去了到处找人的麻烦。常知秋下令每两个人去一户村民家里调查盘问,尽快处理好别的二十三家,其余的十三人,则跟他一起去通庙当铺。听常知秋安排完毕后,久在华阴县衙只吃饭不做事的官兵们便各就各位。毕竟,在赵素尸当职的这两年间,他们还没有如此兴师动众过,平时也就是斗斗蟋蟀、晒晒太阳,再向赵素尸问问好,马屁拍好了就一切都好。
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跟着的是州府里派来的常知秋常神捕,要去干大事!干大事就会风光无限!干大事就能受人尊敬!
想到此节,每个官兵都拿出干大事的风范和精神,仿佛有无数华阴县的百姓等着干完大事后,为他们夹道鼓掌。顿时,这些官兵们便一个个满面春风,精神抖擞。
跟着常知秋的那十三个人,更是骄傲!有常神捕带路,看你们小小的通庙当铺能有什么通天本领!抓!统统抓回县衙问罪!
等包括常知秋在内的十四个人走到通庙当铺时,却见通庙当铺黑色的大门紧紧关闭着。只有门上方“通庙当铺”四个字非常醒目,以至于常知秋一到通庙村,几乎就知道了通庙当铺的位置。门口的两个石塑仙童,依旧托着仙桃笑眯眯地欢迎每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常知秋伸手,礼貌地在大门上大声敲了三次,奇怪的是,里面却毫无任何反应。又敲了三次之后,里面还是没有反应。这时,后面站着的一个官兵似乎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就直接开口说道:“大人,咱们直接推门进去吧!”常知秋没理他,再次礼貌地敲了三声,依旧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后面的十三个官兵都着急了,嚷嚷着要冲进去,抓他们之类的话。常知秋也是人,人的耐性都是有限的,常知秋也不例外。连敲三次而不开门,面子已经给足他们了。最后一次!再敲一次!
这一次,常知秋用了三倍的力气往大门上敲去,不曾想,沉重的大门在很大的敲击力气之下,居然自动开了一条门缝!原来大门竟然没有锁上!常知秋觉得好奇,便领着身后的人往院子里走去。走到院子里之后,常知秋发现厅堂的门在敞开着,进了院子就能一眼看到底。
不好!常知秋暗暗地说了一声,看来这个院子里好像已经没有人了!当下便加快脚步,快速地走进了厅堂。厅堂里面有一个茶几,几张椅子,还有一把躺椅。两边依次是几个房间,各个房间的门都在敞开着。从门口大致看去,只见房间内的陈设极其简单,除了一张床之外,只剩下其他一些日常用品,也不见有什么值钱的物事。
只是各个房间里的这些陈设全都被乱七八糟的打翻在地,完全看不出原来摆放的位置!
显然是有人故意弄成这样的。
常知秋伸手在桌子、椅子、墙上各处一摸,没有积灰。又赶紧到厨房里一看,锅碗瓢盆也乱七八糟地扔了一地,只是都很干净。看来,通庙当铺里的人刚走不久。
为什么通庙当铺里的人能先自己一步走的干干净净呢?是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还是只是巧合?屋里这么乱,是他们自己弄乱的,还是在自己来之前已经有人来过,把这里的一切打乱?常知秋心里琢磨着,想不明白原因。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切事情的发展都超出了预料?!
那十三个官兵显然也没预料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只怕自己不能再如想象的一般风光,顿时有些丧气,在各个房间里随便查找着。
这些官兵跟常知秋不一样,所以查找的东西也不一样。他们只会翻箱倒柜,看看里面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平时跟着赵素尸一起做事习惯了,到处只会做顺手牵羊的买卖。此时见通庙当铺内一片狼藉,每个人都自顾自地在屋里翻来翻去,找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常知秋心里各种不解,既然已经有人把这里的一切打乱,那就代表着不想让他发现什么,想必早就把各种线索清理干净了。是以看到这些官兵在这里破坏现场,也没有加以阻止,兴许,在他们大幅度的抄捡之下,还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既然如此,不妨等着那些去另外二十三家的官兵吧,看看他们有什么收获,听听村民们对通庙当铺的评价也是好的。常知秋无奈之下,只扶起了一把椅子搬了出去,坐在通庙当铺的院子里。尽管早晨的阳光极其柔和,常知秋的心情还是低落到无以复加。
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为什么把自己耍的如此难堪?自己来通庙当铺,只有罗袖风一个人知道,可显然这些事情不是罗袖风做的。那么,再往前推,是赵公明来向罗袖风求救的,可赵公明完全没有做这些事情的动机,因为他只是一个急着破案的小官员。继续向前推,是一个叫摇青天的人向赵公明报案,然后赵公明才向罗袖风求救,接着自己来通庙村。
没错,顺序是理清了,可这三个环节紧紧相扣,中间没有插入别的事情,后两个又完全没有做这些事情的嫌疑。由此推断,问题很可能出现在这个叫摇青天的人身上。如果摇青天的儿子真是被当来通庙当铺,他去县衙里报案也是合情合理的,只可惜通庙当铺现在已经没人了,不能找出他儿子来对证,以验证他说的真假。
那么,通庙当铺的一家人又会到哪里去了?华阴县之大,又该到哪里去找叫摇青天的这个人?
常知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双手十指交叉,隐隐地含着很多不安之气。可是不安归不安,常知秋现在能做的,似乎只有等。等什么呢,等那些去其他二十三家的官兵回来汇报。
这些懒散的官兵,这时却没有让常知秋久等。最先进来的两个官兵,去的是通庙当铺旁边的邻居家。他们两个进来的时候,一个矮胖一点的拿着一口锅,另一个瘦高一点的,拿着一个盆。
常知秋被当下的混乱弄得心神不宁,也素来知道这些在小地方当差的官兵的坏习惯。其实这些官兵的俸禄很低,跟着赵公明养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