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诀之曲尽终殇 作者:周芷若(晋江2014-09-29完结)
所以,此时坐在座垫上的常事春,当真不知两条腿该怎样放才好。若是像坐在椅子上一样,把两腿伸在前方,总觉得有点不太雅观;若是像灰衣和尚一样,把两腿盘成莲花座放在座垫上,不出半刻的时间,常事春的腿保准很疼,疼到不得不站起来。
伸也不是,盘也不是,这当真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
正当常事春一直悄悄地变换着自己两腿的姿势时,却听灰衣和尚淡淡地说道:“老衲的陋室里不会再有别的客人,常侍卫又何必如此拘谨,只要是觉得舒服,怎么坐都可以,佛祖是不会怪罪你的。”
常事春听灰衣和尚这么说,愣了片刻之后,便很随意地把腿圈成一个圈,放在前方。尽管这样看起来很是不伦不类,但至少常事春觉得很舒服,既然佛祖都不怪罪,不伦不类又何妨。
常事春终于安稳地坐好,没再发出动静之后,灰衣和尚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淡淡地说道:“常侍卫来老衲这里,是要问老衲为什么会遇上皇上,又为什么要把他带回来吗?”
“不然呢,还能有别的什么事情吗?上师果真是聪明。”常事春说着,转头看着灰衣和尚的眼睛,随即轻微一笑,继续说道,“据我所知,上师并不是一个云游的和尚,经常只在蟠桃山庄里面,不出山门。不过有一个地方,却是例外的,那就是皇宫。上师去皇宫的次数不算多数,但也不在少数,而去朱雀宫找皇上的次数,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别的非常不少的次数,上师都是去了无忧宫,找太后了。”
常事春之所以中间说了一句灰衣和尚聪明,其目的也许并不是真心在夸灰衣和尚聪明,只是为了让灰衣和尚更加自愿主动地解释事情的缘由而已。一般人岂非正是这样,经不住别人一句简单的夸赞,便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事情都说给了别人?
只不过,至于灰衣和尚是不是一般人,是不是经得起这句夸赞,常事春却不得而知了。
听完常事春的话,灰衣和尚并没有大惊小怪地看着常事春,没有好奇他怎么知道。也许,修为如灰衣和尚这般,早已就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到大惊小怪了。毕竟事出有因,知道了因,又怎么对其果而感到奇怪?
所以,灰衣和尚只是淡淡地说道:“常侍卫所言不错,老衲确实会去皇宫找太后。而且也正如常侍卫心里所猜测的,老衲遇见皇上那天,也确实是从皇宫里出来的。但是老衲带皇上回来,却并不是受了太后的嘱托,老衲只是觉得,这样更有益而已。太后有心交待老衲到处寻找皇上之时,老衲当即便拒绝了。至于后面遇见皇上,那也只是老衲与皇上的因缘巧合。如老衲当时对皇上所言,老衲只是一个人,没有奉任何人的命令。而且,皇上在蟠桃山庄住下之后,老衲并没有把皇上的下落告诉任何人。”
灰衣和尚淡淡地说着,似乎只是在叙述一些陈年旧事,陈旧到,在岁月的底层角落里。
常事春听完,不知不觉地点了点头,因为他相信灰衣和尚不会说谎话。更何况,外面,也确实没有走漏皇上的任何消息,即便是太后或者言靖公子,他们也未曾打听到。如此说来,灰衣和尚把皇上带来此处,应该真的不是受了太后的命令。
想定这些事情之后,常事春才对着灰衣和尚抱拳行礼,似有歉疚地说道:“怪我太过担心皇上的安危,若有贸然得罪之处,还望上师谅解。”
“小事。常侍卫忠心为主,皇上全心为民,当真是我大丽国之大幸啊!”灰衣和尚说着,颇为有些感慨,看出去门外的一双眼睛,如同看到了大丽国光风霁月的未来。
“上师,我还有一事相求。”常事春再次对灰衣和尚抱拳行礼,低头恭敬地说道。
“有什么事情,常侍卫不妨直说,老衲做得到的,自然不会推辞。”灰衣和尚淡淡地说着,转头过来,和蔼地看着常事春。
“多谢上师。”常事春对灰衣和尚抱拳表示感谢之后,才继续说道,“自从南无敬亭死后,接连发生了很多大事。大丽国易位之事暂且不说,如今皇上住在这里之时,白玉无常荷出尘却从乌兰国回来了。不瞒上师,我这次前来蟠桃山庄,便是为此,想要皇上多加注意安全。只是当我把这些事情全部说给皇上之后,他一时之间,似乎接受不了这么多的刺激。”
“那么,常侍卫的意思,便是让老衲保护好皇上,顺便让他平复下来?”灰衣和尚笑看着常事春,淡淡地问道。
“正有此意。”常事春郑重地看着灰衣和尚,继续恳求地说道,“还望上师施手。”
“小事。”灰衣和尚淡淡地答应道,对着常事春一笑,才说道,“既已把皇上托付于老衲,老衲自当竭尽全力,常侍卫大可不必担忧。只是,常侍卫脸上依旧愁云未展,据老衲所看,应该不是为了皇上之事。不知老衲是否有幸,听常侍卫一一说来?”
“上师说的不错,我确实不是在为皇上担忧。”常事春说着,突然从座垫上站起身来,继续说道,“青蝉当了皇上之后,曾经带众多武林高手围攻上官堡的点苍派大弟子点墨,不知用何原因,竟然留在了青蝉身边出谋划策。这之后,点墨带着众多官兵,把白芷抓进了皇宫里之后,又带着众多官兵查封了栾凤阁。白芷是青蝉的至爱之人,栾凤阁是青蝉住了两年的地方,她居然会忍心做出这些事情,我真担心她是受了点墨的惑众妖言。所以我心下的不安,其实是担心青蝉对皇上不利。”
“那她有伤害别的人吗?比如太后,或者胥美人?”灰衣和尚说着,直视常事春的眼睛,片刻之后便转回头,感慨般地说道,“青蝉……老衲七年前,在此蟠桃山庄还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就觉得她面相过大,必然不简单。而且,据老衲所看,她绝对不是一个恶人,不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只怕在将来,老衲还与她有一些福缘啊!”
灰衣和尚说着,停了下来,并没有继续说七年前蟠桃山庄发生的事情。
七年之前,九岁的青蝉被李四眼一家人带来了蟠桃山庄,在门外看到扫花的灰衣和尚之时,大胆地跑上前去,问灰衣和尚那是什么花。当时灰衣和尚一时兴起,还发起了诸多感慨。
常事春听灰衣和尚说起七年前的蟠桃山庄,自己想到的当然不是青蝉,而是在尚天塔楼的大堂里,他也与灰衣和尚有过见面之缘。只不过常事春与灰衣和尚互知身份,没有问候说穿而已。
“没有。”想了片刻之后,常事春赶紧回答灰衣和尚的问话,然后继续补充着说道,“至少到现在,青蝉还没有伤害任何人,太后与胥美人都好好的。甚至是皇上以前的几个妃子,青蝉也没有对她们做什么不利的事情。”
“嗯,我果真没有看走眼。”灰衣和尚感慨着说道,眼神里充满了欣慰的迷离。
“只不过,这些事情,我并没有说给皇上。”常事春看着灰衣和尚,平静地说道。
“不妨。”灰衣和尚双眼看向了门外,淡淡一笑,对常事春行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常事春也看向了门外,很远之外,并无来人,不知灰衣和尚为何不让他说话。不明白归不明白,常事春还是闭口不言了,然后安安静静地坐了下来,与灰衣和尚一起等着。
直到约摸过了半刻钟的时间,才听一个人笑嘻嘻地在门外大声说道:“师兄,你屋里来客人啦?是谁啊?我隐隐约约地听你们说到什么‘青蝉’、‘皇上’之类的,是那个小妖精也来了吗?”
常事春听到这个人说话的声音,当下明白灰衣和尚不再让他继续说话的原因。只不过,隔着那么远的距离,灰衣和尚就知道有人来了,看来刚才他邀请自己进门,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
而且此刻的这个来人,常事春也很熟悉,他就是灰衣和尚的师弟,花和尚。花和尚虽不像灰衣和尚一样,经常规规矩矩地呆在蟠桃山庄里,却是会经常陪着灰衣和尚一起进皇宫里的。
而且普天之下,称呼青蝉为“小妖精”的,更加只有花和尚一个。这些,也是七年前在蟠桃山庄这里,常事春亲耳听到花和尚叫的。
只是现在,花和尚开始说话之时,声音还很远,越说越近,说完最后一个字时,人也已经出现在了灰衣和尚的房间里。这么快的速度,真是让常事春自愧弗如。
花和尚走进来之后,看到只有灰衣和尚与常事春两个人坐在座垫上,并没有青蝉的影子,当下有些失望地说道:“原来小妖精没来啊!那你们一直提她做什么,害我还以她来了,赶紧快速地跑过来找她玩耍!”
花和尚一边丧气地说着,一边在房间里踱着脚,见灰衣和尚与常事春都不说话,才站定到常事春面前,对着常事春的一张脸,来来回回地打量了很多遍,然后好奇地问道:“你是老大常事春,还是老二常知秋?你不是疯了吗?现在治好了?”
常事春看着花和尚,素知他贪玩成性,便笑着回答道:“上师好!我是老大常事春,常知秋是我的弟弟。知秋自幼疯傻,并没有得到医治,现在还在家中养病。”
“哦,这样啊!那我七年前见过你了。既然已经见过了,现在就没有什么好见的了。小妖精又没来,我白跑一趟,好吧,我现在就走。”花和尚得到常事春的回答之后,咕咕哝哝地说着,然后飞身往门外走去,片刻之间,又消失的不见影踪。
常事春看着花和尚消失的方向,暗自出了神,这时才听灰衣和尚说道:“师弟顽劣,还望常侍卫不要见怪。”
“不会的,二位上师各有脾性,我已然知道。”常事春说着,慢慢地起身站了起来,再次对灰衣和尚躬身行礼,说道:“皇上就拜托给上师了,我现在也要告辞回去。”
“不留下吃顿便饭吗?”灰衣和尚看着常事春,淡淡地微笑着,挽留地说道。
“不了。”常事春微笑着婉拒了,又是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上师保重,告辞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加油!↖(^ω^)↗
☆、【140】 白玉无常终于回归了
大丽国!五行城!我终于又回来了!
站在五行城的郊外,荷出尘在心里默念了一句,他多想喊出来,可喊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即便真的喊出了声音,那也只是喊给自己来听!既然是给自己来听,有声音与无声音,又有什么差别!别人听不到,别人更不会关心!
遥望五行城,跟别的国家别的城镇并无二致,但就是这座并无二致的五行城,却在荷出尘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因此,五行城与别的城镇有了差别!
荷出尘本是乌兰国的子民,只是自从他出生时,爹爹南无敬亭就不在乌兰国了,他只得跟娘亲生活在一起,二人相依为命。由于南无敬亭是为了乌兰国的江山社稷,而去大丽国当内应,所以荷出尘与他娘亲留在乌兰国,也受到了很好的照应,并不缺钱花,也不缺任何物事。
只是,每天看着娘亲因为爹爹不在身边而终日以泪洗面,荷出尘都会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识字,并且努力练习武功,将来有朝一日,才能带着娘亲一起去找爹爹。荷出尘很小就知道爹爹是在大丽国当官,只是对于小时候的荷出尘而言,大丽国无异于是天涯海角。
荷出尘的脚步还没有走到乌兰国的国界之处时,又怎么可能对别的国家有一个明晰的概念?
只可惜,未等荷出尘的心愿达成之时,却发生了一件极为不幸的事情。在荷出尘九岁那年,娘亲得了重病,终日以药养生,大夫诊断说完全没有了治愈的可能性。没能熬过那一年,娘亲就越来越虚弱,眼见着不行了。在娘亲在病终之前,把荷出尘叫到了床边,然后含泪交给了他一枚玉佩,让他带着玉佩去大丽国去找爹爹南无敬亭。
娘亲交代完后事,便含泪合目而终。荷出尘在别人的帮助之下,处理好娘亲的后事之后,便只身一人,跋涉千里来到了大丽国的国都五行城。经过一个月有余的辛苦寻找,荷出尘终于找到了南无敬亭,然后拿出娘亲临终前交给自己的玉佩,递给了南无敬亭。南无敬亭看到玉佩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紧紧地把荷出尘抱在了怀里。
只是,荷出尘对这个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的爹爹,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甚至连一点感情都没有。当被南无敬亭抱在怀里的时候,荷出尘只觉得很不舒服,对眼前的这个男人,荷出尘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怨恨。若不是他抛下他们母子两个离开,他娘亲何至于会落得一身疾病,早日归终?荷出尘心里这么想着,看南无敬亭的眼睛,便有些怨愤。南无敬亭似乎也不以为意,把荷出尘松开之后,便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跟着南无敬亭回到了家里之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