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诀之曲尽终殇 作者:周芷若(晋江2014-09-29完结)
这个青砖台也只有半层房屋的高度,建造成这般模样,显然不是用来住人的。
更何况,现在是杀人祭天的时刻,自然不会是在这里建造房屋。即便大丽国有很多无家可归的难民,也不至于在此时此地盖房屋收留他们吧,才不至于这般荒唐。
而正对着皇宫北部处的青砖台,却是垒成了实心的,当真就是一个砖砌的台子。这个青砖台有整整一层房屋的高度,比南部的青砖台高了一倍左右,至于其大小,也有正常房屋的一半。而且,这个青砖台的四周,还围了檩条做围护,感觉很是坚固。
如此这般,虽然同是青砖砌成,两个青砖台似乎还是有着天渊之别的。因为这两个青砖台的用途,根本就是千差万别的。
只不过,若单单是为了围护北部的这个青砖台,御林军根本就不会扛来这么多檩条,剩余在那里不用。这么白白地浪费人力物力的事情,御林军不会傻到去做的。因为,在南部青砖台与北部青砖台连成的中心线上,还搭建了一个四方形的檩条架。而且这个檩条架,还是搭建在南部青砖台的外侧,与它中间只隔了很窄的距离。
这个檩条搭建而成的架子,呈正方形,从上到下被檩条贯穿,中间不太高的位置,又有横着的檩条做围护。单是这四方形的檩条架,足有一层房屋的高度,而在其顶部的中间,又有一根独立的檩条凸出来。这根檩条,也足有半层房屋的高度,看起来,有些高耸的感觉。因为檩条的各种架构做的非常牢固,即便是新搭建的檩条架,也是十分之牢固的。
青砖台与檩条架全部完工之后,所有的百姓们都在仰头看着,既是在表现自己的诚意,更是在猜测它们的用途。从百姓们围成的圆形空地上,从南到北,依次是一层半房屋高度的檩条架、相距很近的半层房屋高度的青砖台、处于对立面的一层房屋高度的檩条围护的青砖台。百姓们就这么仰头看着,似乎有些不明所以。
所谓君心难测,也许并不是君心真的有多么难猜测,只不过是百姓们不敢猜测,或者是猜测了,也没有说出来的勇气。即便有不少的次数,百姓们的猜测,根本就是正确的。
完工的御林军,此时依然没有休息,而是从皇宫里面抬出了一口大锅。这口大锅有多大呢,不大,刚刚够架在南部半层房屋高度的青砖台上而已。当大锅稳稳地架在青砖台上之后,百姓们才明白青砖台上部留有的圆形空洞,并不是仅仅是预示着天圆地方的意思。
而且,到现在,御林军扛出来的檩条,还是有没有用完堆积在那里的。但是所有的百姓们都知道,留下的这部分檩条,自然会有它的用处,比如在这架起的大锅中烧开水。
果真如百姓们的猜测,大锅稳稳地架好之后,便又有很多御林军抬来了水,沿着檩条架旁边的木梯子,一桶一桶地添加在了大锅里,真有煮开水的感觉。水添到大半锅之后,便有几个御林军在青砖台下面留有的“门”处,堆进了一些檩条,生火之后,开始烧水。
青砖台下面的大火熊熊地燃烧着,给清冷的冬天带来了很多热气,似乎在与天空中的太阳,比着谁更能够散发出能量。即便天气很冷,靠在檩条架南边的百姓们,还是忍不住往后退了一些距离。即便他们本来站的就不是很近,可还是感受到了青砖台下面的大火太旺盛燎烧之感。
工程竣工,大火也已经开始燃烧,站在皇宫大门城楼之上的白衣男子,正满意地笑看着这一切。
这时,却见有一名御林军疾速地来到城楼之上,跪倒在这白衣男子面前,恭敬地说道:“拜见上仙!两个青砖台与一个檩条架,都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搭建完毕,并且大锅里的水,不时便可烧开。接下来还需做什么,请上仙给属下们指示。”
这个被这名御林军称作“上仙”的白衣男子,正是点墨。
点墨听完这名御林军的话,依旧两眼满意地看着面前的劳动成果,然后淡淡地说道:“暂时没有什么事情了,你们先下去歇着吧。”点墨说着,对这名御林军挥了挥手,其宽大的衣袖,还真有迎风而鼓起的意味。
因为点墨此时穿着的,分明就是一件宽大的白色道袍,道袍前后印着标识性的阴阳鱼的太极图案。点墨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远观之下,颇有些仙风道骨的风味。
点苍派,本就是沿袭道家的作风,并在研习武功的同时,炼制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而这些,也正是点墨拿着《长生诀》第四卷的《琵琶行》去找青蝉,然后留在她身边,指导她用里面的方法制作什么长生不老秘方的原因之一。所以穿着道袍的点墨,根本就是本家的习俗,只是他这个名头上的“上仙”,倒不知是青蝉什么时候封给他的。
这么说来,如果皇榜上说的上仙就是指点墨的话,他所谓的什么杀人祭天,又该有几分可信?这种可信度,即便大丽国五行城的百姓们不知道,难道青蝉也不知道吗?
点墨看着皇宫门外的一切,包括那些百姓们。其实,搭建青砖台与檩条架,并没有让百姓们围观的必要,只不过,既然那些百姓们非常有诚意地来了,点墨又怎么舍得赶他们走?搭建青砖台与檩条架,本是一件很枯燥烦累的任务,若是有了这诸多百姓们的围观,御林军的心里便激动了很多,做事的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了很多。
为此,御林军完成任务的时间,也比点墨预料中的要早了一些。而这早了一些的时间,便被点墨用来站在这里欣赏,等到欣赏到差不多之时,他才飞身而起,向皇宫深处走去。
站在皇宫大门外的百姓们,眼见着大火越来越旺,锅里的水也即将被烧开到滚烫沸腾之时,心里不敢猜测的猜测,还是隐隐约约地露了出来,就是出芽的恶魔一般。
青砖台与檩条架不是白搭的,开水自然也不是白烧的,真正暗暗想了这些东西的用途之后,百姓们的心里,开始升腾出一种恐慌的感觉,尽管他们的脸上,依然洋溢着满是诚意的幸福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 好戏就快开始了!!
☆、【147】 比凌迟更残酷的祭天方式
接近正午的白青宫里,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的缕缕阳光,显得格外温馨而又耀眼。那个一人多高纯黄金打造的黄金笼子,更是发出耀眼的光辉。黄金笼子里面的人,却依旧如神佛一般,白净而俊美的脸上,依然笼罩着一副淡淡然的表情。
终日被关在笼子里而不得自由,能有如此淡淡然心境,岂非是神佛般的境界?哪怕这个笼子是纯黄金的,那也是个笼子,而且是个非常限制人身自由的笼子。既然是没有自由的笼子,纯黄金打造又如何?金笼藏娇的故事,说起来永远比现实美好。
笼子始终是笼子,笼子里面有人,笼子外面也有人。更何况,有时候根本就分不清笼子的里面与外面。
黄金笼子里面的人,能做到清风拂面般无所畏惧,而黄金笼子外面的人,却做不到这般无谓。非但是做不到这般明月照江,简直是有些惊慌失措的歇斯底里。
青蝉站在黄金笼子外面,看着里面的白芷,脸上有些狰狞而悲哀的笑意,始终若隐若现。青蝉似乎在等,等着一个让白芷哭出来,让自己笑出来的时机。因为青蝉把白芷关进黄金笼子里的这些天以来,都是在想方设法地从身心上折磨他。谁知白芷非但没有哭出眼泪,脸上却始终有着一种淡然的笑意,就是这神佛般刀枪不侵的感觉,让青蝉觉得心里非常不爽。
白芷站在黄金笼子的里面,没有看向外面的青蝉,脸上淡然的笑意,依旧是清风朗日。白芷什么都没有做,因为他被关在这黄金笼子里,根本就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做不了。即便是夜晚的睡觉,白芷也只是站着,或者蹲下来靠在笼壁上。只是这些天以来,白芷并没有迅速地消瘦虚弱下去,因为他的内心很强大。
一个人的内心若能强大的一定的地步,外来的一切刀山火海,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雨打荷叶风卷梅花一般,柔韧的刚强之中,自有一种抵抗的力量,念念不止,生生不息。
黄金笼子外面的人,看着黄金笼子里面的人,黄金笼子里面的人,却不看向黄金笼子外面的人。这不是二人之间的默契,二人之间的默契是,一个不开口,另一个也不说话。在这样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的空落落的白青宫里,两个人却是如此默契地不说话。
白青宫里白天的阳光,夜晚的烛光,似乎是这二人之间唯一的联系,也是白青宫里唯一的聒噪。
就在近中午阳光很是聒噪之时,却又进来了一个聒噪的。这个进来的聒噪,自然不是夜晚的烛光,而是一个人。青蝉看到这个人走进来之后,脸上若隐若现的笑意,终于笑了出来,然后看着这个人,说道:“点上仙,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吗?”
这个进来的人,正是点墨。
点墨关注着皇宫门外的工程竣工之后,便来到了这白青宫里。在点墨没有经过汇报悄无声息地进了这白青宫之后,他所看到的场景,真是让他觉得很有把握的兴奋。
其实,这场景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就是两个人都不说话而已。没有说话的两个人,当然不足以引起点墨的兴奋,真正能让他兴奋的是,两个不说话的人脸上的表情。一个是有些狰狞得意,一个是有些云淡风轻,只不过这狰狞得意与云淡风轻的背后,都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悲哀。那种悲哀,几乎深到骨肉里,深到无法化解。
看到这般悲哀的两个人,点墨能不感到兴奋吗?而且,让点墨更加兴奋的是,此时青蝉问话之时,脸上的表情悄然而变,在诸多的掩饰之下,又多了一种期待的踌躇满志。
既然是这样,点墨当然不忍拂了青蝉的希冀,当下便微笑着,恭敬地说道:“是的,皇上,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现在,你可以移驾到皇宫门外了,精彩的游戏,马上就可以上演。”
点墨说完,抬起头看了白芷一眼,嘴角边若有深意的微微上扬,显示出内心里的诡计多端。
只是白芷,却像是没有看见任何事情,没有听到任何话语一般,仍旧淡淡地不为所动。如此看来,真正有修为的人,若真是一个聋子或者瞎子,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好的,咱们这就去!”青蝉说道,嘴角扯起一个弧度的同时,眼睛里也隐隐地显露出来了恶狠的意义。
“嗯。”点墨回答着,脸上的得意更加明显了。然后,点墨便飞身走出白青宫,到外面的不远之处,叫来了四个官兵。这四个官兵,本就是点墨刚才来白青宫之时带过来的,只是青蝉不喜欢白青宫附近有人,所以才让他们在远处候着听命。
四个官兵随着点墨走进了白青宫,向青蝉行礼之后,便站定,等待着点墨的号令。
点墨看了一眼青蝉,却见青蝉狠戾一笑,拖着长长的衣服,往白青宫之外走去。点墨会意,当下大手一挥,对这四个官兵厉声命令着说道:“把黄金笼子抬到皇宫门外的青砖台上!”点墨说完,也跟随着青蝉的脚步,往白青宫门外走去。
四个官兵便迅速地围到黄金笼子旁边,一人抬起一个角,连叫累都不敢,赶紧追随着点墨的脚步。因为这四个官兵很清楚点墨的行事作风,若是他们没能把黄金笼子及时抬到青砖台,只怕他们四个,会受到重重的惩罚,甚至是失去生命的惩罚。
如此重的惩罚,必然要比关着白芷的黄金笼子更重,所以,这四个官兵,怎么可能不迅速?这种迅速,几乎就是与点墨一起到达皇宫门外的,否则,就算是不够及时。
青蝉飞快地走到皇宫门外之时,看着围得人山人海的百姓们,嘴角冷笑一声,便迅速地飞身而上,跃到了挨着皇宫门口处实心垒制的青砖台上。此时,青砖台上,早就准备好了龙椅与华盖,青蝉上去之后,便直接坐了下来,眼睛看向对面的青砖台与檩条架。
青砖台上大锅里的水,已经煮到沸腾,檩条架上突出的那根檩条之上,已经绑着了一个人。
这时,点墨也随着青蝉的脚步,跃上了这个青砖台,站在她龙椅的右边,一身宽大的白色道袍,很有上仙的味道。四个抬着黄金笼子的官兵,也跟着点墨,从旁边的木梯上爬上来,把黄金笼子稳稳地放在青蝉的左边,然后便默默地退下去了。
在青蝉赶来之前就来到这里的满公公,看到青蝉坐毕之后,当下尖着嗓门大声喊道:“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之间,所有的御林军和百姓们都跪倒在地,一起齐声喊道。百姓们一开始就很想表现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此时能一睹龙颜,自然毫不吝啬地使出自己全部的力气,发出最大的声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