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诀之曲尽终殇 作者:周芷若(晋江2014-09-29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 新作开坑,当日三更!
跪求各位支持!
撒花~
☆、【002】 阳春店里的说书人
阳春店是卖阳春面的店,而且只卖阳春面。厨房在阳春店的后院里,一条黑色油污的帘子垂在厨房与厅堂的交界处,除了李小二与桃花老板外,世界上还没有第三个人能进得去厨房参观。
如果有人说,厨房是一个厨师的私人领域,闯不进去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吃到嘴里的东西是否有毒。相信他吧,这是对的。人们总会对未知的事情怀有莫名的恐惧,可是一旦你进了饭店,你就得选择相信,相信你吃的东西是没毒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吃。
不吃,你还进饭店做什么?听说书吗?
没错,阳春店里似乎就有这么一位听说书的。
阳春店虽然是一家卖阳春面的店,除了面的做法和酱汁的调配与别处的不同,厅堂的布置也与别的地方不同。
一楼宽阔的厅堂只摆了一张桌子,一张很大的、环形的桌子,周围共安排有四十七把椅子环绕着。桌子与左右两边的墙壁相隔恰好,约摸有四个中年壮汉的肩宽,正对大门和通往后院的两边,距离大了一倍左右,够得上八个大人并肩行走。
在阳春店吃面的人,只能坐在环形的桌子边,要么挨着,要么面对着面,打包带回家吃的除外。每个人都是别人的镜子,你吃面、咀嚼、擦嘴,甚至是抠鼻子、摸脸等的任何一个很小的动作,几乎都是在别人的注视下完成的。
桃花老板对此解释说,也许你自己吃的时候,并不觉得咱家的阳春面做的有多好吃,但你只要抬头看看对面那人吃面时陶醉的神情,你就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吃上这么好吃的面该是有多幸福了。
一个人能意识到在阳春店里吃阳春面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时,他多半会再多吃上几碗,哪怕吃不完坐在这里看别人吃也是好的,毕竟人的一生中,幸福的事情不是到处都有。
这多吃出来的几碗面钱,就是桃花老板的发财秘诀。
小姑娘和老头进去的时候,居然已经有一个人坐在硕大的圆桌旁,安静地吃着面前的一碗阳春面。连这四个人进来,头都没抬一下。
在阳春店开门迎客前 ,居然有一个人大大咧咧地坐在店里吃面!
他是什么时候进来的?还是根本就在店里?李小二也不知道吗?
桃花似乎不以为奇,亲密地坐了过去,一只柔嫩的胳膊蛇一样缠上了这人的脖子,笑意盈盈地对他脸上吹了一口气。这人依旧低头吃面,并未对桃花的举止做出任何回应,好像是个傻子一般。
对一个年轻又漂亮的女人的调~情毫无反应,这人不是傻子是什么,亏他还是个男人。
小姑娘就牵着老头,默默地坐在了对门偏右的角落里,不等小姑娘和老头点餐,桃花就一个手势示意李小二让厨师做两碗阳春面来。因为,阳春店里,卖的只有阳春面,而且还不分大小碗。
小姑娘刚坐下,止不住好奇的目光,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就转到了店里吃面的这人身上。
这人的头发束的高高的,后面直接披散在白色的长衫上,整齐而又光滑。婉转的眉毛下面悬挂着一双细长的眼睛,薄薄的嘴唇不沾染一点阳春面的汤汁,玲珑的鼻子刚好点缀在这之间。总之,他整个吃饭的画面煞是好看。
桃花的玉手依然笑意盈盈地勾在这人的脖子上。
有什么所谓,店里能看到这旖旎风光的,除了桃花自己和桃花养的李小二,就只剩下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了。
这小姑娘的确什么都不懂,她只知道看着这人吃面就是一种享受,甚至比自己吃面还享受。只是,她怎么都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样一幅享受的画面,总有哪里让她不舒服?
到底是哪里不舒服呢?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说不上来。若说这个年轻人吃面跟别的年轻人吃面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用左手拿筷子,而且拿着四根筷子。
用左手拿着四根筷子吃面,的确是与别的年轻人不同。是这些让小姑娘不舒服吗?是,又不像是。
在小姑娘眼睛滴溜溜乱转的时候,李小二把两碗上好的阳春面端到了她和老头的面前,然后退到了门外,扬着手中的毛巾招呼来来往往的客人,懒洋洋地尖声说道:“客官里面请,您是要吃面呐还是要住店呐?”
小姑娘看着碗里的阳春面冒出热乎乎的香气,来不及多嗅几口,就迫不及待地往嘴里扒,真是好吃!
此时太阳已经爬上了三竿,来阳春店里吃面的人也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甚至比真正需要吃面的人还多,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有名气的地方岂非全都是这样。不多时,四十七个座位差不多都满了。
老头吃完了一碗阳春面,似乎觉得还在这里占着座位有些不大合适,就打起了快板,跟小姑娘一块儿干起了自己赖以糊口的营生。桃花也不加阻止,只笑意盈盈地依偎在那年轻人身旁,看着这边发生的一切。
“话说,某朝某代有一位皇帝,传闻说这位皇帝很爱诗词歌赋,偏偏对治理国家毫无兴趣。在母亲的庇护之下继承大统之后,娶了一位贤惠有德的皇后,国家和平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后来,有一位大臣给这位皇帝进献了一位美人,这美人吟诗作对、弹琴写画无所不精,深得皇帝的宠爱。自此以后,皇帝就日日和美人同欢,夜夜和美人共眠,不再临幸别的妃子,也不再管理朝政。后来这位大臣连同外部执掌兵权的大将共同叛变,直捣皇宫。叛变一开始,皇帝想找这位美人一同离开皇宫去别处避难,可他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位美人。皇宫戒备森严,美人能到哪里去呢?可皇帝偏偏就是找不着,你说奇怪不奇怪?”老头说着,摇摇头停了下来,显然是要吊足大家的胃口,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
“真是很奇怪呀,那美人到底去哪儿了呢?后来那个皇帝找到她了吗?”小姑娘眼睛眨啊眨的说道,看着爷爷想寻求答案。
众人被这瞎子老头有声有色的故事吸引住了,再加上小姑娘机灵乖巧的配合,也就乐得在阳春店里多消磨些时光。这时,听完一小节之后,也不禁暗自纳罕:这美人不会是凭空消失了吧?
“我知道这美人哪去了!”正当大家沉默之际,一声粗嗓门爆喊出来。大家齐刷刷地看了过去,只见这百姓摸样的人继续说道,“这美人显然是个奸细,动乱一开始就被大臣接走了呗!”说完自顾自地嘿嘿一笑,仿佛自己说的笑话幽默至极。众人嗤笑了几下便不再理他,继续听老头讲下去。
老头也对这人的答案很无奈,轻微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原来这位皇帝和美人早有打算,他们此生虽享尽天伦,但担心几十年之后魂归黄土,自己得来的一切富贵荣华都不复存在,所以二人早就在开始做好了准备。他们打着谱曲填词的招牌,到处求仙问道,秘密接见各种能人异士,终于练得了长生之术。在兵乱发生之时,这美人就借助仙法练得不坏之身隐去了,留了这皇帝在后面收拾残局。至于皇帝到处找美人而没有找到,也只是做给世人来看,让世人误以为大臣与将军的谋反是蓄谋已久,从一开始进献美人时就策划好了的,而不是对自己不理朝政的惩罚。这样,大臣和将军就师出无名,皇帝便能够快速把他们名不正言不顺的叛乱平反。”
老头说到这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似乎也在感慨着人世间的变化无常,还有人生的短暂。
众人一听是修成了长生之术,显然并不信以为真,世间日升月沉、年华更替,怎么可能会有长生之法?听到这里,也只当是书上记述的传奇故事,且做笑料罢了。
而小姑娘似乎也是第一次听一样说这段书评,人真的能长生不老吗?那么爷爷练成之后就可以永远不死了?就能够永远陪着自己了?小姑娘便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疑惑地向爷爷问道:“真的吗?后来他们怎么样了?真的成仙飞升了吗?”
“嗯”,老头重重地点了下头,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然后才慢慢地说道,“后来,皇帝也借助仙法修炼了不老之身,跟美人到天上共同逍遥去了。当年这皇帝和美人共同著有《长生诀》五卷,为后世流传,分散于世间各处。百姓只以为这些著作尽是诗词歌赋,教人谱曲填词之类的,于自身生活并无多大关联,所以也未曾留心。直至今日,皇帝与美人的后代为寻找与争夺这五卷《长生诀》,才不得已将这秘密公诸于世。至此,长生之事始浮于水面……”
众人既然不信,依旧嘻嘻哈哈地当传奇故事听闻。而桃花却屏住了呼吸,直直地看向这瞎眼老头。她身旁的年轻人依旧在低头吃着阳春面,其实这才是他吃的第二碗,虽然他左手拿了四根筷子,却比常人吃的还是慢了很多。
“而且,这《长生诀》五卷之第一卷《胡琴曲》已经在这里出现……”老头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叮”的一声,竟然有一枚暗器打到了他手中的快板上。劲道之大,虽不至于把快板的两瓣竹片打穿,也足以使快板在那一瞬间发不出声响来。
这暗器,居然只是一枚黄豆。
大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门口扬着白色毛巾的李小二愣了一下——早上打落他手中毛巾的,也正是这样一枚黄豆。当时打在他手中毛巾上的时候,李小二还以为是很歹毒的暗器,等桃花、老头、小姑娘他们都进店里之后,他还特地到门口找了找。只在门框旁边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枚黄豆,黄豆上留有一条划过的白色印痕。
李小二就把那枚黄豆拿在了手里,来回捏搓着。
而这次打在老头快板上的黄豆,刚好反弹在李小二旁边的墙壁上,紧紧地镶嵌了进去。只是,店里面坐着的一屋子人,居然没有人看清黄豆暗器是从哪个方向打进去的!而且,绝对不可能老头自己打的!
能用质地很轻的黄豆做暗器,打完之后黄豆还能不裂为两瓣,反而嵌入砖砌的墙里,这该有多强的内力!
叮的一声之后,店里一片沉默。突然从外面进来十几个官兵,哗啦啦地靠着店里左右两边的墙壁站了两排,接着走进来一个穿着官服捕头模样的人。这捕头约摸二十岁出头,看起来英勇果敢,只见他笑着拍了拍手,一口上好的黑色檀香木棺材便停在了阳春店的大门外。
众人见这阵势,一动也不敢动,只得老老实实地在原地站着候命。
作者有话要说: 开坑第二更,继续撒花~
☆、【003】 谁发射的黄豆暗器
桃花笑意盈盈地站了起来,走到这个捕头面前,眼波流转地看着他,然后媚声说道:“哟!‘人见人躲鬼见鬼愁’常知秋常神捕啊!不知今日到奴家的小店里来有何贵干?”
此人正是阳春城里最有名的神捕常知秋。
常知秋微微一笑,顺着桃花的眼光直勾勾地迎了上去,说道:“桃花老板别来无恙啊!”
“好!托您洪福,我好得很!”桃花像第一次见常知秋一样,仔细地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才温柔地说道,“常神捕这是要来吃面吗?难为您还记得小店的阳春面,口味还不错吧?不过来小店里吃面,也不用带这么多随从捧场吧?小店门口不是明明白白的写着‘本店只卖阳春面,只有四十七个座位,只卖四十七碗面’吗?常神捕既是这里的熟客,难道连小店的规矩还不懂吗?你看店里已经满座,今天的四十七碗面已经卖完了,各位官爷若是真的想吃,不妨等到明天再来排队吧!”
店里只有四十七个座位,每天只卖四十七碗面,这也是阳春店与别处的不同之一。
因为阳春店声誉与阳春面的口味俱佳,限于每天只卖四十七碗,很多想吃面的人都提前来排队,买不到的只能等第二天再排队。无论出多高的价钱,开怎样的条件,桃花老板从来不多卖一碗面。
这看起来真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规矩,不过也正是桃花老板定下的规矩。桃花老板定下之后,多么不可思议的规矩都变得可以理解了。是以小姑娘和老头他们的一碗面还没吃完时,店里的客人几乎满座。
十里八乡的吃客们都知道阳春店的这个规矩,常知秋当然也知道。
常知秋对桃花的逐客令不置可否,却轻轻地对站在店门口处的官兵说道:“打开!”
方才抬棺材过来的四个官兵走了过去,打开了门口放着的那具棺材,然后把棺材倾斜一个角度,正对向店里的众多人。
只见棺材里面躺着一个人,浑身瘫软,衣服上到处都是破开的口子,绽开的皮肉里血液几近凝固,两侧肋骨尽数断完,形态可怖至极。想来这杀人手法也残忍至极,毫无人道可言。再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