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诀之曲尽终殇 作者:周芷若(晋江2014-09-29完结)
好好念书,将来做一个清官,为赵家门楣祖上增光添彩。只可惜,这赵公明对读书提不起丝毫兴趣,到了考试时间,全部都上交了白卷。赵家二老无可奈何,就想办法给他买了一个七品的县令,天高皇帝远,也乐得个逍遥快活。你看,这姨太太都娶了六房,这个屋里出来那个屋里进去,这等逍遥之下,赵公明哪还有剩余的精力办案呐!
人们都说叫什么名字,他本人的性格一般相反,比如叫“婉淑”的女子,她很可能比较粗犷豪放;叫“英俊”的男子,估计他的本尊很可能惨不忍睹。所以,叫赵公明的县太爷,他本人真跟“公明”二字毫无半点关系。端坐在县太爷的椅子上,从来不干为民做主的事情。赵公明的在位,好像就是为了诠释一个词——尸位素餐。所以,他华阴县亲爱的子民们,就热情地称呼他为“赵素尸赵大人”。
懂规矩的人都知道,赵素尸赵大人一般只在下午升堂办案,上午是夜晚的延续,一天的美好时光是从吃完丰富午餐的下午开始的。
门外这个年轻的穷酸秀才显然不懂赵大人的规矩,要不怎么敢这么早就大声地敲鼓?惊扰了县太爷的美梦,只怕是要挨板子的。
赵素尸被打鼓的声音吵醒,伸了伸懒腰,从六姨太的身边慢吞吞地坐了起来。身边软玉温香,自己却要起床来,赵素尸心里颇为恼怒,不禁暗暗骂道:哪个不知死活的东西!胆敢耽误本官的美梦,本官要先打你三十大板!
赵素尸慢吞吞地穿好官服,给六姨太一个香吻后才走出来。走到廊道里的时候,嘴甜的鹦鹉正学舌地向赵素尸说道:“赵大人好!赵大人好!”赵素尸一开心,逗了它一下,才来到了公堂上。
公堂坐北朝南,里面的墙上挂着一幅“松鹤双寿”图,图上方一块镶金的牌匾,“公正廉明”四个烫金的大字闪闪发光。赵素尸往县太爷的交椅上一坐,官威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堂下左右两排官兵,直捣着长棍齐声说道:“威——武——!”
“把犯人带上来!”赵素尸打着哈欠,懒洋洋地说道。
两个官兵就迅速出去,把门外打鼓的那个年轻人带到了公堂上。
“打三十大板!”看都没看这个年轻人一眼,赵素尸似乎满不在乎地说道。
堂下的官兵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开堂之时赵大人说“打三十大板”,就是告诉堂下的人先交三十两银子再说话,五十大板的意思就是先交五十两银子。若不然,三十大板打下去,屁股已经皮开肉绽,哪还有力气诉什么冤情。这么说来,一两银子免去一大板,似乎还是挺合理的。
赵素尸看堂下之人一身穷酸相,以为肯定没有多大油水可捞,只说了打三十大板,真是察言观色善解人意。
这个年轻人虽然不懂赵素尸的规矩,但他还是知道银子是会说话的。所以,年轻人便徐徐施礼说道:“大人且慢!小人给您带了个会说话的宝贝!”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锭五十两的雪花银,笑眯眯地看着赵素尸。
赵素尸眼睛一斜,悠悠地说道:“呈上来!”
靠近赵素尸的一个官兵就从年轻人手里接过银子,递给了他。赵素尸盯着银子使劲儿看了一会儿,沉着脸说道:“我听到这宝贝说的话了,它说你是冤枉的。好,既然是冤枉的,本官就不打你板子了!”
年轻人站直身子,弓腰一鞠躬,笑着说道:“多谢大人!”
“它没有说不让你跪下,你为什么不跪下?”赵素尸斜眼看着这年轻人,悠悠说道,眼睛里颇有怪罪的意思。
“大人有所不知,小人还有一个会说话的宝贝!”这年轻人说着,又笑眯眯地从袖子里掏出了一锭一百两的纹银。
“呈上来!”
赵素尸握着又呈上来的一锭银子,把它放在耳边听了一会儿,和蔼地说道:“这宝贝说话了,它说你是个好人。本官从来不亏待好人,来人,看座!”
听到赵素尸的话,一个官兵便搬过来一张椅子,放在这个年轻人旁边,年轻人道谢后就坐下了。
“你有什么冤情?说与本官,本官一定帮你伸冤昭雪。”赵素尸严肃地说道,颇有点绝世好官的意味,与头上的“公正廉明”相得益彰。
“多谢大人!小人摇青天,确实有事相求,大人喝着茶,且听我慢慢说来。”摇青天微微一笑着说道,开始说他的事情。
“我自幼饱读圣贤诗书,以求博得功名为国效力,奈何参加三次乡试,尽皆不中。最后灰心丧气,来到青楼里消极度日,以借酒消愁。不料在青楼里遇见了一个叫乱影的姑娘,她虽不是当红头牌,却也是上上等的姿色。我与乱影琴瑟和谐,私下交好,最后互许终身。一月之后,我随身携带的钱财花完,鸨母不留情面地赶我出去,乱影拿出私房钱,又留我了一段时日。最后,我离开时,与乱影含泪约定一年之期,一年之后,我来为她赎身并接她入门。
鸨母虽没有留着乱影不放,却要了一笔不菲的赎身费,我本是一介书生,哪里懂得什么赚钱的道理?而且我去赶考的费用,还是变卖了所有家当换来的,现在已经全部花完。待到一年之期临近,我去找乱影,还是用乱影自己攒的钱财赎身出来的。
结婚之后,开始时日子和谐美满,育有两个大女儿和一个小儿子。我学着以种地为生,养活一家生计。谁知乱影过惯了以前奢华的生活,渐渐地嫌弃了这等苦日子,不仅偷偷地去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还私自把大女儿卖给了邻村的一个傻光棍。大女儿不从,就跳河自尽了,因为收了人家的钱财,乱影就把二女儿顶替过去。可怜我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眼睁睁地看着婆娘做这些事情而无可奈何。
我很爱小儿子,他叫摇木木,乖巧伶俐,很是聪明。我每天都担心乱影会做出对他不利的事情,可悲剧还是发生了。几天前,我从田里回到家中,不见院子里的木木,心下着急,问乱影是怎么回事。她说木木被人拐走,当到通庙当铺里了,需要很多银子来赎。小人不知是真是假,也不知该怎么做才好,所以才来求县太爷为小人做主。”
摇青天说完,微微含泪施礼。
整个过程中,听摇青天提到品味上等的乱影,赵素尸一直在惦记着乱影的姿色,比之家里的六姨太如何。听到摇木木被人拐走,当到通庙当铺的时候,赵素尸才猛地一惊,回过神来,慢慢说道:“嗯,本官知道了。”
别人都以为赵素尸这县太爷做的快活似神仙,却不知他有一个心病。在华阴县当县令的两年里,已经有四个人报案说孩子被拐或者被偷了。最近的一例是在三个月前,到现在还悬而未决。以前也不是没有怀疑过通庙当铺,只是自己派人暗中察访的结果是一切正常,无非就是当卖一些金银首饰、衣服工具什么的。这次听摇青天再次提到通庙当铺,赵素尸不由得震惊。
“若大人能帮小人找回摇木木,小人定有诸多报酬,以谢大人再生之恩。”摇青天低着头,颇为客气地说道。
“好……本官明白了,你先回去吧。”赵素尸无力地摆了摆手,微弱地说道:“退堂!”
下面“威武”声响起一片,赵素尸却提不起一点精神来了。这孩子失踪的案子不能再拖了,上面已经下了公告,再破不了,自己丢了乌纱帽事小,丢了性命可就后悔莫及了。
摇青天抖了抖自己的长衫,施施然地从公堂上退了出来。走到县衙大门时,又多看了几眼门口的两头石狮子。
能够舒服地在公堂里面坐着说了这么久的话,也不枉摇青天昨天晚上来县衙里顺手牵走了三百两库银。今天还回去一半,他手里还余下了一半。亏本的买卖,摇青天怎么会做呢。县太爷若是知道是把自家的银子从左手拿到右手,而且还少了一百五十两,会不会还笑得这么开心给摇青天看座呢。
摇青天笑着走了,任务完成了,可以回去复命了。
退堂之后的赵素尸却坐立不安了,怎么办?怎么办?还是六姨太有主意,怎么办?到州府里求救呗!
县里有事,州里也不能坐视不理,否则失职的责任怪罪下来,他们也难逃干系。
“对,就到州府里求救!”赵素尸高兴地在六姨太粉腮上轻轻捏了一把,笑眯眯地说道:“乖宝贝儿,真不枉本官夜夜疼你!”
作者有话要说:
☆、【011】 常神捕的缠绵心事
茶炉在微火上冒着青烟,煮出了春天氤氲的气息。春天本是一个多情的季节,却也是一个多事的季节。任你一个多么恬淡的人,日日被烦事缠心,终究无法感受到煮茶品茗的乐趣。
常知秋坐在靠窗的桌子旁,忽略掉了茶的香味,桌子上的一盘棋走了一半,他却只能举着白子无处下手。
棋盘上黑子和白子数量相当,相互有包围之势,当真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该如何下手?看着黑子吃掉这几颗白子而坐视不理?还是紧跟黑子之棋路,以谋得机会杀它于措手不及?
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似乎把所有人都困在了家里,困在家里的时候,便只能想一些春雨一般缠绵的事情。常知秋至今单身,并无家眷,因为他觉得与感情有关的东西,都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人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所以,常知秋的心事,并不是缠绵而多情的,反是暴力而血腥的。
常知秋做捕快以来,破案如破竹,屡创奇功,快速升为捕头,承蒙百姓信赖,封他为“常神捕”,成为州府大人罗袖风最得力的左右手。常知秋也没让当地的百姓失望过,凡事只要他出马,必定水落石出。他在职的年限里,最有名的案件,当属三年前飘香酒楼家的灭门惨案了。
飘香酒楼是阳春城里最有名的酒楼,习中生老板白手起家,创出了这莫大的家业。家业一大,钱财就多;钱财一多,老婆就多;老婆一多,儿子就多;儿子一多,争夺家产的人就多。谁料到,本来宾朋满座的飘香酒楼,竟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焚毁,习家上下百余人无一幸免。州府接到报案之后,就派了常知秋前去现场查探。虽然飘香酒楼已经被大火烧的面目全非,常知秋还是从一些细枝末节中发现了问题,加上对附近邻里的调查,得知这确实是一件争夺家产引发的悲惨之案。
习老板共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并特意引导他们往不同的方向发展,大儿子经营酒楼,二儿子考取功名,三儿子学武练功,四儿子却好逸恶劳,什么都不想做。习中生就不勉强他,任他自由玩乐,待到自己老死,多分他一些家财,也能保他一生富贵。至于小女儿,习中生更是不加约束,只盼得她嫁一个好人家,给她多备些嫁妆,一生幸福就足够了。
谁知这小女儿心眼颇多,出嫁之后,嫉妒大哥经营习家家业,自己虽有满腹才识,可怜为女儿身,只得在旁边观望,而不能染指分毫。想来想去,心下不甘,便教唆了三哥和四哥共同反大哥的经营,三人就策划了这场“家变”。他们兄妹三人原想着借火势威胁父亲让大哥退位,孰知竟然失去控制,葬送了一大家族的性命。
三个策划者,也全部葬身在火海之中。
常知秋破完这个案子,名声大噪,深为阳春城方圆百里的人民所爱戴。然而近一年来,常知秋却心下不安,生怕负了百姓的拥护。一年里,有好几个孩子失踪,罗大人虽然没有逼常知秋尽快破案,他却感觉愧对这些百姓。
经常知秋调查,这几起案子大约是同一伙人所为,作案手法颇为相似,失踪的孩子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自此杳无音信。常知秋怀疑是阳春店里的桃花所为,苦于无任何证据。幸而接到阳春店里的伙计李小二的举报,本以为可以就此把桃花他们当场抓获。于是,常知秋就命人抬了一具棺材,并在棺材底上刻上桃花的名字,以期给自己这件烦心事做个了结!可惜在常知秋还未赶到阳春店之前,就在路上遇见了李小二提到的证人陈屠夫陈醉。而陈醉,当时已经是个死人。死人不会说话,更不会帮他指证桃花。
看来还是有人先他一步,杀死了陈醉。
陈醉死时,身体上没有任何外伤,只是脸上的表情因痛苦而扭曲。常知秋反复查看,料定其为“内部受伤”,便命人打断了他的肋骨后剖开胸膛。果不其然,陈醉的腹内居然是空的!一切内脏都被蚕食干净了,只露出支撑人体的骨肉,别的什么都没有余下!
常知秋心下一凛,命人把陈醉肋骨断处的血肉稍微拼接,又在他腿上、背上砍出许多伤口,以做成陈醉是因为剑伤挣扎而死的假象。然后有把陈醉的尸体装在了为桃花准备的棺材里,抬到了阳春店。常知秋本以为即便不能把桃花逮捕归案,也能给她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